諾蘭新片《信條》只有2D版本,是因為導演不喜歡3D嗎

2020-09-18 子吟灃若

諾蘭出手,必須大製作,但卻不同於其他大導演的是,諾蘭只拍2D電影。新上映的大片《信條》也是只有2D版本,因為它是諾蘭採用IMAX與70mm膠片攝影混合拍攝而成。

走進克里斯多福 ·諾蘭

好萊塢聚集著眾多的著名導演,我們耳熟能詳的有喬治· 盧卡斯,史蒂文· 史匹柏,昆汀· 塔倫蒂諾,詹姆斯 ·卡梅隆,克里斯多福 ·諾蘭等。

在這群導演中,克里斯多福 ·諾蘭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他年齡最小,只有50歲。在電影界,相對於卡梅隆他們早期電影製作人來說,諾蘭屬於中生代的導演。

隨著電影技術的發展,卡梅隆等早期導演也是最先擁抱最新數位技術的人,諾蘭卻始終堅持使用膠片拍電影。

諾蘭曾在7歲的時候就用父親的超8攝像機拍攝自己的玩具,從而開始電影創作。其後嘗試了一些短片,直到1996年,26歲的諾蘭才拍攝了第一部真正的電影《追隨》。

2005年,諾蘭第一部IMAX電影《蝙蝠俠:俠影之謎》上映;2008年首次使用IMAX膠片攝像機拍攝《蝙蝠俠:黑暗騎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4年的導演生涯,諾蘭一共只拍了11部電影,可以說產量是很低的,但是取得的成績是非常矚目。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之後,諾蘭基本採用的都是IMAX膠片拍攝。

為什麼諾蘭只拍2D,不拍3D

在諾蘭看來,3D電影只是一個電影過渡的技術,目前還並不完善,而且戴上眼鏡以後,對畫面是有損傷的。而且用2D平面去構建一個3D立體空間,這種製造幻覺的能力,電影本身就具備,不需要通過3D技術,這樣反而畫蛇添足。

對於諾蘭,他也支持創新,喜歡用最新的電影技術,只是目前還沒有比膠片更好捕捉畫面的技術。膠片的解析度更高,支持整個光譜的無限調色,更加接近人眼看到的世界。

曾在奧斯卡科學技術頒獎典禮上,諾蘭說:「我會使用膠捲是因為這是最棒的影響格式,它有最高的解析度、最好的色彩重建,我希望給予觀眾最棒的觀影體驗,而膠片是最好的選擇。當然,我對新科技非常著迷,但它必須是超越之前的技術。」

在電腦特效無所不能的時代,諾蘭卻堅持一切能夠捕捉實景,就絕不使用特效,而且使用IMAX膠片機,只有在不可能完成的情況下才會考慮非IMAX膠片機。

因此,在需要拍攝實景的時候,諾蘭會首選膠片拍攝。比如在拍攝《星際穿越》的時候,為了營造一種貼近真實的場景,諾蘭帶領團隊種植了500英畝的玉米,而不是使用電腦特效。當然,拍攝完,這一片玉米還小賺了一筆。

還有《盜夢空間》的旋轉走廊,很多人以為是電腦特效,其實是實景搭建出來的,這可不是一個小規模場景。

在諾蘭的執導生涯中,他始終堅持2D與膠片理論,期望讓膠片繼續存在電影世界中。而使用IMAX攝像機拍攝,在視覺上有飽滿生動的清晰度,畫面也能呈現出層次感。

關於《信條》,我們所應知道的

《信條》使用IMAX與70mm膠片攝像機混合拍攝,無論是畫面的規模還是動作場景的規模,全部都是以大畫面來拍攝完成,並將這一切儘可能的在銀幕上呈現,讓人感到無比的真實。

其中,角色正逆時空動作戲也是全部由演員親自上陣,演員都是經過了反覆的排練。而且在一架飛機穿過一棟樓,最終炸毀的飛機是真實的波音747。

《信條》使用了大約160萬英尺的膠片完成了絕大部分的場景拍攝,為了使場景更加真實,團隊輾轉了7個國家進行實際場景的大規模調度。

總之,我們觀看諾蘭執導的電影,不用期待著3D電影,他目前根本不會去拍,除非有更好的技術出現。

相關焦點

  • 因為導演是諾蘭,《信條》應該是今年最值票價的電影
    製作成本超過2億美元,今年《盜夢空間》的導演諾蘭的新電影《信條》即將上映!》應該是今年最值票價的電影,主要是因為導演是諾蘭!在這個墮落的環境下,諾蘭導演卻是少有的良心!因為他和詹姆斯卡梅隆等大導演一樣,都非常注重電影的質量,注重電影的創新,而且都在不斷升級商業片。
  • 諾蘭導演新片《信條》發布終極預告
    諾蘭導演新片《信條》發布終極預告,該片由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齊、肯尼斯·布拉納等主演,8月26日起全球開始上映,9月3日起在美國一些選定城市上映,9月4日中國內地上映!
  • 《信條》:諾蘭的新片與皇帝的新衣
    影評人們說,諾蘭的新片《信條》包含了多少複雜的科學概念,有著怎樣深刻的內涵,於是人們紛紛打高分,表示自己看懂了。雖然電影院裡刷手機是一件不禮貌的事情,但我可以理解他們。 因為是和朋友一起來的,我也不好意思中途離開。朋友在刷手機,可能他也不好意思中途退場。
  • 《信條》背後的諾蘭,何以成為最受追捧的好萊塢導演?
    「極致的視覺享受」、「顛覆觀眾想像」……儘管被認為有些燒腦,但作為影院大規模復工後的首部好萊塢大片,《信條》還是收穫了不少觀眾的好評。尤其是在粉絲眾多的中國市場,憑藉著多年來打下的口碑和影響力,諾蘭的名字早已成為了一個具有強大號召力的IP,自2005年第一部《蝙蝠俠》上映,15年來諾蘭與中國多次結緣,每一部新片的面世幾乎都會掀起不小的熱度,而諾蘭與其執導的電影也成為了迷影界樂於討論的話題。
  • 《信條》背後的諾蘭,何以成為最受追捧的好萊塢導演?
    尤其是在粉絲眾多的中國市場,憑藉著多年來打下的口碑和影響力,諾蘭的名字早已成為了一個具有強大號召力的IP,自2005年第一部《蝙蝠俠》上映,15年來諾蘭與中國多次結緣,每一部新片的面世幾乎都會掀起不小的熱度,而諾蘭與其執導的電影也成為了迷影界樂於討論的話題。
  • 《信條》熱映 諾蘭還是那個諾蘭嗎?
    憑藉一次次突破影迷想像和經驗的故事和畫面,20年來讓諾蘭成為極具個人風格,同時受到中國乃至全球影迷熱愛和追捧的英國導演。新片《信條》還能延續這位傳奇導演的傳奇嗎?諾蘭還是那個我們熟悉的諾蘭嗎?改變與不變諾蘭變了。
  • 全球期待的諾蘭新片《信條》本周上映
    隨著國內疫情的逐步穩定,國際大片紛紛都已確定中國內地上映日期,此前全球影片最為期待的諾蘭新作《信條》,也就將於本周在全國上映,期待之心,溢於言表,話不用多說,搶票先!:《信條》最擅長製作燒腦片的導演:諾蘭,好像能夠說沒有之一?
  • 諾蘭導演《信條》再延檔
    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又改檔了!本片自從原始的7月17日改檔至7月31日後,現在又被推遲到了8月12日北美公映。而原本定於在7月17日十周年重映的《盜夢空間》,現在也被推遲到了7月31日。華納兄弟通過《綜藝》發表聲明稱,「當影院做好準備,公共健康官員認為時機成熟時,華納兄弟希望將《信條》帶到大銀幕上。我們現在需要做出彈性調整,這和傳統院線放映不一樣。我們選擇在周中上映本片(8月12日是周三),讓觀眾們在自己方便的時間探索電影,我們也會讓影片公映時間更長,比以往更長,這樣的放映策略會更不同、也更成功。」
  • 《信條》今日零點首映,諾蘭還是那個諾蘭嗎?
    新片《信條》還能延續這位傳奇導演的傳奇嗎,諾蘭還是那個我們熟悉的諾蘭嗎?《信條》的配樂從影迷熟悉的漢斯·齊默換成了《黑豹》《毒液》的80後瑞典音樂人路德維格·戈蘭松;電影還首次啟用了《弗蘭西絲·哈》的剪輯師詹妮弗·拉梅,拉梅的剪輯是用人物狀態而非事件來堆塑人物形象,與導演過往風格很不一樣。
  • 諾蘭新片信條來了!諾蘭《信條》真的那麼好麼?
    好萊塢知名導演克裡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最新電影作品《TENET信條》於9月4日,僅僅兩天時間票房就高達1.7億人民幣的亮眼票房,被視為全球電影產業救星,燒腦劇情更為影迷們所津津樂道,讓人忍不住想進戲院一刷再刷。
  • 《信條》中國首映 導演諾蘭:我不期待逆轉時空
    當天凌晨,該片在北京、上海、廣州等5座城市同步召開中國首映禮,導演諾蘭及男主角約翰·大衛·華盛頓、女主角伊莉莎白·德比茨基,製片人艾瑪·託馬斯也通過「雲連線」的方式,第一時間和剛剛看完「零點場」的觀眾分享了《信條》的幕後故事。
  • 「穿越時空的007」,諾蘭新片《信條》上映,你準備好燒腦了嗎?
    電影《信條》片場照。片場不許設椅子、儘可能不使用特效技術、沒有手機和電子郵箱,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有一些「怪癖」般的堅持。在新片《信條》的拍攝與發行上,諾蘭的態度也很堅定。《信條》原計劃於7月上映,因為疫情一再推遲。在《花木蘭》這樣的大製作也不得不登陸流媒體,儘可能減少損失時,諾蘭與華納兄弟卻對《信條》首先在實體影院上映這一點很堅定。
  • 2D與3D動畫的融合
    百藝匯聚 · 我們只做專業的大家好,各位期待已久的2d與3d動畫的融合終於來了!
  • 諾蘭新片《信條》為何票房不高?看不懂還是190cm女主更好看
    最近有好幾部新片上映,票房最佳的還屬管虎導演的國產片《八佰》,該片豆瓣評分高達7.7,在戰爭片裡算是比較優質的了。之所以說《信條》是諾蘭的新片,因為他上一部作品還是2017也就是時隔三年,諾蘭再出新片,對於影迷們怎能不關注不沸騰呢
  • 《信條》,概念玩過了頭的諾蘭新片
    《信條》主線劇情簡單而直白,大概消化整個故事並不困難。理解的障礙來自人為,不過是導演兼編劇諾蘭本人在構建世界觀及行動邏輯的信息傳達不完整。是否刻意為之?天知道,反正結果如此。導演倒是勸觀眾豁達,不必錙銖必較地去挖掘每個細節和邏輯,「不必試圖理解,去感受它」。
  • 諾蘭導演作品《信條》,你看懂了嗎?
    電影院看了一遍,B站看了一遍,各種解析看了個遍,明白了一個道理:果然《信條》不是那種多看幾遍就能懂的電影。相信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朋友。看了很多遍,還是看不懂《信條》,但是仍舊覺得一定不是導演的問題,一定是我太笨太膚淺。畢竟導演是諾蘭。
  • 諾蘭新片《信條》還能如期上映嗎?
    就在上周,華納兄弟也釋放出了《信條》最新一版預告片,在近3分鐘的內容中,諾蘭一如既往地呈現了他所擅長的各種類型元素,懸疑、燒腦、動作、時空結構一個都不少。結合之前的宣傳物料來看,《信條》很有可能是類似於《盜夢空間》的一部作品。
  • 諾蘭新片《信條》獲豆瓣8.4分 許多觀眾:看傻了
    在電影產業遭受重擊的2020年,克里斯多福·諾蘭和他的新片《信條》,仿佛成為了電影產業上的一大「信條」——當諸多大片選擇撤檔避險或者轉網止損時,諾蘭卻多次強調,其影片必須在大銀幕上播放且不能撤出暑期檔,此舉在很多影迷與各國影院間獲得了一片讚美與支持。
  • 諾蘭新片《信條》徹底繞暈觀眾,真的好嗎?
    在中國內地市場,僅僅一天,克里斯多福·諾蘭萬眾矚目的新片《信條》就被已經公映了17天的《八佰》拉下了單日票房冠軍的寶座。基本設定一點不難懂,但要一遍看懂所有細節,幾乎不可能……3遍後才有資格出去參加解讀論戰。《信條》的複雜敘事線很快激起了網友和很多自媒體的解讀興趣,一家自媒體的作者在看了9遍《信條》後,出了一期將近一小時的視頻,即便如此,該視頻依然有不少點沒有交代清楚。
  • 諾蘭新片《信條》徹底繞暈觀眾,真的好嗎?
    在中國內地市場,僅僅一天,克里斯多福·諾蘭萬眾矚目的新片《信條》就被已經公映了17天的《八佰》拉下了單日票房冠軍的寶座。伴隨而來的,是該片的豆瓣評分也從開始的8.4分跌到了現在的7.9分,在諾蘭拍攝過的11部電影長片中,僅比《失眠症》高了0.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