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圖文時代到PC時代,再到如今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技術在變,渠道在變,但是品牌主們對於廣告投放的需求始終沒有變,而且這塊蛋糕正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誘人。
艾瑞諮詢新近發布的《2017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年度監測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達到2902.7億元,同比增長32.9%。其中,移動廣告市場增幅最為迅猛,同比增長75.4%,規模達到1750.2億元;與此同時,PC端廣告首次出現下滑。
觀之如今的廣告市場,雖然內容營銷是趨勢,但是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是依然有很多品牌主選擇硬廣植入和貼片廣告。
當衛視綜藝的冠名費直逼5億大關,網綜冠名也突破1億天花板,不少人開始疑問,品牌主豪擲千金的背後,實際轉化究竟有多少?事實上,這個問題他們也無力回答,很多時候,品牌主投放廣告處在一種「聽天由命」的狀態,因此,才有了那句「你知道一半廣告費是浪費的,但你不知道是哪一半。」
數據顯示70%的用戶都不願在視頻廣告上停留超過10s,隨著視頻時長的增加,僅有51%的用戶觀看時間超過10s。但有一種情況用戶觀看時間將會超過30s,就是視頻與用戶相關性強,內容優質,並能夠鼓勵用戶參與進來。這種情況下,用戶在商品上的停留時間將會大大增長,從而讓廣告主得到非常高的到達率和轉化率。
《短視頻達人發展趨勢報告》中顯示,作為短視頻頭部達人聚集地的美拍平臺,已經出現大量達人與品牌商合作的案例,力證內容即營銷的原生廣告的巨大潛力。
比如,在美拍搞笑榜上十分知名的「美妝」達人——羅休休堅持「做有內容的廣告」,與品牌方「雙向選擇」,確保受眾的最大契合度。她為Vivo拍攝的短視頻廣告,從學生時代的情感出發,拍攝具有情感共鳴的創意視頻,在內容中露出Vivo產品,在美拍平臺的總播放量達300多萬次。此外,喵大仙與周生生的合作視頻,在美拍平臺達到了700多萬次的播放量,這也是「內容即營銷」的典型案例。
短視頻,營銷的下一戰場
移動網際網路背景下,碎片化閱讀漸成趨勢,時長在10-60s、3-5min不等的短視頻迅速上位成為新寵。由於生產工具的「去專業化」,一臺臺手機就能完成視頻拍攝、剪輯、傳播的全部工作,越來越多的UGC短視頻創作者出現。探路者如Papi醬、艾克裡裡、穆雅斕等充分引起市場的注意,其作品在多個分發平臺點擊量破千萬。
不僅如此,短視頻創業者還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僅2016年,短視頻內容創業獲得融資的就超過30筆,Papi醬的首支貼片廣告拍出2400萬高價,創下視頻貼片廣告記錄。
儘管短視頻不會完全取代其他形式,但它的可嵌入性和可投放渠道,覆蓋區域,反饋數據等可以稱得上是無縫整合、無處不在,正在成為今天碎片化移動社交的主流。
短視頻作為廣告載體究竟具備哪些優勢?
根據美拍與艾瑞聯合發布的《短視頻達人發展趨勢報告》,我們總結短視頻內容創作與其他內容形式相比,存在三大優勢:
首先,短視頻能釋放強個人魅力,並與粉絲形成互動。視頻能夠立體、直觀地呈現達人個性,除了作品之外,達人與粉絲還進行了很多互動,包括日常生活粉絲、提供粉絲專屬福利、定期進行問答環節。不同於明星的遙不可及,短視頻達人表現出了強互動性,讓粉絲感覺到他們是可接近的鮮活存在。
其次,是達人垂直領域的精耕細作。報告中指出,達人大多生存於細分垂直領域,如美食、美妝、穿搭、遊戲等,由此一來,對比於泛娛樂發展的視頻網紅,美拍達人的粉絲畫像更為清晰且具有較強粘性。達人、品牌、平臺能夠很精準地識別這部分人群,為商業變現提供了基礎。
最後,短視頻幫用戶節省時間,將時間成本較高的內容(如電影、小說、電視劇等)拆解壓縮加工,形成可以快速消費的內容。例如谷阿莫的5分鐘帶你看電影系列,讓長篇內容簡短化成為趨勢。
美拍M 計劃:讓廣告精準投放可監測
一個新廣告載體的出現,必然伴隨一段時間的流量、獲客紅利期,品牌主若能敏銳把握機遇,必能創造廣告價值的最大化。
國際社交巨頭早就不約而同地對短視頻廣告來進行了流量變現:去年2月,Instagram 將品牌短視頻廣告時長延至60秒,T-Mobile、華納兄弟以及健力士啤酒成為首批使用者;而早在2015年初,Snapchat就推出了縱向短視頻廣告。
在國內,微信是社交短視頻廣告最早的運用者,2015年,微信推出朋友圈短視頻廣告,KFC、寶馬、保時捷、海飛絲等6個品牌率先入駐。
隨著短視頻平臺的發展,美拍、今日頭條、快手、微博各具勢力,開始尋找短視頻變現的突破點。其中,美拍和微博由於積累了大量具備粉絲基礎的頭部網紅,率先開啟電商廣告變現之路。而隨著短視頻平臺社交屬性的不斷增強,它們開始推出越來越專業的短視頻廣告投放策略,讓廣告投放變得精準可監測,讓品牌主在投放過程中實時調整策略,獲得最大程度的轉化。
在美拍三周年生日會上,美拍首次對外公布了神秘的美拍M計劃。該計劃致力在美拍達人和品牌商家之間搭建橋梁。為品牌主精準匹配定位、用戶相契合的美拍達人,並通過數據反饋滿足其推廣需求;同時為美拍達人增強影響力,拓寬他們的變現空間。這讓美拍成為國內視頻行業首家自運營的視頻營銷平臺。
美拍M計劃平臺聚合200+頭部網紅,為品牌商建立廣告投放池。分三步完成品牌主廣告投放全階段工作。
根據品牌方定位需求,匹配目標用戶最多的達人進行合作。美拍M計劃會從粉絲數、活躍度和內容質量等,多維度對每位美拍達人進行評級,並對商業價值進行評估。
第二步:定製包裝,效果跟蹤
在了解用戶需求,專業營銷團隊的策劃人員會提供定製創意方案,並全程數據跟蹤,幫助企業精細了解傳播效果,讓傳播最大化。
第三步:數據搜集,效果復盤
最後,美拍M計劃會針對方案全程效果跟蹤、數據搜集,並進行結案復盤,幫助品牌方更深度了解用戶,有針對性的進行投放。
從定位、定製到追蹤,美拍M計劃幫助品牌商解決了精準投放和轉化評估兩大問題,將品牌、美拍達人、平臺價值統一,實現品牌與達人雙贏,是繼信息流廣告後,原生廣告在視頻領域的一次突破。
戰火還在燃燒,你還要待在場外嗎?
在這場短視頻掘金之戰中,很多品牌商已經入場。
歐萊雅和時代集團展開合作,由時代集團推出獨立社交視頻品牌「The Pretty」,由歐萊雅、美寶蓮提供贊助。平臺聚集了時代集團諸多時尚資源,包括時尚生活網站Hello Giggles、時尚雜誌Real Simple、In Style、等等。
The Pretty每周會發布十條兩分鐘短視頻。視頻內容由美妝編輯、美妝名人錄製,並轉發到Instagram、Facebook這些社交媒體上,預期將導流5000萬粉絲和追隨者到The Pretty,而這些95後、00後正是The Pretty的目標人群。
其實,類似的玩法在國內並不少見。
在KOL聚集、以女性群體為導向的美拍平臺,品牌主已經開始通過和網紅達人、時尚博主合作,進行品牌推廣。諸如喵大仙為卡卡貸APP定製的短視頻,獲得720w播放,22w點讚,papi醬為肯德基定製的短視頻廣告,獲得646w播放,20w點讚,劉陽和echo回聲的合作,也獲得很好的傳播效果。
和傳統廣告方式不同,品牌與達人的合作沒有直接向受眾推廣產品,而是以KOL的個人品牌為背書,將產品嵌入創意設計、情景化的視頻場景,這類營銷方式往往更具有精準性。
此次推出的美拍M計劃,打通了品牌主和達人之間的通路,讓品牌主的廣告投放精準可監測,也為達人拓寬了變現空間。而更大的意義在於,美拍M計劃用定製、專業化的產品,不斷推進行業的規範化的良性發展。
新的廣告載體出現,通常會帶來一波流量和獲客紅利,品牌主如果能瞄準先機,收割第一紅利,必能實現廣告效應和轉化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