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馬婕
編輯丨李芊雪
鍾隨蒼生醒,山麓魅靈生。
國產動漫再一次燃炸。
繼《大理寺日誌》之後,又一部原創國漫在B站火了。從首支預告片釋出到正片播放,歷時三年,終於回歸。目前《霧山五行》在B站記錄,達成了200萬追番目標,並且以485萬的獲幣數刷新B站獲幣數量的記錄。目前這一數據仍在刷新。此外,《霧山五行》在豆瓣也獲得9.2的高分,被譽為「國產動漫的裡程碑之作」。
動漫的高燃打鬥場面瞬間喚醒觀眾熱血武俠情,精緻的細節刻畫呈現出滿滿的製作誠意。好傳動畫在《大理寺日誌》之後,牽手六道無魚工作室,不僅再次貢獻了一部口碑之作,也是國產動漫在類型化上的一次成功探索。
1
高燃打鬥精緻呈現
罕見的「國漫之光」
《霧山五行》甫一開播,便以精彩的打鬥場面率先出圈。
一開場,主角火行使者聞人翊懸便與半人半獸的麒麟展開了一場腎上腺素飆升的惡鬥。
聞人先發制人,一記手刀,滿手烈焰,劈面砍去。麒麟避過,後身蓄力,轉身一掌,鏡頭拉遠,衝擊波瞬間湧出。此時恰逢水行使者申屠子夜趕來。水行幻化而出,力量對決間,藍色冰刺震碎掉落,鋪滿畫面。仔細一看,冰刺紋路清晰,陰影交疊,甚至裂開瞬間的冰氣也隱隱可見。
憑藉對打戲的細緻呈現和與玄幻元素的巧妙結合,《霧山五行》開篇的戰鬥場面便引起了刷屏彈幕的一致叫好。動漫在打戲設計上,借鑑三維動畫的運鏡流暢度與二維動畫的表現力,在保證水準的基礎上,以細節的極致呈現,儘可能克服二維動畫帶來的卡頓和滯緩。電光火石間,打鬥的緊張感與刺激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呈現,讓粉絲們直呼「過癮」。
除了人獸之間的角鬥,動漫融入中國武術的元素,在兵器上展示出武戲的魅力與江湖俠氣。
村口長橋,短雙刀、長槍、算盤為器,輪番上陣,與妖獸一一過招。雙刀左右開弓,迅猛靈活,緊張刺激;更有紅纓長槍挑槍破橋,直擊命門。特寫、遠景、慢鏡頭,在鏡頭大開大合間,長達幾分鐘的打戲張弛有度,將冷兵器的刺、挑、劈、掄等力道與美感盡數展現。
拳拳到肉的疼痛感、刀法攻勢的凌厲感以及武戲的魅力得到充分的釋放。其寫實與考究設計,甚至在如今的武俠片裡也是少有,使人不由想到徐克經典武俠影片中的某些場面。在閃轉騰挪你攻我守間,《霧山五行》仿佛帶觀眾回到了一個古典的武俠世界。
事實上,導演林魂一直以打戲見長。在不久前完結的國產動畫《大理寺日誌》中,第12話的2分鐘高潮儺戲打鬥便由林魂完成。嗩吶配樂,雙槍對峙,滿滿的國風味道被觀眾讚譽「夠味兒」。2016年《歲城璃心》先導片中被「反覆觀看N次」的四分鐘群像打戲也同樣出自林魂一人之手,提前為正片收割了大批粉絲。
此外,影片在細節上也做足了功夫。人在樹林中行走時斑駁樹影的變化、微弱火光的暈影、大鐘被敲動時細不可察的震顫等等,在細枝末節裡體現出動漫的誠意與水準。
作為一部原創國漫,豆瓣9.2的評分證明了《霧山五行》在國漫中的水準。雖然目前只更新了三話,但故事線已經呼之欲出,一個成熟完整的由人妖獸組成的世界和武俠的價值體系已經展開。導演林魂透露,後續劇集正在製作中。
2
從「大護法」到「懸哥」
好傳動畫的原創夢
值得一提的是,《霧山五行》的出品方是好傳動畫。此前的口碑佳作《大理寺日誌》《大護法》同樣出自它手。
成立之初的好傳動畫以漫改作品的外包項目承接為主,在2014年漫改IP還很被看好的時候,轉身投入未來一片迷茫的原創動畫。作為好傳動畫首個原創成人動畫,《大護法》雖然口碑頗佳,但是票房卻並不理想。
相比起高風險高投資的傳統電影路線,規模有限的好傳動畫在推進《大護法》落地的同時,轉向「小而美」的生產模式,梳理出關於項目的孵化、評估體系,以內容原創為底,孵化優質IP為主,推動原創動漫進步。
《大理寺日誌》取得的成功驗證了這一方法的可行之處,也體現了好傳動畫原創IP的孵化能力。從漫畫改編番劇,再到影視化,好傳動畫全程深入參與,與原著、觀眾、唐史深入互動,在各個方面保證IP質量,同時長線布局,在後續的影視化和商業化授權上實現盈利,為內容增值,保證IP的生命力。
「我們認為未來內容的趨勢一定是精品化的,因此在開發的時候就會把標準提高,這就導致周期會更長。」好傳動畫創始人尚遊曾說道。對原創內容的重視,是好傳動畫的優勢。而遇到同樣對原創有所堅持的六道無魚,雙方一拍即合,花費數年時間打磨出這部「走在觀眾前面的」作品。
古風探案、熱血武俠,匹配不同創作者風格、能力的支持體系來源於好傳動畫強大的原創能力。早在2013年好傳動畫就推出了《海岸線上的漫畫家》《不可能戀愛?!》等一系列原創動畫。未來,好傳動畫將繼續與原創作者展開合作,在動畫古風和科幻賽道上布局。
與微塵定格動畫合作的《風雨廊橋》已經播出,豆瓣8.9分,20分鐘的時長內展示了唐末動亂中俠義與人性的較量,頗有黑澤明遺風,讓人驚豔;另外一部武俠題材定格動畫《燈籠刀》將在2020-2021年上線;與新人導演鄭午合作的,改編自阿弩歷史小說《朔風飛揚》的《朔風——破陣子》則以天寶年間,大唐、吐蕃、大食三強逐鹿西域為主要內容。
3
水墨寫意
動漫類型再探索
除了精彩的武戲,動漫獨特水墨畫風格也成為一大看點。
在當下主要的漫畫風格中,以日系和歐美系畫風較為常見,並且由於水墨動畫製作成本高、難度大,時間久,回收成本難,鮮有公司專注於此類風格。《霧山五行》的水墨風便讓人眼前一亮。這在近幾年的動漫中是幾乎沒有的。
與其他動畫不同,《霧山五行》的美術設計捨棄了西方的透法,而採用中國畫的散點透視,和水墨畫的寫意和暈染,在有限的畫幅內表現「咫尺千裡」的遼闊境界,使得畫面具有濃濃的中國古典風味。
白色雀鳥穿越山巒,白霧與青山形成對比,古樸自然,意蘊悠長。線描勾勒的蒼山、翠柏、草木,三分色七分墨,層次分明,意境清遠,頗具質感。製作方六道無魚借鑑了張大千潑彩山水的藝術表現手法,簡約寫意,以國風觀感迅速抓住了觀眾的口味和注意力。
據導演林魂介紹,最初選擇這種畫風是為了自我突破,團隊想在《霧山五行》的風格化嘗試中打破偏傳統的動畫製作方法,最終確定了水墨畫的風格。
不僅如此,《霧山五行》還將水墨技法運用到人物造型中,以水墨畫為背景,藉助墨色濃淡虛實表現人物的情緒起伏和動作變化,突出意趣。將傳統美學與現代技法融合,碰撞出虛虛實實的別樣觀感。
早在上個世紀,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為首的中國動畫人們便創作出了民族風格的動畫作品,如《小蝌蚪找媽媽》《牧童》《山水情》等。2006年,《山水情》被法國昂西動畫節評選為「世界上100部最偉大的動畫短片」,被譽為「中國水墨動畫片的絕唱」。
如今,《霧山五行》再次拾起這一傳統,將電影動態美學和國風畫靜態美學結合,在水墨質感中糅合高飽和度色彩,既保留了傳統水墨動畫輕盈、優雅、朦朧的東方哲學,也展示了現代工業的力量感和線條感。
事實證明,這樣創新甚至帶點實驗性質的探索正是當下國漫和觀眾所需要的。隨著國潮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中國傳統的文化元素產生深深的認同感。而《霧山五行》在展示中國獨有的美學風格,實現價值輸出的同時,也邁開了國漫類型探索的一步。
在國產動漫仍舊起步的今天,前有日漫「圍擊」,後有歐美漫畫「堵截」,要想真正實現國漫崛起,必須找到一條適合中國觀眾和土壤的路子。這不僅需要動畫人們努力,也需要觀眾給予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只有不斷嘗試,不斷試錯,屬於中國人的動漫才能真的崛起。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劇焦一線。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