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真人版《獅子王》已經上映。回顧1994年的動畫版,你知道《獅子王》的原著故事和我們現在看到的完全不一樣嗎?甚至在電影上映之前,它就被迪士尼視為B級片。究竟什麼是《獅子王》,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冷知識,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部電影最初的名字其實並不叫《獅子王》。
《獅子王》一開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片名,比如《叢林之王》(King of the jungle)。"卡拉哈裡之王"(King of the Kalahari)所以,製片方原本用"叢林之王"作為片名,但他們認為"叢林之王"更像是一個寓言。他們覺得辛巴的故事不應該局限於叢林,故事主要集中在辛巴成為獅子王的旅程上。因此,這部電影的名字最終定為《獅子王》。
迪士尼首部受莎士比亞劇本影響的動畫電影
受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的影響,《獅子王》是迪士尼第一部不是基於故事書或童話的動畫片。
影片中所有的獅子吼都是由一位演員配音的。
獅子的吼聲並非來自真實的獅子,因為製片方希望每隻獅子都有不同的吼聲,所以他們讓演員弗蘭克·威爾克模仿不同的獅子吼聲。
配樂最初並非由埃爾頓·約翰創作。
埃爾頓·約翰並不是《獅子王》的原作者,作詞人蒂姆·賴斯(Tim Rice)原本與阿巴樂隊(Abba)合作,但樂隊成員班尼·安德森(Benny Andersson)邀請埃爾頓·約翰(Elton John)創作音樂。
刀疤不是從土狼開始的。
在原劇本的最後一戰中,當辛巴和刀疤身處險境時,獅群面對的不是一群鬣狗,而是一群狒狒(想像起來很有趣)。
刀疤和木法沙不是兄弟。
在最初的劇本中,刀疤和木法沙並沒有血緣關係。後來,製片人決定改變原來的設定,拍攝木法沙和刀疤兄弟,因為他們覺得這對爭奪王位的兄弟會給故事增加更多的戲劇性。但當時,人物的外貌已經確定,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看起來如此不同。
配角的設定也有所不同。
在Scar和Mufasa不是兄弟的版本中,狒狒Rafiki應該是獵豹;彭彭和丁滿從一開始就和辛巴是好朋友,而不是在事故之後。
電影中鬣狗的出現激怒了生物學家。
生物學家不能接受電影中描繪的鬣狗,他們認為動物不應該被做成壞人的樣子,研究人員甚至起訴迪士尼誹謗這些角色,人們強烈抵制看電影來幫助鬣狗生存。
事實上,《獅子王》的上映引起了很多爭議。因為故事內容和1960年的日本動畫《小獅子王》(白獅金巴)情節非常相似,當然,迪士尼目前否認抄襲,聲明這純屬巧合,然而,導演羅傑·阿勒斯確實在1980年左右住在日本東京,並在那裡的動畫工作室工作。
《小獅子王》也是當時非常受歡迎的一部電視劇。為成人版辛巴配音的馬修·布羅德裡克說,當他第一次讀到劇本時,他還認為《獅子王》改編自《小獅子王》。
《獅子王》曾被認為是一部B級片。
《獅子王》最初被迪士尼內部人士認為是一部不如《匹諾曹》的B級片,直到1994年上映,成為當年票房最高的電影,也是當時電影史上票房第二高的電影,即使25年後,它仍然是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第42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