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崔成浩微博走紅的社會原因-虎嗅網

2021-01-07 虎嗅APP

昨天,微博上很火的@平壤崔成浩 把名字改成「作家崔成浩」,原因是新浪官方要求他提供「外籍身份證明」,否則將對會其帳號進行處理。可見平壤崔成浩到底有多火?能夠火到連新浪微博甚至連主管部門,都感受到其影響力,而不得不對其進行監管和幹預。小崔躥紅的背後,又有著什麼樣獨特的社會心理和文化背景呢?


@作家崔成浩 原來名叫@平壤崔成浩,自稱是平壤畫報的一名記者,目前在中國學習,因為經常發一些朝鮮的照片,然後搭配搞笑文案,點評中國時時事,成為目前微博界的一朵奇葩。這個微博,從6月底開始運營,運營了4個月,積累粉絲40萬(姑且不管真假),在微博活躍度日益下降的背景下,堪稱是一個奇蹟。另外,除崔成浩以外,還有@平壤藝術團金蘭姬、平壤時報小崔副主編等以北朝鮮人物為背景的微博,在微博上掀起一股「朝鮮文化」熱潮,成為一個獨特的文化現象。崔成浩迅速躥紅的原因是什麼?


一、內容稀缺


對於廣大中國人來說,北朝鮮是一個神秘的國度,經濟發展程度和輿論管制程度很像改革開放前的中國。中國人,通過北朝鮮的事情,可以看到過去中國的樣子,既可以回顧歷史,也可以找到某種程度的優越感。特別是,金三世的上臺,又重新讓北朝鮮變成矚目的焦點,中國人對朝鮮人民的生活充滿了好奇,中國人的獵奇心理是小崔走紅的最根本原因。


無獨有偶,在@平壤崔成浩 之前,還有比較火的北朝鮮日記、平壤時報等微博,後來由於政治原因,都無疾而終,是不是同一個團隊在運作也不得而知。而平壤崔成浩,則打了個擦邊球,說自己是「平壤畫報」的記者,個人身份辨識度更高,也更容易具有個性。崔成浩沿襲了傳統路數,從獨特的渠道,搞到一些朝鮮的圖片,搭配搞笑文字,抨擊中國時政,快速匯聚人氣,特別是得到一些大V的關注,一夜走紅。


大家都知道,朝鮮是新聞高度管制的國家,它的圖片,本來就有稀缺性,這也是眾多朝鮮主題的微博的存在的共同點。光有圖片還不夠,崔成浩的團隊文案功底也不一般,一張普通的圖片,通過他的文案表達出來,效果就出奇的好。除了圖片和文案以外,更重要的是,他能夠通過微博,點評中國的時事,抨擊中國的時政,他其實是藉助平壤崔成浩的外殼,實際上說的則是中國的事情。這種借題發揮、借古諷今的方式由來已久,這次不過是套用到崔成浩這個虛擬人物身上,起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稀缺的內容、好文案以及與熱點的結合,三位一體,造就了獨一無二的崔成浩。


二、輿論環境


在中國目前的輿論環境中,還遠遠沒到想說什麼就能說什麼的地步,這時候就只能變通個方法,借古喻今、借外喻內,通過調侃、戲謔、嘲諷的方式,點評中國的社會現實和時政。在微博上,因此就出現了一股「角色扮演」的「假裝」系列大號,比如」假裝在紐約「、」潘金蓮日記「等。用此種方式來點評政治,既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又把政治風險降到最低,並且大眾還非常樂於接受這種「戲說」的方式,這些大號的走紅,便在情理之中了。


對於普通網友來說,在崔成浩微博上看到朝鮮人民過的那種「艱苦」的物質生活的時候,通常會產生一種優越感,隨即便開始通過轉發評論的形式進行嘲諷和戲謔。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把自己的歡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另外,看到崔成浩模仿類似朝鮮新聞社或者新聞聯播口氣的文案,除了感嘆組織」精神洗腦「強大以外,也會顧影自憐,開始反思目前中國的一些不合理的管制和不平現實。從某種程度上說,崔成浩是一面鏡子,在這裡既看到了我們那段歷史,也看到現實的殘缺。


同時,崔成浩的運作團隊的確是高手,他非常善於挑逗網友的情緒。先說文案,文案的風格大多模仿朝鮮新聞社和類似新華社的風格,如果沒有多年的媒體記者經驗,這是不可能做到的。另外,運營者的確非常了解朝鮮的文化,對領導人的稱謂、一些細節,都模仿的惟妙惟肖。最關鍵一點,他非常了解中國網友的社會心理,非常善於挑逗網友情緒,好多時候是」正話反說「、」壞話好說「、」邪話正說「。這種話述既熟悉又新鮮,直覺就是讓網友感覺很好笑,成為網友甚至大V調侃的對象。


最絕的是,崔成浩還發明了一些帶有特有的詞彙,比如他在嚴肅的時候會說「一本正經」,在驚異的時候,會說「隨時受不了」,在憤怒的時候會說「告訴你的經緯度」。這些流行語,也開始隨著「崔成浩」的走紅開始流行。崔成浩,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微博,而是變成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三、大V的助推


有許多大V是平壤崔成浩的粉絲,比如姚晨、李開復和潘石屹。崔成浩,特別符合一部分公知的口味,他表面上說的是朝鮮的事情,其實講的則是政治的事情。而憂國憂民、歷史和政治則是公知的標籤,是公知階層討論最多的內容,公知提到一些「不公平事件」的時候,常會調侃地問一下「崔成浩」朝鮮的情況,就跟當初大家一想到「中日關係」就調侃「蒼老師」一樣。


比如,崔成浩在發微博討論「自己是否要改一個中文名」的時候,@姚晨的一句回復「悲崔」,就帶來兩千次轉發。而在一篇關於「朝鮮平躺電腦「的微博,@李開復 和@作家崔成浩 進行多重互動,其中李開復的一次評論,就給崔成浩帶來2000多次轉發。可見,大V起得作用有多大,同時也看出小崔非常受大V的歡迎。


總之,內容的稀缺性、對大眾以及公知心理的揣測和把握以及大V的助推,三者共同造就了平壤崔成浩的走紅。當然,在維穩的大背景下,任何以政治為題材的微博都是有政治風險的,不管你是採取」明喻「還是」暗喻「的方式,」隨時受不了「的崔成浩在微博平臺上還存活多久,依舊是未知數。


作者簡介:張俊良,Socialmouths、銳馬傳播創始人、社會化媒體研究者、房地產知道分子。(新浪微博、騰訊微博:@黑馬良駒)

相關焦點

  • 平壤與首爾的照片真實對比!
    1、拍攝的使用的是Nikon D3S數字相機,24mm鏡頭  如果說上面這張衛星照片給出的是南北朝鮮在宏觀規模上差別的話,那麼,下面這組攝影師Dieter Leistner拍攝的照片給出的則是更直接和更近距離的兩個社會的差別,在他的鏡頭下,南朝鮮和北朝鮮看起來就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星球。
  • 平壤冷麵
    最高司令官三言兩語,平壤冷麵紅了。近年來隨著韓劇的熱播,韓國料理大行其道,部隊鍋、炸雞啤酒……女孩子們可喜歡了。
  • 沛縣民間醫崔成浩,傳承驗方秘藥自述;探秘千裡了解真像,四月啟程直播錄播.
    崔成浩,這位有點鮮族名字的民間醫在祖籍沛縣已經生活了52個年頭,自從傳承祖上中醫藥的秘籍後,就沒有過過一天的安穩日子。真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請看續文:我傳承冠心病驗方的艱難之路江蘇沛縣 民間醫 崔成浩崔成浩男 52歲江蘇省徐州市沛縣人,畢業於江蘇省徐州市豐縣衛校中等專業學校。
  • 首爾擬與平壤共同申辦2032年奧運會
    中新社首爾12月18日電 (記者 曾鼐)首爾擬與平壤共同申辦奧運會。首爾市政府18日公開了2032年首爾—平壤聯合申辦奧運會議案。韓朝首腦今年9月在平壤舉行會晤,發表聯合聲明稱,將聯合申辦2032年夏季奧運會。
  • 作家崔成浩的自傳: 第一章《脫北》
    可是他們根本不知道,那隻雞腿我只咬了一口,而且因為緊張的原因,我還沒來得及咀嚼就咽到了肚子裡。怎麼辦?我只能根據自己的想像力來描述。「雞腿嘛!那滋味就像是泡菜蘸了香油,不,比香油香一百倍一千倍!」我信誓旦旦地說道。看著小夥伴們羨慕的眼神,那些天的飢餓之苦也被我慢慢遺忘了。十七歲那年,我們的國家發生了饑荒。野菜、窩頭、樹皮……所有能吃的東西都被吃完了。
  • 朝鮮半島上歷史最悠久的城市:平壤
    平壤是朝鮮首都,地處大同江下遊平原,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有3000多年了。上世紀50年代初,平壤受到了戰火摧殘,絕大多數地方被夷為平地,被破壞的嚴重程度堪與二戰時的蘇聯史達林格勒相比。統一門革命展覽公園天文館幾十年時間過去了,平壤從一片廢墟中重生,如今的平壤已經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了。全市面積3149平方公裡,人口330多萬,城市規模是大城市級別。
  • 平壤和風麗日等峰會
    平壤和風麗日等峰會   春天剛剛離去,雨季尚未來臨,6月的平壤在和風麗日中展示著滿城綠色,等候著一次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會晤  平壤是朝鮮半島著名的古都,自公元427年高句麗在此定都算起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如今的平壤,凝重的歷史遺存與清新的現代氣息渾然一體,展現著這座「花園城市」特有的美感。朝韓首腦會晤的舉行,使平壤成為全球輿論關注的焦點。  為迎接同屬一族卻疏於往來的韓國來賓,也為使朝韓首腦首次會晤順利、圓滿地舉行,朝鮮方面自5月底便開始了各種準備工作。
  • 朝韓雙方領導人會晤,平壤與首爾街頭照片對比
    穿著傳統服飾的朝鮮婦女朝鮮平壤的立交橋市中心燈光寥寥,唯獨領袖的畫像明亮醒目。俯瞰市容街景,發現平壤市區沒有路燈,路上的車輛也不多,全靠車燈照明。平壤市中心這樣的高大建築比比皆是,仰頭90度才能看到頂端。
  • 朝鮮牡丹峰樂團唱出「平壤style」
    本報記者眼中的「牡丹峰」  《環球時報》記者曾受邀在平壤觀看牡丹峰樂團的2013年新年演唱會《永遠跟黨走》。當晚的舞臺設計十分精美,運用了聲、光、電技術,現場還擺放有「光明星」系列衛星模型作背景道具。根據節目單的介紹,參加演出的樂隊成員包括隊長鮮于香姬、隊員洪秀京、劉恩情、車英美、李尹姬等人。
  • 平壤信息傳播方式變了?朝鮮在推特、YouTube上開帳號「圈粉」
    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長相甜美的年輕女孩恩雅(Un A)正在向鏡頭展示朝鮮首都平壤的標誌性建築。她說:「平壤的每一棟建築都在進行大掃除,除去冬天的灰塵。」近年來,朝鮮在推特、YouTube、Bilibili、微博等平臺開設多個帳號,更新了一系列介紹朝鮮人民日常生活的視頻,試圖向外國傳遞朝鮮生活的美好願景。用視頻「圈粉」
  • 如何吃到一碗跨越三八線的平壤冷麵?
    內心激動的韓國民眾卻已經開始包圍各家冷麵店,與文總統一起吃一碗對面的「平壤冷麵」。排隊吃冷麵的韓國人 圖片來自微博今天上午韓朝首腦會晤正式開始前,金正恩提及晚宴菜單中的平壤冷麵:「我今天帶來了平壤冷麵,希望文總統能喜歡」。
  • 我在騰訊新聞發現了一個假的虎嗅網... ...
    我點開一看,網友所說的搬運者,是一個叫「虎嗅網」的號。不過,恰好我在虎嗅和騰訊新聞都認識朋友,便決定去問問原因。虎嗅這邊的朋友反應挺激烈,一個「又」字讓我感到這類事並非第一次發生:我問他是什麼原因,他說:這個搬運文章的帳號「虎嗅網」並不是虎嗅的人創建的。
  • 一個你不知道的世界——平壤|朝鮮·旅行
    一篇關於朝鮮平壤的遊記。見過它四季變換的美景,也見過它平淡生活的溫暖。或許與你印象中的那片土地稍稍有些不同,平壤,一個陌生中帶點熟悉的城市。被認為是用作宣傳而建設出來的劇場都市,平壤。在解說氣壓配置的氣象預報員的身後掛著一副天氣圖,上面畫了平壤的位置。春夏秋冬,左右日本氣候的氣流和北朝鮮的緊密聯繫在一起。我第一次去平壤是在2009年的5月。至今為止,對於訪問過伊拉克和阿富汗這些存在於新聞裡的國家,以及接觸過生活在市井裡的平民的我來說,朝鮮一直都是我目標的對象。
  • 萬曆朝鮮戰爭:明軍收復平壤
    作者:朱爾旦萬曆二十一年一月六日,李如松會同朝鮮軍,進抵平壤城下,在靠近平壤城的地方安營紮寨。李如松同諸將及沈惟敬繞平壤城勘察地形,只見平壤東、南兩面臨近大同江,西面靠著陡峭的山崖,北面的牡丹峰高高聳立,形勢最為險要。日軍在平壤城的四周布置了拒馬、地炮,城上守兵徘徊觀望,很難急攻。
  • 2018平壤馬拉松,最原汁原味的馬拉松究竟是什麼樣子?
    平壤地鐵你肯定意想不到這座「歷史停頓」、思想保守的國家,竟然開放了唯一一個讓外國人參加的國際體育賽事——平壤馬拉松。比賽起始於金日成體育場,環繞體育場周邊四圈,來回橫跨大同江,經過平壤的地標建築,如凱旋門,永生塔等,終點設在五一體育場。
  • 平壤怪獸成長史
    甄桃豔 按:《平壤怪獸》是一部很帶勁的作品。
  • 虎嗅網逃離北京?「自黑」背後難掩真實衰敗
    暨虎嗅搬遷通知》一文,虎嗅可謂是把自己多年來受到的「委屈」全都寫了出來,而且被其歸結為「連續虧損15個月」的主要原因。首先,得罪企業。虎嗅稱自己因「內容不可控」而被多家網際網路巨頭列入黑名單,記者無法獲得專訪機會,甚至企業不給其新聞發布會通稿。言外之意,虎嗅「內容客觀」。其次,得罪讀者。
  • 走進朝鮮:平壤街頭女大學生的形象
    在朝鮮,大學數量最多的城市是平壤。平壤有十多所大學,大學生數量很多。走在平壤街頭,經常能見到靚麗的女大學生。平壤女大學生,是街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她們喜歡成群結隊出現在街頭,出行的時候,喜歡排隊。在平壤上大學的女孩,大部分是平壤人。外地人在平壤上大學的不多。朝鮮大學錄取率並不高,能考上平壤的大學,很多中學時代就是學霸。平壤女大學生很多家庭背景好,父母都有著體面的工作。平壤女大學生喜歡穿高跟鞋,她們髮型統一,清一色蘑菇頭。所以,在朝鮮的大學裡,見不到長發飄飄的美女。但清純的短髮美女很常見。朝鮮女大學生皮膚很好,她們不會濃妝豔抹,有種原生態之美。
  • 去朝鮮玩了一圈,平壤的開放程度讓我震驚
    從小商販在天橋下兜售的水果蔬菜農副產品,到低調買賣的進口車、房地產市場,實質性的市場經濟其實早已悄然在朝鮮社會擴大蔓延。在丹東去往朝鮮的火車上,經常能看到拎著大包小包的朝鮮人簇擁進關。這些貨品都是從中國買來準備帶回給親朋好友,或是熟人之間私下售賣的。朝鮮人不能因私出國,所有的出國都只能是通過國家外派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