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24日到7月20日,封閉了整整180天的電影院終於迎來了「解放時刻」。
各地影院打出了「好久不見 歡迎回來」的問候語,迎接半年不見的觀眾。
全國超過800家的電影院恢復了營業狀態,觀影人數超過13萬,首日票房為358萬。
而北京地區262家電影院也於今日(7月24日)開放了,北京一直是全國影市行業的風向標,而這次開放也證明了北京真正戰勝了之前的疫情。
因北京影院的正式開放和好萊塢新片入場的這兩大原因,截至到今晚21:46,全國票房突破兩千萬大關,這個亮眼的票房數字證明中國電影市場開始真正的回暖了起來。
而其中由好萊塢巨星範·迪塞爾主演的超級英雄大片《喋血戰士》,單日票房已過五百萬,單片票房就已超過了20日的全國票房了。
這部電影,作為電影院「復甦」的第一波先行者,相當值得我們所有人走進影院看一看!
改編自美漫三巨頭之一的勇士漫畫的《喋血戰士》,是該英雄系列的首部作品,講述的是士兵雷·加裡森在戰鬥中意外陣亡,後經由RST公司的尖端納米技術改造起死回生,並且變身即時自愈、媲美超級電腦的超級英雄——喋血戰士,成為超級戰士的他一方面為愛妻復仇,另一方面也陷入了一場陰謀之中。
超級給力的視覺場景與火爆到極點的搏鬥場面成了這部電影最大的看點。
此次引進國內上映,博納影業也參與其中。
如果說國外的網飛是精品的代名詞,那麼國內的「電影品質」標籤就是博納。
從前幾年博納參與的作品來看,《一代宗師》《掃毒》《烈日灼心》《無雙》《湄公河行動》等等無一不是優質電影。
2018年出品的《紅海行動》,不僅拿下了百花獎、金雞獎、華表獎,更是一舉奪下36.48億的票房。
去年博納出品的「中國驕傲三部曲」——《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中國機長》,作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獻禮巨作,深受觀眾喜愛。
立足現實,紮根生活,博納的影視探究之路在逐漸走向新的深度。
如今博納的電影已經形成了規模與特色,並且還在不斷擴大影響力,並引領中國電影的特質,形成從「流量為王」轉為「內容為王」的新走向。
而選擇了《喋血戰士》,原因也有以下三點:
首先,劇情緊湊,夠爽!
作為一部商業片,它的劇情雖然不複雜,但是勝在緊湊,故事的設定緊抓住了「超能英雄」與「復仇」。
在預告片中,範·迪塞爾飾演的雷·加裡森不僅能徒手接子彈,隻身衝破牆體、空中搏鬥,都能看出「這樣的超能英雄並不簡單」。
更有意思的是,區別於以往的動作科幻電影,《喋血戰士》在主角身份上有了不同的設定,這就是故事中的「雙重複仇」與身份找尋的劇情。
然後是打鬥場景高能。
作為「英雄系列」電影,火爆的激動場面是絕對不能少的,比如預告片中雷·加裡森遇到對他出槍打擊的士兵,也是照樣一點「不虛」,正面「剛」敵,頗為過癮;而預告片中最後他與機甲男的空戰也似乎預示出RST公司的不正常。
最後,就是主角形象的立體化。
作為硬漢現身銀幕的範·迪塞爾,此次雖然打戲勇猛如常,但是飾演的雷·加裡森因為缺失記憶,所以在人物展現上更加的複雜,他是一個從沒有「感情」到尋找「感情」的過程,說的通俗一點,就是用演技給「科技身軀」賦予「靈魂」,顯然他完成的很好,光是預告片中開始的「冷漠」眼神,到後面的「仇恨對決」就能感受到,這是與一般的英雄電影有著很大的不同。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範·迪塞爾作為好萊塢最著名的動作巨星,此前也有很多硬漢的形象,如《速度與激情》系列、《極限特工》系列等等。
而此次挑戰「超能英雄」著實是第一次,為此,他接受了大量的格鬥訓練,力求有拳拳到肉的視覺衝擊感,所以從預告片中,無論是打鬥,還是致敬《速度》系列的追逐戰,都做到了走心,還是挺讓人期待的。
此次博納的「出手」無疑是對原有的影視布局有了新的嘗試,既滿足了觀眾的「口味」,又是引領出新「英雄」系列題材電影!
這個周末,讓我們一起相約於電影院吧,來一頓久違了的好萊塢「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