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復甦仍待時日 市場亟需新片激活

2020-07-31 光明網

央廣網北京7月31日消息(記者方永磊 實習記者王紅霞)在過去的十幾天內,全國各地的電影院陸續開門迎客,眾多影迷重新走進電影院,感受大屏觀影的獨特氛圍。但是,復工後的電影院並沒有迎來久旱之後的「甘霖」,優質新片源的匱乏,成為現階段電影院復甦的主要難題。

(圖為等待覆工的影院。記者王紅霞 攝)

老片救市力不從心

復工初期的票房之所以未能達到預期,與市場上優質新片稀缺密不可分。從電影院的排片來看,已定檔的新片寥寥無幾,更沒有具有爆款潛質的新片。

目前,除了《第一次的離別》《多利特的奇幻冒險》《喋血戰士》《誤殺》這四部電影以外,其他基本上都是《捉妖記》《美人魚》《尋夢環遊記》《何以為家》等20餘部老影片重映。重映的電影雖有質量保證,但對觀眾的吸引力極其有限。

實際上,市場上並不缺乏新影片的儲備,《姜子牙》《唐人街探案3》《奪冠》《緊急救援》等春節檔電影依然在等待上映的時機,倍受關注的《花木蘭》《速度與激情9》等海外大片也都延遲上映。據統計,截至目前,2020年上半年共計83部影片推遲上映,其中國產影片73部。

「電影院開業後還是很困難!」金睿天甲影業莫爭向央廣網記者表達了擔憂,「電影院要恢復,好電影是極其重要的環節,如果沒好的電影上映,疫情結束之後,電影市場還是難以向好發展。」

受疫情而耽擱的電影拍攝也讓院線復甦雪上加霜。有專家指出,目前備案開機的影片非常少,後續市場或許會缺大片的供應,進而導致電影行業產生「影荒」。

亟需新片解燃眉之急

目前上映的電影,即使是之前的爆款電影,票房也不如人意。《戰狼2》《大魚海棠》《美人魚》《捉妖記2》等部分重映電影平均票格僅為幾元到十幾元。

銀河證券發布研報預測,8—9月份在電影院開放的初期,國內整體票房將為歷史同期的20-30%左右。由此可見,新影片的缺席以及疫情的影響,讓今年的暑期檔較往年同期黯然失色。

電影院復工之後,票房收入過低,不僅不能夠「回血」,隨著營業經營成本加大,電影院還要面臨賠本賺吆喝的局面,這也讓一些影院不得不放緩復工的腳步。一位影院經營者表示,影院恢復重啟需要一定的資金採購物料、檢修設備,也需要重新招募人員,補足租金、物業、水電等欠款。「由於片源不足,只能根據後續市場情況等待重啟時機。」

「對於電影院的復工開業,整個電影行業包括全社會都有濃厚的觀望態度。」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表示,推動電影院儘快全面復工,重中之重就是電影行業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推動頭部影片儘快入市,激發觀眾的觀影熱情和熱潮,提高電影院票房收入。

影院復甦需要行業力量

作為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姍姍來遲的上海國際電影節進一步釋放出了行業和市場復甦的積極信號。

據了解,上海電影節出售的新片影票,開票僅1小時,就售出了121142張電影票,甚至還有未搶到票的觀眾「重金求票」。由此可見,即使上座率限制在30%,只要新電影足夠具有吸引力,觀眾的觀影意願依舊強烈。

「現在還沒有放映的片源大約有四五百部,能夠支撐到明年的三四月份,2021年暑期會有一批建黨百年的電影上映,但是,接下來檔期比較空。」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於冬說道,橫店等影視城全面啟動和恢復後,在拍的電影基本上是網絡電影,真正能夠支撐院線的大電影還沒有啟動拍攝。「影院跟片方現在是一條心,如果沒有多元化題材的電影,將很不利於電影行業的發展。有了好電影,影院就增加上座率,就有信心繼續經營好。」

影視行業的復甦不僅需要從源頭上合理擴大電影創作題材範圍,還需要整個電影行業的通力配合與協作。

「2020年的檔期排布、影片規劃被完全打亂,影院需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合理安排電影上映時間,維護好市場秩序。」泰山學院影視行業專家劉勇表示,在製作環節,影視製作公司也要重拾信心,儘快恢復大電影的製作,做好後期和宣傳物料等準備,保障影片的供給需求。

相對於市場的自身調節,政策上的宏觀調控會讓電影行業恢復更快。劉勇建議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出臺相關政策,減免電影放映服務免徵增值稅,加大電影行業的資金扶持力度等措施,讓電影行業高效、快速地恢復到運行軌道上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花木蘭》等新片確認上映或定檔,國內電影市場正加速復甦
    據了解,該影片此前北美宣布放棄影院上映,將在9月4日上線流媒體Disney+,沒有Disney+的一些市場仍走影院,中國地區就在此列。儘管《花木蘭》暫未確定具體檔期,但《信條》、《小婦人》、《八佰》等國內外影片均已確定上映時間,預計從8月下旬起,國內電影市場將進一步迎來復甦。
  • 電影市場復甦:老片重映情懷暖場 新片打擂陸續定檔
    電影院自7月20日復工開始,已過去兩周。在過去的半個月裡,電影市場逐漸復甦,越來越多的電影定檔,8月以及下半年的電影院將有更多電影值得影迷期待。在接下來上映的影片中,影片主要分為進口新片、國產新片、重映老片三類。進口新片:在電影院復工之初,由於消費市場的不確定因素較多,眾多新片仍處於觀望狀態。
  • 電影院上半年損失慘重!國慶中秋假期多部新片加持復甦有望加速
    據拓普電影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國電影市場總票房為22.46億元(含服務費),同比減少92.8%;全國影院累計觀影人次為6006.15萬,同比減少92.6%;平均票價為37.40元,同比下降3.2%;上座率為5.02%。期內有票房統計的影院合計11,285家,銀幕數達67,785塊。
  • 《八佰》給正在復甦的電影院點燃了希望之火
    單日票房破億,《八佰》給正在復甦的電影院點燃了希望之火由管虎執導的戰爭電影《八佰》於8月14日開啟超前點映,點映票房累計突破兩億元,創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新高。8月21日,《八佰》正式在全國公映,電影火爆程度依舊持高,據相關票房統計數據,當天19時30分左右,《八佰》當日全國票房累計衝破億元大關,這對於今年的中國電影市場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上一次單日票房破億還是新年伊始之時,而《八佰》是迄今為止首部單日票房破億的影片。
  • 電影明確復工:萬達電影半年虧15億元,市場急需更多新片激活
    今天電影局發布通知電影院復工通知,打開了影院復工的大門,同時提出了在防疫需求下的4點要求:一是影廳座椅扶手、3D眼鏡等每場消毒一次;二是未戴口罩和體溫37.3度以上不得進入;三是原則上不售賣零食和飲料,影廳內原則上禁止飲食;四是日排片減至正常時的一半,每場不超兩個小時。
  • 電影《誤殺》票房登頂,經典「重映」能否助力電影市場「復甦」?
    在電影產業上下遊,社會各界的期盼和祝福下,電影院重新「回歸」。但是在影院復工初期,上映的新片很少,且基本沒有工業化程度很高的商業大片,而是以小體量、帶有文藝氣質的影片為主,以錯峰發行、先聲奪人佔得先機。此外,多數是以受到市場認可的老電影重映,支撐起大半市場。
  • 本周新片競爭激烈,引進片陸續定檔,市場信心進一步加強
    從7月20日電影院復工首日到7月26日,全國累計票房破億,僅周五、周六、周日這三天,票房就超過5300萬。尤其是電影院復工後的第一個周五,據貓眼專業版顯示,在上周五全國的單日票房時隔半年重回千萬,令人十分激動。轉眼之間,電影院已經來到第二個復工周末,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已有一些新片定檔售票,並且還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
  • 電影市場是「報復性」反彈,還是「真復甦」?
    8月23日,北影節展映場,金逸影城朝悅店1號廳的《天堂電影院》散場時,一個女孩意猶未盡,輕輕用口琴吹起了電影主題曲,退場的觀眾駐足肅立,聽她吹完整個曲子之後,掌聲在影廳迴蕩。……7月20日,低風險地區部分影院有序恢復開放營業。到8月20日,影院復工剛滿一月,全國電影票房就已突破10億大關。
  • 橫店超100個劇組火熱開工,下遊電影院開門就賠錢,亟需大片救場
    作為一名影視導演,林天已經來回溫習劇本數次,原本只待資金到位就可以開始拍攝。結果每次準備就緒時,疫情又殺了「回馬槍」。項目緊急叫停,所有準備付諸東流。「北漂十幾年,酸甜苦辣鹹,一朝被停工,賠了幾年錢。」林天調侃道。 實際上,這也是多數影視人過去半年面臨的困局。
  • 暑期檔電影完成「復甦大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7月20日起,全國影院陸續復工,沉寂近半年的電影市場終於迎來復甦的曙光,暑期檔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中國電影市場復工後的第一個檔期。以往來看,暑期檔是全年跨度最長的電影檔期,也是全年最受矚目的檔期之一,但在今年的特殊情況下,以往每年6月至8月的暑期檔嚴重縮水至43天。
  • 《八佰》定檔 38部新片待映
    《八佰》定檔 38部新片待映 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 實習記者 楊菲)當下,正處於復工中的電影市場亟需一部大片來激發觀眾的觀影欲望,並提振行業的信心,《八佰》恰逢時機。8月2日,電影《八佰》正式定檔,將於8月21日登上大銀幕。不只是《八佰》,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影片確定了上映檔期。
  • 新片陸續定檔助力影院更快復甦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黃岸)7月25日,全國首批覆工的影院迎來首個周六。復工後的首個周末電影院也比工作日迎來更多觀眾。隨著《多力特的奇幻冒險》《喋血戰士》等新片上映,大盤也開始回升。截至記者發稿時,單日票房突破3000萬元。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全國復工影院4690家,復工率達到42.8%,廣東復工影院541家,復工率達41.9%。
  • 《八佰》點映首日票房超1400萬元,電影行業復甦的希望來了?
    近日,國產大片《八佰》在全國舉行了點映,點映首日票房超過了1400萬元。作為近期備受期待的國產大片,該片被視為電影行業復甦的風向標。從當前取得的效果來看,《八佰》依然被業內普遍看好,口碑有望進一步發酵。
  • ...電影院迎解封,部分影院票已賣光,影視業復甦在即,最新受益股...
    影視業按下啟動鍵早前,國家電影局下發了《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明確表示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有序恢復開放營業,中高風險地區暫不在此列。
  • 《奪冠》《姜子牙》定檔國慶,國慶檔電影市場或將迎來全面復甦?
    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全國電影院關門了近180天的時間,7月20日影院復工之後,由於上映影片的類型以及上座率限制等諸多原因,單日票房相對較低,至今單日最高票房只有6337萬,還遠未達到電影行業迎來全面復甦的水準。8月21日上映的《八佰》,被看做中國電影行業的「救市之作」,定檔之後引起多方關注,8月14日點映時獲得1438萬的票房,也帶給電影行業強大的信心。
  • 電影院在商場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以及激活市場的主流功能
    電影院作為休閒娛樂的場所,擔負著聚集人氣,吸引人流的功能。為充分發揮電影院的功能,電影院應設計在商場頂層、步行街端頭,帶活高樓層商鋪的人氣,也可達到使購物中心處處是旺鋪的效果,緊鄰電影院的商鋪,甚至比步行街中庭的商鋪還受歡迎。
  • 電影院回來了,新片排隊待映擠爆2020下半年
    ,助力新片的票房達到一個預期值。畢竟對於市場來說,引起期待的,帶來活力的,好要看新電影的表現。《第一次的離別》早前已宣布將在復工首日上映。而在消息公布後,7月16日當天,便有大量影片定檔。而在梳理各公司待映影片時,我們發現,這些主流電影公司披露的項目,合計多達上百部。如果這些片子上映了,那今年下半年的電影院,精彩依然。中影股份:《我和我的家鄉》鎖定國慶檔?作為中國電影的主力,中影股份的儲備片單可以說是相當厚重。原定於今年春節檔上映的《奪冠》《唐人街探案3》以及《急先鋒》都有中影股份的投資。
  • 電影院回來了,百部新片排隊待映擠爆2020下半年
    ,助力新片的票房達到一個預期值。畢竟對於市場來說,引起期待的,帶來活力的,好要看新電影的表現。《第一次的離別》早前已宣布將在復工首日上映。而在消息公布後,7月16日當天,便有大量影片定檔。七夕成為了首個新片聚集的小檔期,原定於今年2月14日上映的《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和《蕎麥瘋長》紛紛選擇在七夕回歸。
  • 電影院回來了,百部新片排隊待映擠爆2020下半年
    可以說,這批經典影片的上映,對電影市場來說就像一個升溫器,一方面是確保影院渡過復工初始的觀望期,最大限度地得到利潤;另一方面,則是儘可能地在觀眾回歸影院後,助力新片的票房達到一個預期值。 畢竟對於市場來說,引起期待的,帶來活力的,好要看新電影的表現。 《第一次的離別》早前已宣布將在復工首日上映。而在消息公布後,7月16日當天,便有大量影片定檔。
  • 國內電影院復工首日全國票房超350萬
    《第一次的離別》劇照時光網訊根據電資辦數據,7月20日低風險地區的電影院迎來恢復營業第一天,首日全國票房超過350萬、出票超13.8萬張,排片為新片《第一次的離別》票房152萬領跑,重映老片中《誤殺》獲得約60萬票房。對比去年7月20日全國排片35.7萬場、票房2.4億、總出票691.3萬張,目前國內電影市場僅復甦了1-2%的能量。據媒體報導,7月20日全國僅有8%的影院重新營業,看來電影市場要恢復往日光景,還有漫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