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杜月笙著手籌建「三鑫公司」

2020-12-24 歷史的春秋

專欄連載,講述舊社會「上海灘三巨頭」之一,杜月笙的師父黃金榮的奮鬥、發跡、巔峰、衰落史,敬請關注與「購買」。

本文為第四十九章,持續更新中。

接前章。自黃金榮、杜月笙在倚虹樓上擺下「鴻門宴」後,沈杏山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公共租界的禁菸力度空前強化,煙土商人漸漸流失,在法租界重新聚集。沈杏山賴以發財的煙土業,受到了重創。與之相反,黃金榮在法租界卻開始布局,著手染指煙土行業。沈杏山的所有「如意算盤」,在這場鴻門談判中,都落空了,只好黯然接受悲催的現實:「大八股黨」退出上海灘的煙土行業。

因為法租界是黃金榮的天下。煙土業轉移到法租界,無疑將給黃金榮的勢力,再次注入一劑助推劑。

與沈杏山的協議雖然達成,但公共租界煙土業的完全轉移,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儘管如此,看到日益增多的煙商跑過來,眾多的煙館落戶法租界,法租界當局高興得不得了,黃金榮一伙人更是高興:肥肉到口,只等著發財了。

如果按照黃金榮的性格,他是一定要把「大八股黨」一網打盡,全都往死裡整的,他這一代的老江湖人,都信奉著「趕盡殺絕」的信條,要麼不下手,要麼就下死手。但弟子杜月笙卻表達了相反的意見。

他認為時代在變,混江湖也要採取適應時代的策略。江湖上的事兒,狠辣是必要的,但活路還是要給對方的,多個朋友多條道,多個多堵牆,只要這個「朋友」沒有威脅到自己的地位,那麼不妨就把他拉過來一起發點財。

就如同沈杏山為首的「大八股黨」,如今雖然落魄了,但他們的弟子徒孫們還是人多勢眾,如果把他們完全推到自己的對立面,今後,黃金榮、杜月笙這邊的煙土財,恐怕發得不會太安生,就如俗語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不把「大八股黨」一眾人安撫好,後面的事情必定十分麻煩。因此杜月笙建議,對「大八股黨」一夥兒,還是應當從法租界的煙土收益中,抽出一點兒,贈送給他們八個大首領。

黃金榮思忖半天,終於還是接納了高徒杜月笙的這個意見。這件事情,再次顯示出杜月笙比黃金榮的高明之處:鋪路搭橋,總比趕盡殺絕強,畢竟二十世紀的上海灘黑社會,遠不是舊時封建王朝的水火對峙。

由於競爭對手消失了,黃金榮等人便改變了策略,將原來以「搶土」為主,轉變為私下販送,這樣煙土利潤更高。當然,儘管法租界當局對鴉片泛濫,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若要讓它合法化,是根本不可能的,畢竟,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了,國際、國內的大環境都發生了巨變,社會輿論的風向也不同了。既然是明面上並不合法,黃金榮若要做起這件事情,就要藏著掖著,尤其是他不能出面幹這種生意,怎麼說他還是法租界的巡捕,是吃「公飯」的,裝也要裝得像個樣子。

不過,黃金榮並不擔心生意受到影響,他的身份反而可以為煙土生意提供暗中的保護與支持,而明面上的事兒,他全交由弟子杜月笙去辦。

「能者必多勞」,既然重任交由杜月笙負責,杜月笙當仁不讓將其接手過來,更何況,這種重擔,扛起來雖然費力費心,對個人的前途卻是有益無害。杜月笙不是燕雀,他是有遠大志向的鴻鵠,跟隨黃金榮十幾年了,杜月笙早就打定主意要獨立,此次黃金榮讓他負責煙土生意的具體事務,對杜月笙來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不過,時間不長,問題來了,由於黃金榮團夥把「搶土」,改為「販運」,煙土量與與日俱增,存放問題越來越突出。不過,這難不倒杜月笙,他很快便特色到了一個囤積煙土的好地方——潮州會館。

潮州會館位於上海灘三馬路,地處偏僻,房屋眾多。三十年前,這裡曾是繁華之地,潮州商人,他們拖家帶口,攜親帶友,正當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但時局發生巨變,社會越發動蕩,官匪橫行,秩序混亂,潮州的正當商人都紛紛離散他處,會館也荒蕪下來。

這樣一處地界兒,如果開個娛樂場,辦個會所茶館什麼的,絕對是個糟糕區域,但生意不同,所需要的基地就不同。黃金榮、杜月笙的煙土貨物,正好可以放心地存放在這裡:清靜,安全。

有人說,不對呀,這個地方這麼偏僻,黃金榮、杜月笙就怕會人打劫嗎?如果您有這種想法,那就肯定是不了解黃金榮的實力,數千的徒子徒孫,外圍還有數千的癟三馬仔,黃金榮是不擔心煙土的安全問題的。

當年在會館後面,潮州人還建了一排排「殯房」,用來停放客死在上海的潮州人,現在也不再使用,還留下一批打造好,卻空著的棺材。杜月笙買通了留守的管事人,將煙土存放在裡面。

這處存貨點,很快也不夠用了,鴉片生意的興隆,遠超黃金榮、杜月笙等人的預料,它就像是一股「黑金」洪流,滾滾而來,令黃、杜兩人興奮異常。由於量大價低,質量卻不減檔,煙土商們幾乎全部都從黃金榮這邊拿貨,沈杏山的那點原本僅剩的生意,也很快就流失貽盡。

煙土的供不應求,大大刺激了杜月笙,他想抓住這絕好的機會,完成自己的事業,而成立公司當是最佳途徑,也是能將「黑金」運作出最大價值的方式。

不過,他知道,凡遇大事兒,必須要林桂生拍板,而黃金榮又不便出面做煙土生意,所以,杜月笙便徑直來到黃公館,找師母商議。

林桂生向來是看重杜月笙的,從十餘年前,這個後生不怕傳染病,守候自己至病癒,她便對杜月笙另眼相看,這些年來,杜月笙成長得很快,能力出眾,已是黃公館的棟梁之材。

當杜月笙將辦公司的想法說出來時,林桂生完全贊同。既然要開公司,投資是首要解決的事兒。林桂生久在江湖,對這種事情門兒清,不等杜月笙開口,便問道:「月生,既然你要開辦公司,那麼你到底備了多少本兒啊?」

「師母,我想過了,置辦房子,進貨,前期需要三萬銀元的本金。房子嘛,門面不能張揚,但內裡一定要大,我還要對其進行改造,房內地面上,絕不能放貨,地下要建造密室,至於存放什麼檔次的貨物,可以慢慢考慮,無論怎麼說,公司的這個門面房子一定要弄得安全些,貨嘛,也還要再進些,先前存在潮州會館的那些煙土,是印度貨,我想嘛,新公司若想運轉起來,打響頭炮,弄個開門紅,必須要再購進一批更上等的波斯貨才行。」杜月笙給林桂生詳細地分析了一番。

「那你準備如何配股呢?」林桂生知道杜月笙沒有多少本錢,她期待著他親自開口。

「師母,我是這麼想的,您和師父算兩股,每人四萬銀元,金(廷蓀)三哥和我每人也是一股,各三萬銀元。」杜月笙輕描淡寫地說。

林桂生有點生氣,飽含關心地問:「月生,你的股金夠嗎?」一句話,問得杜月笙啞口無言,有點臉紅,「這,嗯,還可以吧,我想想辦法!」

「想什麼辦法?不夠我給你墊上,別有心理負擔,等公司賺了錢,你再還給我!就這麼定了,不要拒絕!」林桂生語氣很堅決,她也知道杜月笙好面兒,有些時候困難重重,他卻從不開口訴苦喊難,他總是能自己想方設法解決。不過,這一次,林桂生不想讓他自己去解決,她要幫助杜月笙度過這個難關,這是杜月笙發家壯大的好機會,她倒是希望看到杜月笙立起來,強起來。

杜月笙則感激地望著師母。十五歲時,他單獨照顧病中的林桂生,一個少年,一個少婦,杜月笙在與這個比自己大十五歲的女人同處一室半年時間裡,他體會到一種複雜的情感,既有一個自小失去母親的少年,對母愛的渴望,又有一種對女人的朦朧情愫。這些年來,杜月笙常常想,師父黃金榮,一臉麻子,胖子一個,對生活也沒有任何情調,別看他財富如山,可卻不懂哄女人開心,林桂生守著這個男人算是白瞎了。

林桂生看杜月笙直勾勾地看著自己,臉上不自覺地發起燒來,她輕咳了一下,將杜月笙的思緒拉回到現實。他趕忙說道:「月生多謝師母了,賺錢之後,我一定將師母的墊資還上。」

成立公司,杜月笙沒有跟黃金榮商量,林桂生只要拍板的事兒,黃金榮基本上不會反對,而且公司化運作,對煙土生意有百利而無一害,有了收益,黃金榮將來也會樂見其成。

從黃公館出來,杜月笙又去找金廷蓀,這位金三哥正在自己開的一處煙館「水包皮」,看到杜月笙到來,悠悠地招呼他也來吸幾口。杜月笙對這種東西向來無興趣,從他手中流過多少煙土,但他從不不碰這玩意兒,它的危害有多大,有多誤事兒,杜月笙比誰都清楚。

聰明人就是懂得什麼事兒該做,什麼事兒不該做,玩樂人生也要有原則與限度,不該碰的絕對不碰。

杜月笙將來意告訴金廷蓀,他懶洋洋地起身,與杜月笙商議起下面的事宜,首當其衝的事情,就是要給新公司取個名字。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想了一下午,終於定下「三鑫」這個名字。

「三鑫」者,寓意財源廣進之意,並且入股的「黃金榮」、「金廷蓀」的名字中,都有一個「金」字,很有象徵意義。

名字已成,杜月笙又跑前跑後,辦證照,購置門面,改造室內設施,並且聯繫貨源,「三鑫公司」在低調之中開門營業,兩個月下來,運轉正常,買賣不錯。杜月笙心裡高興,他發誓一定要將三鑫公司經營起來,這將是他獨立起來的基石,任何一個有能力的人,都不可能心甘情願地給人當一輩子馬仔。他要有自己的事業,要回報那個對自己關心照顧的師母。

可人算不如天算,突然而來的一件事兒,讓他不得不暫時收回長遠計劃,他要打發一位瘟神,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對生意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下方專欄中,閱讀全套故事,請點擊下方「購買」橫條。

前章回顧:膽大心狠,黃金榮師徒在對方地盤上設下「鴻門宴」,沈杏山敗下陣

下章提示:一紙禁令又來,杜月笙與眾不同,巧妙應對禁菸專員

相關焦點

  • 幹違法生意,三鑫公司立而不倒,杜月笙如何擺平幾路「神仙」?
    專欄連載,講述舊社會「上海灘三巨頭」之一,杜月笙的師父黃金榮的奮鬥、發跡、巔峰、衰落史,敬請關注與「購買」。本文為第五十二章,持續更新中。正如前一章所說,三鑫公司,在杜月笙的運作之下,財源滾滾,分別能夠獲取「四重利」。
  • 杜月笙是如何靠報紙刊登的一則消息,獲得上海灘煙土行業之壟斷權的?
    杜月笙與林桂生一起開辦了法租界的第一家煙土行,成立了三鑫公司。之後年紀輕輕的他便一躍成為上海灘「亨」字級別的風雲人物。 但三鑫公司畢竟幹的是煙土生意,無法擺到明面上來經營,因此也就無法做大。
  • 杜月笙有一個關於花錢的名言,他花錢的手法,確實讓人望塵莫及
    杜月笙的頭銜如此之多,其本人在上海灘的權力也可想而知,權力與金錢是分不開的,除去其他的收支不談,杜月笙最賺錢的買賣還是販運煙土,他所成立的三鑫公司,在最輝煌時期曾將生意面擴張到整個東南亞地區,幾乎成為了當時亞洲最大的煙土販運集團。不過有趣的是,三鑫公司每到年底算帳之時,卻總是會出現盈利較少或是負利潤的狀態。
  • 上海青幫杜月笙不為人知的秘密
    1902年,杜月笙進入時為青幫上海龍頭的黃金榮公館,負責經營法租界的賭場"公興俱樂部"。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1927年4月,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創辦中匯銀行,涉足上海金融業。1949年4月,杜月笙前往香港。
  • 黃金榮學杜月笙成立社團,用蔣介石送他的匾額,從裡面摳出兩個字
    陸連奎的鬼心眼多,他知道葉清和仗著杜月笙撐腰,不給他面子,但是他可以搬動老頭子黃金榮,去壓杜月笙啊!於是陸連奎在黃金榮面前添油加醋,說杜月笙暗中將三鑫公司的貨都交給葉清和去提煉,只要是葉清和廠裡出來的東西,都與三鑫公司無關,這樣一來,等於斷了黃金榮的分紅。黃金榮也覺得三鑫公司這一兩年的分紅不如以前了。
  • 祖祠下建最大毒品工廠,借抗日發國難財,杜月笙真的「會做人」?
    在英租界開始禁菸後,搶佔鴉片生意向法租界轉移的先機,聯合黃金榮、張嘯林,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內鴉片生意,可以說是日進鬥金。 三鑫公司收入主要靠壟斷,一則,租界內所有的鴉片販賣行為,需要向三鑫公司繳納10%的保護費;二則,所有租界內銷售的煙土,都必須貼上「三鑫」印花標誌,與此同時當然需要繳納錢財;三則,法租界6000多家煙館,都需要向三鑫公司繳納「煙槍捐」。 三重費用收下來,想不暴富也難。
  • 林桂生患上了相思病,杜月笙去探望的時候,眼淚禁不住譁譁落下
    就叫『三鑫』公司好了!」「什麼『三星』?」金廷蓀不懂地盤問道。「一二三的三,三個金字的『鑫』。」杜月笙解釋說。「嗯,不錯,這名字不錯。金子堆在一起。我們定能發大財。」金廷蓀贊同說。從次日開始,杜月笙和金廷蓀就開始邊籌劃邊實施。
  • 此人與杜月笙素不相識,卻因一件事,自願替杜月笙掃墓三年
    黃金榮因為露伶春的事弄得身敗名裂後,杜月笙更是一躍成為上海灘第一號人物。他賣過鴉片,開過賭場,培養過青幫門徒,但在國家危難之際,又能挺身而出,做一個愛國的幫會領袖。在抗日戰爭時期,杜月笙為抗日捐錢捐物,甚至親自帶領門徒進行鋤奸活動。對於杜月笙,很多人都認為他功大於過。而在杜月笙死後,有個與他素不相識的人,卻因為一件事替他掃墓三年。到底是什麼事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 杜月笙的後代都幹什麼?
    杜月笙的後代都幹什麼?
  • 杜月笙作為上海巨富,為何死前資產所剩無幾?
    杜月笙作為上海巨富,為何死前資產所剩無幾?杜月笙,14歲初到上海十六鋪當水果行的學徒。後來進入當時為青幫上海龍頭的黃金榮公館。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1927年4月,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
  • 他是青幫老大杜月笙的兒子,卻一直默默無聞為國效力,直到現在
    這兒,杜月笙也練起了一手削梨的絕活,據親眼見過他削梨的目擊者說,杜月笙一手拿著梨子,一手拿著刀,只見梨子在急速旋轉,刀子卻穩如泰山,不一會兒,梨子就被削得乾乾淨淨,更令人驚異的是,不僅削的梨子皮連綿不斷,上邊連一點肉都不沾,只是薄薄的皮。最後,靠著好吃懶做,杜月笙過上了一種吃穿不愁的溫飽生活。
  • 他是青幫老大杜月笙的兒子,一直默默無聞,至今仍在為國效力
    杜月笙只得開始流浪。在這裡,杜月笙還練就了一手削梨子的絕活,據親眼見過他削梨子的目擊者說,杜月笙一手拿住梨子,一手持刀,只見梨子在飛速旋轉,刀子卻穩如泰山,不一會兒,梨子就被削了個乾乾淨淨,而且更加令人吃驚的是,不僅削下來的梨子皮連續不斷,上面連一點肉都不會沾上,只是薄薄一層皮。終於,憑藉喜歡手絕活,杜月笙過上了一段吃穿不愁的溫飽生活。
  • 「上海皇帝」杜月笙的正面和反面
    ▲黃金榮當初在帶杜月笙時,發現他有個特點:給他的賞錢,全都拿去發給下面小弟,自己從不留財。黃金榮感嘆:此人以後必成大器!杜月笙的暴利源頭,是他的「三鑫公司」。「三鑫公司」一家公司當時一年的利潤,甚至要超過整個北洋政府全年全國財政收入的1/3。做什麼那麼發財?當然不是所謂的「正路子」。心思縝密,手段狠辣的杜月笙,當時聯合黃金榮和張嘯林,壟斷了整個上海的鴉片交易,甚至通過法租界,將鴉片銷往全國各地。
  • 從小商販到大毒梟,民國上海灘黑幫老大杜月笙的傳奇一生!
    失去母親的杜月笙,很快又失去了剛出生不久的妹妹,被父親送給了寧波的一位黃姓商人,此後不知生死,再未相見。沒過多久,父親續弦,給杜月笙找了一個繼母張氏。 兩年之後,杜月笙父親也在貧病交加中去世。還好繼母張氏善良,承擔起撫養幼小的杜月笙的責任。然而禍不單行,三年之後,張氏外出突然神秘失蹤,7歲的杜月笙成了孤獨,只好投靠外婆和舅舅家。
  • 三鑫醫療:股東彭九蓮擬減持公司約145萬股股份
    三鑫醫療:股東彭九蓮擬減持公司約145萬股股份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2-04 20:37:07
  • 杜月笙與姚玉蘭:人生只是風前絮
    至此,姚玉蘭成了杜月笙新寵。這對於姚玉蘭來說,是幸?還是不幸?姚玉蘭骨子裡還是「三從四德」的女子,她嫁夫隨夫,相夫教子,以家為中心,忘卻了曾經的繁華盛事,侍俸在杜月笙的身側。不僅如此,她以和善寬容的態度小心翼翼與其它家人相處,從不與杜月笙的其它太太爭風吃醋,既便對杜月笙與孟小冬的傳言也充耳不聞,冷眼以對。
  • 上海灘大佬杜月笙巔峰時期,有多少家產?放到現在相當於多少?
    杜月笙在四歲以前,父母便相繼去世了,先後由其繼母和舅父商慶國養育;在這麼年幼的年紀便失去了雙親,且不提繼母和舅父對其如何,沒有親身父母的照顧,終究還是會有欠缺。杜月笙十四歲時到上海的水果行當學徒,天天和流氓、壞人為伍,又十分好賭,不久便被趕走了;後轉到另一家水果店當店員,拜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由陳世昌等人的關係,杜月笙進入當時為上海青幫最厲害的黃金榮公館。
  • 黃金榮 杜月笙:不一樣的「大哥」
    對此,黃金榮給杜月笙的評價還是4個字:聰明絕頂。1909年,大清政府與英法駐滬領事訂立禁菸條約,限定兩年內禁絕煙毒。禁菸,肯定是好事,可是,只要一禁,煙土的價格馬上飛漲,這也是事實。杜月笙從中看到了機會,向林桂生提出建議,創辦一家公司,專門在租界內包銷法國海軍販運來的鴉片。
  • 真實的杜月笙究竟是怎樣的人?李宗仁對其評價一針見血
    上海灘最大的毒梟1925年,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三個上海灘流氓大亨,成立了主要做鴉片生意的三鑫公司,這背後是法租界的默認。從此鴉片生意成了杜月笙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後來他更是大肆售賣成癮更高更難以戒除的海洛因。
  • 林桂生對杜月笙有大恩,她晚年退隱之後,杜月笙有沒有去看過她?
    這三碗面很難吃得開,但是杜月笙這麼一個從社會最底層爬上來的人,卻吃得津津有味,並且如魚得水。為什麼?當時的人對於上海三大亨有一個評價:「黃金榮愛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也正是因為他會做人,才能把人生三碗面吃透。既然已經吃透了這三碗面,那麼對於那個對杜月笙有著再造之恩和知遇之恩的林桂生,杜月笙又怎麼可能不去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