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是如何靠報紙刊登的一則消息,獲得上海灘煙土行業之壟斷權的?

2020-12-24 騰訊網

杜月笙與林桂生一起開辦了法租界的第一家煙土行,成立了三鑫公司。之後年紀輕輕的他便一躍成為上海灘「亨」字級別的風雲人物。

但三鑫公司畢竟幹的是煙土生意,無法擺到明面上來經營,因此也就無法做大。

當時上海灘做煙土生意的老大是英租界的華人首捕沈杏山,以及以他為首「大八股黨」。因為沈杏山他們的煙土生意做得久了,無論法租界、英租界還是華界都認可了他們的黑色生意。

杜月笙的煙土生意要想做大,必須得讓沈杏山「授權」給他,說白了就是要讓沈杏山把煙土生意轉讓給杜月笙。杜月笙自己也明白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但時局的瞬息變化給杜月笙帶來了機會。這個機會來自1919年《申報》刊登的一則消息:「萬國禁菸會議,將於一月十七日在上海舉行。」

杜月笙看到這則消息立刻想到,禁菸不就是說沈杏山的煙土生意是不合法的嗎?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去找沈杏山商量一下,讓他把煙土生意轉讓給自己呢?

杜月笙於是和三鑫公司的經營經理金廷蓀合夥說服了黃金榮,讓黃金榮出面請沈杏山吃飯,在飯桌上趁機把這事辦了。

黃金榮便約沈杏山在英租界四馬路會樂裡口的倚虹樓吃飯。沈杏山以為是英法兩租界的捕頭會面聯絡感情而已,獨自一人欣然赴宴。

而黃金榮不但帶了杜月笙和金廷蓀,還帶了重量級的打手顧掌生和馬祥生。

宴席上黃金榮好說歹說讓沈杏山將煙土生意轉讓出來,沈杏山死活不同意,黃金榮最後惱羞成怒,猛地站起來掄起大巴掌在沈杏山的臉上印上了5個大指印。隨即,馬祥生和顧掌生大吼一聲猛地撲向沈杏山大打出手。

沈杏山最終屈辱地以書面形式把煙土保護權拱手讓給了黃金榮和杜月笙。黃金榮至此終於登上權力的巔峰,成了上海灘的頭號人物。

沈杏山早已嚇破了膽,當晚便逃到了哈爾濱。但沈杏山在哈爾濱人生地不熟,沒法混下去。走投無路的他不得已託人央求黃、杜放他一馬,請他們不要殺他。

黃金榮和杜月笙得知後面面相覷,沈杏山對煙土行業門兒清啊,他不回來許多事情還真就不知道如何解決。

黃金榮和杜月笙不但把沈杏山請了回來,黃金榮還讓自己的二兒子娶了沈杏山的三女兒,兩人竟成了兒女親家。

杜月笙讓沈杏山擔任了三鑫公司的顧問,沈杏山拿到的錢比以前還多。雖然沈杏山的名聲受到一定的損害,但財勢卻更加旺盛。

從此,沈杏山見人就稱頌黃金榮多麼多麼高義,杜月笙多麼多麼「四海」。

杜月笙憑藉報紙刊登的一則消息,強拖著黃金榮出面,不僅全面接管了上海灘的煙土生意,還重新定義了上海灘的江湖。

杜月笙下一步的目標又會是什麼呢?

相關焦點

  • 重返上海灘,杜月笙遭弟子背叛,如何渡過難關?先用低調醞釀殺機
    勝利之夜的半杯酒飲下,杜月笙醉了。往後想起這一時刻,杜月笙常對人說:「抗戰勝利那天夜裡,半杯白蘭地,使我吃醉了,困了很香很甜的一覺。」布衣抗戰八年,天明之後終於可以重返上海灘了,雖然在西廟沒能尋覓到再攀梟雄之巔的機會,但杜月笙終究還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的。
  • 民國往事,杜月笙為何在1949年逃離上海?
    1948年出版的《吼聲》刊登的杜月笙照片,這一年,杜月笙60歲,剛到花甲之年,在舊上海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他,一直關注著時局的變化,如何抉擇同樣困擾著他,從內心來說,他極不希望國民黨被打垮,畢竟他經營一生,都得益於國民黨的支撐,早已結成相互依賴的關係。
  • 上海青幫老大:杜月笙是怎麼從小跟班變成上海灘流氓大亨
    提起有「三百年幫會第一人」、「上海皇帝」之稱的杜月笙,人們頭腦中就出現上海灘流氓大亨的形象來。19歲時,杜月笙便在黃金榮家做事。剛開始是黃金榮夫人林桂生的小跟班。1910年,黃金榮家的鴉片被偷了。大佬黃金榮也沒辦法。杜月笙說「老闆娘,我去跑一趟吧!」
  • 從小商販到大毒梟,民國上海灘黑幫老大杜月笙的傳奇一生!
    在那種年代,家家都是食不果腹,舅舅固然沒有拒絕投靠的外甥,但其家人對蹭吃蹭喝的杜月笙也沒有好臉色,幼小的他飽受人情冷暖。14歲之時,杜月笙再無法忍受這種生活,辭別痛愛自己的外婆,隻身跑去上海灘討生活。童年生活給了杜月笙無盡磨難,但也讓他養成察言觀色、機靈懂事的做事風格,在上海灘他很快受到水果店鴻元盛老闆的青睞,成為一名學徒。
  • 上海灘青幫大佬杜月笙的後人生活現狀如何?
    提起杜月笙,相信朋友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青龍幫幫主」,以及一身熱血愛國的革命情操。 作為舊社會上海灘的大佬杜月笙做人可謂是十分「講究」。那麼作為當時小混混的杜月笙如何能在數十年內發跡成為上海灘的土皇帝呢?
  • 清瘦杜月笙智取兇悍同門手指,誅心術初現江湖,青幫大佬始現雛形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杜月笙經過了一番鋪墊,終於能留在林桂生身邊,林桂生慢慢地也有意栽培他,現在就等一個機會,考驗一下杜月笙是否能堪大任!當時的上海灘正是魚龍混雜的時候,黃金榮表面是法租界的管事,背地裡幹的卻是「搶土」的黑吃黑勾當。所謂「搶土」就是搶的煙土,因為煙土在任何時候都是非法的,又想進上海灘。
  • 杜月笙有一個關於花錢的名言,他花錢的手法,確實讓人望塵莫及
    杜月笙是上海一代著名青幫大亨,他傳奇的經歷,一直被後人所稱道傳頌。杜月笙處事圓滑,手面廣,眼界寬,同時也花錢如流水,他曾說過一句關於花錢的名言,一直被後人奉為經典之語。杜月笙的這句名言究竟是什麼?他花錢的手法又如何令人望塵莫及?
  • 杜月笙是怎麼憑著單手削梨的絕技,最後做到上海灘黑幫教父的?
    杜月笙說「老闆娘,我去跑一趟吧!」,林桂生也不在意。以為是這個青年人想快速出人頭地。杜月笙找到偷煙土的人,只說了三句話。煙土就回來了。「放心,沒人要你命,黃公館裡什麼時候做(殺)過人啊!」「但是你要和我走一趟!」「桂生姐刀子嘴豆腐心,菩薩心腸!」
  •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杜月笙著手籌建「三鑫公司」
    自黃金榮、杜月笙在倚虹樓上擺下「鴻門宴」後,沈杏山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公共租界的禁菸力度空前強化,煙土商人漸漸流失,在法租界重新聚集。沈杏山賴以發財的煙土業,受到了重創。與之相反,黃金榮在法租界卻開始布局,著手染指煙土行業。沈杏山的所有「如意算盤」,在這場鴻門談判中,都落空了,只好黯然接受悲催的現實:「大八股黨」退出上海灘的煙土行業。
  • 九一八後張學良在上海期間受杜月笙保護,其實兩人早有交集
    迫於時局的壓力,張學良引咎辭職,帶著夫人與密友趙四小姐來到了上海灘,杜月笙由於之前在販賣煙土這種事情上和北方的軍閥有聯繫,所以主動提出承擔保護張學良的安全。一提到王亞樵和他的斧頭幫,就連上海灘青紅兩幫的大佬們也頭疼不已。
  • 1949年杜月笙逃到香港,看了一張照片大笑:幸虧沒留在上海
    這個離開上海去香港的黑衣老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舊上海灘皇帝杜月笙。1949年杜月笙逃到香港,看了一張報紙上的照片後,他大笑道:幸虧我沒留在上海!說到舊上海,很多人都會想到當時舊上海灘著名的「青幫三大亨」——黃金榮、張嘯林與杜月笙。在三大亨中,杜月笙是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 杜月笙組建隊伍小試牛刀,收穫頗豐,黃金榮向沈杏山下「挑戰書」
    當時從事煙土生意的煙商們大都實力雄厚,富得流油,他們會以每艘十萬銀元的高價來包租遠洋輪船,將煙土直接從波斯進口,運到上海,每艘輪船上載有煙土達上千噸之巨。這些外輪抵達吳淞口外的公海後,「大八股黨」這邊早已接到電報,將接貨的板舢排成隊,由便衣警察、士兵荷槍實彈沿途保護,前往接應。小船裝貨之後,依舊列隊而行,經高昌廟、龍華而進入公共租界。沿途岸邊,更是加派人手守護。
  • 當年上海灘的「上海皇帝」杜月笙到底多富有
    我們只知道杜月笙從小家境貧寒,即使每個月五角錢的學費,也只能堅持五個月,停學回家。失學的痛苦經歷,讓杜月笙永生難忘,所以他終生看重文化,尊重文人。但是飽嘗貧窮之苦的杜月笙雖然愛財、斂財,但卻不貪財吝嗇,與黃金榮不同,杜月笙並沒有把依靠賭場、鴉片賺來的錢囤積起來。
  • 上海灘青幫老大是杜月笙?與真正的老大相比,杜月笙差遠了
    一直以來,說起上海灘的青幫人物,都首推杜月笙,而杜月笙的名頭也確實大的很,上海皇帝、上海教父等桂冠都落在杜月笙頭上,但實際上同時代上海灘有位真正的青幫老大
  • 杜月笙彌留之際,吩咐管家當面做一件事,轟動一時卻無人能猜透
    也正是在民國那個動蕩歲月,上海灘風雲跌宕,奇人輩出。比如有著「三百年幫派第一人」之稱的上海灘傳奇大佬杜月笙,更是一個從來不缺少話題的人物。 但是別看杜月笙這般風光,他其實出身貧困,四歲的時候就成為孤兒,由舅母撫養長大,也沒錢念什麼書,十四歲時就跑到水果店當學徒,後來還被開除,為了混口飯吃才選擇加入幫會。那時候的上海,雖然繁華卻也混亂,至於幫會更是派系林立。杜月笙最初加入的幫會叫做八股黨,幾乎操控了上海地區的毒品行業。
  • 杜月笙天時地利人和都不缺,最初幫他的貴人是誰,最後結局如何?
    關於人的命運轉變,民國時期上海灘的杜月笙或許有一定代表性。並不是對杜月笙有什麼樣的好感,只是通過他的人生軌跡看,他既有機遇,也有把握機遇的能力。人人都盼著天上掉餡餅,但天下不會掉陷餅,而只是給人以機遇。機遇對人都是平等的,只是看誰能抓住而已。在這一點上,杜月笙抓住了。
  • 《杜月笙全傳》預告:從「小癟三」到「無冕皇帝」的奮鬥史
    特別是被稱為「厚黑教主「的杜月笙,他從一個流浪街頭的小癟三成為了舊中國黑社會首屈一指的老大!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讓我們通過高大安所著的《杜月笙全傳》一書,拔開歷史的重重迷霧,一窺他的廬山真面目吧。它承「述而不作之風」,避「華而不實之嫌」首開史傳體例,以昔日上海灘「無冕皇帝」杜月笙的個性發展為主線,以上海、香港、重慶三都市為場景,以清末、民初、新中國成立為脈絡,展開了一幅名人眾多、事件密集的畫卷。
  • 杜月笙為什麼能雄霸上海灘?做人當如此!!
    據說杜月笙講過: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杜月笙自幼失學,胸無點墨,前半生的黑道生活,又使他染上了一身流t民習氣,也就是站無站相,坐無坐相。但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成名以後,他逐漸懂得,在這花花世界的上海灘,光靠拳頭是不行的。
  • 杜月笙彌留之際,曾吩咐管家當面做了件事,轟動一時卻無人知其動機
    也正是在民國那個動蕩歲月,上海灘風雲跌宕,奇人輩出。比如有著「三百年幫派第一人」之稱的上海灘傳奇大佬杜月笙,更是一個從來不缺少話題的人物。 但是別看杜月笙這般風光,他其實出身貧困,四歲的時候就成為孤兒,由舅母撫養長大,也沒錢念什麼書,十四歲時就跑到水果店當學徒,後來還被開除,為了混口飯吃才選擇加入幫會。那時候的上海,雖然繁華卻也混亂,至於幫會更是派系林立。杜月笙最初加入的幫會叫做八股黨,幾乎操控了上海地區的毒品行業。
  • 杜月笙晚年寧願客死他鄉,也不願回到上海,只因看到這一張照片
    當時的杜月笙面臨著三種選擇: 1、跟著蔣介石去臺灣。 2、留在上海灘。 蔣介石如此看中杜月笙,完全是因為杜月笙當時在上海灘的影響力。如果去了臺灣,杜月笙已然沒有利用的價值了,完全是熱臉貼著冷屁股。他知道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