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晚年寧願客死他鄉,也不願回到上海,只因看到這一張照片

2020-12-23 騰訊網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杜月笙與舊時上海灘的眾多大佬坐立不安,大家應何去何從?

當時的杜月笙面臨著三種選擇:

1、跟著蔣介石去臺灣。

2、留在上海灘。

3、去相對中立開放的香港。

我們逐條分析各種可能。

1927年,蔣介石為了控制上海局勢,找過杜月笙幫忙。隨後,在1937年爆發的抗日戰爭中,杜月笙成立抗日後援會,為抗日捐款捐物。杜月笙一直深得蔣介石青睞。

蔣介石如此看中杜月笙,完全是因為杜月笙當時在上海灘的影響力。如果去了臺灣,杜月笙已然沒有利用的價值了,完全是熱臉貼著冷屁股。他知道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道理。

其實早在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就宣布收回了上海的所有租借地。租界從此成為歷史,杜月笙從此失去了一個保護傘。意味著蔣介石不再需要杜月笙這樣的青幫勢力。

杜月笙被蔣徹底冷落了,甚至在國民黨的報紙上,對他的評價也是「時代渣滓」。杜月笙徹底的心灰意冷了。

1948年,蔣經國來到上海,將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以「囤貨炒股、投機倒把」的罪名逮捕入獄,判刑六個月。杜月笙對蔣介石徹底失望了。所以杜月笙沒有選擇去臺灣。

那留在上海呢?隨著新世界的到來,杜月笙之前所經營的黑生意,肯定要被取締,在上海,他也沒有立足之地。更重要的是,他一直站隊蔣介石,留下可能得不到什麼好果子吃。所以他必須要離開上海。

權衡利弊之後,杜月笙選擇折中的那條路,去相對中立的香港。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杜月笙選擇去香港,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重回上海,那個夢開始的地方。

奔走香港

臨走前,杜月笙去看望了他的恩師黃金榮,打算帶著黃金榮一起去香港,也好有個照應。然而黃金榮拒絕了,他已經80歲了,身體也經不起再奔波了。無奈,杜月笙只能自己收拾行囊,帶上家眷,奔赴到香港。

到了香港不久,可能因為水土不服,也可能因為思鄉心切,杜月笙得了一場重病。據杜月笙的大女兒杜美如回憶:總理親自寫信給杜月笙,請他回大陸。

杜月笙收到信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因為思鄉,他每天都看大陸的報紙。在他桌子上有一張報紙,刊登的是黃金榮的懺悔書,以及一張黃金榮掃大街的照片。

當杜月笙看到報紙上的這張照片後,感慨萬千。一方面,他慶幸自己當年離開上海灘,躲過一難。另一方面,舊上海赫赫有名的青幫頭目黃金榮,落得個掃大街的下場,令杜月笙深感惋惜。

他勉強將黃金榮的懺悔書讀完後,面色發白,身子發顫,氣喘得更厲害了。

客死他鄉

叱吒上海灘一輩子的黃金榮落得這般田地,讓杜月笙徹底死了回大陸的心。他終究還是沒有落葉歸根,最終客死異鄉,1951年在香港病逝。

相關焦點

  • 杜月笙最驕傲的一張照片,懸掛杜公館,包含了他一生不能原諒的罪
    他維持這上流社會的人際平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一身素衣長衫,身上更是沒有一件值得炫耀的昂貴物品。杜月笙處事風格杜月笙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為人不張揚做事很果斷。在上流社會的人面前,那寧願做一個綠葉去陪襯別人,也不願在這群人面前嶄露頭角。只要讓別人覺得舒服,那他自認為就會缺少一個在背後捅自己刀子的人。
  • 1949年杜月笙逃到香港,看了一張照片大笑:幸虧沒留在上海
    老人含淚說:「47年前,一個衣衫襤褸的鄉間少年從這裡來到了大上海,他赤手空拳打下天下。而如今,這一切都被雨打風吹去!」這個離開上海去香港的黑衣老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舊上海灘皇帝杜月笙。1949年杜月笙逃到香港,看了一張報紙上的照片後,他大笑道:幸虧我沒留在上海!說到舊上海,很多人都會想到當時舊上海灘著名的「青幫三大亨」——黃金榮、張嘯林與杜月笙。
  • 杜月笙晚年回上海,卻被昔日小弟欺壓,戴笠幫他報了仇
    杜月笙出生於出生於江蘇省川沙廳(今上海市浦東新區),2歲喪母,5歲喪父,從小跟著親戚長大,也算是一個可憐之人。在他14歲那年便只身前往上海在一個水果鋪做學徒,沒有任何背景的杜月笙全是靠自己一點點打拼出來的。杜月笙先是拜了陳世昌為老頭子,因辦事能力強,為人機敏而被推薦到了黃金榮公館。
  • 杜月笙曾留下一張著名照片,可是細心的人會發現,杜月笙穿錯鞋了
    在照相機剛剛盛行的年代,不少社會名流都喜歡照相,而杜月笙卻對此並不感興趣。在他留存於後世僅有的幾張照片中,有一張照片最奇怪,因為照片中的杜月笙把鞋穿錯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堂堂上海灘大亨為何連鞋子都穿錯呢?
  • 曾經叱吒風雲上海灘的青幫大佬杜月笙,臨了卻客死他鄉
    這三個人便是視財如命的黃金榮、鬥狠善打的張嘯林和長袖善舞的杜月笙。他們的命運雖各有不同,但都無一例外地被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裡。黃金榮終老上海;張嘯林賣國投敵,成為人人唾罵的漢奸,最終命喪槍下;杜月笙為虎作倀,屠殺革命黨人,後逃命香港,客死他鄉。
  • 「上海皇帝」杜月笙,墓地已殘破不堪
    杜月笙,上海的傳奇,有「上海皇帝」之稱,杜月笙是一個屌絲逆襲的典範,也是一個極其矛盾的人,他與傳奇女子孟小冬的故事也廣為流傳,在那個動亂的年代,
  • 杜月笙到達香港後,為什麼不再回大陸?杜月笙長女多年後說明真相
    作為一個大城市,上海一直是比較受人關注的,而且在舊上海時期也有很多傳奇故事。舉例來說,杜月笙就是一位對許多人比較感興趣的人,因為除了他如何從一個小人物轉變為大人物這件事有許多傳奇故事,他在許多方面,如人品等方面都很獨特,值得大家學習。
  • 杜月笙只留給孟小冬2萬美金,她晚年如何度過的?專家:不差錢
    杜月笙作為黑社會大佬級別的人物,在香港和上海呼風喚雨,甚至有人稱之為「上海皇帝」。他的影響力當時在中國黑社會來說,已經是首屈一指。作為老大的女人,孟小冬在他死後又得到了多少遺產呢?大佬杜月笙死後,孟小冬得遺產2萬美金孟小冬只得到了2萬美金,這在當時並不算多。起碼,對於杜月笙這樣的黑社會老大來說,自己女人只有2萬美金,真的是九牛一毛。
  • 民國往事,杜月笙為何在1949年逃離上海?
    1948年出版的《吼聲》刊登的杜月笙照片,這一年,杜月笙60歲,剛到花甲之年,在舊上海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他,一直關注著時局的變化,如何抉擇同樣困擾著他,從內心來說,他極不希望國民黨被打垮,畢竟他經營一生,都得益於國民黨的支撐,早已結成相互依賴的關係。
  • 揭秘中國第一幫主,人稱上海皇帝——杜月笙
    1930年的雪佛蘭經常停在上海商業銀行門口,因為車牌是7777,舊上海盡人皆知,看到7777就知道杜月笙來了,1935年有人送杜月笙一輛卡迪拉克V-12」杜月笙就把1930年的雪佛萊」給了二夫人陳幗英,自己新領一個車牌11711,至今都沒人知道11711的寓意何在,為什麼杜月笙的很多車和車牌都是別人送的?
  • 「黑道老大」杜月笙與文人章太炎
    晚年居住在蘇州講學,弟子眾多,名望極高。本來他也不想結識杜月笙這樣的黑道大佬,可是命中注定讓他與這個炙手可熱的流氓大亨成為相見恨晚的知己。事情的起因是章太炎的侄子居住在上海租界,辛辛苦苦攢了點錢財,好不容易買下一小塊地皮造了房子。剛住進去才兩年,就有人過來說那塊地皮是他家祖上的,要收回,並且拿出不知真假的地契。
  • 「上海皇帝」杜月笙的最後六年:風雲變幻 人世沉浮
    上海市當局已把當年的「親密朋友」杜月笙當成重點打壓的對象,杜月笙及其集團的伸展空間大為壓縮。他悲哀地看到,昔日左右逢源、一呼百應的黃金時代一去不返了。杜月笙所說的「該公司」即孔祥熙的長子孔令侃和二小姐所有的揚子建業公司。在當時,這個公司所囤積的物資是上海首屈一指的。他這番話令很多人折服。蔣介石聞知「打虎」打到了自家親戚頭上,立即趕往上海命令蔣經國再不可蠻幹,杜維屏也被釋放。在這有進有退、有得有失中,杜月笙勉力維持著「龍頭老大」的體面,他對國民黨的憤恨與日俱增。他對密友範紹曾說:「淪陷時上海無正義,勝利後上海無公道。」
  • 杜月笙上海風雲40年,世人說他是上海皇帝,他卻活成悲情梟雄
    可就算如此,這對夫婦對這位男嬰依舊疼愛無比。這位男嬰,就是日後縱橫上海幾十年的杜月笙。杜月笙的母親,體弱多病,在生產杜月笙妹妹時難產而死,父親杜文卿只是一個老實巴交的鄉下人,此時的杜家家徒四壁窮困潦倒,根本無力養育兩個孩子。無奈之下,便將小女兒送了人。杜月笙和這位妹妹,這一別,此生再無相見之日。饒是後來的杜月笙,也無力在漫漫人海的亂世之中,令兄妹重逢。
  • 杜月笙晚年抵滬,風光不再,不僅被門生打壓,連離滬的錢都沒有
    十四歲的杜月笙孤身一人來到上海闖蕩,在隨後的幾十年裡,這個人備受爭議,他對於抗日以及社會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但是又設計殺害了工人運動的發起人。不可否認的是,隨著幾十年的腥風血雨,他在上海灘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杜月笙沒想到,自己這個傳奇了一輩子的大人物晚年風光不再,曾經輝煌的一切都隨著社會的進步落寞在了歷史的塵埃中。
  • 九一八後張學良在上海期間受杜月笙保護,其實兩人早有交集
    張學良是東北的少帥,東北保安軍總司令,杜月笙是上海青幫大佬,有數萬門徒。這兩個人一南一北,能有什麼交集?事實上,兩個人之間的交集瓜葛卻很多,最出名的一次就是九一八事變後杜月笙負責保護張學良在上海的人身安全。
  • 林桂生對杜月笙有大恩,她晚年退隱之後,杜月笙有沒有去看過她?
    這三碗面很難吃得開,但是杜月笙這麼一個從社會最底層爬上來的人,卻吃得津津有味,並且如魚得水。為什麼?當時的人對於上海三大亨有一個評價:「黃金榮愛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也正是因為他會做人,才能把人生三碗面吃透。既然已經吃透了這三碗面,那麼對於那個對杜月笙有著再造之恩和知遇之恩的林桂生,杜月笙又怎麼可能不去探望?
  • 杜月笙垂涎三尺的上海市長,老蔣卻給了別人?此人是誰?
    1945年8月底,杜月笙帶著一幫隨從,前呼後擁興衝衝回到上海。始料不及,走到半路,傳來千真萬確消息,蔣介石已任命錢大鈞為上海市市長、吳紹澍為副市長,負責接收上海全權。
  • 杜美霞去世 回顧晚年杜月笙和他的子女們
    杜月笙,1888年出生於上海郊區,他14歲時拜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藉此進入黃金榮公館。他憑藉自己聰明才智一步一步發展壯大,最終成為了與黃金榮、張嘯林平起平坐的「上海三大亨」之一。 左起:杜月笙、張嘯林、黃金榮杜美霞的母親姚玉蘭是杜月笙第四房太太,而孟小冬則是杜月笙的第五房太太。杜美霞生前曾擔任「孟小冬女士國劇獎學基金會」董事長,培養京劇人才。
  • 當年上海灘的「上海皇帝」杜月笙到底多富有
    杜月笙通過販賣鴉片、開設賭檯等活動,聚斂了大量錢財。據說,在汽車還是奢華品的舊上海,杜月笙就豪車成排,9輛汽車,司機和助手18個,光貼身保鏢不下10個,杜月笙的座駕是1930年雪佛蘭,車牌7777(自古就說七上八下,7也是好兆頭,不過別人的車牌是金條換的,他的車牌是別人送的),舊上海人一看到7777就知道杜月笙來了。而杜公館每年需要200萬大洋,幾乎是當時上海市民的2萬倍!
  • 「上海皇帝」杜月笙: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章太炎晚年定居蘇州治學,以語言學家、哲學家名滿天下。其時章太炎侄兒在上海法租界和一個頗有身份的人發生房屋糾紛,相持不下,就請章太炎幫忙。章太炎雖是名滿中華的革命先賢與國學大師,也幹預不了法租界的事,無奈之下他想到杜月笙是法租界炙手可熱的人物,只得放下名流學者的架子,親筆寫去一封信請求杜月笙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