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到達香港後,為什麼不再回大陸?杜月笙長女多年後說明真相

2020-12-19 李三三說歷史

作為一個大城市,上海一直是比較受人關注的,而且在舊上海時期也有很多傳奇故事。舉例來說,杜月笙就是一位對許多人比較感興趣的人,因為除了他如何從一個小人物轉變為大人物這件事有許多傳奇故事,他在許多方面,如人品等方面都很獨特,值得大家學習。

這當然和他14歲時拜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有很大關係。要不是這個人,也許他不會成為一位有名氣的大人物。他通過陳世昌再次結識了黃金榮,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欣賞,慢慢有了自己的勢力,除此之外他還結交了一些同夥。既賣鴉片,又勾結軍閥。又因為這些買賣使他有了錢,為以後的生意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當然,他也是一個比較能拉攏人心的人,比如面對已經下臺的黎元洪總統,他依然熱情好客,讓對方的秘書為他寫了一張對聯,這樣杜月笙的社會地位就提高了,有許多名人和學者也成了他的座上賓,不得不說,杜月笙確實是個非常聰明的人。還有一點,他和國民黨的許多官員都是有關係的,關係很複雜,看起來是個青幫老大,他也為抗日做過不少貢獻,所以有很多關於他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儘管他也做了些不道德的事,但在國難之際,他知道自己是個中國人,而且由於自己有許多錢,還為抗日募集了許多物資。直到解放戰爭爆發,他才和家人來到香港和家人團聚,直到病逝才返回大陸。關於這個問題有許多學者對此問題比較感興趣,大家也都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但後來從他的長女杜美茹口中得知,並非杜月笙不願回大陸,而是因為一次誤會,新中國成立後,共產黨方面有人與他交涉,希望他能回大陸,他也希望回到上海安度晚年,於是將信交給了一個叫錢永銘的人,但那個人卻把信交給了蔣介石,因而令蔣介石很生氣,使杜月笙也感到遺憾。

相關焦點

  • 黑幫大佬杜月笙的後代今何在?
    ……」章太炎妙筆生花,把杜月笙的祖宗追溯到了堯,不知杜月笙當時作何感想。其實,老上海人都知道,杜月笙出身貧苦,家在浦東高橋鎮南的杜家宅。其祖父輩早已不可考,父親杜文慶,多年在高橋鎮的一家茶館當堂倌。1888年,生下了這個寶貝兒子。因為是舊曆七月十五(俗稱中元節,是鬼節)生的,取名月生。後改名為鏞,號月笙。
  • 杜月笙長女杜美如,如今已四世同堂,她曾撕毀杜月笙一批秘密單據
    於是記者問她是否想著上海的老家,以及杜月笙為什麼寧可死在香港,也不肯回大陸?杜美如說:哪裡是父親不肯?他沒有希望了。他不想去臺灣,也不敢回大陸。因為一封被送錯的信件,弄得他裡外不是人,最後他才一病不起。
  • 參觀嘉定杜月笙公館
    作者參考了1931年和1947年有關杜月笙的2次京劇盛會,將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高度統一,構圖上採用唱聽雙方處於同一空間,便於主要人物表情刻畫。畫面人物有:杜月笙,姚玉蘭,虞洽卿,楊度,楊管北,黃金榮,梅蘭芳,馬連良,張君秋,荀慧生,孟小冬,金少山,李少春,杜美如,杜維屏,王曉籟等。(原作右下角有長女,90歲的杜美如親筆籤名。)
  • 杜月笙在香港去世後,他的五位太太結局如何?
    最為難得的是,杜月笙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保持了一個中國人最起碼的良知,踴躍參加抗日鬥爭,做了一個中國人應該做但很多人卻做不到的事。1949年4月,杜月笙謝絕了延安方面高層的挽留,也謝絕了蔣介石的召喚,奔赴香港定居下來。1951年夏,黑道教父,一代梟雄杜月笙病故在香港,終年63歲。
  • 杜月笙長女杜美如:我繼承的只是一個「杜」字,剩下全靠自己打拼
    杜月笙長女杜美如:我繼承的只是一個「杜」字,剩下全靠自己打拼 虛構的文藝作品裡,最好看的黑道是馬龍·白蘭度出演的教父,非虛構的真實生活中,最迷人的黑道是上海杜月笙。
  • 杜月笙對孟小冬柔情似水,對姚玉蘭卻是先奸後娶,顯出流氓本色
    杜月笙從1925年見第一面有念頭起,經過梅孟婚變,費盡心思,直到抗戰勝利後才抱得美人歸。
  • 杜月笙找人算命,算命先生寫了14個字,杜月笙見到後竟一病不起而靈驗
    回看20世紀的上海,遠比現在亂,黑幫白道的人全都湧現出來,成為20世紀出名的人物,當時黑幫盛行,尤其是上海灘的青幫,跟斧頭幫這兩個幫派很是著名,而這些人也形成了鼎立的圈子 古有桃園三結義,現有上海灘三大亨,青幫杜月笙,斧頭幫張嘯林,還有黃金榮,三人在20世紀的影響力可不是虛設的,隨著世道的變遷
  • 舊上海傳奇黑幫老大——杜月笙後代今何在?
    很顯然,這是為了嚇唬宋子文,而這場槍擊的幕後主使人就是杜月笙。原因是在不久前,杜月笙與財政部有一筆交易,他為此支付了600萬元。後來,他想討回這筆錢,但宋子文卻還給他600萬元公債券。於是就有了槍擊這一幕。宋子文弄清真相後,迅速把公債券換成了現金。
  • 香港紅與黑:杜月笙、四大探長、新義安、李嘉誠…
    就這樣,隨著殖民地人口增多和面積擴大,香港的警察隊伍也越來越壯大。從清末到民國,大陸有很多人到香港避難,特別是革命黨人,在大陸被通緝,便躲去香港;後來日軍侵華,很多廣東沿海和上海的人,也紛紛避禍香港……於是,香港越發地魚龍混雜。1937年11月,上海大亨杜月笙來香港避難。
  • 杜月笙的興衰往事
    5、杜月笙和日本人 1931年918事變爆發,我們在這篇文章裡聊到了這事,《從「918」到韓戰,為什麼我們不能退?》,杜月笙就開始跟日本人打交道。 而且大家可能不了解日本人治理中國的套路,他們依舊是採用中國人管理中國人,擔心把罐子摔壞了亂作一團,所以日本人進了上海後並沒有大規模清洗幫會,反而跟幫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合作。 這也就給了杜月笙的一定程度上的操作空間,忙活了不少事,既利用當時兵荒馬亂囤積居奇賺了不少錢,又通過他的公司從香港往大陸解放前和重慶倒騰了不少物資,支持了抗日大業。
  • 杜月笙誘殺汪壽華,欠下中共血債,至死未敢回大陸
    杜月笙參加了上海各界抗敵後援會,參與勞軍活動,籌集大量物資,支持抗日。  上海淪陷後,杜月笙拒絕日本人的拉攏,於1937年11月遷居香港。在香港,他利用幫會的關係,從事情報、策劃暗殺漢奸等活動,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上海的門徒協助軍統特務刀劈了大漢奸、偽上海市長傅筱庵。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杜月笙遷居重慶,建立恆社總社,向大後方發展勢力。
  • 流氓頭子杜月笙的興衰往事
    後來可能覺得做流氓沒什麼前途,改行做了法租界的巡警,這說明那個時代警匪之間好像也沒有什麼界限,只不過換身衣服而已,但黃金榮的職業經歷卻為以後的事業成功奠定了基礎。1949年解放軍百萬大軍渡長江,南方的資本家開始上演大逃亡,杜月笙在思量再三後,也決定先跑掉再說。這個時候就有兩個選擇,臺灣還是香港?杜月笙非常明白老蔣對他是沒什麼好感的,並且在上海的時候,杜月笙和蔣經國鬧過那麼一處,跑去臺灣,遲早會被蔣家父子收拾,所以杜月笙就選擇了香港。
  • 杜月笙娶孟小冬:鬧騰吧,要星星不給月亮,一直到油盡燈枯
    杜月笙的這個舉動讓一直站在旁邊伺候著的長女杜美羅,感到非常好笑。杜月笙身上穿著長大褂,是為了婚禮專門找師傅訂做的,特別合身。衣服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問題,自己的女兒,在笑什麼呢?在杜美如眼中,杜月笙在鏡子前頭,折騰了好幾個鐘頭。這說明一個問題,彆扭。
  • 杜月笙去世後,留給孟小冬的遺產並不多,孟小冬是如何謀生的?
    在這個人情冷漠,動蕩不安的社會,風風雨雨中,始終只有杜月笙欣賞她,相伴她。孟小冬拿走了他戴了多年的一條金表鏈,做為最後的念想,離開了四分五裂的杜公館!煢居香港,深居簡出雖然在杜月笙臨死前,一再囑咐孩子們要好好照顧沒有子嗣的孟小冬,但杜月笙死後,大家也就各奔東西了。杜夫人姚玉蘭奉柩臺灣,葬杜月笙於汐止。
  • 風雨飄搖之香港紅與黑:杜月笙、四大探長、新義安、14K、李嘉誠
    就這樣,隨著殖民地人口增多和面積擴大,香港的警察隊伍也越來越壯大。 從清末到民國,大陸有很多人到香港避難,特別是革命黨人,在大陸被通緝,便躲去香港;後來日軍侵華,很多廣東沿海和上海的人,也紛紛避禍香港……於是,香港越發地魚龍混雜。 1937年11月,上海大亨杜月笙來香港避難。
  • 杜月笙晚年寧願客死他鄉,也不願回到上海,只因看到這一張照片
    其實早在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就宣布收回了上海的所有租借地。租界從此成為歷史,杜月笙從此失去了一個保護傘。意味著蔣介石不再需要杜月笙這樣的青幫勢力。 杜月笙被蔣徹底冷落了,甚至在國民黨的報紙上,對他的評價也是「時代渣滓」。杜月笙徹底的心灰意冷了。
  • 1949年杜月笙逃到香港,看了一張照片大笑:幸虧沒留在上海
    這個離開上海去香港的黑衣老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舊上海灘皇帝杜月笙。1949年杜月笙逃到香港,看了一張報紙上的照片後,他大笑道:幸虧我沒留在上海!說到舊上海,很多人都會想到當時舊上海灘著名的「青幫三大亨」——黃金榮、張嘯林與杜月笙。在三大亨中,杜月笙是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 杜月笙在香港去世後,他的四位太太結局如何?全部離開了傷心之地
    為了安慰妻子,杜月笙領養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杜維藩。但沈月英的再也無法從陰影中走出來,她的身體時好時壞,度日如年。而這時候杜月笙的事業如日中天,應酬越來越多,回家越來越晚,對沈月英的感情也越來越淡。杜月英無法面對老公冷落,終日以大煙為伴。杜月笙娶了兩個姨太太后,沈月英更是難以接受,整天悶悶不樂,身體每況愈下,終於一病不起在1946年病故,享年56歲。
  • 杜月笙到香港後,一道士給他算命你活不到明年!最後還真應驗了
    杜月笙到香港後,一道士給他算命:你活不到明年!最後還真應驗了 杜月笙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上海人,他的口才了得,八面玲瓏,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癟三,到最後在商界和政界長袖善舞的黑幫幫主,不可不說,他的成功史到現在還為人們津津樂道。
  • 土肥原賢二勸降杜月笙, 直接威脅杜月笙不合作就死, 杜月笙淡淡回應五個字
    雖然說他抗日可能存在一點點私心,但是更多的是為了國家的利益,等到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之後,杜月笙就開始忙碌起來,他籌款籌物,還組織抗日武裝,杜月笙多年後積攢的家產,在這個時候也幾乎都散盡了,這樣的行為當然是逃不過日本人的法眼,但是日本人又不好直接殺掉他,於是就想辦法想要拉攏杜月笙,而且可以說是下了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