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已無杜月笙,好在我們不需要這樣的人,不再產生這樣的人這是我們民族的幸事。
作 者:二號頭目
來 源:九邊(ID:ertoumu893)
杜月笙真的是被中國人給玩壞了,老杜九泉之下,可能也會覺得眼前的事情迷惑不真實,開始陷入深思,然後懷疑人生,因為他抓破腦門,都不一定能想清楚,自己一個殺人越貨綁架販毒的黑社會,名聲怎麼能這麼好?而且每天還被各種雞湯狗引用名言,就跟他當過讀者文摘編輯似的。
我們在這篇文章裡說清楚了青幫的來歷,《青幫的崛起和衰落》,如果沒看那篇,也不影響,只需要記住一件事就可以了,青幫以前是個運河漕工的水手公會,恰逢亂世,來了個華麗轉身,變成了黑社會。
這也是幾乎所有黑社會的心路歷程,早期是人畜無害的群眾組織,後來發現大家團結起來去打劫多好,利潤高來錢快,然後就變成了黑社會,等到完成初始積累,就會像水泊梁山的宋江一樣,思考一個世紀難題「不能一直當黑社會,有命賺沒命花也不是個事」,這種情況下,黑社會再來個二次轉身,去幹一些壟斷性的暴利行業,逐步洗白,部分黑社會頭目還會變成慈善家什麼的。
只不過青幫還沒走完第三步就被我黨給滅了,青幫沒走完,青幫頭目杜月笙卻走完了,這也是為啥現在網絡上對老杜的評價非常非常曖昧,如果不了解他的平生,甚至會產生一種俠之大者的錯覺,甚至多多少少有點慈善家的味道。
不過要想說清楚杜月笙,就得說清楚黃金榮,因為沒有黃金榮,就沒有杜月笙。
1、黃金榮
多年以後,已經接受社會主義改造成為一個光榮勞動者,天天早上參與掃大街的黃金榮,經常會想起幾年前在十裡洋場隻手遮天叱吒風雲的那些日子。
應該是在BBC的紀錄片裡說到一件事,說我們看以前照片的時候,都往往忽略了一個現實,以前的人很大比例的都是麻子臉,因為那會兒天花橫行,甚至康熙皇帝也是個麻子臉,歐洲也一樣,天花每隔幾年肆虐一次,到處生產麻子臉。
黃金榮就是一次天花肆虐後被半毀容的,長得跟個鬼似的,不過有種讓別人過目難忘的氣質。
他爹是法租界的巡捕,應該是不檢點,後來被巡捕房給開除了,沒多久就死了。在那個年代普遍壽命不長,我看數據說是解放前平均壽命三十多歲,所以那年代死個爹實在是常規操作。
沒了爹的黃金榮開始放飛自我,很早就當上了小流氓混跡江湖,俗話說的好,警匪一家,當然了,這裡說的是舊社會,黃金榮後來可能是覺得當流氓沒出息,就去法租界當巡警了。
當過流氓,又當上了警察,你們看過《無間道》沒,知道如果一個警察在黑社會有眼線是什麼效果吧?
很快的,黃金榮通過自己在黑道眼線屢立奇功,別的巡警還在因為某個案子沒線索一頭霧水的時候,黃金榮已經通過他的黑道路徑找到犯罪嫌疑人了。大家看過警匪片吧,知道警察有眼線的事吧,一般刑警都有幾個在黑社會的朋友,相互照應,互相給風聲,黃金榮有一個加強師的眼線,工作自然好開展。
黃金榮幹過幾個大案,我們就不在這裡細說了,全部都是通過他的黑道關係解決的,而且隨著他在巡捕房裡地位的不斷上升,黑社會那邊攀附他的人也就越來越多,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他在黑白兩道的地位相互促進相互扶持,簡直開掛了。
此外他還找了個退休老鴇做老婆,這女人手段高的不得了,大家一定有感覺,那種長期在娛樂場所上夜班的人對人際關係有天生的敏感,而且她還是當時法租界的「糞霸」。
這又是個什麼玩意呢?就跟垃圾清理公司似的,這玩意看著不起眼,但是一直都是超級現金牛,往往都是領導自己想辦法把業務轉給自己人來搞,這個不分中外,哪都一樣,在民國,法租界的大糞業務後來就跑黃金榮老婆那裡去了,她有400輛糞車,每天給別人拉糞要賺錢,到了城外賣給農民又要賺錢,一個月能賺10000多大洋,這可是個天價。
她用這些錢進一步向法租界大佬買特權,也給黃金榮打點黑幫關係,黃金榮的勢力不斷上升,跟她媳婦不斷花錢打通關係有關,整體而言,用錢買權,以權謀錢,順便擴張影響力。
大家熟知的張嘯林,也是這個時候在上海開妓院,為了尋求在巡捕房的支持,跟黃金榮搭上了線,一起搭上的,還有杜月笙。
2、最後一個姐妹
杜月笙當上老大後是個謙恭的人,這倒是跟一直以來宣傳的差不多,不過吧,真老大都差不多這形象,很少是那種一驚一乍隨時準備動手砍人那種,畢竟砍人這事輪不上老大動手,一個眼神或者食指稍動,手底下的人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突然想起一件事來,之前在臺灣看到一本蔣介石侍從室機要人員的回憶錄,他說蔣從來不籤發那種影響自己將來歷史地位的東西,如果要除掉誰,手底下的人向他請示的時候,他眼皮一閉,手底下的人就退下去操辦了。
杜月笙很小的時候就父母雙亡,在一個水果行當帳房,從那以後就有了一個叫「水果笙」的外號,後來偷錢賭博被趕了出來,不過並沒有吸取教訓,賭博這個毛病伴隨了他一生,而且杜月笙一生嗜賭嗜毒,手氣一直也一般,並沒有像有些人說的那樣多出彩,至於長期吸毒這個毛病,晚年身體狀態一直不好,63歲就死了,黃金榮活到八十多,杜月笙壽命短應該跟他吸毒有關。
從水果店被趕出來後,杜月笙就混跡江湖,成了個小混混,一條爛命,販賣鴉片,搶劫,敲詐啥都做,而且還認一個妓院老鴇做乾媽,在妓院做龜公。此外還在做一種叫「保護人」的工作。啥是保護人呢?
這個又說來話長,跟妓女們有關。妓女們長期以來都是高風險業務,大家看刑偵電視也能感覺到,妓女們經常是謀殺案的受害者。
所以妓女們相互結成妓女工會,叫「十姐妹」什麼的,萬一其中一個失蹤了或者出事了其他人能幫忙叫警察或者送醫院,而這個「十姐妹」裡往往只有九個女孩,還有一個是男性,平時妓女們照顧他,妓女被欺負,他就得出頭,杜月笙就是幹這個的,他就是第十個姐妹。
這種組合非常常見,甚至在宮廷裡也有,經常好幾個宮女和一個太監結成各種組合,宮女們照顧太監,太監出宮去辦事的時候給宮女買東西回來,還可以共享信息,相互提攜,往往其中一個攀附上了牛逼主子,或者主子牛逼了,大家一起跟著沾光。
十姐妹年代杜月笙打出來了江湖地位,成為他們那一帶出了名的猛人,沒人敢去惹他保護的妓女,也知道他是一個有信譽的人,說殺誰全家就殺誰全家,所以反而沒人會輕易去惹他。
整體而言,杜月笙幹的事跟其他流氓差不多,但是他和其他流氓不一樣的是,他似乎有更強的共情能力,啥是共情?就是能站在別人角度感受別人的處境,所以他一生都對眼前的弱者能幫就幫,我這裡強調「眼前」非常關鍵,看不見的他並不關心。
這個保護人身份對他來說至關重要。
本來杜月笙一輩子是要做妓院打手什麼的,後來加入青幫後地位一直也上不去,做基層員工,平時打打架,晚上到碼頭去搬運鴉片,順便吸食點,生活平淡無奇,但是很快上天給了他一次機會。
機會是他的師父把他介紹給了黃金榮,黃金榮本來對他沒啥好印象,甚至印象有點壞,因為面見黃金榮那天杜月笙應該是毒癮犯了,整個人看起來極其猥瑣。但是黃金榮老婆桂姐對杜月笙特別有好感,普遍認為,是杜月笙的「十姐妹」組合成員身份打動了當過妓院老鴇的桂姐。
從那以後,杜月笙的人生就開掛了,桂姐安排他去管理黃金榮的三張賭桌,成了基層管理層,平時負責賭桌秩序和款項回收,如果有賭棍不規矩出老千就當場剁掉他的手,不管他是誰或者他老大是誰。在那個賭坊裡,杜月笙迅速成了業務骨幹,超額完成了黃金榮給他們定的KPI,然後一路上升。
那個桂姐,杜月笙一生都叫她「師母」,哪怕後來黃金榮找了個小老婆拋棄了桂姐,杜月笙也一直在照顧她,我理解這也是為啥杜月笙長期被大家稱道的原因吧。
不過此時的黃金榮只是一個經營著地下黑社會的探長,杜月笙也只是一個賭局管理員,這離他們後來獨步十裡洋場的人生巔峰還有十萬八千裡。
3、大小八股黨
我們上文講了,青幫當時在上海的主要業務是綁架少年兒童,男的賣寺院,女的賣妓院。
很多小夥伴不太明白寺院要小孩幹嘛。
其實也不複雜,在舊社會,寺院有免稅特權,所以他們對種地積極性非常高,再加上香客給他們捐贈,每年都有結餘,怎麼辦?買地唄,一直買,後來寺院產業越來越大。
不可避免的,開始放貸,寺廟成了高利貸集散地,這個不要奇怪,東西方的寺廟都有放貸的習慣,我們講美第奇家族的時候就提到了,歐洲教宗有大筆的錢,都買了美第奇家族的理財產品。
放高利貸就得催收,種地也需要人,所以古代寺廟向來都需要大量的人力,長期收孤兒,後來就催生出來了黑社會綁架小孩賣寺院的商業創新。
此外青幫內部還有個跟鴉片相關的業務,青幫一開始自己不倒賣鴉片,但是鴉片業務涉及碼頭,運輸,以及煙館等,這些領域全是青幫的人,如果想搗亂實在是太容易,所以鴉片商被迫向青幫交保護費。
這些保護費不是交給整個青幫了,而是交給了青幫裡的一個分支,叫「大八股黨」,大八股黨有八個頭目,所以叫八股黨,為了區分後來黃金榮的同名黨,就在前邊加了個「大」。
大八股的頭目沈杏山跟黃金榮一樣,也是個巡捕房隊長,也是黑白通吃,只不過這個大八股黨在公共租界裡,黃金榮在法租界裡。一開始鴉片走公共租界進入上海,正好是大八股的地盤,所以大八股黨的隊伍通過鴉片保護費賣裝備拉人頭,隊伍人高馬大,黃金榮他們根本惹不起。
不過很快到了1919年,鴉片被禁止了,控制公共租界的美英說是不讓鴉片走公共租界上岸了,鴉片商只好從法租界的地盤上岸,法租界不是黃金榮的地盤嘛,大八股黨想插足法租界,雙方不可避免的發生了衝突,好幾千幫會分子相互砍殺,不分勝負。
不過當時控制上海的軍閥走馬燈地換來換去,後來控制上海的軍閥成了孫傳芳,孫傳芳和黃金榮關係好的不得了,乾脆籤了個約,讓黃金榮壟斷鴉片貿易,這下對於大八股黨來說要命了,政府插足黑社會業務,這還玩啥玩,乾脆投降加入黃金榮他們一夥做小弟,從此上海鴉片業務基本全歸了黃金榮他們一夥小八股黨。
孫傳芳從鴉片貿易裡每月能賺500多萬大洋,政府和黑社會販毒分紅,這可以算人類歷史上一景了。
4、和國府的結盟
杜月笙剛剛終結了大八股黨,三巨頭剛剛過上幸福的販毒生活,南方傳來了消息,說是要變天了。
我們先回顧下中國近代史上五次巨變轉折,
1、鴉片戰爭,西方人來了,老帝國被拖入了現代世界;
2、甲午戰爭,大清的國運被打斷,日本的崛起成了必然,大清要完了;
3、辛亥革命,大清完了,但是大清軍官團竊取了革命成果,北洋政府還不如大清;
4、國軍北伐,新式黨軍「光榮北伐武昌城下」,蔣委員長橫空出世;
5、1949,現代史的開端,一切都變了。
青幫發跡於第一次巨變,崛起於辛亥革命後,現在面對一個新問題,也就是南方革命黨正在一個叫黃埔的地方訓練革命軍,全國各地的有志青年紛紛奔赴廣州,投軍報國,北伐在即,眼瞅又一場狂風驟雨,如何確保青幫能挺過這次巨變成了青幫大佬們面對的頭號難題。
對於這一點,杜月笙他們倒也不太擔心,因為他們跟國黨非常熟。
當初孫先生鬧革命,手底下吸收了大量的青幫分子,比如最得力的兄弟陳其美,他就是青幫頭目,聽說發生了辛亥革命,一溜煙跑上海,叫上自己的黑社會兄弟們,組成敢死隊,宣布上海光復,順便自己任命自己為上海軍政府的都督。並且讓自己的兄弟蔣介石帶著一支敢死隊去進攻浙江巡撫衙門,活捉了浙江巡撫曾韞,這些敢死隊,又基本是他們青幫的人。
再後來孫先生和袁世凱鬧翻了,也是青幫伸出了溫暖的手,多次無償幫助了孫的黨徒,甚至孫中山最重要的支持者張靜江,被孫當成財神爺,也是青幫的人。
後來蔣介石跑去上海搞證券交易所準備騙錢,沒想到賠了個底掉,天天被一群債主追著跑,還是黃金榮出手相救,蔣才躲過一劫,並且黃金榮給他盤纏,讓他前往廣州去找他大哥。
後來黃埔軍校成立了,陳其美早就被殺了,不過陳其美的倆侄子又跑來上海說是要招生,也是青幫提供了住處,從那時起,杜月笙無意中跟後來的國黨「CC系」大佬勾搭上了。
整體而言,青幫長期從事有組織犯罪和賣淫業務,後來又通過鴉片貿易賺了不少錢,長期以來用這些錢不斷的資助各方勢力,和日本人也有合作,甚至包括我黨,基本做到了各方都有朋友,所以我說,除非我黨上臺,否則青幫基本能立於不敗之地。
甚至那個楊度,著名籌安六君子之一,他在北京忽悠袁世凱稱帝,後來袁世凱被大家罵死後他沒地方去,跑到了杜月笙門下藏著,在那裡認識了後來的周總理,並且據說救過周,周晚年彌留之際,突然說你們不要在罵楊度了,他是我黨的人。。。
在北伐前,當時上海是北洋軍閥的地盤嘛,廣州國民政府已經秘密派出大員潛入上海,和杜月笙搭上了線,杜月笙他們表示要站在北伐軍這邊。並且組織了1000多打手,配發武器,等北伐軍到達上海的時候和城中的汪壽華一起發動工人起義。這個汪壽華也是我黨的人,後來被杜月笙給活埋了。
後來沒等北伐軍靠近上海,上海地下黨發動工人暴動,直接把上海給拿下了。
這時北伐軍內部很快出了分裂,原因在我們這篇文章裡講了,《百年國共,發生在412的那場大屠殺》,國共分裂了,杜月笙他們面臨一個大問題,該支持哪邊?
杜月笙他們是不想摻和這事的,像他們這種穿越周期的龐然大物自然知道沒必要去惹那些沒必要惹的人,萬一殺不乾淨,自己也搭進去,但是已經成這樣了,不摻和也身不由己。
考慮到共黨跟他們搶工人,我們前文說過,青幫自己是工會吸收工人入會,最討厭別人跟他們搶工人,而且我黨革命性太強,眼裡容不得他們這些封建餘孽,所以杜月笙他們最終決定支持蔣。
上海城裡當時有近五千我黨的人,都是工人糾察隊,沒收了軍閥部隊的槍,並不怕蔣,蔣在上海附近只有三千人,所以只能是拉攏青幫,1927年,蔣派出自己最得力的幹將楊虎和杜月笙他們談判,最終,楊虎和青幫三巨頭結拜兄弟,邪惡聯盟形成,只不過楊虎作為蔣的手下,竟然成了蔣師父黃金榮的兄弟,輩分跑蔣上邊去了。
於是,財閥們給了蔣1500萬大洋,支持蔣反共,其中50萬拿去給青幫買武器,青幫武裝了2000多人主力拿著制式步槍,剩下的拿著斧子,等在後邊。杜月笙把我們剛才說到的汪壽華騙到公館,隨後綁去活埋了。
第二天,1927年4月12日4點,停泊在吳淞港的一艘軍艦響起汽笛,大清洗開始了,青幫兵分多路,突然襲擊了我黨控制的所有據點,在上海屠殺共產黨和工人糾察隊,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看那個《建軍大業》,一開始說的就是這事。
不過據說在大屠殺開始前杜月笙私下通知了周他們幾個大佬。
對於杜月笙他們幾個來說,這次投機完全成就了他們青幫,從此青幫不再是一個簡單的黑社會了,簡直有定立之功,按照古代慣例,是要裂土封侯的,比如漢初封的那幾個王,除了韓信都是黑社會起家。國民政府幹脆給了黑社會一個營業執照,讓他們專營毒品,從此以後可以安安靜靜在上海販毒開妓院和賭場了。
唯一的曲折是宋子文,宋子文仿效美國搞了個國稅局,美國國稅局大家知道吧,稅吏們掛著槍開著裝甲車去徵稅,在美國有「國營黑社會」之稱,知名黑手黨老大卡朋販毒沒被抓,後來因為逃稅被抓送進了監獄,宋子文也模仿美國搞了一支部隊幹這事,也就是著名的稅警總團。
有了隊伍,就要搞事,宋子文就去搞杜月笙他們,沒想到很快就遭到暗殺,儘管宋子文本人沒死,但是他秘書死了,從那以後政府再不打杜月笙的主意了。隨後倆人關係還好上了,杜月笙每個月給宋子文幾萬塊錢,宋子文也不再去找杜月笙麻煩。
此外杜月笙深度參與了蔣委員長的私生活,比如蔣要娶宋美齡,但是自己家裡還有個媳婦陳潔如沒法處理,杜月笙出錢把陳潔如給送到了美國。
本來這事到此為止就完事了,陳潔如按理說戲份已經沒了。不過小陳不服,堅持抓學習,拿下了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加上早年蔣自己熱愛寫日記,鼓動她也寫,跟蔣在一起的時候小陳天天記日記。
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小陳跟蔣那幾年非常活躍,經常去黃埔軍校溜達,跟黃埔師生們親切攀談,後來黃埔將校提到校長是說蔣,提起主任有時候是戴季陶,有時候是周同志,但是提到師母,肯定是陳潔如,不是宋美齡,黃埔的人不認宋美齡。
陳潔如有腦子記性好,把聽到的,別人跟她說的,她自己猜到的,以及其他的不知道在那根電線桿上看到的,全寫日記裡,後來小陳把當初的日記添油加醋全部發表了,賺了錢又賺了名。
而且杜月笙拉攏整個民國上層,參加他那個高端俱樂部,也就是傳說中的「恆社」,這個組織裡有五百多人,一半是商人們,一半是官員們,相當於一個網絡,網羅了整個民國上層。
整個民國在大陸期間,杜月笙成功團結了國民黨內部的CC系(我們上文提到的陳果夫陳立夫),孔祥熙,宋子文,以及金融系統大佬,並且在1930年後把黃金榮和張嘯林也排除出了權力圈,他成了唯一一極。
整體而言,跟政府深度勾搭解開杜月笙一生的鑰匙,更準確的說,黑社會勾結政府,一切經營違禁業務,這才是杜月笙一生的關鍵,正如我經常說,胡雪巖最重要的技能是官商勾結,這些人從來都跟政府高層稱兄道弟,然後一起分紅。我發現現在市面上幾乎所有的杜月笙文章都沒發現這一層。
5、杜月笙和日本人
1931年918事變爆發,我們在這篇文章裡聊到了這事,《從「918」到韓戰,為什麼我們不能退?》,杜月笙就開始跟日本人打交道。
杜月笙是非常反日的,手底的黑社會成立了好幾個抗日救國會,918之後大量的東北難民湧入內地,杜月笙他們非常積極地籌劃救助這些人,並且利用威望號召其他人一起救濟。
隨後杜月笙就幹起來了老本行,當時上海不是抵制日貨嘛,但是中國當時工業太弱了,到處都是日貨,杜月笙他們的救國會到處收保護費,商界的人只有交了保護費才能繼續賣日貨,抗日救國過程中青幫竟然多了一條財路,也真是會過日子。
後來1937年抗戰爆發,杜月笙遷往香港,在香港遙控上海的業務。
而且大家可能不了解日本人治理中國的套路,他們依舊是採用中國人管理中國人,擔心把罐子摔壞了亂作一團,所以日本人進了上海後並沒有大規模清洗幫會,反而跟幫會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合作。
這也就給了杜月笙的一定程度上的操作空間,忙活了不少事,既利用當時兵荒馬亂囤積居奇賺了不少錢,又通過他的公司從香港往大陸解放前和重慶倒騰了不少物資,支持了抗日大業。所以抗日期間的杜月笙即是賣國賊又做了不少貢獻,想一句話概括他還比較難。
解放後回到上海,沒過多久國共又打起來了,那幾年的事大家也都知道,物價飛漲物資匱乏,杜月笙他們一夥利用機會,繼續倒買倒賣,賺了不少錢,他兒子一度因為金融犯罪被蔣經國抓起來判了半年徒刑。
6、逃亡
該來的還是來了,1949年解放軍突破長江防線,南方資本家開始大逃亡,儘管事先有人建議杜月笙留下來,但是杜月笙還是毅然決然跑掉了。
他比較機智,沒跑臺灣,他知道老蔣對他沒啥好印象,至於蔣經國,恨他牙痒痒,跟到臺灣就是欠收拾,所以跑香港去了。
杜月笙在大陸的資產形式主要是房地產和公司碼頭倉庫什麼的硬資產,1948年國軍敗的太快,絕大部分資本家都沒來得及變現,一切都太快了。
1948年年初國府還有兩百多萬精銳野戰軍,但是等到年底已經全沒了。尤其是淮海戰役,戰役爆發前,也就是1948年11月,國軍還有60萬精銳部署在華東,誰都覺得這60萬精銳老兵守江南一點問題都沒,完全沒想到,還沒過年這支部隊已經全報銷了,解放軍開始部署渡江戰役,整個江南瞬間全亂了。
杜月笙的巨額財富根本沒法套現,當時大陸大部分黃金白銀已經被蔣經國弄到臺灣去了,美元也大部分控制在國府高層手裡,杜月笙他們天量財富根本沒辦法換成錢,拿著百萬美金去香港了。
到了香港後,杜月笙依舊維持著上海時代的風格,只要故人來求助,基本都會出手幫助,等到1951年去世的時候,據說只剩下了10萬美元,不過那時候的10萬美元頂的上現在1000多萬,如果折算房地產的話,估計能頂好幾億。
反而是黃金榮,又多活了兩年,解放後老頭沒去香港,留在了上海,他可能覺得自己挺過了大清光緒,辛亥,北伐,日本人,自然也能挺過新中國,建國後舉報他的人太多,被送去掃大街,為社會主義建設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
7、關於杜月笙我們該說啥
寫了七八千字,到了總結的時候反而不知道該說啥了,大家也都看到了,這人極其複雜。咱們這個號一般不評價人,不過杜月笙得說幾句,因為這幾年對這人的評價歪到後腦勺去了。
杜月笙是一個正兒八經的黑社會,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有共識,他的錢也是從有組織犯罪,開賭館,開妓院,販賣鴉片賺來的,錢是黑錢,而且這些錢大部分成了他個人私產,剩下的用於跟軍閥財閥政府大員打通關係,只用一點渣用來做慈善,就差點徹底洗白了。
民族大義上杜月笙做了一些好事,不過問題是大家一定要分清楚哪些事是該做的,哪些事是超預期。
不知道這些年為啥有股邪風,覺得抗戰時期不投降日本人就是高風亮節,拜託,要點逼臉不?人家四川在抗戰中350萬農民子弟出川抗戰,大部分沒能返鄉,此外雲南當時那麼小的地盤,都派出看家底的60軍出滇拼殺,盤踞陝甘長期自保成性的穆斯林馬家軍都派出騎兵參加抗戰,離國幾百年的南洋華僑都送自己兒子回國跟日本人死磕,問題是戰爭從未燒到這些地方,連沒讀過書的農民們都知道國難當頭之際離開家園告別妻兒去保衛更大的家,一些人竟然覺得擁有怪獸級財富的杜月笙為抗戰做點貢獻是超預期,這些人的三觀我都不知道怎麼評價了。
其實杜月笙的一生做的最好的一個角色是黑社會大哥,非常講義氣,對兄弟們能幫就幫,但是如果影響到自己的地位和財富,殺伐決斷毫不遲疑,比如我們前文說到的汪壽華,幾天前還跟杜月笙稱兄道弟,一轉眼就被活埋了。
世間已無杜月笙,好在我們不需要這樣的人,不再產生這樣的人這是我們民族的幸事。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公眾號的任何立場。
歡迎朋友圈分享轉發
歡迎加入小紅圈向校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