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川、企鵝、陽光、雪雕、海豹——康世昌的南極之旅不只是這些……
冰川、企鵝、陽光、雪雕、海豹……在很多人眼中,南極純淨唯美。「南極內陸,雖然風雪肆虐,但這裡卻是科學家科研的天然實驗室。我現在比走的時候瘦了8公斤,但我在南極的4個多月很快樂、很充實,儘管有時候很累;因為,我非常喜歡野外科考!」
-
第35次南極科考陸基首席科學家康世昌返蘭 「南極,一個讓我快樂的...
康世昌講述南極科考經歷 蘭州晚報訊4次穿越「魔鬼」西風帶,航程3萬餘海裡,2018年11月2日從上海出發的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安全完成考察任務,3月12日返滬,歷時131天 曾經40多次參加青藏高原科考、9次登至珠峰六七千米高海拔地區科考的我省「60後」科學家康世昌是此次南極科考陸基首席科學家。 康世昌告訴記者,此次考察隊由349人組成,分別開展了長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崑崙站、羅斯海新站等站點的綜合考察工作。「陸基首席科學家的主要職責是對5個臺站的氣象、冰川、地磁、高空物理等業務化觀測和科研項目進展指導、把關和督促。」
-
張青松:40年前中國科學家首次登上南極大陸……
40年前,也就是1980年1月12日,兩位中國科學家首次登上了南極大陸,成為中國南極科學考察的先行者,為世界南極探險考察史標上了「中國」註腳。這兩位科學家就是中國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董兆乾、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的張青松。
-
「白澳」連中國南極科考都盯上了……
該報告渲染「澳大利亞地方政府一直為中國的南極科考提供支援和服務,但是中國在南極的地緣政治雄心變得越來越讓澳大利亞擔心」。《澳大利亞人報》27日在報導這一消息時,更是煽風點火說「這份新報告顯示,澳中在南極的40年關係在不信任程度上達到了新高點,北京方面通過阻撓關鍵的環境評價,破壞了達成共識的南極條約體系。」
-
澳大利亞女警救落水中國女留學生
勇救24歲中國女留學生遇難的澳洲女警官。 華春瑩表示,對有關中國公民不幸遇難感到惋惜。 進行溪降極限運動時墜河被捲入渦旋 據報導,當地時間1月2日,一名24歲的中國女留學生與39歲的澳大利亞女警凱莉·弗斯特以及另外8人,在新南威爾斯的著名景區藍山峽谷進行溪降極限運動時,該名中國籍女留學生遭遇激流,從充氣浮床墜入河中被捲入渦旋,弗斯特跳入水中想施救,隨後也被渦旋捲走。
-
波司登:中國科考事業成長的見證者
從1984年,帶著有限的科研預算,穿著比較簡單裝備,中國南極科考隊第一次出徵,打破西方大國對南極科考的壟斷,讓... 南極科考隊肩負為國爭光的使命。
-
「土地利用變化及其環境效應」專題2020年科考進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本文字數:1016字閱讀時間:4分鐘導語2020年12月18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任務六「人類活動與生存環境安全」專題三「土地利用變化及其環境效應」科考研究進展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召開。
-
《「美麗中國 生態科考」石阡宣言》發表
貴州省林業廳副廳長黎平代表「美麗中國 生態科考」主辦單位發表了《美麗中國 生態科考》石阡宣言 方志強攝 2015年11月29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主辦,貴州省委宣傳部
-
這回,澳大利亞科考站升起中國國旗
在經過中、美、澳三國人員跨越海、陸、空數千英裡的努力後,一名澳大利亞南極科考隊員成功獲得醫療救援,從南極洲撤離。澳方感嘆,這次「幸運地」碰到了中國破冰船。期間,澳大利亞科考站還專門升起了中國國旗。英國廣播公司(BBC)則報導稱,澳大利亞南極局表示,「對行動來說幸運的是」,一艘中國破冰船碰巧經過,後者派出直升機將一隊澳大利亞人轉移到大約40公裡外的內陸地區,以便他們建造一條滑雪道,供美國飛機降落和搭載病人。
-
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康世昌榮獲2020年「領雁銀獎」
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康世昌榮獲2020年「領雁銀獎」每日甘肅網12月29日訊據蘭州日報報導 日前,記者從中科院西北研究院了解到,該院康世昌研究員榮獲首屆中國科學院大學「領雁銀獎」。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進一步激發全校教師立德樹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2020年,中國科學院大學設立了「領雁獎章」以表彰先進教師。康世昌研究員長期從事冰凍圈科學研究,在冰凍圈環境化學研究領域獲得大量成果。
-
ARCFOX極狐聯合出品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
(原標題:《ARCFOX極狐聯合出品 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首映》)「歲末最是時光短」,不知不覺中,2020年已經悄然接近尾聲。近日,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在京舉行首映儀式,以美好和信仰開啟新年新的希望。
-
專業保暖首選波司登羽絨服 全新系列助力中國科考夢
11月10日,中國南極科考隊再度踏上科考路,全面展開第37次南極科考工作。在此次科考工作中,再一次發現我們的民族品牌波司登的身影。波司登多年來都是中國極地科考隊的強大後援與合作夥伴,通過對自身保暖科技的不斷升級,讓科考隊員成功免受惡劣環境的影響,順利開展工作。
-
波司登立足中國溫暖全世界 踐行使命助力南極科考事業
——南極,一片純淨之地,這裡有湛藍深邃的海洋、鬼斧神工的冰山,但也是世界上風力最大、最寒冷的大陸,年平均氣溫-40℃~-50℃,每年平均有300天是8級以上的大風天氣。禦寒進階,持續44年的演變中國南極崑崙站首任站長李院生在央視節目《開講啦》中談及南極科考,「我們國家從1984年開展南極考察以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
「願有光,照見你」——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在京首映
「歲末最是時光短」,不知不覺中,2020年已經悄然接近尾聲。12月18日,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在京舉行首映儀式,以美好和信仰開啟新年新的希望。 ARCFOX極狐聯合出品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 由ARCFOX極狐聯合出品的《光語者》用絕美的鏡頭語言紀錄了以中國空間物理學博士劉楊為主線
-
中國最壯觀冰川長廊,中印領土爭端最神秘的角色,徵服者至今寥寥無幾!
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地方觸摸到她的頂冠是每一個人的欲望和獎賞。
-
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走進中國帕運射箭隊
2020年12月7日,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在杭州舉辦了超前點映活動。該影片製片人盧武攜影片主創與中國帕運射箭隊,浙江省殘疾人文化體育指導中心的運動員、教練員,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的師生們見面,為帕運運動健兒加油助力!
-
ARCFOX極狐聯合出品 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首映
「歲末最是時光短」,不知不覺中,2020年已經悄然接近尾聲。12月18日,中國首部北極科考電影《光語者》在京舉行首映儀式,以美好和信仰開啟新年新的希望。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生,卻在追逐光的過程中融合為一體,成為獨一無二的「光語者」。
-
年底最值得期待的電影:中國首部極地科考大片《光語者》
作為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既記錄了自然景觀的絢爛,更有地球上那個陌生角落裡人的生活狀態的真實描繪,鏡頭語言流暢自然,講述的故事卻非常豐富多元,是今年年底最讓人驚嘆的國產科考大片。據悉,影片將於2020年年底在全國公映。
-
康世昌:冰凍圈化學,解密氣候環境和人類活動的指紋
化學汙染物組分一般以很低的天然含量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但人為排放汙染物的增多已經造成了全球範圍的環境汙染。 冰凍圈主要處於偏遠地區,人口相對稀少且遠離工、農業排放源區,受人類活動直接幹擾較小。因此,可以將人類釋放汙染物在極地和山地冰川等冰凍圈環境中的變化過程,作為評價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影響的代用指標。
-
被綁在美國網課上的中國留學生
對於一些十七八歲的年輕學生來說,在他們不長的人生裡,有四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時間,都花費在申請國際知名高校本科這個清晰的目標上。如今,他們拿到了理想offer,卻由於疫情、籤證和旅行限制,被留在了家裡。剛剛到來的開學季,對於這些無法出國的留學生來說,是由一個個疲憊的夜晚和一個個混亂的白天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