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關於亞瑟王的同人創作。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不算友好

2020-12-24 夜大看小說

這篇《被掩埋的巨人》,感覺完全西方化了,之前的《浮世畫家》、《我輩孤雛》明明還有東方文化的影子。

石黑一雄,作為日裔英籍作家,文風變化不大,但敘事內容改變很大,也是合情合理。

如果對英國歷史文化完全不知道的話,這篇《被掩埋的巨人》會讀起來有些缺失感。

適當先期了解下英國歷史上著名的亞瑟王、圓桌騎士,或者看下託馬斯·馬洛禮的《亞瑟王之死》這類小說,會有更好的閱讀體驗。就像看《金瓶梅》之前了解下《水滸傳》,差不多一個性質。

《被掩埋的巨人》也就像亞瑟王系列的同人創作。故事發生在亞瑟王死後幾年,涉及到圓桌騎士高文、不列顛人與撒克遜人、巨龍。

「他的小說富有激情的力量,在我們與世界連為一體的幻覺下,他展現了一道深淵。」--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

石黑一雄這「時間、記憶與自我欺騙」的套路,熟悉之後,閱讀起來還是有心理準備的,以免掉進作者故意設置的文字陷阱。

前期劇情來看的話,很容易總結出幾個點。

1、 巨龍噴灑的迷霧使得這個區域的居民沒有長久的記憶。

2、 老年夫妻埃克索與比特麗絲二人尋找兒子之旅。

3、 撒克遜武士維斯塔奉領主命屠龍,理由是不列顛爵爺要馴龍發動戰爭。

4、 老年圓桌騎士高文奉亞瑟王的命令屠龍,時間已耗去很多年但未成功。

5、 有傷口的少年埃德溫能為尋找巨龍帶路。

這樣看的話,這篇小說貌似就是「勇者鬥惡龍」,但閱讀過程中,有些難以理解的描述

1、 題目「被掩埋的巨人」,指的是什麼?

2、 高文不樂意「巨龍被維斯塔屠了」,僅僅是出於騎士尊嚴?

3、 山上的僧侶「自虐般的救贖」,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

4、 過度描述不列顛人與撒克遜人的戰爭,有何意義?

5、 老夫妻的記憶缺失是否會成為關鍵?

直到最後幾章,幾個主角聚集在萎靡巨龍面前,謎底才開始清晰起來。

一切的起因都是「亞瑟王的和平策略」。

1、 迷霧是亞瑟王委託梅林馴化巨龍後人為製造的,以便維繫和平。

2、 高文是巨龍守護者。

3、 維斯塔屠龍是要喚起該區域撒尼遜人的仇恨記憶以便發動戰爭。

4、 老夫妻代表的是目前這區域人的狀態,埃德溫也預示著下一代人會變成什麼樣子。

巨人,以前埋在地下,現在動起來了。他很快就會起來,到那時候,我們之間的友好紐帶,就會像小女孩用細細的花莖打的結一樣,脆弱不堪。

巨龍死後,迷霧消失,這區域民眾的記憶也開始復甦,撒克遜人與不列顛人的仇恨會有反彈,亞瑟王的和平策略算是破滅了。依靠這種辦法獲取的和平必定不長久。

「被掩埋的巨人」指的是這區域」被施加忘卻魔法」的撒尼遜人與不列顛人間的仇恨,戰爭後面估計就會爆發,也算點題。

石黑一雄的這篇《被掩埋的巨人》,就奇幻英國風。如果對亞瑟王、高文、梅林這些人物有所了解的話,閱讀起來會有更多的樂趣,對部分人來說像是彩蛋,但對另外一些人就不是那麼友好了

石黑一雄在寫作內容上,到底是放棄東方文化了,還是想實現「中西結合」,這個問題還是挺有趣的。

文人擅長把真實意圖很隱蔽的藏在文章裡面,是僅僅描寫這個亞瑟王之後的故事還是暗示現今隱藏的危機?這就不知道了。

相關焦點

  • 《被掩埋的巨人》:奇幻外衣下對記憶的追索
    石黑一雄最近一部和中國讀者見面的作品是小說《被掩埋的巨人》,在這部看似奇幻的小說中,他所探討的是一些嚴肅的、有關歷史與政治的話題——「社會和國家忘記了什麼,記住了什麼」。撰文 | 谷立立說起來,石黑一雄實在令人看不透。日裔身份讓他順順噹噹地躋身「英國文壇移民三雄」,但他的寫作偏偏是「反移民」一路。
  • 你的「巨人」也被掩埋了嗎? ——讀諾獎新得主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
    「被掩埋的巨人」就是被遺忘的事實:日本的二戰記憶、美國的黑白矛盾、對你我可能是親密關係中的傷害。和解不能草率和假裝,只有真相才能最終撫平創傷。5-6世紀的不列顛島,亞瑟王時代之後,不列顛人和撒克遜人之間曠日持久的慘烈戰爭已經結束有一段時間了。但在這片和平初臨的土地上,卻發生了十分詭異的事:迷霧籠罩大地,居民們的記憶模糊不清。
  • 被掩埋的巨人|亞瑟王傳奇的前世今生
    亞瑟王——如果這個名字真的曾經在不列顛島上迴蕩——就是這群勇士中的一員。公元九世紀的一部名為《不列顛人志》的古書和另一部公元10世紀的名為《威爾斯編年史》的史書列舉了亞瑟對陣撒克遜人取得的12場勝利,其中最為輝煌的一場就是巴頓山之戰。這場大戰過後,撒克遜人的入侵勢頭被遏制了數十年,不列顛人享受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
  • 石黑一雄「強大的情感力量」來自何方?
    文│傅小平  瑞典文學院給石黑一雄的頒獎詞稱,「他的小說具有強大的情感力量,揭示了我們與世界虛幻的連接感之下的深淵。」我以為簡練、精確地概括出了石黑一雄創作的總體特點。即便是寫複製人的《千萬別丟下我》和披著奇幻史詩外殼的《被掩埋的巨人》也不例外。很顯然,回憶會過濾掉一些不必要的雜質,讓浮面的激情深潛,會揭示出一些不真實的假象。但回憶本身也是帶有欺騙性的,所以對往事的探尋近似於對自我與周圍世界的探秘,情感的力量一點點從這尋尋覓覓中浮現出來。
  • 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石黑一雄首回應!大家別調侃村上春樹了,來看看石...
    相較於村上春樹、東野圭吾等日本作家,石黑一雄在中國的知名度並不算特別高。大家相對熟悉的是他在1989年榮獲布克獎的小說《長日將盡》,曾在1993年被改編為電影《告別有情天》——由執導過《窗外有藍天》的詹姆斯·艾佛瑞導演,老牌藝人安東尼·霍普金斯和埃瑪·湯姆森主演,並獲得電影奧斯卡金像獎8項提名。
  • 獲諾獎數年後,石黑一雄終於出新書啦!
    《克拉拉與太陽》全球出版後,石黑一雄將密集接受各類訪談,與全球讀者分享獲得諾獎後的心路歷程、對急速變化的世界的深刻思考和創作《克拉拉與太陽》的全過程。在石黑一雄原先的寫作計劃裡,《克拉拉與太陽》是一本寫給小朋友的兒童插畫書:一個不怎麼健康的孩子和她的娃娃被困在房間裡,每天看日落。
  • 想知道為什麼我不喜歡石黑一雄?請讀他的書吧
    此前,有一度,中國市面上買不到一本石黑一雄的書。知乎上曾這樣評價石黑一雄:「儘管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時代裡,但是石黑一雄的書,要慢慢讀,仔細讀。」他的書都比較小,也不貴。八本套裝書, 分別是:短篇小說集《小夜曲》、長篇小說《遠山淡影》、《無可慰藉》、《被掩埋的巨人》、《浮世畫家》、《我輩孤雛》、《長日將盡》、《莫失莫忘》。
  • 盧冶︱觸不可及:石黑一雄的「問題意識」
    石黑一雄儘管很年輕就成名了,石黑一雄卻並非天才。《被掩埋的巨人》這種眼光,在石黑早期和中期作品中表現得更為純粹。不能不說,最新的奇幻小說、也是諾獎「中舉」之作《被掩埋的巨人》(2015),或許是作者最不給力的作品:過於複雜求工,感染力卻大大削弱。而在三十二歲時於四周內封閉創作、一氣呵成十八萬字的《長日留痕》中,卻有一種單純的筆力支撐著複雜的敘述,一切都恰到好處。
  • 簡·奧斯汀和卡夫卡融合之後就是石黑一雄的風格
    「我的作品有一大部分是關於歷史,不僅僅是個人記憶,更是關於國家、民族、族群如何記憶他們的過去,他們又是如何時常地埋葬那些不堪的過往記憶。」石黑一雄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說道。他的創作突破文學類型的框架,對地理環境的精確掌握,熟稔英國各階層人民的語境,成了他最顯著的特色。「簡·奧斯汀(JaneAusten)和卡夫卡(FranzKafka)融合之後,就是石黑一雄的風格。
  • 奇幻驅動書《亞瑟王》的典故
    石中劍 亞瑟·潘德拉貢,通稱亞瑟王,是傳說中的古不列顛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偉大國王 人們對他的認識更多來自凱爾特神話傳說和中世紀的野史文獻 傳說他是圓桌騎士的首領,被稱為永恆之王 亞瑟王最最最著名的梗就是廣為流傳的石中劍了
  • 亞瑟王:鬥獸爭霸
    :鬥獸爭霸》這部片之前,波妹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亞瑟王這個人物。首先是他拔出石中劍,成為王的故事。即使不是專門講述亞瑟王的電影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這個梗一次又一次上演!第二個讓大家稱頌至今的,就是亞瑟王帶領騎士們建立的圓桌制度。亞瑟王會和所有的騎士都圍坐在一張圓桌上議論國事,在圓桌上沒有地位差異和君臣之別,每個人都被允許自由發言。
  • Fate情報站:男亞瑟?其實他才是原始的亞瑟王
    亞瑟王不可能是女孩兒!歡迎收看Fate情報站系列!眾所周知,吾王阿爾託莉雅是個妹子,而其原型是被稱為「永恆之王」的古不列顛的傳奇人物亞瑟王。但是歷史上的亞瑟王可不是女孩兒啊!不過型月向來喜歡性轉,隔壁片場還有個形貌相似的羅馬之花呢。
  • 【劍與遠徵】永恆之王——亞瑟
    但魔族不會輕易善罷甘休,這次魔族捲土重來,此刻沒有女神的人類是否能再次抗擊戰勝魔族,未來難以預料,當然就是這樣的時刻,英雄們挺身而出,就算時代在變,人類眾志成城的力量是不可小覷的……這位英雄就是虛空來客陣營的永恆之王 ——
  • Fete/fgo人物誌:亞瑟王阿爾託莉雅·潘德拉貢
    這兩個人的傳說混合起來變成了一個人的故事,這就是現代流傳的亞瑟王傳說的原型。 亞瑟王的傳說實在是非常的出名。亞瑟王將絕世的大魔術師梅林準備的刻有「拔出此劍者即英格蘭之王」的銘文的劍拔出,從此被承認為英格蘭的王者。與其麾下的圓桌騎士們一起共同演繹出了許許多多的故事並廣為人們所相傳。
  • 不列顛的偉大傳奇:亞瑟王與圓桌騎士
    我懷疑《權力的遊戲》詹姆·蘭尼斯特就是以他為原型,至少是有一點點參考的。根據不列顛悠遠的傳說,不列顛受到到外敵入侵,亞瑟王便帶著圓桌騎士抵抗。最終將侵略者趕走,保護了國家和人民,不列顛人民走出了黑暗,看到希望的曙光。趕走侵略者後,亞瑟王統一了不列顛各部落。
  • 英國傳奇的亞瑟王:虛構還是真實存在?
    英國的亞瑟王傳說:是一個偽造的歷史還是真實的歷史?在很多個世紀以來,歷史學家都的存在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大家爭論的焦點,是亞瑟王是否真實的存在,但是基本沒有定論。由於古代的英國歷史文獻和資源有限,並且這個神話歷史故事是在一千年前發生,因此歷史學家對亞瑟王提出了強烈的質疑亞瑟王故事的由來最早提及這一位傳奇的英國國王的人,是來自威爾斯的叫做吉爾達斯修士和他寫的作品《大不列顛》,這是唯一公元6世紀倖存的那個時候的歷史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