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被掩埋的巨人》,感覺完全西方化了,之前的《浮世畫家》、《我輩孤雛》明明還有東方文化的影子。
石黑一雄,作為日裔英籍作家,文風變化不大,但敘事內容改變很大,也是合情合理。
如果對英國歷史文化完全不知道的話,這篇《被掩埋的巨人》會讀起來有些缺失感。
適當先期了解下英國歷史上著名的亞瑟王、圓桌騎士,或者看下託馬斯·馬洛禮的《亞瑟王之死》這類小說,會有更好的閱讀體驗。就像看《金瓶梅》之前了解下《水滸傳》,差不多一個性質。
《被掩埋的巨人》也就像亞瑟王系列的同人創作。故事發生在亞瑟王死後幾年,涉及到圓桌騎士高文、不列顛人與撒克遜人、巨龍。
「他的小說富有激情的力量,在我們與世界連為一體的幻覺下,他展現了一道深淵。」--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
石黑一雄這「時間、記憶與自我欺騙」的套路,熟悉之後,閱讀起來還是有心理準備的,以免掉進作者故意設置的文字陷阱。
前期劇情來看的話,很容易總結出幾個點。
1、 巨龍噴灑的迷霧使得這個區域的居民沒有長久的記憶。
2、 老年夫妻埃克索與比特麗絲二人尋找兒子之旅。
3、 撒克遜武士維斯塔奉領主命屠龍,理由是不列顛爵爺要馴龍發動戰爭。
4、 老年圓桌騎士高文奉亞瑟王的命令屠龍,時間已耗去很多年但未成功。
5、 有傷口的少年埃德溫能為尋找巨龍帶路。
這樣看的話,這篇小說貌似就是「勇者鬥惡龍」,但閱讀過程中,有些難以理解的描述。
1、 題目「被掩埋的巨人」,指的是什麼?
2、 高文不樂意「巨龍被維斯塔屠了」,僅僅是出於騎士尊嚴?
3、 山上的僧侶「自虐般的救贖」,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
4、 過度描述不列顛人與撒克遜人的戰爭,有何意義?
5、 老夫妻的記憶缺失是否會成為關鍵?
直到最後幾章,幾個主角聚集在萎靡巨龍面前,謎底才開始清晰起來。
一切的起因都是「亞瑟王的和平策略」。
1、 迷霧是亞瑟王委託梅林馴化巨龍後人為製造的,以便維繫和平。
2、 高文是巨龍守護者。
3、 維斯塔屠龍是要喚起該區域撒尼遜人的仇恨記憶以便發動戰爭。
4、 老夫妻代表的是目前這區域人的狀態,埃德溫也預示著下一代人會變成什麼樣子。
巨人,以前埋在地下,現在動起來了。他很快就會起來,到那時候,我們之間的友好紐帶,就會像小女孩用細細的花莖打的結一樣,脆弱不堪。
巨龍死後,迷霧消失,這區域民眾的記憶也開始復甦,撒克遜人與不列顛人的仇恨會有反彈,亞瑟王的和平策略算是破滅了。依靠這種辦法獲取的和平必定不長久。
「被掩埋的巨人」指的是這區域」被施加忘卻魔法」的撒尼遜人與不列顛人間的仇恨,戰爭後面估計就會爆發,也算點題。
石黑一雄的這篇《被掩埋的巨人》,就奇幻英國風。如果對亞瑟王、高文、梅林這些人物有所了解的話,閱讀起來會有更多的樂趣,對部分人來說像是彩蛋,但對另外一些人就不是那麼友好了。
石黑一雄在寫作內容上,到底是放棄東方文化了,還是想實現「中西結合」,這個問題還是挺有趣的。
文人擅長把真實意圖很隱蔽的藏在文章裡面,是僅僅描寫這個亞瑟王之後的故事還是暗示現今隱藏的危機?這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