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近日要求美聯邦政府禁用「中國病毒」「武漢肺炎」等歧視性名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辦公室及民進黨對此集體噤聲,裝聾作啞,臺行政機構則辯稱,所謂「武漢肺炎」並非歧視或有成見,而是「約定俗成」的名稱。
民進黨當局當初緊跟川普,「武漢肺炎」不絕於口,自稱「臺美理念相近,分享相同的民主價值」,現在拜登修正川普的歧視性作為,民進黨當局為何不跟進?所以跟民進黨理念相近其實是川普個人,而非「民主價值」?或者說,民進黨認為拜登政府理念有問題?
美國大選時「全世界最挺川普」並且狂踩拜登的民進黨和綠營分子,就這樣成了全世界最尷尬的人。
民進黨當局挺川普雖然沒有公然宣之於口,但一連串下血本的支持動作早已將心思表露無遺。比如美國大選前夕宣布進口含瘦肉精美國豬肉,就被外界質疑「介入美國大選」。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表示,民進黨當局進口美豬,幫助川普在美豬大州北卡羅來納州逆轉勝,若非拜登優勢夠大,這一下說不定會改寫選舉結果。去年9月,美臺籤署「基礎建設融資及市場建立合作框架」協議,製造臺資將湧入的美國的幻象。選前兩周,川普政府3次宣布對臺軍售,民進黨當局高調感謝並不計成本照單全收,幫助川普穩固美軍工企業支持。
大批綠營政客、媒體、網軍賣力鼓譟。兩名民進黨中常委高調佩戴印有「Trump」字樣的口罩出席民進黨中常會。有民進黨「立委」看到川普票數被反超,在臉書直呼「不到最後絕不輕言放棄」。民進黨前副秘書長遊盈隆公開聲稱「拜登當選對臺灣是災難」。多位民進黨籍縣市議員宣稱「認清事實,美國總統是川普(川普的臺灣譯名)」「我川威武」。綠營媒體、網軍則更不堪,攻擊拜登「年老體衰」「懶惰痴呆」,其本人與家族私生活混亂;宣稱拜登是「中共同路人」,公然散步有關拜登和其子韓特的謠言。拜登票數領先後,綠營諸如「垃圾民主黨」「拜登很快就會被告」「拜登的選舉是用騙的嗎?還是偷的呢?或是做票呢?」等言論充斥島內網絡。
更有甚者,臺灣「獨派」團體1月初還在臺北發起「挺川普護臺灣」遊行,隔海聲援仍在尋求大選翻盤的川普。美國國會1月初召開聯席會議清點選舉人票數認證拜登勝選時,竟有臺灣「川粉」揮舞所謂「中華民國國旗」跟著抗議者衝入國會。島內網友諷刺,果然是「Taiwan can help(臺灣幫得上忙)」「臺灣佔領立法會蠻有經驗的,領先美國6年」「太陽花輸出美國」。
眼看拜登勝選成定局時,民進黨緊急祭出「髮夾彎」,宣稱自己沒有「選邊站」,美國國會認證大選結果宣布拜登勝選後,蔡英文跳出來第一時間為拜登送上了祝賀。然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再大的「髮夾彎」也掩蓋不了之前的劣跡斑斑。連美國《華盛頓郵報》的報導都蓋戳認定,臺灣民進黨當局在涉美事務上偏重共和黨,作為受害者的拜登團隊,心裡自然有一本帳。
民進黨之所以做出選前單邊押寶的不智之舉,只因被對選票的渴望衝昏了頭腦。民進黨認定川普會當選有助其推動「反中」,而「反中」正是其騙選票的核心伎倆。至於臺灣因此而成了馬前卒和炮灰,被美國予取予求,被迫進口危害臺灣民眾健康的美豬,天價購買廢舊武器,臺海因此而陷於動蕩甚至走到戰爭邊緣,反正最後都是臺灣老百姓買單,民進黨才不在乎。
民進黨這回賠了夫人又折兵,貌似是「押錯寶」運氣不好所致,其實真正的原因在於從一開始就走錯了路:放著兩岸和合的大道不走,卻去鑽「臺獨」死胡同;把希望寄托在居心叵測的外人身上,卻無端視同胞為敵,你不倒黴誰倒黴?(黑白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