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獲得提名,還有最後獲獎的影片,尤其是在奧斯卡上面,都是很難得的,看完以後,你會引起深思,或者說這部影片確實是很不錯的。
今天給大家說的這部影片獲獎也是很多的,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這些獎項的含金量也是非常高的,這樣好的電影,終於在我們國內也是上映的。
雖然光環有很多,但是好多人可能還沒有聽過這個名字,這部影片就是《羅馬》,熟悉的人比較少,再加上題材的因素,我們看到上映以後到現在票房比較一般!
但是如果我們看口碑的話,這部電影的口碑是很不錯的,在豆瓣上取得了8.1的高分!
這部電影也是講述了在墨西哥城的一個中產階級社區「羅馬」,講述年輕女傭克裡奧在僱主索菲亞家中工作,該家中索菲亞的丈夫長期在外,由女傭克裡奧照顧索菲的四個孩子。突如其來的兩個意外,同時砸中了女傭克裡奧和僱主索菲亞,兩人究竟該如何面對苦澀茫然的生活?四位孩子似乎是希望所在。
而且這是以導演阿方索·卡隆的兒時記憶鑄成的影片,而卡隆其實就是片中某一位小孩。
我們也來看一下看過的小夥伴都是如何評價的:
很平很平,時不時插入幾個很驚豔的段落,高潮出現後又拍得特別好,後面有好幾段作為結尾都不算差,但一個場景過後又是另一個,直到最後一個靜止畫面,完全融入了這個平穩的抒情世界。
多個平移長鏡頭的銜接也壓低了整體的節奏,極少出現特寫,多是中景遠景的畫面,刻意讓人帶著用一種旁觀的視角去看待一個發生在導演記憶裡的故事。 對阿方索的電影印象,是各種極佳的鏡頭及構圖,故事性總差了一些,這一部好了很多,不過從導演記憶裡抽取出來的人物,多少都是會夾雜著個人的情感傾向,而作為觀者,或許感受會更為單一了…
卡隆把一個70年代墨西哥中產家庭的平淡日常拍了一種比海還深的力量感。女主和女傭所表現出的細膩和堅韌,讓這片子堪稱女性主義的散文詩。電影絕妙的視聽語言和清冷的內容做到了高度統一,是我在院線看過最舒服的黑白片。
對墨西哥70年代的社會動蕩茫無所知,並不影響觀影。 用原住民女傭cleo的視覺講述白人家庭和她的生活,天使般可愛的孩子,房間裡的大書櫃,被車庫空間桎梏的車,歡聚時突發山火,欺騙帶來的悲痛,劫後的相擁而泣。對於穿著太空衣、常常天馬行空的pepe ,這段記憶是灰色的,也是愛意溫情的ROMA=AMOR。
看了網友的一些評價,都說拍的很不錯的,因此如果你還沒看的話,可以去看一下這部電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