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發現罪惡之城「索多瑪」遺址 再次印證聖經真實性

2021-01-11 基督教資訊門戶網站
上圖:《創世紀》19章13節記載,上帝要毀滅索多瑪;左下:《聖經》中索多瑪的位置;右下:畫家筆下的索多瑪與蛾摩拉焚城實錄(photo by Bogomolov on Wikimedia)。

對於讀過聖經的人來說,「索多瑪」這個名字不可謂不熟悉,它與「蛾摩拉」並稱為兩大罪惡之城,常常被上帝用來警戒他的子民。近日,有考古人員稱他們找到了這座著名的古城遺址,這也再次印證了聖經上話語絕對的真實性。

據中新網報導,歷經數十年挖掘,考古學家在約旦的塔哈曼地區找到一處青銅時代的「巨大」的古城遺址,跟聖經裡描述的罪惡之城索多瑪相吻合。這座城市因充滿罪惡被上帝用天火毀滅,全城只有一個義人羅得得救,而他的妻子也因違背耶和華的命令,在離開時回望一眼而變成了鹽柱。

這座城市被毀滅後由於地震和地陷自然災害沉落地下,如今已沉沒在水底。一般學者推測位於今死海南部淺水的地方,而該處就是創14:3提及的古代的西訂谷──南端有所、蛾二城,有溪流灌溉的肥沃平原。考古學自1970年代以來,陸續在死海附近發現4座青銅時代古城,剛好可對應聖經中被毀滅的4座城市。其中有一座城市最符合聖經中所敘述的「所多瑪」。

據悉,這座坐落於約旦河東部的古城遺蹟,時間可追溯至公元前3500至1540年之間,新墨西哥州聖三一西南大學考古學家柯林斯說,發現的城市遺蹟城牆最厚的地方達5米,最高的地方10米。遺址也在當時重要的貿易之路上,這些條件都跟聖經敘述的相符。

據聖經記載,索多瑪是一個耽溺男色而淫亂、不忌諱同性性行為的性開放城市。伊斯蘭教可蘭經中也有相應記載。「索多瑪」這個詞,後來變成了基督教裡代表罪惡及同性戀(Sodomy)的比喻。

如今,同性戀開始全球泛濫,「索多瑪」遺蹟的發現,或許是再次提醒我們要遵守神的命令,免得遭受索多瑪所遭受的惡果吧。

對於讀過聖經的人來說,「索多瑪」這個名字不可謂不熟悉,它與「蛾摩拉」並稱為兩大罪惡之城,常常被上帝用來警戒他的子民。近日,有考古人員稱他們找到了這座著名的古城遺址,這也再次印證了聖經上話語絕對的真實性。

據中新網報導,歷經數十年挖掘,考古學家在約旦的塔哈曼地區找到一處青銅時代的「巨大」的古城遺址,跟聖經裡描述的罪惡之城索多瑪相吻合。這座城市因充滿罪惡被上帝用天火毀滅,全城只有一個義人羅得得救,而他的妻子也因違背耶和華的命令,在離開時回望一眼而變成了鹽柱。

這座城市被毀滅後由於地震和地陷自然災害沉落地下,如今已沉沒在水底。一般學者推測位於今死海南部淺水的地方,而該處就是創14:3提及的古代的西訂谷──南端有所、蛾二城,有溪流灌溉的肥沃平原。考古學自1970年代以來,陸續在死海附近發現4座青銅時代古城,剛好可對應聖經中被毀滅的4座城市。其中有一座城市最符合聖經中所敘述的「所多瑪」。

據悉,這座坐落於約旦河東部的古城遺蹟,時間可追溯至公元前3500至1540年之間,新墨西哥州聖三一西南大學考古學家柯林斯說,發現的城市遺蹟城牆最厚的地方達5米,最高的地方10米。遺址也在當時重要的貿易之路上,這些條件都跟聖經敘述的相符。

據聖經記載,索多瑪是一個耽溺男色而淫亂、不忌諱同性性行為的性開放城市。伊斯蘭教可蘭經中也有相應記載。「索多瑪」這個詞,後來變成了基督教裡代表罪惡及同性戀(Sodomy)的比喻。

如今,同性戀開始全球泛濫,「索多瑪」遺蹟的發現,或許是再次提醒我們要遵守神的命令,免得遭受索多瑪所遭受的惡果吧。

相關焦點

  • 考古學家疑發現「罪惡之城」索多瑪 聖經中曾被上帝焚毀
    據參考消息網10月15日報導,臺媒稱,經過數十年的挖掘後,研究人員相信他們終於找到了聖經裡著名的「罪惡之城」(也有媒體稱之為「淫城」。觀察者網注)「索多瑪」(Sodom)。考古學家在約旦的塔哈曼(Tallel-Hammam)地區找到一處青銅時代的「巨大」的古城遺址,跟聖經裡描述遭上帝以天火毀滅的「淫城」索多瑪吻合。
  • 考古學家疑發現「淫城」索多瑪 聖經中曾被上帝焚毀
    科學家猜測這個古城就是「索多瑪」 網絡圖片臺媒稱,經過數十年的挖掘後,研究人員相信他們終於找到了聖經裡著名的淫城「索多瑪」(Sodom)。考古學家在約旦的塔哈曼(Tallel-Hammam)地區找到一處青銅時代的「巨大」的古城遺址,跟聖經裡描述遭上帝以天火毀滅的淫城「索多瑪」吻合。該遺蹟座落在約旦河東部,時間可追溯到公元前3500至公元前1540年之間。據認為,該城是突然被拋棄的。
  • 終於找到你,聖經中被天火焚毀的淫城「索多瑪」
    (圖/來源於網絡)據臺媒東森新聞雲報導,經過數十年的挖掘後,研究人員相信他們終於找到了聖經裡著名的淫城「所多瑪」(Sodom)。 考古學家在約旦的塔哈曼(Tall el-Hammam)地區找到一處青銅時代的「巨大」的古城遺址,跟聖經裡描述遭上帝以天火毀滅的淫城「所多瑪」吻合。該遺蹟座落在約旦河東部,時間可追溯到3500前至公元前1540年之間。
  • 考古學家發掘耶穌在被釘十字架前的禱告之地,充分印證聖經的真實
    據說是耶穌基督經常禱告與默想之處。根據新約聖經和基督教記載,在被他的門徒猶大出賣並在被釘十字架的前夜,耶穌和他的門徒在最後的晚餐之後前往此處禱告。近日,考古學家在耶路撒冷附近的客西馬尼園發現了一座古老的儀式浴教堂的遺蹟,據《聖經》記載,這裡耶穌被猶大出賣並被逮捕之地。
  • 聖經故事之天火毀城:為保天使,他竟將兩個仍是處女的女兒交出?
    」在考古中被發現《舊約聖經》記載,「索多瑪」與「蛾摩拉」是古代的兩座淫城。上帝認為這兩座城裡充斥著罪人,最後用天火將之摧毀。雖然大量宗教文獻對此都有描述,很多人仍然認為這只是神話傳說而已。2015年10月,考古研究者認為他們終於找到了《聖經》裡的淫城索多瑪。在約旦的塔哈曼地區,一處古城遺址被發現,經探測,遺址的地理位置、遺存器物所顯示的時間等等,與聖經裡描述的索多瑪非常吻合。
  • 索多瑪
    先就幫你這麼多了,暫時放下好奇心,我們還是講講索多瑪。舊約聖經中記載了一個名叫「索多瑪」的城市,這個城市位於死海的東南方,是一座著名的「淫」城。據稱,考古學家已經在約旦的塔哈曼地區找到一處青銅時代的古城遺址,跟聖經裡描述遭上帝以天火毀滅的「索多瑪」吻合,如果真的有科學依據能證明聖經所描述的城市真的存在,那確實是令人精神為之一振的事情。
  • 沉沒在海底的罪惡之城——海盜島,牙買加的羅伊爾港口
    海外媒體《鏡報》7月14日發文介紹了牙買加的罪惡之城羅伊爾港口,也叫海盜島,這裡在17世紀曾經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海賊,罪犯以及逃亡者們。作為歷史上真正的「加勒比海盜」的棲身之地,當時的海盜島臭名昭著,被稱為「地球上最墮落的地方」。街上每四棟建築就有一家是酒館或者妓院,法外狂族們經過長途航行來這裡尋歡作樂,四處尋找女人和朗姆酒。
  • 太子城遺址發現4斤多「銅坐龍」,造型很複雜,卻意義非凡
    要知道張家口市崇禮區太子城既是冬奧會舉辦地之一,也是文物遺址重要之地。如何能保證文物遺址不被破壞呢? 然而在施工接近尾聲的時候,工人們發現在太子城遺址西院的3米深的水井井底之下有一個已經生了很多鏽斑的銅器物。
  • 禁片之首《索多瑪一百二十天》中的索多瑪你了解嗎?
    這裡就引出了聖經裡面的一個很有名的典故,即罪惡之城索多瑪與蛾摩拉。上帝說要這兩座城市罪惡滔天,所以對基督徒來說,搞清楚這兩座城市究竟所犯何罪。後文關於索多瑪城的記載讓解經者們眾說紛紜,但是很多人都傾向於認為這兩座城市的罪惡和「性犯罪」有關。後來的薩德侯爵所寫的《索多瑪一百二十天》,敘述的重點就是這座城市的淫亂。
  • 秘史檔案:死海附近兩座城曾歷經天劫?被天火吞滅還留下壯觀鹽柱
    在死海的南端,有一個被世界所熟知的網紅小山,人們稱它為索多瑪山,它與俄摩拉同時被世界宗教界定性為罪惡之城,實際上索多瑪山在遠古時期並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個人丁興旺的城鎮,俄摩拉城也是如此,但是在幾千年前這兩座在當時異常繁榮的城市卻經歷了一場罕見的天劫,從此以後這兩座城市消失在人類文明中。。。
  • 以色列考古學家發現大衛王和歌利亞戰鬥的山谷,有碳十四證據支持
    3000年後,在    神的持續保佑之下,以色列考古學家發現了這場戰爭發生的地方。難度有多大?可大可小吧,畢竟有文獻可以查:非利士人招聚他們的軍旅,要來爭戰;聚集在屬猶大的梭哥,安營在梭哥和亞西加中間的以弗·大憫。 掃羅和以色列人也聚集,在以拉谷安營,擺列隊伍,要與非利士人打仗。
  • 從耶穌的時代開始:十大最有趣的聖經發現
    考古學家發現了與古代希伯來語和聖經文本有關的新馬賽克,祭壇,教堂和村莊。他們自己也在文本中發現了新的秘密。繼續閱讀2019年一些最有趣的聖經發現。會講故事的祭壇在約旦阿塔羅斯(Ataroth)發現的一個石壇上刻有關於2800多年前發生的叛亂的誘人線索。
  • 考古學家發現耶穌行「五餅二魚」神跡之地
    這次的考古發現,有助於解決側耳城確切位置的長期爭議,也能顯露該城和其發展的重要資訊。左圖:戈蘭高地位置圖。右圖:伯賽大(照片來源:維基共享,Ynhockey提供)古城側耳即新約的伯賽大側耳是靠近加利利海的著名城市,側耳城在約書亞記十九章35節記載,是以色列十二支派之一拿弗他利支派的堅固城:「堅固的城就是:西丁、側耳、哈末、拉甲、基尼烈…」在新約聖經撰寫期間,側耳又名伯賽大,福音書中都是如此稱呼。
  • 身高5米的亞衲族巨人骸骨出土震驚考古界,再一次印證聖經記載的絕對真實性!
    視頻一:考古學家發現聖經記載的亞衲族巨人視頻二:實拍和人差不多大的巨型腳印視頻三:末後挪亞日子的巨人重回到地上
  • 古城,遺蹟,《聖經》:歡迎來到末日戰場哈米吉多頓
    圖片來源:芝加哥大學東方研究所相關圖書《挖掘末日戰場:尋找所羅門王的失落之城》Digging up Armageddon: The Search for the Lost City of Solomon作者:Eric
  • 學者:最近考古發現證明耶穌是真實存在的
    羅伯特認為,該亞法屍骨罐子的發現和雅各屍骨罐的潛在真實性足以消除世俗聲稱沒有證據證明新約中提到的任何人存在的說法。為了表達他的興奮之情,羅伯特將之現稱為「第一個證明耶穌存在的考古證據」。此外,《聖經》中提到的彼拉多這個人,也被人找到真實存在的考古證據。1961年,考古學家在凱撒利亞發現的題詞,證明了彼拉多的存在。
  • 考古存疑:新發現的使徒教堂既不見於聖經,也不屬於使徒
    el-Araj發現了一座「聖經上的古代使徒教堂」。在靠近加利利海附近的el-Araj,來自以色列和美國的考古學家確實發現了一座可能是教堂的遺址。第一個問題:這座教堂「存在於聖經上面」嗎?以及,教堂開始於使徒時代嗎?目前,這座教堂估計始建於公元500年左右,又在幾百年後遭到摧毀或遺棄。年代錢幣的存在極大地幫助了確定這座教堂的時間。這些錢幣幾乎都是可以確定時期或可追溯的。
  • 【聖經歷史】考古發現聖經以東王國!不是神話,乃是事實
    從以色列提姆納山谷的奴隸之山收集爐渣和木炭樣本。詳細紀錄了聖經中以東的技術變化(Credit-E.本次採用的研究方法為中斷均衡模型(punctuated equilibrium model),該研究小組分析了約旦和以色列地區的古代銅礦裡的發現物後,建立了一張屆於西元前800-1300年間的煉銅產量變化的大事紀。該調查發現,阿拉瓦地區的銅礦中所發現的熔渣(冶鏈的廢料)裡的含銅量遽減,意謂該處的煉銅製程是更有效率也更精實的。
  • 迦百農,這個聖經中的地名,現在竟然是這個樣子!
    現在的門匾上掛著「耶穌之城」。信教的人,一般都了解,舊約聖經上是沒有迦百農的,但是在新約聖經上,迦百農卻佔據了重要的位置。1968年至1986年,兩位法國考古學家Virgilio Corbo和Stanislao Loffreda發現一座猶太會堂的遺蹟,證實是第一世紀的建築,他們相信這是當年主耶穌在迦百農教訓人的那座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