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參考 | 大陸籍配偶籌辦「慶十一」活動,卻遭臺高層「神秘」電話踢館——

2021-02-14 參考消息

新媒體管家

十一國慶時升國旗、唱國歌,這本是普通中國人最常見的慶祝活動。然而在臺灣,一群身份特殊的同胞,如今正在為此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阻力和壓力。

連日來,「數百名大陸籍配偶(陸配)要租借『國軍英雄館』慶祝十一」的消息在島內引發爭議。重壓下,原本上個月就答應向陸配租借場地的臺北「國軍英雄館」迅速改變了主意——不租了!

▲臺灣《蘋果日報》網站報導截圖

「(我)萬萬沒想到(會這樣)。」當銳參考聯繫上此次陸配「慶十一」活動組織者陳振鋼時,後者這樣述說了他的震驚與難過:

「我們只不過是想著國慶節,都是中國人,都從大陸來,大家聚在一起為祖國母親慶祝生日,感受一下國慶的喜悅,這有什麼不對呢?」

陳振鋼是臺灣新住民共和黨主席。該黨由在臺大陸籍配偶組成,致力於服務陸配群體並團結陸配兄弟姐妹促進兩岸統一。自2013年成立以來,這是新住民共和黨首次在十月一日國慶節舉辦大型慶祝活動。

▲新住民共和黨臉書頁面截圖

談及組織活動的初衷,陳振鋼直言「想法很簡單」,他說:「就是想把大家聚在一起,講一些比較有感情的話題。」

據陳振鋼介紹,早在今年8月,他的同事就聯繫了「國軍英雄館」,預訂了一個可容納數百人的大廳,準備用於慶十一的活動。

「國軍英雄館」由「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運營,兼具商業與軍方色彩,住宿與餐飲服務是其主要收入來源,但住宿不對大陸人開放,餐飲則沒有限制。

陳振鋼坦言,之所以選擇這裡,除了場地夠大、價位實惠外,還因為雙方有著愉快的合作史。這主要指的是,2012年新住民共和黨成立和2014年周年慶祝活動都曾在這裡舉辦。

「這次國慶活動與以往黨內活動沒有任何區別。」陳振剛說,他甚至已經設想好了活動期間要如何向前來出席的陸配兄弟姐妹及其家屬講述中國取得和平發展的成就。

▲資料圖片:2016年新住民共和黨舉行跨年活動,場內紅旗飄揚。

他還計劃,「活動上要升國旗、唱國歌,這些儀式感才能升華內心對祖國的情感」。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這樣一個表達陸配對祖國樸素情感的正常聚餐活動,卻正在被島內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惡意猜度並政治化。

「今天(11日),(臺當局)有關部門也給我打了電話,讓我們不要辦這個活動。」銳參考與陳振鋼微信溝通時,他表示,這個「神秘」電話意味著,「國軍英雄館」方面一定也承受了來自上層的壓力才拒絕租借場地。

綠媒稱慶祝活動給餐廳「戴『紅帽子』」,臺民眾卻對陸配表示理解

顯然,島內綠營媒體和官員並沒有把新住民共和黨的十一聚會看成是單純的慶祝活動。

有臺灣媒體提出「質疑」,認為「國軍英雄紀念館」不是一般餐廳,承接這種活動,很可能使自己甚至臺軍方都被戴上「紅帽子」。部分綠營媒體甚至對新住民共和党進行惡意嘲諷和攻擊:

臺灣媒體惡意臆測陸配國慶活動抽獎環節,借「割雙眼皮」獎項諷刺陸配團體。

為此,陳振鋼一度很沮喪。好在來自大陸網友和部分臺胞的支持,讓他受到了鼓舞。

在臺媒對島內民眾的街頭採訪中,許多民眾坦言,大陸籍配偶在臺慶祝祖國母親生日「從感情上可以理解」。而通過媒體和網絡知曉此事的大陸網友們,也紛紛留言表達對陸配同胞的關心和支持——「支持島內一切愛國的統派力量!」來自北京的網友「中間部落」留言說。

網友「用戶6359195245」則支持新住民共和黨對「獨派」的挑釁堅決予以回擊。

銳參考轉達了大陸網友的問候後,頗為感動的陳振鋼再三向關心他的朋友們表示感謝。「新住民共和黨的發展不會是我一個人的責任,而是千千萬萬的華人一起參與的事業。」他說。

▲新住民共和黨官網截圖,圖中黨旗為成立初期曾用黨旗,但因鐮刀斧頭等圖案引發島內爭議而不得不改用其他。

事實上,從新住民共和黨成立至今,該黨的發展經歷了重重困難和阻力:一方面是臺灣當局對於陸配在臺權益的限制(例如在臺十年後才能考公務員等);另一方面是來自其他黨派的擠壓。陳振鋼告訴銳參考,據他了解,目前新住民共和黨可能是島內唯一現存的陸配政黨了。

在為陸配爭取權益、促進兩岸統一奔走相告的同時,陳振鋼和其他黨幹部們也處處小心——他們有著充分的「保存實力」的自覺。

因此,在組織慶十一活動受到島內爭議的情況下,陳振鋼11日晚告訴銳參考,他目前已經和其他黨幹部基本達成共識:改成讓民間團體來辦國慶活動,新住民共和黨作為合辦方參與。

「我們一定要在活動上把國旗升起來,把國歌唱響。」他向銳參考強調。

對話陳振鋼:「一定要把國旗升起來,別的什麼都可以不在乎」

▲陳振鋼生活照

銳參考:目前「國軍英雄館」給你們的正式答覆是什麼?

陳振鋼:就是確定不給我們辦了。

銳參考:理由是什麼?

陳振鋼:他們的說法是「國軍英雄館」是「軍友社」的,辦這麼個活動不妥。我就講那不管怎樣你都是中國國民黨的,不是外國國民黨,我們都是一家人嘛。但是他說,話雖是這麼講,可他身為一個經理,沒有辦法承受那麼大的壓力。

銳參考:什麼壓力?來自哪裡的壓力?

陳振鋼:上層的啊。也不知哪個上層。我們後續也要問他(經理),上層壓力是從哪邊來。他們肯定是說來自媒體的壓力,但想像一下也知道是各方面的壓力都有啊。

銳參考:您打算就這件事如何交涉?

陳振鋼:打算開一個記者會,然後去「國軍英雄館」面對面協商。我們想的是,既然黨員召集了幾百人,不可能想不辦就不辦。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的狀況?我們是沒有心理準備……

目前我們也在外面找場地,也委託別人在找,但是找不到。在臺北,像這麼大的場地很難找,而且十一結婚的人也很多。如果在公園辦的話,升國旗奏國歌就會很不莊嚴。

銳參考:您之前說組織一次國慶活動,只是想把大家聚在一起?

陳振鋼:是,當時想得很簡單,就是把大家聚在一起。如果沒有像我們這種黨組織出面召集的話,個體的陸配很少或根本不會想到去慶祝國慶的。所以你得改變他們的心境,讓他們保持對祖國的概念。我們還是希望能夠在基層去影響陸配和臺灣家屬們,讓他們知道兩岸血濃於水,兄弟一家親。但民進黨這樣子,就怕那點感情早晚也給弄沒有了。我們還是蠻擔心的。

▲資料圖片:2016年,陸配社團抗議歧視性條款,呼籲陸配取得身份證的年限從六年改為四年。

銳參考:作為一個小黨,新住民共和黨發展過程有諸多不易,你們今後打算是什麼?

陳振鋼:因為新住民共和黨算是大陸人在臺成立的可能唯一一個黨派了吧,以前有過類似性質的,但都被註銷了。所以一方面覺得很弱勢,被邊緣,另一方面就告誡自己一定要小心,要保存實力,無論什麼想法,一切前提是黨派還在,才能謀求發展。

我對黨派長期發展始終抱著樂觀的態度,因為我們後面有那麼強大的祖國大陸,那就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對我們來說,排除萬難,不計成敗,肯定要讓這個黨像樣地站在臺灣的歷史上。這個黨派的發展也不會是我一個人的責任,而是千千萬萬的華人一起參與的事業。

銳參考:你理想中的新住民共和黨今後的發展是怎樣的?

陳振鋼:我們最初成立的理念就是服務在臺的陸配,召集他們團結,團結才有力量。希望我們黨在臺灣能有參政議政的機會。最終要的是實現兩岸和平統一。

銳參考:對於這次國慶活動,你接下來怎麼打算?

陳振鋼:今天很多人也在勸我,不要衝動,要保存實力。我們還是要謹慎一些。這家不行,我們就換別家,不允許黨派升國旗,那我們就聯合民間,讓民間團體來辦,我們參與。總之一定要把國旗升起來,把國歌唱響,做到這些就夠了。並且是合法地做到,別的什麼都可以不在乎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就是要升國旗、唱國歌,還要唱得響亮!歡迎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銳參考 | 「中國新歌聲」遭「臺獨」鬧場,小銳獨家對話當事方,得知的真相卻是……
    兩天前(9月24日),大陸選秀節目《中國新歌聲》原定在臺灣大學校園舉辦音樂活動。但沒想到,活動現場意外遭遇部分臺大學生和「臺獨」分子鬧場,甚至突發流血事件,導致活動被迫停止。 昨天(25日)下午,「臺大風波」當事人之一、臺灣中華統一促進黨兩岸事務部副部長張瑋在接受銳參考獨家採訪時這樣說道。這兩天,絕大多數臺灣媒體都全程報導了臺大音樂節事件:「原定24日在臺大田徑場舉辦的2017『中國新歌聲』上海·臺北音樂節演唱會,因學生發起抗議行動並引發鬥毆,引發極大爭議。晚間,相關單位已開始進行舞臺拆除作業。」
  • 在臺大陸配偶李採恩:臺灣年輕人出路在大陸
    面對一架攝像機,她被問了很多問題,比如婆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在大陸辦了多少桌的婚宴。她都說不清,所以一出來就擔心,怕不讓入境。 雖然出生在瀋陽,但李採恩長得更像江南女子,身材嬌小,皮膚白淨。回憶起10年前的那一幕,她至今心有餘悸。
  • 銳參考 | 活久見!臺當局用簡體字發了一封聲明——
    很顯然,在綠媒的炒作中,這句話無疑指向大陸。如臺灣「中央社」6月10日就曾報導稱「大陸軍事網站指臺灣要將太平島出借給美軍」,臺外事部門因此「嚴正澄清,要求停止這種造謠」。而最近的島內部分綠媒更直指「大陸炒作租島謠言」。但小銳卻在查閱中發現,最先爆出「租借太平島」一事的不是別人,正是綠媒自身。
  • 臺海:臺媒談肯亞遣返臺籍嫌犯:大陸直衝著蔡英文而來
    另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12日下午,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應約同臺灣方面陸委會主委夏立言通過兩岸熱線通話,張志軍表示,臺灣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在境外設立窩點對大陸民眾實施詐騙活動屢禁不止,對這些罪犯必須繩之以法。大陸方面已將有關情況向臺灣方面作了初步通報。  肯亞警方表示,嫌犯都是從中國入境,自然是遣送回中國,所有人都是乘坐南航先至廣州落地,再轉其他地方。
  • 自由戀愛嫁到臺灣的大陸配偶可更好適應環境
    原標題:自由戀愛嫁到臺灣的大陸配偶可更好適應環境圖自臺灣《旺報》  中新網11月5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長期關心外籍配偶生活的「臺南市基督教疼厝邊全人發展關顧協會」執行長卓峰秀表示,近年嫁到臺灣的大陸配偶,幾乎都是婚前就與老公在大陸戀愛、結婚,之後才赴臺定居,有了心理準備,適應狀況明顯比東南亞的外籍配偶佳。
  • 銳參考 | 「在這件事上,必須要讓日本感到痛!」
    當天,日本現任總務副大臣赤間二郎參加了在臺北市舉辦的「多彩日本」活動開幕式並發表演講。這次活動是由日對臺交流窗口機構「日本臺灣交流協會」主辦的,旨在宣傳日本的文化名勝、美食等地方特色,促進臺日間交流。(臺灣中時電子報)乍聽上去,「多彩日本」不過是一個宣傳旅遊觀光的活動,赤間二郎「總務副大臣」的身份,卻令他此次的臺灣之行顯得極不尋常。用外媒的話說,這是自1972年臺日「斷交」以來,首次有日本高層級現任官員以公職身份訪問臺灣地區。
  • 限制陸配子女返臺,侯漢廷:民進黨防的是疫,還是防大陸人?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中,臺當局陸委會和「衛福部」卻不同調,陸委會推動陸配子女來臺措施,不到一日即被「衛福部長」陳時中以一句「選了國籍就要承擔」,撤回該項政策。對此,新黨臺北市議員侯漢廷今(13)日表示,這是赤裸裸的造謠與卸責,並質疑陸配子女回家遭取消,民進黨防的是疫,還是防大陸人?
  • 【解讀】民進黨為何視大陸配偶為「眼中釘」
    臺灣大陸配偶在臺舉行反歧視遊行。  根據臺灣的有關規定,大陸配偶想要獲得在臺合法身份,手續極其嚴苛繁複冗長。從在臺登記結婚開始,大陸配偶在結婚團聚、依親居留、長期居留直至申請定居的每個階段,都要接受過程繁複的面談。這種面談制度,是民進黨2003年炮製出來的「傑作」,用意是阻撓兩岸婚姻、阻斷兩岸連接。
  • 從疫情中看「大陸配偶」在臺灣的酸甜苦辣
    根據考據,上世紀九十年代,臺灣新聞長將「大陸妹」指稱是「非法偷渡來臺之大陸籍女子」,直到2000年後這個詞隨著閩南話的發音變成通俗的菜名,但這無疑已經造成生活在臺灣的大陸同胞的不滿和憤慨。有一個例子,臺灣有一位男孩子調侃一位大陸配偶二代女孩,稱「你就是大陸妹」,只見那位兩岸婚姻二代的小女孩眼角泛著淚光,卻無力反駁,看的是令人憤恨不平。
  • 大陸首張臺資銀行信用卡來了!臺籍人士可申請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富邦華一銀行攜手東方航空近日推出「富邦華一東航聯名信用卡」,面向來往兩岸臺籍人士以及高端商務旅遊人群,提供金融便利。這是東方航空與臺資銀行的首張聯名信用卡,富邦華一銀行也是首家在大陸發行信用卡的臺資銀行。
  • 首位大陸籍臺灣媳婦,將參選縣議員選舉,你支持嗎?
    在臺陸配靠著自己努力,以學術涵養、知識水平翻轉過去既定印象,與此同時,陸配在臺人數也悄悄發生變化;根據臺內事部門統計,港澳地區及大陸配偶新增人數,已連三年遞減。臺內事部門數據顯示,自2005年起,大陸及港澳地區新增配偶人數,年年超越其他地區配偶總數,卻在2016年,首度被其他地區配偶超越,跌破一萬人大關,為9813人,去年更是下探至8950人。
  • 銳參考 | 韓國瑜真的要來大陸了!這事兒背後不簡單——
    ▲韓國瑜(視覺中國)這兩天,小銳觀察了一下島內外各方的反應,發現韓國瑜此訪確實不簡單。先來看大陸方面。(臺灣「中時電子報」)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瑜宣布將赴大陸城市訪問的這場會議,也是高雄市政府兩岸工作小組首次召開的會議,韓國瑜在開場致辭時表示,臺灣跟大陸經貿關係十分密切,絕對不能視而不見。雖然韓國瑜慎之又慎,一再強調高雄市政府的關注點在於民生經濟,但還是沒有躲過臺當局的猜忌。
  • 陸配返臺電話老公來接 被路人聽到舉報遭罰15萬
    據臺灣媒體報導,一名大陸籍配偶昨日(14日)自上海搭機抵達臺北,在松山機場入境後,被列為需要居家隔離的對象,規定不得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但該名女子昨日卻從臺北搭高鐵到高雄,車程中她打電話要老公到左營站接她,被其他乘客聽見是大陸返臺因而報警。
  • 外籍人士大陸配偶無法來臺 陳玉珍本周再戰「陸委會」
    民進黨當局開放陸配及子女、陸生回臺進度龜速,現在甚至連其他國家的外籍人士,所娶的是大陸配偶,也無法入境臺灣。民意代表陳玉珍指出,兩周前率團考察「陸委會」之後,獲得大批陳情案,無法接受如此隨興式開放陸籍人士來臺作法,本周三她將再邀集「內政委員會」民代赴「陸委會」,請「主委」陳明通報告,相關做法、進度與開放時程。
  • 銳參考 | 駐京臺媒傾巢出動,只為圍堵這位大陸高官——
    當天下午,由臺灣民間組織發起的「遷台歷史記憶庫」搶救計劃發布活動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受邀出席並致辭。活動開始前,臺下的媒體區就整整齊齊坐滿了來自多家臺灣媒體駐京機構的記者們,個個表情嚴肅,摩拳擦掌——除了報導這場活動,他們還肩負著另外一個重要任務:現場攔截並採訪到劉結一。
  • 「漂洋過海來嫁你」——大陸配偶李採恩的臺灣生活
    面對一架攝像機,她被問了很多問題,比如婆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在大陸辦了多少桌的婚宴。她都說不清,所以一出來就擔心,怕不讓入境。  雖然出生在瀋陽,但李採恩長得更像江南女子,身材嬌小,皮膚白淨。回憶起10年前的那一幕,她至今心有餘悸。  獨自面對內心的孤獨  李採恩與臺灣籍的丈夫相識於上海,相戀於長沙。
  • 大陸醫藥文憑不被臺認可?大陸配偶回爐當學生
    臺灣《聯合報》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出身大陸醫師世家的李彥,本身有藥學學位,又曾在知名藥廠工作。嫁到臺灣後,受限於臺灣不承認大陸醫藥文憑,讓計劃進修EMBA的李彥,只好到文化大學進修學士班重當學生。  曾是旅遊專欄作家的她,已通過校方甄選,成為文化大學推广部首位陸配「學生講師」,她開的旅遊課,在校內大受歡迎。
  • 黃智賢:限制臺胞大陸配偶子女返臺 民進黨是何居心?
    QUESTION 直新聞:在這批返臺的臺胞中,有原本跟隨母親在臺灣生活的臺胞大陸配偶的未成年子女因臺灣方面最近的特別限制無法返臺,其母親只能最後選擇留在湖北繼續照顧子女。這在大陸同胞來看是很不體諒親情的,臺灣社會怎麼看?您怎麼看?
  • 臺灣明星來大陸當牙醫火了?福州也有這樣的「榕漂」臺籍醫生:從深耕到生根
    其實這樣的臺籍醫生福建也很多不信你看8月20日上午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辦公樓臺灣籍青年郭宏恩在入職合同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開啟了他在福州的工作生涯這是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招收的第二位臺籍醫生早在2010年臺籍青年陳柏叡作為福州首名事業單位引進的臺籍人才
  • 臺灣嚴禁攜帶肉製品入境 大陸遊客被罰20萬
    民航資源網2018年12月25日消息: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農委會」日前宣布加重裁罰違規私帶非洲豬瘟疫區肉品入境罰款,自12月18日起,只要旅客從中國大陸及港澳、俄羅斯、部分歐洲國家等近3年發生非洲豬瘟的國家、地區攜帶豬肉產品入境臺灣,未主動申報遭查獲者,初犯就開罰新臺幣20萬元、第2次犯則罰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