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嘉《相愛相親》:有些念念不忘,一生都不會有迴響

2020-08-28 南小暖

三年前,大概快冬天的時候,豬豬帶我看了一部電影《相愛相親》,讓我耿耿於懷到現在。


01


影片開始,便是生離死別。

外婆彌留之際,腦海裡僅存的畫面是與老伴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雖隻字未提,然後女兒惠英懂了:媽媽想要與爸爸合葬。

說實話,看完影片我也不知道這真的是老人的遺願,還是女兒固執的以為。

也許這就是愛吧,可能很難被別人理解認同,但愛著的人一定是在努力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惠英想要把爸爸的墳遷到城裡來與媽媽合葬,本來天經地義,卻遭到了巨大阻撓 ,原來橫亙在外公和外婆之間的還有另外一個女人:阿祖。

許多年前,外公與阿祖被包辦婚姻。

可沒過多久,外公就獨自進城,娶了城裡的外婆,另組家庭。

他以寄錢的方式,替代對阿祖的責任,從此再沒回村。

阿祖則關上心門,自願在農村守活寡。

無兒無女等了四十年,只迎來丈夫的一座屍墳。

看,一個女人苦熬苦等了一輩子,簡短的幾行字就概括完了。

可她的一生太難太可悲了。

這部電影是在鄭州拍的,裡面有很多很熟悉的畫面,酒吧、高架橋、街景····包括阿祖等了一輩子的村落。

外公的屍墳和高聳的貞節牌坊,是阿祖唯一的底氣,也是她不管活著還是死後的唯一念想:不能生同衾,但必須死同穴——她早已備好棺材,就放在睡覺的屋裡。

面對惠英來勢洶洶的遷墳,阿祖默然抵抗,死守在墳前。

02


是誰說的:愛情裡不被愛的那個人才是第三者。

韓寒也曾說:愛情之外,他人皆是第三者。

外公與外婆當然是相愛的,那一封封的鴻雁傳書讓人動容。

外公與阿祖也有一封封、一箱箱的信,可那是家書。

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故事,那個年代並不少見。

歷史上,外公、外婆與阿祖的關係,實際也是魯迅、許廣平與朱安,或者蔣介石、宋美齡與毛福梅的關係。

電影裡,阿祖不識字,但她用一種古老的文字符號,畫成外公的名字,裝裱到牆上。

她固執的堅守著錯誤的婚姻,並為此注入意義「我不能白守這麼多年活寡」。從而越陷越深,用盡一生去堅守自己的愚蠢。

薇薇的到來,讓她明白:愛不該是死守著一份沒有回應的感情,站在原地等待,自我感動式的付出。

當她走進他生前的家,看著一牆的照片,竟然不是她記憶裡的模樣,她卻等了他一生。

她惶恐又不安的念著:不像他啊。

如果他都不是他,她的等待又有何意義?

那一天,她收到了薇薇男友阿達寄來的照片:阿達把她的照片與外公的P在了一起。

下著大雨,照片被淋溼了,她戰慄著雙手去擦拭,卻不小心把他的臉弄花了。

終於她情緒崩潰,嚎啕大哭。

那哭聲裡是愛,更是釋懷。

也許從那一刻她開始明白:虛假的東西,是那麼不堪一擊。

終於,遷墳隊再一次到來的時候,她沒有阻止,而是對著屍墳說「我不要你了」,然後手一揮,「進城」。

折磨阿祖的,不是外公的絕情,而是,她一直心存幻想的期待。

可有些念念不忘,一生都不會有迴響的。

與其執著地等待,在一段不被珍惜的關係裡反反覆覆地折磨自己,不如放手,走出來去等一個願意跟你一起努力的人。

與其思念成疾,不如把深深的遺憾交給歲月。

總有一天,那些,你無法跨過去的坎,走著走著就填平了。

忘不了的都是回憶,繼續下去,才是生活。

你要相信:你沒有和他在一起的運氣,是因為你有更好的運氣。


03


惠英人到中年,強勢又脆弱,常把「為你好」、「我知道」掛在嘴邊,是那個年代典型的母親形象。

外婆的遺言誰都沒有聽到,但她堅持的以為:那就是母親生平最大的希望,並把這份希望強加給每一個人。

早年與丈夫的結合也靠強勢入侵:為其父母掃地刷碗,以現實的利益俘獲對方。

寡言的丈夫曾吐槽:就算住一起一輩子,也不能說就是相愛吧。

面對叛逆、自我的女兒,想要走進對方卻總是適得其反。

起初我以為不被愛的女人,大概就是這樣把自己活成了一隻刺蝟,一旦有人靠近,就不自覺地把刺支稜起來。

但看到後面,發現並不是。

中年婚姻的危機,各自心猿意馬著又心照不宣。

沉默的丈夫,默默地包容著一切,對妻子幾乎有求必應。面對妻子與女兒的爭吵,總勸女兒要退讓。

教師節寫給妻子的卡片:

英:

以往的日子清苦,總盼著能過好點。如今日子好了,感情反而淡薄了。這麼多年,你心頭有什麼不快樂的,那真是我的錯。別跟自己過不去,洗個澡好好睡一覺,咱們的路還長著呢。

孝平

惠英夢裡的男人,其實正是丈夫年輕時的模樣。

影片最後,惠英和丈夫開著新買的車,終於要去實現他們年輕時的夢了。

——你還記得90年,咱倆帶著微微去北京,在火車上有一小夥子,拎著一個錄音機,從這頭走到那頭,從那頭走到這頭,就放著這首歌,你不記得了?
——沒聽你說你要買新車。
——我想帶你去兜風啊。
——我哪都不想去,你花了多少錢?
——你都不記得了?你那時候說,咱們倆退休了以後,買輛屬於自己的車,我們一起去兜風。

現在車有了,歌兒也有了,你倒沒興致了。

也可能是我的錯吧,這麼多年,讓你受這麼多委屈,如果你要是願意的話,我也可以放手,你可以再重新過一次。

我自己肯定是要出去,有你在是最好,你要是不在,我就自己去。

他們一個哭著,一個笑著,眼裡都是幸福的樣子。

他們不是沒有愛過,只是世俗的瑣碎,使他們方向偏離,只記得如何「相親」,卻漸漸忘了該如何去愛。

後來想起這部電影的時候,我一度忘了它是「相親相愛」還是「相愛相親」,後來才逐漸體會到,也許這就是張艾嘉用《相愛相親》來命名這部電影的用意:告訴我們無論何時,都不要忘了如何去愛,尤其夫妻之間。

外公選擇了愛情,惠英的丈夫選擇了責任與家庭。

但他們都有了美滿的結局。

所以,你說幸福是什麼?

大概就是不被定義。

04

薇薇的男友阿達,是一名駐唱歌手。

外公沒有給阿祖少寄一分錢養家,甚至多寄5塊錢讓她做件襖。

但外公自始至終把阿祖當親人,當家人。

阿達也曾把所有的積蓄給了另一個女人。

但阿達願意為了薇薇停下追夢的腳步,留在一個二線城市渾噩度日。

所以,你說愛與責任,到底孰輕孰重?

阿達試著躺進阿祖為自己準備的棺材,他想到自己有可能邁入一場世俗的婚姻,自此埋葬自己的理想與追求,麻木與恐懼深深的籠罩著他。

他哭了,決定遠走他鄉。

有人說,一個家裡,如果母親太強勢,兒子會懦弱,而女兒會像她的媽媽一樣強勢。

薇薇最怕聽到的就是:你怎麼像你媽一樣。

正處於青春期的女孩兒,叛逆又自我,張揚著青春獨有的活力,同時也有著那個年紀對未來深深的不安與迷茫。

她一邊篤定自己能養活自己,一邊一遍遍的問阿達有多少存款。

她面對男友的遠走北京,一邊說著「我不會等你」,一邊又跟媽媽講,我會等他一輩子。

05

有人說:看《相愛相親》,像飲一杯茶。

初入口味烈,中間段暖緩。尾聲過後,回味無窮。

它的海報上,寫著:

她相信一輩子
我相信一句話
你只相信,一剎那


概括了三個年代下,三個女人的三種狀態。

她們很多地方相似,細微之處卻又不同。

這是一部非常好的文藝片,有家長裡短,有情理法的交融。拍攝地在鄭州,私心覺得是一部被嚴重低估了的好電影,強烈建議觀看。

年輕的時候總是看到什麼是什麼,還不懂得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比如一個人,一個城市,一段關係。

相關焦點

  • 《相愛相親》張艾嘉:女性面對愛情都有少女心
    張艾嘉執導並主演的電影《相愛相親》將於11月3日全國上映。昨日,張艾嘉現身觀影活動現場,與子非魚、陳妍妍、安意如熱聊愛的話題。張艾嘉稱人一生下來就有愛的本能,「怎麼延續下去是我們需要修煉的功課,心甘情願的愛就是最好的愛」。田壯壯扮演的丈夫一角圈粉無數,連王志文都稱讚他唱《花房姑娘》那段戲表達出了忐忑中的怒放,張艾嘉形容田壯壯飾演的角色是暖男。
  • 《相愛相親》 | 張艾嘉:「電影是一輩子的承諾.」
    >《相愛相親》上映17天了。與上一部影片《念念》相比,不論是豆瓣評分還是票房成績也都可圈可點。而《相愛相親》不同於《念念》。張艾嘉這一次摒棄了文藝十足的腔調,她選擇從平凡人接地氣的日常生活中洞見愛。更難得的是,影片名曰「教育」卻絲毫沒有說教意味,將青春的美麗與殘酷、中年的矛盾與尷尬、老年的無奈與孤單以生活化的方式表達,看完電影我們都體會良多,受教不少,有淚有笑甚至有反思。
  • 張艾嘉《相愛相親》上映 八大看點揭秘
    吳彥姝承包《相愛相親》淚點 惹哭張艾嘉感動數十位明星    《相愛相親》今日曝光的特輯中,展現了吳彥姝飾演的姥姥的幾大淚點。    豆瓣8.3好於91%的愛情片 《相愛相親》獲贊「細節飽滿走心」    隨著全國多場提前觀影活動的舉辦,《相愛相親》好評如潮,口碑持續走高,豆瓣評分目前已達8.3分,好於91%的愛情片,觀眾期待值也不斷飆升,常居社交平臺想看榜前三。
  • 《相愛相親》張艾嘉:唯有愛,可以讓人真正放手
    看她導演的新作品,《相愛相親》,的確如此。 這是由一場遷墳引發的故事,直接揭示電影主題的,是它的英文名字,《Love Education》——愛的教育。慧英講述了自己父母很相愛、相互陪伴度過了一生。而原配姥姥也去到了慧英的家裡,給慧英過世的母親鞠了一躬。她親眼看見他們夫妻幸福的照片。 最終,她放手了。她自己找人把先生的墳墓挖開,看著先生的遺骨,哭著說了一句「我不要你了」,讓人送到城裡去。同一時刻,慧英也因為被丈夫喚起了心中的愛,而拿著母親的骨灰啟程去鄉下。
  • 張艾嘉,用電影來談談愛的代價
    ,必有迴響。」1953年出生的張艾嘉,今年其實已經有64歲了,想到這個年紀,或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該去準備自己的晚年生活了,也會找點自己的愛好鑽研鑽研,無事就約上三五好友喝喝茶聊聊天,可能不會太平淡,但絕不會像張艾嘉一樣,依舊風風火火,雷厲風行,在她身上,除了歲月必然會留下的皺紋,她的生活狀態就像一個18歲的少女,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還有一大堆故事要講給你聽。
  • 從"心動"到"相愛相親",想不出有誰比張艾嘉更了解女人
    在幾乎二十年前,她用一個白雲纏繞藍天的故事,描繪了初戀對女人一生的影響,最愛的人卻往往不是相伴白頭的人,這是個相愛不能相親的故事;《心動》劇照 1999二十年後的今天,她用祖孫三代、三個時代、三個女人的愛情故事,來闡述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想搞懂的問題——什麼是相愛。
  • 好讀 |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中國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一定有一個李叔同。前半生,他學貫東西,才華橫溢,堪稱中國現代音樂、戲劇、話劇、美術之先驅。後半生,他勇猛精進,慈悲度世,修成佛門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師,被譽為「人天師範」。有些人一生平淡無奇,安穩度日,小富即安,有些人一生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終成業界大拿。
  • 張艾嘉的《相愛相親》:三代人的愛情畫卷,情深意長
    年輕時代的張艾嘉愛得轟轟烈烈,後半生她過得知性優雅。如今的年紀,依然美麗,女性看待女性的視角很微妙,會佩服,可能不會喜歡,會理解,可能不會喜歡,會點讚,可能不會喜歡,對於張艾嘉,你沒辦法不喜歡,因為她太真實。她說,活著就要勇於嘗試,不然過一天和過一輩子有什麼區別!她是眼角帶著笑意的女子,真誠的笑意。
  • 張艾嘉的《相愛相親》:三代人的愛情畫卷,情深意長
    年輕時代的張艾嘉愛得轟轟烈烈,後半生她過得知性優雅。如今的年紀,依然美麗,女性看待女性的視角很微妙,會佩服,可能不會喜歡,會理解,可能不會喜歡,會點讚,可能不會喜歡,對於張艾嘉,你沒辦法不喜歡,因為她太真實。她說,活著就要勇於嘗試,不然過一天和過一輩子有什麼區別!她是眼角帶著笑意的女子,真誠的笑意。
  • 張艾嘉《相愛相親》領跑同檔期口碑榜成年度最佳
    張艾嘉執導並主演的電影《相愛相親》已於上周五登陸全國院線,收穫觀眾滿滿感動之餘,豆瓣評分一路看漲,目前已高達8.6分,好於96%的愛情片、91%的劇情片,領跑同檔期口碑榜,成為年度最佳。豆瓣8.6好於96%的愛情片 《相愛相親》獲贊「感動沁人心脾」電影《相愛相親》在多場提前試映活動中已收穫超高口碑,打動觀眾,也獲諸多業內人士和知名影評人認可,更有馮小剛、範冰冰、湯唯、姚晨等群星力挺,截至目前豆瓣評分已高達8.6,好於96%的愛情片、91%的劇情片,以絕對的優勢領跑同檔期影片口碑榜。
  • 《相愛相親》絕對是「笑中有淚」的最佳電影範本
    《相愛相親》的原名叫做《陌上花開》(張艾嘉說因為這四個字顯得太過文藝,大多數人不會看,所以才想取一個通俗的名字),「陌上花開」的後一句話是「可緩緩歸矣」,意境顯而易見。影片的英文名字也很講究,叫做loveeducation,愛的教育,更是對這個故事最合適的概括。
  • 李叔同: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在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中,宮二的父親在隱退儀式上,對葉問和眾人說了這麼一句話。八個字意味深長,經常被一些文藝青年掛在嘴邊,寫在朋友圈裡。好多人以為這只是一句話,是王家衛導演創作的又一經典臺詞。但實際上,「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這句話出自民國佛學大師李叔同的《晚晴集》。
  • 《一代宗師》影評: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什麼叫做「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呢?其實我覺得《一代宗師》的主角不是葉問,是宮二。
  • 「念念不忘,未必有迴響」
    由於聚少離多,兩人感情開始有了裂隙。必有迴響。根據墨菲定律:當你越討厭一個人,他就會無時無刻不出現在你的面前;而當你想念一個人時,翻遍地球都找不到他。即便你無時無刻不在想一個人,他都不會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沒有出現「意念轉移」這種技術,可以將你的想念傳遞到別人的大腦皮層中。
  • 《相愛相親》:把生活拍成生活可真難啊
    《相愛相親》劇照,張艾嘉不僅是導演、編劇,也在影片中飾演女主角嶽慧英「邪門兒,你知道嗎,很多女人炒辣椒時真想不起來開排油煙機。」看完《相愛相親》,朋友對我說。昨天是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上一次在一周前。當時看完電影,另一位朋友騎小牛載著我去擼串,講了一堆對家裡老人身後事的憂慮,有些很幽默,有些是真的傷感。
  • 張艾嘉:不是所有過了一輩子的人,都真心相愛
    它的裡子是切實的生活,是生活的瑣碎,裡面夾雜了太多的爭吵,分歧。 是一顆,名為生活的苦果,十分的酸澀。 聊電影前,先聊聊導演張艾嘉吧。 她真的太會觀察生活了。 她把那些發生在那萬家燈火中,不可與外人言說的家事,把妻子和丈夫之間的七年之癢,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代際衝突,所有微妙的家庭情緒,盡數捕捉。
  • 念念不忘,不一定有迴響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莫名想到這句話,一句常出現在媒體熱文裡的話。去百度一搜,出自李叔同的《晚睛集》,文中提到:世界是個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你大聲喊唱,山谷雷鳴,音傳千裡,一疊一疊,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因它在傳遞你心間的聲音,綿綿不絕,遂相印於心。電影《一代宗師》中也有這句臺詞。大部分時間,我還是相信「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甚至於把英文名取作「Echo」,以此來呼應。
  • 影評《相愛相親》一輩子很長,願你的愛有所託,願你我都找到歸宿
    (文章內容包括小編觀點意在傳播娛樂正能量,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標題與內容相符且無虛假/誇大/誘導/不友好)影評《相愛相親》一輩子很長,願你的愛有所託,願你我都找到歸宿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十分感人卻又很質樸的電影《相愛相親》。由張艾嘉自導自演的一部電影。
  • 《相愛相親》,一場愛的教育
    圖|電影《相愛相親》這幾年,我身邊的年輕人似乎越來越恐婚了,雖然從青春場裡走來見識過很多愛情結局的七零八落,可大家仍固執地相信,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樣想想,如果三代人的婚姻攢在一起,那豈不是一個巨大的合葬悲劇嗎。張艾嘉老師卻在她的新電影《相愛相親》裡給出了答案:不是。這句不是,也許只有她說最有分量。
  • 銳評| 周潔:《相愛相親》:身份困境與女性成長
    原創 新青年 新青年電影夜航船 《相愛相親》:身份困境與女性成長周潔《相愛相親》是由臺灣導演張艾嘉執導的內地電影,於2017年上映,影片延續了張艾嘉導演對女性經驗的關注,從1986年張艾嘉導演的第一部影片《最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