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裡工作,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患者故事,有積極的,有消極的,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最近發生在我們醫院的真實故事,希望這個積極的故事能夠給一些身處疾病中的人帶去正能量。
01受涼後到醫院就診,檢查結果讓人絕望。
今年25歲的小周,已經是有近兩年多抗癌經歷的癌症患者,而故事的開始,要從去年說起。2018年7月份,23歲的小周在受涼後出現了陣發性的咳嗽,以乾咳為主,夜間為甚,偶有白色泡沫痰,於是便到我們市裡面最好的醫院就診,胸部CT檢查提示:雙肺繼髮型肺結核並血型播散型肺結核可能;然而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小周的病情並沒有得到明顯的好轉,於是,他們便轉去了華西醫院進行治療,在華西醫院,查胸水脫落細胞學檢查提示:查見異型細胞,疑為腺癌細胞,結合免疫組化,查見腺癌細胞,傾向於肺來源。小周馬上進行了PET—CT檢查,檢查結果令人痛心,提示:頸胸腹部淋巴結、雙肺、右側胸膜及全身多處骨骼糖代謝增高,多系惡性腫瘤,考慮肺癌伴其餘部位轉移可能性大。
這個結果一出來,猶如晴天霹靂,小周以及小周的父母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晚期肺癌怎麼就出現在了年僅23歲的小周身上。然而在幾經求證後,醫生給到的答案都是肺癌伴全身多發轉移。這一刻,小周和家人陷入了絕望。
02絕望過後,全家積極抗癌獲奇蹟。
在經歷了短暫的絕望後,小周一家決定齊心協力,積極進行抗癌治療。2018年9月7日,小周進行了胸腔穿刺抽液,同時進行了胸腔灌注化療。2018年9月14日,小周來到了我們醫院進行治療,複查了胸部CT,當時的胸部CT顯示肺部一般情況非常差。
我院腫瘤科醫生根據小周的一般情況,也馬上下了病危,提醒小周家屬,隨時可能出現去世的可能。在小周父母很傷心的時候,反而是小周心態積極,安慰父母:我們就積極治療吧,能夠到哪一天就到哪一天吧。同時,根據小周的病情狀況,腫瘤科醫生也馬上制定了治療方案,給予了小周化療以及靶向治療,通過調整靶向藥物,小周從2018年9月23日開始口服某靶向藥物治療。經過治療,小周的一般情況居然逐漸好轉起來,同時也順利出院回家進行調養,到2019年4月12日,小周又再次在我院複查了CT,我們驚喜地發現,她雙肺的病灶明顯減少,甚至幾乎看不到了。
小周和她的家人非常高興,同時也更加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加上小周平時也按時、適量的鍛鍊,逐漸的,小周發現自己的食慾也好起來了,抵抗力也增強了,到9月份再次複查的時候,我們發現小周的肺部情況非常好,同時全身骨轉移灶也減少了。
03她的故事,帶給很多人希望。
現在的小周,積極、樂觀、努力,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滿足,臉上充滿了笑容,給每個人很強的感染力,成為了我們醫院的抗癌紅人。很多患者也都知道了她的抗癌故事,也激勵著很多的癌症患者,越來越多的晚期癌症患者,開始積極配合醫生進行科學有效的治療,同時心態樂觀,不再懼怕死亡,即便最後沒有取得像小周這樣的治療效果,但是也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中,得到了積極的反饋,過好了每一天,改善了生活質量。
我們知道,像小周這樣的情況,不可能每個癌症晚期的患者都複製成功,取得同樣的治療效果;但她給我們帶來的是希望與曙光,我們人類在某些癌症面前雖然顯得很渺小,無能為力,但是如果有一絲的信念、一絲的希望給我們支撐,或許,下一個奇蹟就會接著到來,越來越多的奇蹟也會到來;而且我們也要相信,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癌症晚期患者可以獲得更加長的生存期,獲得更加好的生活質量。
我們也知道,小周身上依然有著癌細胞,但是這並不影響她現在活得輕鬆、自在、幸福指數高。就像我們都知道我們終究會老去、終究會在某一天離開這個世界,但我們並不懼怕它的到來,因為只要我們在當下的生活裡,過的積極、舒服、愉快,過成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行了。而對於癌症,我們更是需要用積極樂觀的心態來對待它。
總結:劉醫生希望小周的故事,能給茫茫網絡中也同樣處於抗癌一線的患者,帶來一點點的希望和曙光;給我們每一個普通的人帶來力量和信念。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小周那樣,無亂遇到何種困難,都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帶著信念,過好我們當下每一天的生活。
我是劉醫生,碼字不易,如果你贊同我的觀點,幫忙點個關注,關注我,學習更多健康、醫學知識。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