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範仲淹,為何父子三人都和甘肅慶陽有不解之緣?

2021-01-08 地圖帝

範仲淹的名氣很大,主要有幾點:一、他在當河南鄧州知州時,為好友嶽州(湖南省嶽陽市)知州滕宗諒寫了一篇名垂千古的《嶽陽樓記》。二、範仲淹參與慶曆新政,力圖改變北宋冗官、冗費、冗兵之弊。三、範仲淹在大西北抗衡能打仗的西夏皇帝李元昊。四、範仲淹守西北時,填了一闋著名的詞——《漁家傲-秋思》。

範仲淹能文能武,金朝遺民元好問稱讚範仲淹:「當布衣可為名士,當州郡可為能吏,當邊塞可為名將。」範仲淹不但自己厲害,他的四個兒子範純祐、範純仁、範純禮、範純粹都是朝廷的棟梁之材。

特別有意思的一件事是:範仲淹和範純祐、範純仁、範純粹父子四人,在各自的仕途中,都與一座城市的命運緊密相連。這座城市並非是北宋的都城東京開封府(河南開封),而是遠在西北的慶州。

慶州在什麼地方?就是現在的甘肅省慶陽市。甘肅省呈西北——東南走向,相對比較狹長。而在甘肅省的東端,有一個非常狹長的陸地通道,夾在寧夏與陝西之間。過了這個狹長通道,就有一個類似「大尾巴」的寬闊區域。慶陽就位於「大尾巴」的東端,西、北與寧夏接壤,東北、正東、東南接陝西。慶州是慶陽在北宋時的名稱,隸屬永興軍路。

唐朝末年,党項人在西北控制定難軍(陝北與內蒙古交界附近),最終建立了大名鼎鼎的西夏。西夏對於北宋造成的威脅,甚至要大於遼國。北宋非常重視西北的軍防,慶州就位於宋、夏在白幹山邊界以南不遠處。慶州在北宋的西北戰略體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慶陽以北是黃土高原,以西是六盤山,以東是子午嶺,以南與長安(陝西西安)所在的關中平原比較近。蒲河(涇河的支流)穿慶陽南下匯入涇河,涇河向東南匯入渭水。一旦讓西夏控制慶陽,就可以沿涇河谷地殺向關中,長安危矣!關中要丟了,北宋的西北就有可能崩盤,關中以南的四川盆地也非常危險。

北宋的綜合國力遠強於西夏,但屢次被西夏打敗,朝廷想到了範仲淹。宋仁宗慶曆元年(公元1041年)五月,範仲淹調任環慶路經略安撫招討使兼慶州知州。到任後,範仲淹大膽地改變宋朝「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祖制,靈活用兵。同時簡選精銳,淘汰老弱,打造強軍。

範仲淹懂得治兵就要把兵當兄弟的道理,史稱範仲淹治慶州時,「號令明白,愛撫將士」 。每次朝廷賞賜範仲淹,他都把賞物分給將士們。如此,則三軍用命。另外,範仲淹發現慶陽周邊城寨太少,對防禦西夏非常不利。他密令長子範純祐等人率部前往慶陽東北的馬鋪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修建了一座城寨,宋仁宗賜名為大順城。除了大順城,範仲淹還在慶州、環州(治所在甘肅省慶陽市環縣)修建28座城寨,如細腰城、業樂城等,有效地遲滯了西夏軍的襲擾速度。慶曆二年(公元1042年)九月,範仲淹大破西夏軍,讓西夏人聞風喪膽。西夏人聞範仲淹之名則驚懼,稱不畏大範老子(範雍),但畏小範老子(範仲淹)。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範仲淹調離慶州,出任樞密副使。範仲淹那首著名的《漁家傲-秋思》,被一些學者認為就是在慶州所作。

在範仲淹四個兒子中,範純仁無疑是最出名的。範純仁出名,很大程度因為他是王安石圖強變法的反對派之一,但還不像司馬光那麼極端。宋神宗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十月,範純仁被宋神宗從邢州(河北邢臺)調到慶州當知州。至於理由,宋神宗說你跟著你父親範仲淹久歷邊陣,必然熟悉西北軍事,故有此任。範純仁卻說父親在西北時,我還小,不記事,不想去。在得知不得不赴任時,範純仁提出一個條件,「去慶州可以,我只守城,陛下想攻西夏,那就換人。」

範純仁來慶州時,慶州發生了饑荒,他立刻開倉放糧,救了很多人。有人勸說不要找事,皇糧是能隨便動的?範純仁卻說:「出了事,我一個人擔著!」北宋內部的爭鬥非常激烈,熙寧十年(公元1077年)八月,範純仁受朝事牽連,調去信陽軍。

到了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四月,範純仁再次出任慶州知州。這次出任時間較短,半年後範純仁又被調走了。接任慶州知州的不是別人,正是範純仁的弟弟範純粹。

範純粹對陝西的情況比較熟,熙河開邊時範純粹就出任陝西轉運判官。調任慶州前,範純粹時任京東路轉運使。範純粹在知慶州時,上書朝廷,勸朝廷把之前佔領的西夏地盤還給西夏,以確保兩國和好。範純粹的理由是宋朝佔領這些地方不足以滅西夏,還要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實在不划算。這些地方對西夏更重要,西夏必不惜代價來奪,我們到時花費會更加巨大。範純粹、司馬光、文彥博、蘇轍等人認為重鎮蘭州也應該給西夏,被反對者駁斥。最終雙方各退一步,放棄一些「看上去不是特別重要」的寨子,但沒有放棄蘭州。

哲宗親政後,變法派又對司馬光一派進行清算,這股風也吹到了範純粹頭上。因範純粹主張棄地,被抓住把柄,稱為奸邪誤國,降了職。

綜合來看,範氏父子三人(範純祐並沒有出任過慶州知州)的成績還是相當不錯的,邊人常感念範氏父子。

相關焦點

  • 慶陽人
    慶陽擁有深厚的底蘊,是一個有著很多旅遊地點的城市。但是對於慶陽這些旅遊景點的歷史你知道多少呢?慶陽為什麼稱為慶陽?慶陽以前叫什麼?慶陽有哪些歷史名人?慶陽發生過什麼?今天小編帶大家走近慶陽的歷史。一說,「慶陽」一名,取之宋代政和年間。宋太祖建隆元年置慶州團練,乾德初又升為慶州。
  • 範仲淹、包拯、王安石都是北宋名人,他們三人之間有何關係?
    範仲淹、王安石、包拯,都是大家熟悉的人物,其中,範仲淹和王安石,是大家在學習語文的時候順帶認識的,而包拯是大家在影視劇或話劇中了解的。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三人都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即北宋,且三人或多或少都有點關係。
  • 一代名臣範仲淹: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丨周末讀詩
    1038年,西夏建國,進犯北宋邊境;1040年,年逾五十的範仲淹因眾望所歸,被召回京師,擔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一職,鎮守西北要塞,為實現西夏和北宋的議和,鞠躬盡瘁。戍邊期間,範仲淹寫下名篇《漁家傲·秋思》。一句「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道盡軍旅生涯的心酸。通觀全詞,《漁家傲》境界闊大悲壯,已開蘇(東坡)、辛(棄疾)豪放之路。
  • 《孤城閉》詩詞賞析:大放異彩的北宋,詞人名臣皆繁榮
    該詞寫自範仲淹仕途之道的沒落時期,而他正是這個時代從諫如流的象徵。範仲淹的剛正不阿,心懷天下,於宋仁宗時期擔任諫臣,任職期間正值北宋由盛轉衰的轉折,社會矛盾尖銳。於是他的一生就是在不停直諫,然後被貶職,復職後因秉公直諫態度堅決在被罷職的過程中度過的。
  • 《北宋名臣餘靖》 (電影腳本)
    北宋名臣餘靖與風採堂的來歷  「風採堂」是北宋名臣餘靖的後裔的家族堂號。餘靖,1000年-1064年,韶州(今廣東韶關)人,原名希古,字安道,號武溪,諡襄,後人尊稱為「忠襄公」,是北宋仁宗朝的名臣,為官四十多年,校正三史、名列四諫、三使契丹、經制兩廣、二鎮廣南、凡治六州,博學多才,正直敢言,兩次被貶,三次復出。歷任史官、諫官、地方軍事行政長官,官至集賢院學士、工部尚書、柱國、始興郡開國公。
  • 範仲淹去世後,他的子孫後代過得如何?範仲淹得以善終了嗎?
    這句出自《嶽陽樓記》的名言,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人,都非常的熟悉。而這句話的提出者,則是北宋時期的名臣範仲淹。說起範仲淹,這位北宋的名臣,在歷史上可是大大的有名。除了這篇《嶽陽樓記》之外,由他主導的慶曆新政,幾乎影響了北宋上百年的時間。北宋一朝,如果要評一個對北宋影響力的人物榜單,範仲淹絕對能夠名列前十。
  • 清平樂範仲淹是第幾集出場 範仲淹人物仕途背景作品資料介紹
    清平樂範仲淹是第幾集出場  《清平樂》播出僅一天,前兩集中範仲淹還未出場的時候就一再被提及,這位北宋著名人物的名聲可真是了不得。在第二集的後半部分,範仲淹終於出現,剛剛處理完母親喪事的他衣衫襤褸地來到了京城。
  • 餘靖:來自韶關的北宋名臣
    北宋官員,「慶曆四諫」之一。本名希古,字安道,號武溪。韶州曲江(今屬廣東韶關)人。天聖二年進士。歷官集賢校理、右正言,使契丹,還任知制誥、史館修撰、桂州知府、集賢院學士、廣西體量安撫使、以尚書左丞知廣州,卒諡襄,有《武溪集》二十卷遺世。 餘靖小時候十分聰明,過目不忘,自從拜師林浦(即有梅妻鶴子之稱的那位)和張伯端之後,學業大進。
  • 關於慶陽的介紹都在這裡~
    隋唐置慶州,唐代名相狄仁傑曾任寧州刺史,宋代名臣範仲淹父子兩代3人先後知慶州。東漢思想家王符的《潛夫論》、西晉大學者傅玄的《傅子》、明代「前七子」領袖李夢陽的《空同集》等,在中國思想史、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慶陽民俗文化獨樹一幟、異彩紛呈,香包、隴繡、民間剪紙、道情皮影和隴東民歌並稱「慶陽五絕」。慶陽是農耕之源。
  • 範仲淹墓為何不在老家蘇州,卻在千裡之外的洛陽
    有浪即山高,無風還練靜。 秋宵誰與期,月華三萬頃。宋.範仲淹在古人的觀念裡,落葉歸根才是最好的歸宿,那麼範仲淹去世後為什麼沒有葬在老家蘇州,而是把墓地安在千裡之外的異鄉洛陽呢?這其中緣由,卻充滿著心酸和無奈。範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蘇州人士。
  • 戰場父子兵——範仲淹與範純祐
    範仲淹首先想到要重築建於20年前的大順城。此處與金湯、白豹、後橋針鋒相對,能夠與西北方向的柔遠寨、東北方向的荔原堡形成呼應,切斷西夏騎兵的襲擾路線。但在西夏強大騎兵的鼻息之下,大興土木修築堡壘談何容易,須有膽識,更要有擔當,誰來承擔這項艱巨危險的任務?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範仲淹對長子純祐委以重任,要策劃一次瞞天過海的軍事行動。
  • 範仲淹:《漁家傲·秋思》表現英雄氣概,還是渙散軍心貪生怕死?
    我們都知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樣名垂千古的絕句,語出北宋名臣範仲淹。在初中課本上還學習過範公《漁家傲·秋思》,這首詞為我們描述了一幅寂寥,荒僻,蕭瑟,悲涼的邊塞景象;以及邊關將士壯志難酬,思鄉憂國的情懷。
  • 初中文言文閱讀|範仲淹有志於天下
    範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感動得流了淚,離開母親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刻苦讀書。五年中睡覺都沒有脫掉衣服,有時夜晚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臉。他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太陽偏西才吃一點東西。這樣他精通了六部經典著作的要意,情緒激昂地樹立起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壯志。他常常自己吟誦說:「大丈夫應當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後才享樂」。
  • 《清平樂》中有多少宋代文豪?晏殊、範仲淹的名作你會背了嗎?
    範仲淹被一眾學生諷刺卻不卑不亢,他還下定決心要留下來當老師,要好好教導這群頑童。這場戲就把範仲淹的性格特點彰顯了,他擁有不畏艱辛、不懼譏諷的文人傲骨,難怪已經身居高位的晏殊還對他禮遇有加。這位北宋名臣不僅寫下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千古傳頌的名句,這是他的文章《嶽陽樓記》中的文字。
  • 甘肅慶陽「應培盡培」:貧困戶變成「能人大戶」
    高展 攝中新網甘肅慶陽12月18日電 (高展)「目前,全市9107個自然村動力電實現了全覆蓋,我們最偏遠的山村也能用上網際網路;村村通上了水泥路,村民徹底告別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困境。」甘肅省慶陽市委副書記、市長盧小亨18日在慶陽向媒體介紹說,今年,現行標準下全市8個縣區、570個貧困村、14.99萬戶61.05萬貧困人口實現全部脫貧。
  • 甘肅慶陽西峰顯勝黑老鍋峽谷奇異崖石
    甘肅慶陽的奇異崖石峽谷大家見過嗎?慶陽市特有的地理面貌,大家看到各種巖石都奇形怪狀的。 實際上這裡的峽谷是由雨水和河流常年累月衝刷而成。崖石從遠往裡近看,顏色也不一樣,由紅變黑。最近幾年也變成了網紅打卡地,引起了周邊省市好多遊客前來觀光拍照賦詞。
  • 北宋名臣餘靖祖訓
    其自號武溪,武溪是家鄉的一條小河,表達了對前人唐相張九齡號曲江的謙虛和尊敬,曲江是韶關的一條大河。他與範仲淹、歐陽修、尹洙被尊為宋朝「四賢」,與歐陽修、王素、蔡襄被稱為「四諫」,後來官至工部尚書,公元1065年病逝於江寧(今南京),追贈刑部尚書。入廣東省廣州「八賢堂」,為八賢之一。
  • 甘肅慶陽蘋果園飄科技「味」:衛星遠程全覆蓋精準育果
    慶陽蘋果產業快速壯大,得益於現代農業新發展。圖為果農正在採摘蘋果。(資料圖) 高展 攝中新網甘肅慶陽10月18日電 (侯志雄 高展)「我們通過數位化技術重構寧縣鄉村人、田、錢三個要素,打通線上線下,助果農種出好果,賣出好價。」
  • 《清平樂》裡中上之資的範仲淹成為「千古第一完人」的根源剖析
    估計也不用我做太多介紹,百度裡面都有:範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而且舉出的例子人物都是大一統王朝的盛世名臣,立功立言立德均不遜於範仲淹。
  • 和範仲淹組隊安利大美嶽陽
    ——《宋史》一部《清平樂》,被範仲淹實力圈粉,很多網友表示:「這位大叔,我們磕了!」不瞞大家說,小編也成功入坑,且是坑底躺平的那種,很多個寫不出文字的夜晚,都是看著範大叔的劇突發了靈感。話說,不光我們是他的忠實粉絲,他還是宋朝文人們的集體男神,甚至宋仁宗都是他的「迷弟」,恨不得一日謄錄他的詩詞歌賦一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