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去世後,他的子孫後代過得如何?範仲淹得以善終了嗎?

2020-12-23 妖火歷史觀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句出自《嶽陽樓記》的名言,相信絕大多數中國人,都非常的熟悉。而這句話的提出者,則是北宋時期的名臣範仲淹。

說起範仲淹,這位北宋的名臣,在歷史上可是大大的有名。除了這篇《嶽陽樓記》之外,由他主導的慶曆新政,幾乎影響了北宋上百年的時間。北宋一朝,如果要評一個對北宋影響力的人物榜單,範仲淹絕對能夠名列前十。

不過,相比於範仲淹一生的光輝成就,對於範仲淹的身後事,大家往往就沒那麼了解了。實際上,在範仲淹去世後,他的故事尾聲,同樣非常的精彩。

首先,是後代一事。

據正史記載,範仲淹一生共有四子,長子範純祐,次子範純仁,三子範純禮,四子範純粹。

在歷史上,很多聲名赫赫、功成名就的大人物,在子孫後代一事上,往往不太光彩,後輩裡很容易出現紈絝子弟。但是,在這種其中,範仲淹絕對是一個另類。範仲淹雖然身居高位,但他的四個兒子,卻都稱得上是極有出息!

長子範純祐,以聰慧和孝道著稱,曾經因為想要侍奉父母,而拒絕去參加科舉。後來在範仲淹的強烈要求下,才去科舉出仕,曾歷任監主簿、司竹監等職。

次子範純仁,曾在宋哲宗時期,擔任過宰相,為官清廉賢明,繼承了範仲淹的遺志,時人都稱之為布衣宰相。更為難得的是,範純仁能做到宰相的位置,完全是靠的自己。因為範純仁是在範仲淹死後,才出來做官,所以基本上也沒有什麼老爹幫忙關照開路的事情。

三子範純禮,歷知遂州、京西轉運副使、江淮荊浙等路發運使等職,到了宋徽宗時期,更是一度做到了禮部尚書的位置。為官幾十年,同樣官聲極好。

四子範純粹,以祖蔭出仕,在宋哲宗元祐年間,最高做到過戶部侍郎一職。

範家四子,或許有憑藉祖蔭出仕的情況,但這也是因為當時的社會原因。北宋一朝,如果家裡出過一些高官,子孫後輩是可以不通過科舉,直接憑藉祖蔭出來做官的。但是,出仕之後,能夠做到哪一步,那就要憑自己的本事了。而範仲淹的四個兒子,基本上都是在範仲淹從宰相位置上卸任,甚至是死後,才出來做官的。所以,他們的成就,完全可以說是他們自己的成就。

更為難得的是,範家四子,全都是官聲極好。四兄弟不管擔任什麼職位,從來沒有貪贓枉法的事情出現。之所以會這樣,恐怕也離不開範仲淹成功的家教。範仲淹本人為官,就極其清廉,也是給後代做了一個好的榜樣。

不過,在北宋之後,範家雖然依舊是耕讀傳家,但卻再沒出過什麼太重要的人物。直到數百年之後,到了明末清初的時候,才出了一個名叫范文程的後人,曾在清朝建立的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除了後人之外,範仲淹死後,被贈予了『文正』二字諡號。這兩個字,可以說是對範仲淹一生的至高評價。因為在古代,尤其是從宋朝開始,文正二字的諡號,歷來都是文臣們追求的至高榮譽。從宋朝到清朝,九百多年的歷史當中,能夠得到這個諡號的,也只有二十四人而已。

皇佑四年,範仲淹病逝於徐州,時年六十四歲。死後葬於洛陽城東南,其墓今日尚在。

善終。

相關焦點

  • 「高考移民 」範仲淹
    時年範仲淹剛過三歲,繼父為他取名朱說(yuè)。以後,朱說母子隨著朱文翰宦遊各地。繼父倒是十分疼愛朱說,想讓他學習做生意,以便將來獨立謀生,但朱說對此毫無興趣。景德元年(1004),朱文翰調任淄川長史,住在秋口鎮。這時,謝氏已接連生下三個兒子。景德二年(1005),十六歲的朱說進了淄川郡學,幾年後考中了生員(秀才)①。
  • 範仲淹墓為何不在老家蘇州,卻在千裡之外的洛陽
    宋.範仲淹在古人的觀念裡,落葉歸根才是最好的歸宿,那麼範仲淹去世後為什麼沒有葬在老家蘇州,而是把墓地安在千裡之外的異鄉洛陽呢?這其中緣由,卻充滿著心酸和無奈。範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蘇州人士。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話說在範仲淹兩歲時,其父親範墉就因病在徐州任武寧軍節度掌書記期間逝世。
  • 硬核範仲淹:如何將一把稀爛的牌打出王炸頂級配置?
    但走出「王炸」人生的範仲淹,在剛剛出生的時候,卻抓到了一幅不能再爛的牌。他還在懵懂之中,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帶他改嫁到姓朱的一戶人家中。也許是母親良好的生活作風影響了他,範仲淹從小就懂得勤儉節約,看到朱家子女鋪張浪費的習慣,範仲淹沒忍住說教了他們一番。
  • 範仲淹的電終於耗盡了.
    應該是一代猛男範仲淹,寫出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嶽陽樓記》。是的。範仲淹的人生高光時刻,不是他做了副宰相,主持了慶曆新政;也不是他在西北如戰神般,御西夏於千裡之外。也不是他倡導教育,到處是他的學生。這些,都比不上《嶽陽樓記》的影響力。更驚人的是,老範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並未去過嶽陽樓。
  • 《清平樂》中的人物:範仲淹,「天地間第一流人物」該有啥標準
    最後,他感嘆道,如果沒有志同道合者,我的歸宿又在哪裡呢?這一晚,範仲淹還不知道,他的這篇《嶽陽樓記》已經悄然有了不朽生命力,一直澎湃在無數追隨的仁人志士血脈之中。其實,這並不是一時興起的文字,而是他一生言行的積澱。這一年,距離範仲淹去世,只有五年了。
  • 清平樂範仲淹是第幾集出場 範仲淹人物仕途背景作品資料介紹
    清平樂範仲淹是第幾集出場  《清平樂》播出僅一天,前兩集中範仲淹還未出場的時候就一再被提及,這位北宋著名人物的名聲可真是了不得。在第二集的後半部分,範仲淹終於出現,剛剛處理完母親喪事的他衣衫襤褸地來到了京城。
  • 看《清平樂》 品範仲淹
    他在30多集後才遲遲登場,而且是被彈劾的。慶曆三年鄭戩告發滕宗諒在涇州濫用公款;監察御史梁堅彈劾滕宗諒在涇州濫用公使錢十六萬緡。這個罪名可不小。這次言官打了範仲淹一個措手不及,他們不給範仲淹調查事實真相的時間啊。範仲淹只得在殿上以個人性命擔保滕宗諒沒有貪汙之舉——因為他相信滕宗諒的人品。範仲淹實在不是一個好律師——證據呢?
  • 歷史上呂夷簡和範仲淹的相殺相愛
    鑑於當時呂夷簡是獨相狀態,範仲淹的外黜在程序上他肯定有過經手,兩人自此結下「梁子」。明道二年(1033)的廢后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與宋仁宗親政後的逆反心理有關。早在仁宗十五歲成婚時,年輕的皇帝情竇初開,早戀的對象則是王蒙正的女兒。據說此女「姿色冠世」,但是劉太后死活不同意這門親事,硬讓仁宗娶了後來的郭皇后。
  • 劉鈞 一曲《漁家傲》走近範仲淹
    熱播劇《清平樂》中,範仲淹一曲《漁家傲》唱得盪氣迴腸——「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清平樂》的原名《孤城閉》,正是取自範仲淹的這首《漁家傲》。那也是演員劉鈞最喜歡的一場戲,此時他是離範希文最近的人。接到這個角色時,劉鈞曾惴惴不安,「這是我演藝生涯中最大的挑戰。」彼時,他剛剛出演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盛紘。
  • 硬核範仲淹:如何把稀巴爛的人生打造出王炸頂級配置
    朱說原本姓範,出生在北宋時期的蘇州(公元989年),父親在他兩歲那年去世了。母親馬上被趕出了家門,因為,她是妾。你以為老公死了,正妻眼裡還能容得下一個小妾?合法的也不行。這個20歲左右的小媽媽只能選擇帶著兒子改嫁——生存,才是第一問題。繼父是淄州長山縣的一個下級小官吏,工資不高,要養活好幾個孩子。
  • 初中文言文閱讀|範仲淹有志於天下
    注釋孤: 幼年失去父親適:適,出嫁既長:長大後。昃(zè):日偏西六經:指《詩》、《書》、《禮》、《易》、《樂》、《春秋》旨:意思譯文範仲淹二歲時父親去世範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感動得流了淚,離開母親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刻苦讀書。五年中睡覺都沒有脫掉衣服,有時夜晚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臉。他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太陽偏西才吃一點東西。這樣他精通了六部經典著作的要意,情緒激昂地樹立起了治理天下的雄心壯志。他常常自己吟誦說:「大丈夫應當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後才享樂」。
  • 範仲淹:射陽湖畔憂國情
    他身體力行,與民工一起奮戰在工地,大風卷著浪濤衝到他腿上,兵民們紛紛驚避,官吏也驚慌失措,範仲淹卻巋然如山,他示意身旁的同年好友滕子京,從容不迫地屹立在一段堤堰上。其實榜樣力量的無窮,就在於不僅能身先士卒,更能臨危不懼,自然成為民眾的主心骨。百姓發現他兩人泰然自若,情緒也安定下來。經過範仲淹等人的努力堅持,捍海治堰又全面復工。
  • 範仲淹並不是富豪,留下的遺產卻無與倫比,供養族人800年
    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六十四歲的範仲淹強撐病體前往潁州,在途中病逝。消息傳開,四方之人無不嘆息。在範仲淹管轄過的陝西路,邠州和慶州的百姓早就為他修建了生祠;當地的幾百名羌族首領聽說範仲淹去世了,像失去父親一樣聚集起來號啕大哭,齋戒三天才離去。
  • 成語故事 |《近水樓臺》斷虀畫粥的範仲淹的故事
    這個成語和北宋的一個牛人有關,這個人就是文武兼備、智謀過人的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範仲淹是家中第三子,父親是個官員,應該生活還是不錯的,可是天有不測風雲,範仲淹兩歲時父親就去世了,他媽媽抱著他改嫁到長山一個富戶朱家。過了幾年,少年的範仲淹開始讀書了,他十分刻苦,雖然家庭條件不錯,可範仲淹為了磨練自己,就常去旁邊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讀書,在寺廟的生活十分艱苦。
  • 家風故事匯② | 窮且益堅 胸懷天下——範仲淹
    家風故事匯② | 窮且益堅 胸懷天下——範仲淹 2021-01-06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範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身世激發鬥志 「太平燕趙許閒遊,三十從知壯士羞」範仲淹身世曲折。他兩歲時,父親便去世了。母親孤苦無依,只好帶著他改嫁到了一個朱氏大戶,範仲淹也隨之改名叫「朱說」。史書記載,他「晝夜不息」,冬天讀書犯困就用冷水洗臉;食物匱乏時便喝粥度日,據說他常常將粥冷凍後切為四塊,早晚各食兩塊;此外,為了節約時間,他睡覺甚至不脫衣服……經歷長達五年近乎自虐的學習過程,範仲淹的才學大有長進。
  • 範仲淹的兒子,沒一個是差生
    忽然宋徽宗派人傳來聖旨,要他嚴審淳澤村謀反案。欽點大案怎可怠慢,當下派衙役密密查訪,將人犯提來細細審問。案件很快水落石出,結果令人啼笑皆非。淳澤村的一個村民,去戲場看戲,回家途中看見木匠在做木桶。戲迷入戲太深,抓過木桶倒扣在頭上,模仿皇帝的平天冠,並洋洋自得地說:「俺和先主劉備比起來如何?」木匠的覺悟非常高,一把揪住這個渾人,扭送衙門。
  • 一份遺產,13條規定,範仲淹是怎麼做到使家族興旺800年的?
    範仲淹是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無限接近完美的一個人。他幼年經歷曲折。兩歲時親生父親去世,母親原是父親的小妾,不被正妻所容,父親去世不到半年即被迫改嫁。繼父朱文翰也是文化人,進士出身,官職雖小對範仲淹也還不錯。可惜繼父去世的早,範仲淹在繼父去世後從大哥口中才得知自己並非親生兒子,內心十分苦悶。幸好範仲淹自身十分努力。
  • 範仲淹:一句人不寐,多少徵夫淚
    範仲淹歷來重視西陲邊事,從上任之初就謹小慎微,作為一鎮主帥,他不能像少年時那番意氣風發,直闖宮門,和皇帝當面鑼對面鼓的辯論抬槓了,面對夏軍的神出鬼沒,範仲淹強調以守為攻,打算靠漢化和國力,逐漸碾壓西夏,也和為劍,兵不血刃,獲得最終的勝利。
  • 千秋人物記-「君子世無雙,陌上人如玉」-請君喚他範仲淹
    初心幾多,幾人還在,浪淘過沙子後,只剩下金子閃閃發光。 三、盡孝幸有母為官但念民 高中進士,迎回母親,朱說改為範仲淹,取字希文。繼父墳前,朱說焚香祭拜,舔犢之情,不敢有忘,而三拜之後,朱說將是範仲淹,不再是朱家子弟。 而多年後,範仲淹在長山縣長大的那個村子,改為了範公村。凡一心為民者,民也一心為他。立祠祭奠,香火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