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一句人不寐,多少徵夫淚

2020-12-21 子夢奇談

範仲淹的「孤城閉」

前不久,由小說《孤城閉》改拍的電視劇《清平樂》霸屏,天天都能看到討論它的文章和帖子。

「孤城閉」出自範仲淹的《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這首詞隱約中透著濃鬱的悲涼,和《嶽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雄姿勃發,判若兩人。此時的範仲淹,已經不是那個衝勁滿滿的年輕小夥子,戍邊以來,範仲淹不僅要面對朝堂上的唇槍舌劍,更看到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人間慘劇。而西夏軍隊頑強的勢力,更讓「後天下之樂」成為了一個遙不可及的泡影。

範仲淹歷來重視西陲邊事,從上任之初就謹小慎微,作為一鎮主帥,他不能像少年時那番意氣風發,直闖宮門,和皇帝當面鑼對面鼓的辯論抬槓了,面對夏軍的神出鬼沒,範仲淹強調以守為攻,打算靠漢化和國力,逐漸碾壓西夏,也和為劍,兵不血刃,獲得最終的勝利。

這種思路明顯不符合「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君子黨人的報復和理想,尤其是和範仲淹惺惺相惜的同僚——韓琦的思路,背道而馳。韓琦曉暢軍事,總想主動出擊,逼西夏決戰,而後運用自己的戰術思維,畢其功於一役,只要能殲滅西夏的騎兵主力,宋帝國禁軍便可長驅直入,進軍靈州城下。

宋軍兩位高級將領,在朝堂是相濡以沫的真君子,也是互相扶持的一對兒名臣,但是在這大漠孤煙的戈壁灘上,裂痕越來越大。

而作為朝廷,宋仁宗勵精圖治了那麼多年,堪稱將大宋治理出了一片盛世,宋朝國力鼎盛,國庫富饒,平定西夏,自然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在軍力日漸強盛的宋仁宗眼裡,西夏之事指日可破,對範仲淹也是心懷嘀咕,在宋仁宗心中,韓琦的決戰思路,似乎更對他的口味和路數。

西夏不同於遼國,遼國是和宋帝國鼎足而立的「外國人」,而夏國則是滋生在宋境內的「臺獨分子」,而對於西夏國事的哀傷,也成了兩宋軍旅詩人的隱痛與永殤,多少年後,名將嶽飛在他的《滿江紅》中,仍然用「踏破賀蘭山缺」來感慨自己的抱負。

而被君子們視為偶像的範仲淹,既然已經身在邊陲,更是對西夏之事耿耿於懷。但是,理想歸理想,人在為理想而奔波奮鬥的過程中,聰明人並不執念於那些曾經少年的想法,而是不斷修正著自己的目標,並且,竭盡所能地去影響別人。

這就是範仲淹想做的。他不僅要說服老友韓琦,還要說服皇帝,以及那些曾經和自己在一條戰壕的君子黨們。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排解鬱悶的範仲淹,都拿「秋氣」作為自己文章的開篇和詩文的開頭。

據宋人魏泰《東軒筆錄》說:範仲淹守邊時,作《漁家做》歌數闋,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頗述邊鎮之勞苦,歐陽修嘗稱為「窮塞主」之詞云云。

夜夜「人不寐」

這種情況下,範仲淹確實很難入眠,而且,時不時感到秋風刺骨。

「塞下秋來風景異」。當時,範仲淹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鎮守延州(今延安)。延州是宋朝與西夏對峙的前線,是一座阻止西夏進攻的軍事重鎮,因而有「塞下」之稱。

秋天的塞外之地風景與中原大有不同,作為南方人的範仲淹自然有著比北方人更為敏感的季節替換感。這讓悶於邊事的範仲淹,顯得格外悽冷。

而「衡陽雁去無留意」並不只是要描寫大雁到了秋季向南方遷徙的自然現象,大雁南飛,毫無留戀,更加映襯了,西陲邊地的苦寒,也是範仲淹的心境寫照。

入主延州之後,範仲淹勵精圖治,淺攻彈敵,和韓起一道,讓西夏人驚嘆,說」不以延州為意「因為這個看著文質彬彬的範夫子比之前的老範夫子厲害太多了。老範夫子叫範雍,是一個夏軍還沒到,先求神拜佛求菩薩保佑的庸臣。

雖然戰事又有了起色,但是兩國交戰,受苦的始終是老百姓。也正是親眼看見了狼煙遍地和數不盡的生離死別,範仲淹才有了以和促戰的戰略雛形。

但這種戰略又談何容易?

首先,戰友與自己分歧很大。韓琦和自己惺惺相惜,卻在這個關鍵問題上,意見大相逕庭。

其次,皇帝的態度給了範仲淹巨大的壓力。

最後,範仲淹也預感到了,這種戰略雖然看上去,戰爭成本低,但是耗時長,在過程中,發生什麼事情,誰也無法預料。」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在這漫長的過程中,不僅充滿了冰霜,而且自己」歸無計「,很可能」出師未捷身先死「,成為了無數倒在無定河邊的枯骨之一。

將軍白髮徵夫淚

就在範仲淹夜夜人不寐的時候,韓琦開始了他的行動。韓琦的本意是,誘使西夏軍出擊,而後,猛將任福帶宋軍主力急進,並在預備地域隱蔽,對夏軍施展突然襲擊。

在韓琦看來,只要任福能夠按時進入指定地域,必然能對西夏造成重創,他不僅能夠完成自己「畢其功於一役」的作戰構想,還能大大嘲諷一下老朋友範仲淹一頓。

看看,按我的想法,這不就解決了嗎?還用得著你悲天憫人地」人不寐「嗎?

結果,事與願違。這場戰鬥,雙方都是在想方設法伏擊對方,而宋軍的伏擊部隊,中了夏軍的埋伏,幾乎全軍覆沒。宋軍不僅沒有實現畢其功於一役的戰略構想,反而失去了野戰主力部隊,只能慘敗而歸。

而主帥韓琦,雖然謀劃地天衣無縫,卻輸給了運氣。

韓琦在大路上,遇到了撤退的宋軍,和為宋軍陣亡將士招魂的家屬。

白髮人送黑髮人,嗷嗷待哺的兒女,聲嘶力竭的呼喚父親,韓琦也是心如刀絞。

由於韓琦斷送了野戰主力,宋軍不得不全線退守,而後,韓琦範仲淹皆被貶,範仲淹此時也成了他詩歌中的大雁,離開了延州。

但範仲淹並不是」無留意「,他多麼希望還留在邊地,多麼希望看不到這麼多徵夫淚和老友韓琦的,那一頭因為憂傷,而變得花白的頭髮。

相關焦點

  • 《漁家傲》——範仲淹(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拍一拍宋朝#漁家傲——範仲淹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提起豪放詞,的確是蘇軾、辛棄疾的作品更有名氣,也更為後世所熟知。然而,範仲淹才是宋詞裡豪放詞風的先驅者。宋詞之前,無論花間詞,還是李煜的詞,都是偏向於婉約的,而範仲淹創作這首《漁家傲》的時候,蘇軾還是個幾歲的孩子呢。
  • 一代名臣範仲淹: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丨周末讀詩
    1038年,西夏建國,進犯北宋邊境;1040年,年逾五十的範仲淹因眾望所歸,被召回京師,擔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一職,鎮守西北要塞,為實現西夏和北宋的議和,鞠躬盡瘁。戍邊期間,範仲淹寫下名篇《漁家傲·秋思》。一句「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道盡軍旅生涯的心酸。通觀全詞,《漁家傲》境界闊大悲壯,已開蘇(東坡)、辛(棄疾)豪放之路。
  • 史上最經典的四首《漁家傲》,範仲淹「將軍白髮徵夫淚」千古絕唱
    至範仲淹乃有本調之創,題義蓋與「漁家樂」無二致也。歐陽修用此調作十二月鼓子詞,以詠十二月之節序風物;又另有十餘首以寫景、應歌或酬贈,使題材得以開拓。此調於流暢中有低沉壓抑之聲情,宋人用者甚眾。因聲律近於七言仄韻詩體,力求避免以詩法入詞。〔宋〕範仲淹《秋思》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 範仲淹:《漁家傲·秋思》表現英雄氣概,還是渙散軍心貪生怕死?
    韓琦帶著皇帝的旨意來跟範仲淹商量,範仲淹不同意,在送走韓琦後,範仲淹獨自坐在塞外城下,唱起了這千古絕唱:漁家傲· 秋思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 ,將軍白髮徵夫淚。
  • 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戰爭,永遠是悲歌
    「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名詩一句,心思萬緒,千載已寂,感情又起。想到自然經濟下男耕女織社會裡的悲酸,有太多的言語不知從何說起,有太多的感觸卻找不到能夠表達的恰當文字,唯剩嘆息,不能自已。最終選擇長臥疆切的衛士們,卻沒給我們留下多少深刻的足跡。沒有刺吝「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反」的慷慨悲嘆,沒有遊子「西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迷惘悽悵。 或許這是政治與歷史交織的迷離,抑或是歲月與人世變遷的忽視,卻不該是我們淡忘了的一沫血色!也許正如秦兵馬俑一樣,需要撥濃霧,尋覓塵封下的真實,回眸一個個真實令人敬仰的身影。
  • 將軍白髮徵夫淚 範仲淹寫出了漁家傲 為何卻說蘇軾開創豪放詞派
    問題」:範仲淹的《漁家傲·秋思》豪放在先,為何卻說蘇軾開創了豪放詞?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 高考必背64篇之範仲淹《漁家傲》
    ·秋思》是北宋詞人範仲淹創作的一首詞。這就逗出了下句:「人不寐」,補敘上句,表明自己徹夜未眠,徘徊於庭。「將軍白髮徵夫淚」,由自己而及徵夫,總收全詞。將軍或者說詞人通宵不眠,發為之白的原因,很明顯是「燕然未勒歸無計」造成的,徵夫落淚也是出於同樣原因。
  • 39歲男護士援鄂歸來滿頭白髮,網友感慨: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如果要死,我寧願是我。」這是抗疫護士王本學的原話。王本學在負責的這些病人中,有一位患者的一家四口都被感染了,同時的進入到了放艙醫院。
  • 範仲淹最蒼涼慷慨的詞,《漁家傲》,被譽為豪放詞的開端!
    導語:悠悠羌笛,述不完的故鄉愁;漫漫長夜,流不盡的徵夫淚。範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一首《嶽陽樓記》讓範仲淹名垂千古,從而讓人很少記起他的詞作。雖說他現存的篇章不多,但篇篇令人回味無窮。漁家傲範仲淹是江蘇人,南方人對季節的變化總是非常有感觸。邊塞的秋天和家鄉總是不同,空中的歸雁又飛回衡陽,沒有絲毫的留意。
  • 範仲淹困守孤城閉,宋仁宗享受清平樂
    因為總是打不贏,他們經常回不了家,我們從範仲淹寫的詞《漁家傲.秋思》中可以看出。漁家傲.秋思範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是宋與西夏的戰爭,1038年西夏元昊稱帝後,連年侵宋。由於積貧積弱,邊防空虛,宋軍一敗於延州,再敗於好水川,三敗於定川寨。
  • 晏殊範仲淹歐陽修齊聚《清平樂》,詩歌男團杯酒論乾坤
    晏殊、歐陽修、範仲淹等一大批文壇大佬齊聚《清平樂》,範仲淹範仲淹以天下為己任,提起他,總不會忘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也是範老一生的寫照。他的詩詞,不論是「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還是「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亦或是「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裡」,都是流傳千古的名句。
  • 《清平樂》:那個拍門求賜對的範仲淹,一生都在追尋古仁人之心
    提起範仲淹的大名,想必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如雷貫耳,立馬就想起那些年被默誦並默許全文支配的學生時代。我們讀過《嶽陽樓記》中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背過《漁家傲·秋思》中的「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 範仲淹到底有多愁?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今天我們來來看看範仲淹眼中的愁到底有多愁。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譯文: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邊地悲聲隨著號角響起,在重重疊疊的山峰裡。
  • 古詩:範仲淹《漁家傲·秋思》
    作品鑑賞      範仲淹《漁家傲》一詞開篇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一句極力渲染邊塞秋季風景的獨異,上片寫景,描寫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從視覺聽覺等方面表現了邊塞地區的蕭條寂寥。  起句「塞下秋來風景異」,「塞下」點明了延州的所在區域。「秋來」,點明了季節。
  • 看《清平樂》 品範仲淹
    我想品一品範仲淹其人其事。《清平樂》的主角當然是宋仁宗(王凱飾)和皇后曹丹姝(江疏影飾)。仁宗朝文星璀璨:晏殊、歐陽修、蘇瞬卿、蔡襄、梅堯臣、範仲淹……範仲淹只是眾多臣工中的一員。這次言官打了範仲淹一個措手不及,他們不給範仲淹調查事實真相的時間啊。範仲淹只得在殿上以個人性命擔保滕宗諒沒有貪汙之舉——因為他相信滕宗諒的人品。範仲淹實在不是一個好律師——證據呢?而且,滕宗諒為了怕連累無辜,將一應材料全部燒毀——毀滅證據,罪加一等。要是在現代法庭,他非輸了官司不可。賈昌朝因此反諷範仲淹未了解詳情就隨意評論,有些武斷。
  • 範仲淹最悽美的一首詞,李清照模仿出另一首經典,千年來難分高下
    歷史長河中完美的人不多,範仲淹算一個。范文正公一生政績斐然,他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是說說而已,他真的做到了。為官37年間,他恪盡職守,高風亮節,鞏固西北邊防,修堤壩治水患。為文,他也是才華橫溢,既能寫散文,也能填詞,更寫得一首好詩。
  • 你了解「國民偶像」範仲淹嗎?快來測試是否合格「範粉」
    手機屏幕前的你,說不定也是範仲淹的一位「粉絲」。但你真的了解這位「國民偶像」嗎?不如來做一份粉絲答卷,看看你究竟能得多少分。你有多了解「國民偶像」範仲淹「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是範仲淹哪首詞作中的句子?A.漁家傲·秋思B.蘇幕遮·懷舊C.御街行·秋日懷舊答案:A。《蘇幕遮·懷舊》也是一首名詞,「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就出自這裡。
  • 和範仲淹組隊安利大美嶽陽
    ——《宋史》一部《清平樂》,被範仲淹實力圈粉,很多網友表示:「這位大叔,我們磕了!」不瞞大家說,小編也成功入坑,且是坑底躺平的那種,很多個寫不出文字的夜晚,都是看著範大叔的劇突發了靈感。話說,不光我們是他的忠實粉絲,他還是宋朝文人們的集體男神,甚至宋仁宗都是他的「迷弟」,恨不得一日謄錄他的詩詞歌賦一百遍。
  • 《清平樂》中有多少宋代文豪?晏殊、範仲淹的名作你會背了嗎?
    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2、「不合禮儀」範仲淹登場,《嶽陽樓記》不好背啊!範仲淹被一眾學生諷刺卻不卑不亢,他還下定決心要留下來當老師,要好好教導這群頑童。這場戲就把範仲淹的性格特點彰顯了,他擁有不畏艱辛、不懼譏諷的文人傲骨,難怪已經身居高位的晏殊還對他禮遇有加。這位北宋名臣不僅寫下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千古傳頌的名句,這是他的文章《嶽陽樓記》中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