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遺產,13條規定,範仲淹是怎麼做到使家族興旺800年的?

2021-01-18 萬裡挑園

範仲淹是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無限接近完美的一個人。

他幼年經歷曲折。兩歲時親生父親去世,母親原是父親的小妾,不被正妻所容,父親去世不到半年即被迫改嫁。

繼父朱文翰也是文化人,進士出身,官職雖小對範仲淹也還不錯。可惜繼父去世的早,範仲淹在繼父去世後從大哥口中才得知自己並非親生兒子,內心十分苦悶。

幸好範仲淹自身十分努力。他發奮讀書,努力克服貧匱的物質生活,在27歲時便高中進士被授予官職。

宋朝官吏的俸祿中,是含有職田的。官員可以靠租田收取租稅,這屬於自己俸祿的一部分。

上任沒多久的範仲淹,做了兩個決定。一個是把自己的職田交給借繼父家的兩個哥哥朱諄朱誠打理,以報答繼父的養育之恩,另一個決定就是回蘇州老家範家認祖歸宗。

後來,範仲淹的官越做越大,但由於他總是秉言直諫,因此常常遭到貶黜。

1049年,範仲淹由於在中央推行新政受挫,人生中第三次被貶。只是,這一次的貶謫卻促進了「範氏義莊」的創立。

範仲淹此次被安排到了杭州做知府,杭州與老家蘇州距離很近,範仲淹得以數次回鄉看望族中父老。他了解到族中有很多子弟生活困苦,於是決定拿出自己畢生積攢的俸祿,在蘇州吳縣購買了1000多畝田地,又買了一所大宅院,建立了範氏義莊。

範氏義莊的創立和現在的家族慈善基金頗有相似之處。用途包括對貧困的族人進行救濟、用於宗族成員的教育、考試、婚喪嫁娶,以及房屋的修繕和祖先的祭祀等。

按理說,範仲淹在幼時經歷如此曲折,很大程度上與範氏家族中無人庇護他們母子有關係。

即便這樣,範仲淹在有能力之後,不是選擇自己享受,而是選擇無私奉獻以德報怨,將積蓄全部拿出來創立義莊,使得貧困的範氏族人避免了流離失所的悲慘命運。

範氏義莊之所以能夠延續800年,首要原因是制定了詳細的規章制度,有一套不斷完善並且行之有效的制度。

範氏義莊建立之初,範仲淹制定了十三條規定。規定的內容很詳細,包括了米、布匹、金錢的發放對象、數量、管理方式等。

範仲淹的規定並不是冷冰冰的,裡面充滿了人性化的措施和平等的觀念。比如族人不論貧富,一視同仁;無經濟收入的婦女也給予發放;再婚的範家女兒也可以領到二十貫的錢。

在範仲淹的設計下,範氏義莊採用了類似當代「三權分立」的模式,即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有效分離並相互制約。這個制度後來經過範仲淹的次子範純仁和歷代範氏子孫修訂、完善,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用法治代替人治,保證了「範氏義莊」的千年傳承。

第二個原因是良好家風的傳承

範仲淹晚婚晚育,36歲才結婚生子,但他並不溺愛子女,對每個孩子都嚴格要求。範仲淹當時已經身居高位,但生活簡樸,從來沒有以權謀私、媚上欺下。俗話說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師,他的言傳身教給孩子們樹立了標杆形象。

長子範純祐,官職雖然不大,但年紀輕輕就和父親奮鬥在抗擊西夏的第一線上,與基層士兵同吃同住,毫無貴公子的架子;

次子範純仁,官至宰相,成就超過了父親;第三子範純禮,官至禮部尚書;第四子範純粹,官至戶部侍郎。

在這種「耕讀傳家」榜樣的帶動下,範氏義莊培養出了大批人才。宋朝中進士者22人,明朝中進士者30人,清朝僅順治一朝就出了進士12人。

這些子孫將範仲淹的百字家訓理念一代一代堅持了下去。

第三個原因是範仲淹的個人魅力

範仲淹一生愛民,留下了「範公堤」等民心工程,在群眾間有很高的呼聲。同時,他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獲得了歷代統治者的高度認同,他們將範仲淹樹立為「人臣典範」進而認同了範氏義莊的存在,並給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

儘管如此,範氏義莊在800年的發展中還是經歷了許多波折。

明朝時期,因為明朝對江浙地區收取重稅,範氏義莊收入每況愈下,幾乎無法周轉。官至浙江按察司提學副使的範仲淹第十六世孫範惟一,辭官後回蘇州親自打理,最終克服了種種困難,維持了義莊的規模。

到了清朝,範氏義莊終於跨入了史上最繁盛的時期,到了清末,範氏義莊的田地達到了5300畝的巔峰。

有人說,中國歷經800年不衰的家族只有兩個,一個是孔子的家族,另一個就是範氏家族。

範氏家族的明智,包容,與世無爭,修身立人,專心做事;無論從政,還是經商,治家,追求的是天人合一,文正公憂國憂民是範氏族人的榜樣,才使得範氏家族繁榮至今。

相關焦點

  • 範仲淹並不是富豪,留下的遺產卻無與倫比,供養族人800年
    以範仲淹的境界,當然沒打算讓子孫們靠他的遺產過上優裕的生活,他的兒子也很爭氣,除了老大因病不能出仕,餘下三個均為高官,老二範純仁還當了宰相。範仲淹考慮的是家鄉的整個範氏家族,貼補族人嫁、娶、喪、祭等事宜的用度,接濟貧困者,總的來說是為了長久保障族人的溫飽。範氏義莊相當於一個慈善信託基金會,供養了範氏家族800年之久。
  • 中國800年來長盛不衰的家族!(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才是人生第一大事!)
    看他的傳記,得知他曾養活三百多家。一個人的收入養活了三百多家,你就曉得他自己也只能餬口而已。如果過得很富裕,他哪有能力養活三百多家。這是我們中國人中的大賢。不久範仲淹四個兒子長大成人,均聰穎非凡德才兼備,分別官至宰相、公卿、侍郎,範家的曾孫都賢顯貴,綿延不絕,至今已八百年了,蘇州一帶範氏後人依然興旺。範仲淹善心為他人謀福利,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其功德是無法估量的。
  • 佛教:大富之家,往往有這3個「徵兆」,有一個家庭也興旺
    其實在生活當中,一個家庭是否能夠興旺發達,就在於一個家庭是否和睦,兒女是否有孝道,而且在經濟方面是否能夠做到勤儉。若一個家庭滿足了以上這三點,那麼這個家庭確實能夠興旺發達。如果一個人能做到孝敬父母,就能夠感受孝賢的子孫,也能夠感召佛菩薩。2、廣積陰德都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其實這就是我們佛教當中的因果之說,如果一個人能夠留奇才給他的後一代,那麼就很難保證他的後代當中沒有不孝順的子孫;而且劉志佳的格言給下一代,那麼他的子孫也不一定都肯讀;只有一個人廣積陰德,做到盡處自身受用,遠處他的福氣才能夠造福子孫。
  • 家族會不會興旺,其實早已註定,看家中這4點就清楚了
    要知道有些時候家族興不興旺是離不開這個家族的家風的。家族會不會興旺,其實早已註定,看家中這4點就清楚了,你就能夠一目了然的知道這個家族會不會興旺.要知道一個人如果心中有孝,他就會為這個家而努力,為這個家而打拼,無論在逆境還是順境,他都不會忘記自己的目標,當家中的兒女已經撐起了半邊天了,那這個家族能不興旺嗎?家族的興旺與兒女是否孝順有直接的關係,孝順的兒女不會當啃老族,在家裡坐吃山空。他們反而會為了整個家族的命運而更加的努力,更加的拼搏。
  • 英國800年的階級固化,貴族如何避開高昂遺產稅讓財富代代相傳
    英國的遺產稅非常高昂,錢越多,需要交納的遺產稅就越多,遺產一代代傳下來,不出三代就得脫離貴族頭銜,所以有些人就很好奇在高昂的遺產稅下,貴族是如何一代代傳承下去的呢?貴族不想把錢白白給了政府,所以為了規避遺產稅,就產生了一個「信託制度」。
  • 曾國藩幾句家訓,揭開家族興旺的秘密
    一個家族綿延興盛兩三代可以依靠祖父輩的積累蔭護,可若想靠祖產興旺數代則是不可能的,曾國藩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事實,他曾經對家人說,「仕宦之家,不蓄積銀錢,使子弟自覺一無可恃」,因此,「絕不留銀錢與後人」。曾國藩沒有給子孫留下任何財產,但他卻給其後世子孫留下了能夠世代不朽的真正財富,這就是以家書為體的曾氏家訓。
  • 探秘家族傳承:承繼有術——家族信託、保險、遺囑三利器
    麥肯錫的研究報告也顯示,全球家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4年,真正可以順利完成二代傳承的家族企業僅佔30%,能夠傳至第三代的家族企業數量還不足13%,只有5%的家族企業在第三代以後還能夠繼續創造價值。可以看到,家族傳承的需求正日趨年輕化,因而也更見迫切性。
  • 《清平樂》裡中上之資的範仲淹成為「千古第一完人」的根源剖析
    估計也不用我做太多介紹,百度裡面都有:範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範仲淹像,怎麼是唐常服帽?可以說,範仲淹在家風家教方面應該是頂尖的專家,或者說範家的確運氣不錯,宋元明清後,範家一直長盛不衰,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接一代,史書上有孔家和範家的講法,孔家自是不用說,範家自宋以後也興旺了八百年。甚至有人誇張地說,宋以後的千年裡,範家總共出了四百多個進士,八十多個狀元(其實不可能有那麼多),在那個文場如戰場的一個個年代裡,你完全可以感覺到時人對範家的震撼與仰慕。
  • 關於遺產繼承在《繼承法》中的具體法律規定
    ③遺產分割後,繼承人對被繼承人遺產享有所有權。(3)根據《繼承法意見》規定,遺產處理前或者訴訟進行中,繼承人對放棄繼承翻悔的,由法院根據其具體的理由,決定是否承認。遺產處理後,繼承人對放棄繼承翻悔的,不予承認。
  • 亞洲女首富的800億遺產爭奪大戰!
    另一邊,就有博主發文曝光:林奇和她的姐姐有一個非婚生子,而遊族網絡的人,隱瞞了這個孩子的信息,阻礙他合法繼承遺產......到底是真是假,我想等子彈再飛一會。但在這背後,每每富豪離世,遺產爭奪往往都是一場大戲!家族內部搶錢也就算了,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人都會出現。
  • 家族·人物 | 中國五大遺產爭奪案,李嘉誠分家成榜樣,何霍兩大家族令人心酸
    第五:林百欣家族排名第五的富豪家族是林百欣家族。林百欣跟李嘉誠一樣是潮汕人,當年帶著13元來闖香港,創造了龐大的麗新帝國。霍英東去世後留下了600億的遺產,還有一份遺囑。其實霍英東生前已經安排妥當,已經是在1978年提出立下了遺囑。霍英東一生有3妻10子,他明確規定他的三大事業由長房的三子繼承,長子霍震霆繼承體育事業,成為霍氏家族的對外形象代言人,霍震寰接管家族商業王國。其他的子女全部不能進入商界。另外他還規定在他去世後的20年內不能分配遺產,但是各個太太跟子女都是受益人,可以按時領生活費。
  • 紅棉原創 | 從霍英東遺產爭訟看家族財富代際傳承風險
    霍家遺產爭議緣起    霍英東於2006年辭世,家族財產約23億美元,霍英東共有13名子女,其家產繼承方式為遺囑繼承。    霍英東於1978年5月20日立下最後遺囑,要求:20年內不可分配剩餘的遺產,所有太太和子女都是受益人,並選擇其妹霍慕勤及其丈夫蔡源霖、二子霍震寰、三子霍震宇為遺囑執行人和遺產受託人。    遺囑還規定:執行人應審慎合理管理遺產,管理期限二十年;並酌定按月向家族成員支付生活費用,以維持家人體面生活。
  • 2021年的遺產繼承新規你了解了嗎?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從妥善管理遺產,到減少遺產糾紛,民法典在繼承編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1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條 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2若存在多份遺囑,應當以哪份遺囑為準?
  • 德國「神秘家族」,統治巴伐利亞800年,皇宮藏寶無數卻鮮為人知
    德國著名城市慕尼黑,一直以足球、汽車和啤酒聞名於世,但只要我們親歷這座城市,就會發現這裡同時也是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城市裡名勝古蹟眾多,尤其是慕尼黑擁有巴伐利亞豐富厚重的皇家遺產,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宮殿之城」。
  • 曾國藩家訓:家族興旺的根本,關鍵在於這3點,別等中年才頓悟
    人這一生,不管遇到了什麼事情,家庭永遠是我們避風的港灣,我們自然希望家庭興盛,曾國藩一生仕途步步高升,家族開枝散葉,長盛不衰,這和他留下的家訓,以及培養的家風有著很大的關係, 他曾經就說過:" 家運之興旺,在於和睦、孝道、勤儉!"
  • 稅務籌劃 美國富豪們如何規避巨額遺產稅 保險篇
    二.捐款 有效規避遺產稅的另一種方法是像比爾蓋茨一樣通過基金組織做慈善機構捐款。根據美國法律規定,慈善捐款不用徵收任何稅費。 三.建立家族有限合夥制Family Limited Partnership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你去世後繼承家族企業,那麼就可以建立家族有限合夥制
  • 航運豪門長榮集團的遺產風波,家族創始人如何傳承一代財富?
    一路熬成船長,從船長一步步做到自立門戶。張國煒進入長榮航空後,成為一名普通的基層人員,8年的時間,張國煒從基層做到了長榮航空總經理的位置。這樣的「戰鬥力」讓大房和子女們感到了危機,結果還沒等他們出手,張國煒便被掃地出門了。張國煒是個飛機狂,不但愛飛機成痴,談戀愛也專找空姐。
  • 許世勳遺囑揭曉,420億遺產全部變成家族信託基金和巨額保單!
    公開數據顯示,老爺子去世之後留下了高達420億元的遺產。奇怪的是,作為老爺子的在世獨子、李嘉欣的老公許晉亨並沒有資格繼承這筆遺產。老爺子不給兒子留遺產,竟然是為了讓兒子以後不至於「餓死」……這是為什麼呢?和香港其他地產起家的豪門不同,許氏家族總被冠以「書香門第」的名聲。在晚清時期,許氏家族就家世殷厚,後來輾轉至香港,家族也不墜榮光。
  • 家國學:《百字銘》範仲淹
    範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他死後,兒子範純仁又做了宰相,而且世世代代人才輩出。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範公後世家族卻興旺了八百年!範公的四個兒子不但貴為官卿、道德極高,且能遵父舍財濟世之風;其後代子孫在朝為官者亦屢出不絕,這都是得自範公的庇蔭。因此世人若想後代子孫昌綿久遠,當學範公積善造福之方。下面與大家探討一下範仲淹曾留下家訓百字銘,值得我們學習。
  • 範仲淹家族家譜是什麼樣子的?叫牒記式世系表,很古老的一種
    在內容上,它是從第一代開始,用文字的形式將家族中的每一代每一人依一定次序分條表述。由於是分條表述,在形式上與樹狀圖表的不同處也很明顯,第一,它採用了線性呈現方式,而非樹狀,將世系中的人物自左自向一條條地表述下去;第二,「表格」化不明顯,對人物的信息採用了純文本敘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