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過來的好朋友
請您點標題下 藍色小字:感悟人生 加關注!!
請您點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共勉!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宋朝名相範仲淹的名言,也古往今來無數知識份子的座右銘。
範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年輕時極窮,生活艱難,心想將來若能出人頭地,定要救濟貧苦者。後來當了宰相,便把俸祿拿出來購置義田,給貧窮無田地者耕作。
範仲淹年輕時念書沒有東西吃。在寺廟裡念書,每一天煮一鍋粥(我們現在稱稀飯),把粥劃成四格,每餐吃一塊,過這樣貧困的生活。
到以後發達了,做了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的生活方式還是保持從前窮秀才的生活,沒有改變多少,只是小幅度的調整。
有一次在蘇州買屋居住,一位風水先生盛讚此屋,風水極佳,後代必出公卿。範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風水能使後代顯貴不如改為學堂,讓蘇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學,將來眾人的子弟都能賢達顯貴,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顯貴,豈不是更為有益嗎?於是立刻把住宅捐出來,改作學堂。實踐了年青窮苦時念念利益眾生的宿願。
他收入多,就想到很多貧苦的人。把他的收入用來救濟那些貧苦的人。看他的傳記,得知他曾養活三百多家。一個人的收入養活了三百多家,你就曉得他自己也只能餬口而已。如果過得很富裕,他哪有能力養活三百多家。這是我們中國人中的大賢。
不久範仲淹四個兒子長大成人,均聰穎非凡德才兼備,分別官至宰相、公卿、侍郎,範家的曾孫都賢顯貴,綿延不絕,至今已八百年了,蘇州一帶範氏後人依然興旺。範仲淹善心為他人謀福利,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其功德是無法估量的。而上天回報給範氏子孫的福祿,是範仲淹當時所付出的幾十倍、幾百倍。範仲淹毫無利己之心,播下了意想不到的善種,八百年來不斷地開花結果,無意之中為子孫萬代謀福利,成為行善的典範,受世人的敬仰讚頌。
範仲淹通過言傳身教,教導子女做人要正心修身,積德行善。一次,範仲淹讓次子範純仁到蘇州去往四川運麥子。範純仁碰見了熟人石曼卿,得知他因逢親之喪,無錢運柩返鄉,便將一船的麥子全部送給了石曼卿,助其得以還鄉。範純仁回到家中,因無法向父親交差,所以久久的站立在父親身旁,沒敢提及此事。
範仲淹問他道:〝你在蘇州遇到朋友了嗎?〞範純仁回答說:〝路過丹陽時,碰到了石曼卿,他因親人喪事,沒錢運柩回 鄉,而被困在那裡。〞範仲淹立刻說道:〝你為什麼不把船上的麥子全部送給他呢?〞範純仁回答說:〝我已經送給他了。〞範仲淹聽後,對兒子的做法高興,關誇獎他做得對。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但範氏家族卻興旺了八百年!範仲淹四個兒子都德才兼備,當了宰相和大官。範家的後代一直到民國初年都不衰。其秘訣就在於範家子孫不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和〝積德行善〞的祖訓。
《周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意思是說行善的人家就一定會有好事等著呢。可見人生的福運是怎麼來的?福運是修來的,只有積德行善才能改變命運。
他的子子孫孫一直到民國初年都不衰,這是他培育百世之德,才有百世的子孫保之。中國歷史上大福大賢之人,第一個是孔夫子,第二個是範仲淹。
一直到民國初年時,範家的子孫都能守住家風,都很好。在中國歷史上像這樣有大德的人家不多。
所以,世人若要為子孫謀福利的話,範仲淹的善行值得效法。
由此可知,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才是人生第一大事。
親,請在頁尾點讚,並分享到朋友圈哦!
♡♡♡♡♡♡♡♡♡♡♡♡♡♡
黃菡老師:
感悟 人生、情感、健康、開心!
讓愛充盈內心,好人一生平安!
馬雲老師:
分享有價值的文章,傳遞給朋友,
您在他們心目中會更有價值!
感悟人生團隊:
光陰的眼中,你我只是一段插曲,
內心的平安那才是永遠!
(訂閱感悟人生:點標題下藍色字 感悟人生 關注!)
(分享感悟人生:點右上角: 分享到朋友圈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