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家族為此人守墓800年,其背後的故事令人難以置信

2020-12-22 清風小基地

歷史不能長久被欺騙,正像民眾不能長久被欺騙一樣。——華崗(中)

文章類型|歷史文化

字數|1315,閱讀約3分鐘

在四川省仁壽縣東南部,有一座玉屏山。在山中的一片樹林裡,一座古墓至今保存完好,正對著峨眉山的金頂。鮮為人知的是,近800年來,有一個神秘的家族一直默默守護著這座古墓。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庭?他們祖祖輩輩守護著誰的墳墓?

據史料記載,餘允文生於公元Lll0年,今仁壽縣大塘鄉。他自幼聰明好學,少年時代就顯出過人的才華。歷任彭州通判,澧州知州。後調京任成秘書,調任禮部郎官。後來,他升任中書舍人。

1160年9月,虞允文奉命前往晉國。金人見他是平民,提議與射箭比賽,當場羞辱他。沒想到餘允文還會出奇招。一箭射下了中國軍帳的大旗。金人嘆服,以禮相待。

采石磯之戰後,虞允文升任兵部尚書,川陝宣諭,後又參政務,樞密院使。167年升右丞相,官至華公。在任期間,他向朝廷推薦胡銓,王十朋,李道,辛棄疾等人為官員。後來,這些人都給歷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172年,虞允文演講後回鄉,任四川宣撫使。L174年病逝,享年64歲,葬於玉屏山。

餘允文去世後,有一個姓宋的家族世代為他守墓。今年87歲的宋克成老人是宋家第十三代守墓人。宋家守衛這座大墓已有800多年。這件事聽起來有點莫名其妙:墓中的人性與。宋姓為何前來守墓?

宋家歷代沒有修家譜,各種典籍和方志也沒有記載宋家與虞允文的淵源。問到今天宋家的後人,他們也說不清。他們只是回答:「我們宋家是歷代帝王守墓的,這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我們的『命』。人是不會有盡頭的,『命』也不會改變!」。

既然皇帝委派宋氏家族守墓,為何在封建帝制早已消亡的今天,他們仍堅守這一使命?他們也沒有合理的解釋。如此看來,800年的滄桑對他和世界都是一個謎!

不過,宋家當時一直享受著一種特殊待遇,那就是可以自由耕種墓地範圍內的土地,不用提款,也不用交稅。

如今宋家守墓的「掌門人」宋克成還記得,解放前每年清明節,仁壽縣縣長都會帶著下屬和師範學校的學生前來掃墓。此外,還有從各地自發趕來的千人君子,滿山都是駐紮的人,燒紙錢。縣長來了,會帶很多雞鴨羊肉,還有廚師。宋家的任務是準備好當天晚餐所需的足夠桌椅和碗筷

從1950年開始,宋克成和妻子李正男從母親手中接過了守墓的重擔,這一幹就是60多年。宋克成6歲時父親去世。此後,母親接替父親擔任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墓地20年前種下的樹苗已長成森林。樂山市正式將俞總理墓定為文物保護單位,並向宋克成發放了火槍一支,獵犬一隻。宋克成懸了20多年的心安定下來。但一些無良盜墓賊的頻頻光顧,還是讓宋家不敢掉以輕心

800多年來,宋家一直沒有離開這座大墓,堅守著「宋家守墓永不停歇」的誓言。不為名利,不厭其煩地用60多年的行動詮釋一個平凡樸實的承諾的宋克成,堪稱崇德守信精神的傳承者,更是中華文明的守護者。2015年5月,某媒體舉辦「中國好人榜」評選活動,宋克成光榮入選。

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du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馬克思

相關焦點

  • 467年,家族守墓人
    這是籠統的謙稱,事實上,當其盛時,胡森墓地附近的墓田,面積遠大於此。只要年成不太壞,在傳統社會,守墓是相當穩定的職業。自從1950年土地改革後,又經過歷次的「移風易俗」運動。翻天覆地後,守墓作為一種職業,一種世襲其業的生計,從經濟制度、文化基礎的根子上,已經不復存在。高旭彬的話在中國古代,為表達親人對亡故了的家人或尊長的哀思,很有就有「廬墓」的制度。
  • 袁崇煥墓第17代守墓人逝世,佘氏家族已守墓390年,網友:像小說情節
    記者從東莞市袁崇煥紀念園方面獲悉,2020年8月12日13時50分,袁崇煥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從1630年至2020年,佘氏家族為袁崇煥守墓整整390年。2002年袁崇煥祠墓正式對外開放前,佘幼芝一家曾在此居住63年。1630年9月22日,一代名將袁崇煥含冤受磔,崇禎皇帝下令將他的頭顱懸掛在廣渠門外示眾。當晚,其部下一位姓佘的義士卻冒死將首級偷出,掩埋在自家後院——地處北京廣渠門內的佘家館街,人稱廣東義園,從此開始了隱姓埋名的守墓生涯。清乾隆年間,袁崇煥的冤案得以平反。
  • 467年,浙江「神秘」家族世代守護一座明代墓!
    這座墓,是什麼時候建的?胡森親自為父親撰寫的墓誌,幫我們找到了這個時刻——1551年,墓建成,守墓應當也自此開始。這是我們目前唯一能找到的,描寫胡森守墓的細節。現代社會裡堅守著一份古代的職業守墓人說「只憑自願」現在年輕人可能已無法想像,守墓在古代是一份職業。鄭嘉勵說,守墓,無金錢酬勞,但有墓田,田租收入,可以保障溫飽,還能供奉墓祭。有些地方,守墓人習慣將墓田稱為「一畝三分地」。
  • 末代守墓人:背負歷史重擔390年
    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和丈夫焦立江搬到了石景山,倆人年歲漸老、疾病纏身,但經常換乘兩班公交車來看墓祠,掃掃落葉,澆澆水,有時也給遊客講講歷史。2020年8月,佘幼芝在京去世,享年81歲。一位美國記者採訪她之後寫下,「美國立國才兩百多年,你們佘家卻為一個人守墓三百多年,這樣的事情,只有在中國才會發生。」
  • 張作霖守墓人:守墓30年,每月補貼100元,只為等一個張家人
    歷史上記載他的死,是由於日本人為了獲取利益,採取了暗殺行動,炸死了張作霖。但是一直以來,很多人又對張作霖的死,還有另外一種聲音,這些人認為,其實張作霖,不是日本人暗殺的,至於幕後黑手,還另有其人,這種觀點也是不脛而走,議論紛紛。
  • 為袁崇煥守墓390年後,這個家族還會繼續堅持嗎?
    8月12日,袁崇煥墓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1歲。從1630年袁崇煥去世到今天,佘家已經為袁崇煥守墓整整390年。而佘幼芝的女兒焦穎將接過母親的班,繼續守下去。焦穎為母親上香。袁秀月 攝  袁崇煥的悲劇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袁崇煥這個名字,都是從金庸的小說《碧血劍》中。小說講述了袁崇煥的遺孤袁承志為父報仇的故事,有人將袁崇煥稱為《碧血劍》的隱形男主角。金庸本人也對袁崇煥欣賞有加,曾專門為其撰寫《袁崇煥評傳》。
  • 《玉海棠》盛大開播 「守墓軍團」神秘來襲
    《玉海棠》盛大開播 「守墓軍團」神秘來襲由著名導演黃文利再度全力操刀製作的大型近代傳奇劇《玉海棠》將於今晚正式登陸重慶衛視。由實力派男星傅程鵬、青年女演員楊舒擔綱主演,不久前在地方臺取得開門紅的優異成績的《玉海棠》重磅上星,《鐵核桃》原班人馬再度集結,組成了一支「守墓軍團」。
  • 遵義市新浦區被金銀器包圍神秘的墓主人背後竟是如此龐大的家族
    按常理來說在古代,貴州一帶一直屬於偏遠之地所以那裡的考古發現也是讓人倍感神秘,當然這個發現讓考古人員很是興奮,因為早在1982年他們也是在這裡發現了與此格局差不多的古墓,一座是楊鏗夫婦的墓葬,另一座是楊烈夫婦的墓葬,那麼對於楊鏗和楊烈這兩個到底是什麼人呢?
  • 《銀之守墓人》將於2017年第二季度播出!
    ,由人氣聲優福山潤擔任男主配音等官方情報逐一解禁,讓觀眾對《銀之守墓人》動畫版的期待值日漸高漲。這兩個問題,每天要被讀者問很多遍」,《銀之守墓人》作者這樣告訴小編。  2016年5月1日,在騰訊動漫平臺上連載近一年半的《銀之守墓人》人氣突破5億,持續保持國漫前五的位置。優秀的表現讓這部熱血遊戲戰鬥題材漫畫獲得動畫化、遊戲化的資格。
  • 清明,致敬為英烈守墓的他們!
    而此刻,你可能還沒有想到,在座座烈士墓背後,是誰在朝撫塵土、夜點長燈,守護著這些英靈?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守墓人」。年年春花開又落,歲歲風雪起又息 ,他們與英魂相伴,默默地守著一座座豐碑,幾十年初心不改…… 是何種力量在支撐著他們心裡深處的堅守,他們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 守墓人回歸!《銀之守墓人》日語版第二季1月開播!
    根據零盟工作室原創、連載於騰訊動漫的超人氣漫畫改編的動畫《銀之守墓人》,自2017年3月31日起在中日兩國相繼播出。動畫的中文版共23集,已於今年9月完結;日語版則分為兩季在日本電視臺TOKYO MX進行放送。今天,動畫的日本官網放出了消息:《銀之守墓人II》將於2018年1月回歸!
  • 清代貴族家族墓主人可能四品官
    實地探秘瀋陽考古新成果系列報導 ①  清代貴族家族墓主人可能四品官 推測是皇親國戚 負責看守福陵  2020年10月28日  瀋陽首次發現除清代皇陵以外的貴族家族墓園,其主人與「國戚姨娘家子孫」束徵額家族有密切關係。這將為瀋陽清代盛京城考古和歷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日前,「維沈之陽福地呈祥」瀋陽考古成果巡展舉行,展示了瀋陽2020年最新發掘的多處考古遺址,也揭開了它們的神秘面紗。  本報推出系列報導,通過實地探秘瀋陽考古新成果,了解遺址挖掘背後的故事。
  • 300年的袁崇煥墓,第17代最後一位守墓人去世,一生奔波為守墓
    劊子手亂撲,百姓以錢爭買其肉,頃刻立盡。開膛出其腸胃,百姓群起搶之。得其一節者,和燒酒生齧,血流齒間,由且唾罵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之。骨肉俱盡,只剩一首,傳視九邊。悲哀啊!但也正是因為袁崇煥之死,直接導致了皇太極在攻打之時如入無人之境,明朝才會覆滅。
  • 一個饅頭和一位守墓老兵的傳奇故事
    在生命的危急關頭,鄭林書將最後一個饅頭交給了年齡最小的陳俊貴,自己卻第一個倒下;幾年後,雙腿殘疾的陳俊貴帶著妻兒,遠離老家遼寧重返天山,為逝去的班長守墓,一守就是27年——  咽下這個饅頭竟令他終生愧疚,道出這聲承諾竟令他一輩子在墓前守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饅頭,這是怎樣的一聲承諾,這其中又有著怎樣一段不同尋常的故事?
  • 德國「神秘家族」,統治巴伐利亞800年,皇宮藏寶無數卻鮮為人知
    漫步在慕尼黑,我們可以體會到慕尼黑城市街頭的一牆一瓦,都浸透著濃濃的宗教文化和皇城歲月的印記,800年的君主統治在這座城市留下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及無窮無盡的財富。而本地人說,想要快速了解慕尼黑,就一定要去參觀慕尼黑皇宮。慕尼黑皇宮(Residenz),是巴伐利亞國王昔日宮殿,位於慕尼黑老城中心。
  • 日語版《銀之守墓人Ⅱ》PV放出,聲優陣容逆天!
    《銀之守墓人》動畫官方於今天(12月18日)在日本官網上放出《銀之守墓人》日語版第二季的先導預告片!
  • 文史 | 一個饅頭和一位守墓老兵的傳奇故事
    在生命的危急關頭,鄭林書將最後一個饅頭交給了年齡最小的陳俊貴,自己卻第一個倒下;幾年後,雙腿殘疾的陳俊貴帶著妻兒,遠離老家遼寧重返天山,為逝去的班長守墓,一守就是27年——         咽下這個饅頭竟令他終生愧疚,道出這聲承諾竟令他一輩子在墓前守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饅頭,這是怎樣的一聲承諾,這其中又有著怎樣一段不同尋常的故事?
  • 當年與王二小一起放牛的同伴,目睹王二小犧牲慘烈,自願守墓58年
    不過這次故事的主人公不是王二小,而是當年與王二小一起放牛的同伴史林山,他目睹了王二小犧牲慘烈的過程,自願為其守墓58年。《想念放牛郎王二小》中這樣寫王二小:「你看暮色已經降臨了,怎麼說不回來就不回來了呢?」 王二小的事跡廣為流傳,還被封為了烈士,他成為了很多青少年的榜樣,也成為了國人們敬佩的抗日英雄。
  • 王二小13歲為國犧牲,兒時玩伴為其守墓58年,令人感動不已
    有這樣一個人,好友把危險留給自己,而把生機留給他人,這個好友就是王二小,他的朋友史林山因為這段這輩子都不能忘記的友誼而為王二小守了58年的墓,堅持訴說著王二小的故事。正文相信許多朋友都知道王二小的故事,因為我們小學都學過王二小的課本知識。王二小的真實名字叫閆富華,出生於1929年。王二小的故事和人物原型就是由閆富華的故事而改編成的。那王二小又是如何和史林山認識的呢?
  • 袁崇煥的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為修復墓地不剪髮,兒子因守墓去世
    為明末抗金民族英雄袁崇煥守墓的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也是唯一的女守墓人,今年8月12日在京逝世,走完了她的一生,享年81歲。 佘幼芝以及自己的先輩默默無聞為英雄袁崇煥守墓,他們不圖名利,只為先祖的一句承諾, 「終身不做官,不回廣東老家,世世代代為袁大將軍守墓。」 從1630年開始,到2020年,為了先祖這個承諾,佘家人一輩又一輩,他們一代又一代,就像是接力一般,風裡來雨裡去,為袁將軍守墓一直守了3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