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能長久被欺騙,正像民眾不能長久被欺騙一樣。——華崗(中)
文章類型|歷史文化
字數|1315,閱讀約3分鐘
在四川省仁壽縣東南部,有一座玉屏山。在山中的一片樹林裡,一座古墓至今保存完好,正對著峨眉山的金頂。鮮為人知的是,近800年來,有一個神秘的家族一直默默守護著這座古墓。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庭?他們祖祖輩輩守護著誰的墳墓?
據史料記載,餘允文生於公元Lll0年,今仁壽縣大塘鄉。他自幼聰明好學,少年時代就顯出過人的才華。歷任彭州通判,澧州知州。後調京任成秘書,調任禮部郎官。後來,他升任中書舍人。
1160年9月,虞允文奉命前往晉國。金人見他是平民,提議與射箭比賽,當場羞辱他。沒想到餘允文還會出奇招。一箭射下了中國軍帳的大旗。金人嘆服,以禮相待。
采石磯之戰後,虞允文升任兵部尚書,川陝宣諭,後又參政務,樞密院使。167年升右丞相,官至華公。在任期間,他向朝廷推薦胡銓,王十朋,李道,辛棄疾等人為官員。後來,這些人都給歷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172年,虞允文演講後回鄉,任四川宣撫使。L174年病逝,享年64歲,葬於玉屏山。
餘允文去世後,有一個姓宋的家族世代為他守墓。今年87歲的宋克成老人是宋家第十三代守墓人。宋家守衛這座大墓已有800多年。這件事聽起來有點莫名其妙:墓中的人性與。宋姓為何前來守墓?
宋家歷代沒有修家譜,各種典籍和方志也沒有記載宋家與虞允文的淵源。問到今天宋家的後人,他們也說不清。他們只是回答:「我們宋家是歷代帝王守墓的,這是我們的驕傲,也是我們的『命』。人是不會有盡頭的,『命』也不會改變!」。
既然皇帝委派宋氏家族守墓,為何在封建帝制早已消亡的今天,他們仍堅守這一使命?他們也沒有合理的解釋。如此看來,800年的滄桑對他和世界都是一個謎!
不過,宋家當時一直享受著一種特殊待遇,那就是可以自由耕種墓地範圍內的土地,不用提款,也不用交稅。
如今宋家守墓的「掌門人」宋克成還記得,解放前每年清明節,仁壽縣縣長都會帶著下屬和師範學校的學生前來掃墓。此外,還有從各地自發趕來的千人君子,滿山都是駐紮的人,燒紙錢。縣長來了,會帶很多雞鴨羊肉,還有廚師。宋家的任務是準備好當天晚餐所需的足夠桌椅和碗筷。
從1950年開始,宋克成和妻子李正男從母親手中接過了守墓的重擔,這一幹就是60多年。宋克成6歲時父親去世。此後,母親接替父親擔任守墓人。
上世紀80年代,墓地20年前種下的樹苗已長成森林。樂山市正式將俞總理墓定為文物保護單位,並向宋克成發放了火槍一支,獵犬一隻。宋克成懸了20多年的心安定下來。但一些無良盜墓賊的頻頻光顧,還是讓宋家不敢掉以輕心。
800多年來,宋家一直沒有離開這座大墓,堅守著「宋家守墓永不停歇」的誓言。不為名利,不厭其煩地用60多年的行動詮釋一個平凡樸實的承諾的宋克成,堪稱崇德守信精神的傳承者,更是中華文明的守護者。2015年5月,某媒體舉辦「中國好人榜」評選活動,宋克成光榮入選。
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du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