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有人曾說過,時間是最長情的告白,能用一生的時間去做一件事令世人十分感動。友情無價,尤其是艱苦歲月裡過命的友情。有這樣一個人,好友把危險留給自己,而把生機留給他人,這個好友就是王二小,他的朋友史林山因為這段這輩子都不能忘記的友誼而為王二小守了58年的墓,堅持訴說著王二小的故事。
正文
相信許多朋友都知道王二小的故事,因為我們小學都學過王二小的課本知識。王二小的真實名字叫閆富華,出生於1929年。王二小的故事和人物原型就是由閆富華的故事而改編成的。那王二小又是如何和史林山認識的呢?原來史林山本來也不叫史林山,有一個悲慘的身世,他本來姓路,叫路五祥,爸爸在戰爭中不幸犧牲,母親帶著兩個孩子到處乞討為生,沒多久也丟下兩個孩子去世了。於是,村裡有一戶姓史的人家就收留了姐弟倆,這個弟弟就是路五祥,後來改名為史林山。
王二小在家中行二,因此有人叫他二小,改編成王二小也合情合理。王二小的家人都健在,雖然不富足,但家人都在一起,也算當時的一種艱難困苦中的一種慰藉。王二小後來認識了史林山,了解到史林山的情況之後,特別同情史林山小小年紀就失去父母,而且二人又年紀相仿,能聊的來,就拿出做哥哥的風範,對史林山特別照顧。史林山也總叫王二小"二哥",倆人關係因此十分親厚。
眾所周知,日軍侵華的時間在20世紀三四五十年代,日軍無所不用其極的對付普通老百姓。有一次日軍掃蕩,13歲的王二小碰巧在外面放牛,忽然看見外面有一群日本兵,鬼鬼祟祟的朝著村裡摸來。王二小看見日本人以後,想起再往後面是八路軍的大後方,還有不少老百姓,如果被這群日本人發現可就遭殃了。於是機靈的王二小心生一計,他打算把日本人引到八路軍的埋伏圈裡,就叫史林山跑回村裡告訴村民日本兵的消息,自己去引誘日本人到包圍圈。日本人正在找路呢,就看到前面有個小孩,就把他拉過來問路。於是,王二小機智地獲取了日本人的信任,逐步把他們引到包圍圈裡去。
終於,日本兵們發現了不對,中了伏擊,他們被這個小孩子騙了。王二小乘勢準備逃跑,惱羞成怒的日本人朝著年幼的王二小殘忍地舉起了刺刀。回去送信的史林山放心不下,他返回來跑到另一座山頭上觀察情況,沒有想到他親眼看見了二哥犧牲的場景!史林山老人後來多次追憶到,王二小是把生的機會留給了他,而他自己卻面對了窮兇極惡的敵人。
親眼看見疼愛自己的二哥的犧牲,史林山在夜晚回到王二小跌落的那個山崖,找到了小英雄王二小的遺體,當時情況惡劣,也沒有辦法給王二小再打造一個棺材,只能把王二小就草草葬在原地。王二小的犧牲成了史林山心中永遠的傷痛,他一直認為,如果自己當時沒有走,結局是不是會不一樣呢?長大後的史林山沒有離開家鄉,後來還成了村裡的支書,幫助村裡發展經濟,同時也為王二小守著墓。幸運的是,國家也沒有忘記這位小英雄,1989年在王二小犧牲了40多年後,被國家追認為烈士,許多人也被被王二面對敵人英勇無畏,壯烈犧牲的短暫一生而感動。小史林山堅持講述著王二小的感人事跡,因為他從來都沒有忘記王二小曾經對他的照顧,面對敵人也是第一時間把自己保護在了身後。
結語:
史林山對於王二小的思念反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越發濃重,村裡建了村史館和紀念小學,為了給遊客們講清楚王二小的故事,史林山古稀之年還努力學習普通話,就是為了傳遞王二小的英雄壯舉,這或許也寄託了他自己對王二小的懷念。
參考文獻
《小英雄王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