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詞,最是溫暖
有一個詞,最要感恩
有一個詞,想起是暖
有一個詞,喚起是愛
那就是母親,是母愛
丁酉之夏,驕陽似火。2017年7月23日16時56分,我一生深愛的母親在修武方莊老家溘然長逝,永遠離開了她5個心愛的子女和所有親人,走完了她的艱辛人生路。此時距她老人家81周歲還有2個月時光。
縱觀母親的80年人生路,她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磨難的一生,艱辛的一生;平凡之中見真情,磨難之中寓精神,艱辛之中顯偉大。母親心靈手巧、聰明能幹、吃苦耐勞、樂於助人,是我們姊妹5個學習的榜樣,是我們所有家庭成員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食糧。
母親出生在1936年8月,地處豫魯蘇皖四省交會、隴海鐵路要道的商丘。此時戰亂頻繁,家裡時常揭不開鍋,生活困難,全家靠外祖父在火車站拉板車、外祖母務農艱難度日,維持生計。母親小的時候,因家裡貧窮,大舅父在學堂教室內讀私塾,記憶力極強的母親只得在教室外偷偷聽課,倒也學了一點知識。有時,母親就跟著大人來回奔波於商丘至徐州,在火車上倒騰些布品和鹽巴,從商丘上車帶布品,回來時從徐州帶鹽巴。由於鹽巴屬專賣物資,只得用水將鹽巴稀釋為液體,把布品在鹽水裡蘸溼陰透裹在腰上帶回,躲過日本大兵和國民黨兵的雙重封鎖,才能帶回商丘。路途艱辛可想而知。
母親膽大心細,心靈手巧,敢於吃苦,不惜力氣。雖然沒有文化,但是是生產隊的骨幹,在大修水利的時代,幹活很賣力,總是幹在前,在一線還入了黨,成長為一名農村婦女幹部。1953年5月,母親與逃荒要飯從小賣給侯姓人家的父親,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不久有了兩個心愛的兒子,但不久均夭折了。1959年10月生下來姐姐,母親在姐姐快1歲時於1960年9月,不顧身邊親人的極力反對和善意挽留,捨棄心愛的父母,拋棄了親情和財產,毅然獨自一人西行北上,前抱姐姐、後背鋪蓋,乘火車、轉汽車,一路顛簸,遠行700餘華裡,帶著執意和惆悵,懷揣著希望和夢想,來到修武縣七賢鎮方莊村生父王家立足紮根。光陰似箭,這一立足,度過了艱辛的57年;日月如梭,這一紮根,母親再也回不去她可愛的故鄉了。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我於1963年9月,大妹於1968年7月,弟弟於1970年10月,愛梅於1973年2月先後降生,組成了一個全新的大家庭,給家庭帶來了無限生機和快樂。在母親的精心照料下,孩子們不但個個健康,而且人人成才。至今,姊妹5個裡裡外外已是一個近30人的大家庭了。母親一生就是這樣,5個可愛懂事的孩子和一個和睦團結的大家庭,是她老人家最引以幸福和無比自豪的事情。
母親常給我講,上世紀60年代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我的姐姐小時候沒啥吃的,時常餓著肚子,盛在碗裡的稀麵條,母親捨不得吃,總是挑出來麵條讓給姐姐吃,有時實在餓急了,自己就在玉米地裡偷偷啃些生玉米以裹腹。小的時候,我體弱多病,她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是母親多次帶我到修武縣城、輝縣峪河、武陟圪壋店為我看病,當看到我能蹦能跳,她的心裡樂開了花。記得小時候,我從來沒有去過理髮店,到該理髮的時候,都是在中午吃過飯後,搬上大馬扎,坐在過道屋後如廁處,由母親給我理髮。每逢理髮,在我的幼小心裡,就充滿了無限喜悅和無比快樂。
那是七幾年的冬天,母親到離家500米路南的水坑裡挑水,不小心掉進了冰窟裡,大喊救命,幸虧在水坑附近居住的宋老師及時趕到,前往營救,母親得到獲救。從那時起,在我幼小的心靈裡發誓自己擔水,來減輕母親的負擔。後來,是父親給我焊制了一個專用水桶,挑起了自家吃水的重任。
1982年春,我參加工作後,母親經常囑咐我在單位聽領導的話,幹好自己的工作,不要給領導添麻煩。參加工作後,由於對家鄉的思念和母親的牽掛,經常回去看望母親,幫助母親做些農活和生意上的事情。1989年我結婚後,還經常讓我稍些時令蔬菜,也會讓我帶些面,早早地用三輪車把我送到村東口,直到坐上車,母親才返回家。每當母親返回,遙望老人家的背影,目送她蹬著心愛的人力三輪迴家。當看到她滿頭銀髮和弓腰駝背的神態,我都十分痛心,母親為我們操勞了這麼多年,我能替她幹點啥呢?能為家裡分擔點什麼呢?唯祝母親安康是我最大的心願。
1997年7月,父親得了心梗,後來時常還伴有腦梗,多次住院治療和居家修養,大多是母親照顧父親的衣食起居,從不嘮叨我們,幾乎是母親用她那堅強的意志和瘦弱的身體,撐起了這個溫暖的家。只要一天不累倒,她就一天不歇息。
2010年10月,母親患了腦梗,經過治療,落下了後遺症,失去了吞咽、言語和行動能力,從此大家庭裡少了歡聲和笑語。
2010年10月,母親患病後,我們姊妹5個及家庭成員都積極想辦法、出主意,到處求醫問藥,先後去過市第四人民醫院、市人民醫院、馬村偏癱康復醫院、溫縣私立醫院、方莊鎮醫院等,為母親看病。前幾年,母親經過治療,還能堅持推著車子走路和說簡單的話語,生活勉強自理,均由姊妹幾個輪流在老家方莊照顧。母親的病情一天不如一天。直至2016年1月4日,天氣寒冷,母親似有受寒感冒咳嗽症狀,晚飯後,我用車將母親拉到市第四人民醫院進行門診檢查,起初認為問題不大,開了些感冒咳嗽藥,可是後來的病情發展,證明我的判斷是錯誤的,晚幾天,再次將母親送到醫院住院治療。經過腦部CT檢測,母親的大腦嚴重萎縮,整個神經系統處於2/3不能工作狀態,完全失去吞咽和行動能力,生活變得不能自理,只能臥床度日。由此,姊妹5個在護士的幫助下,學會了鼻伺,用胃管餵飯。出院後的20月時間裡,作為長子的我勇挑重擔,特別是家屬為愛堅守,付出了堅韌的毅力和艱苦的勞動,投入了極大的精力,不怕苦累,堅持照顧病重的母親,直至離世。
「要求子順,先孝爺娘」。願每位姊妹、輩輩親人常懷感恩之心,孝敬父母,團結兄弟,和睦姊妹,親人互助,將各自的家庭經營好,不辜負母親的教誨,傳承好家風,帶動整個大家庭的團結融合,從而實現子孫繁衍,家族興旺。
願母親九泉含笑,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