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歷史的中國小賤,與你分享。
人性如同玻璃,或許連玻璃還不如,稍微考驗一下就支離破碎。
歷史上有很多測試人性的實驗,但是,都沒有這個實驗來得簡單粗暴,讓人性的黑暗面變得如此透明。
一、
瑪麗亞·阿布拉莫維奇,是塞爾維亞著名的行為藝術家,她以大膽狂野的風格著稱。
1974年,義大利,那不勒斯一個不知名的廣場上。
瑪利亞即將創作一個測試人性的行為藝術,她為之命名「韻律0」,在她看來,這只是一個作品,而在我看來,這卻是一次冒險,不,應該是危險的實驗。
瑪利亞安靜地坐在凳子上,她已全身麻醉,只有頭腦還保持著清醒的狀態。
在她面前的桌子上,擺放著72個道具:鞭子、水杯、玫瑰花、剪刀、鐵鏈,甚至還有手槍;人們開始好奇的圍觀,瑪利亞的助手向圍觀的人們講解:「這是行為藝術,你們可以用桌子上的道具,在她的身上肆意操作」。
人們只是好奇的看著,助手拿出一份法律文件,告訴他們「我們事先已籤署免責協議,免除參與者的一切責任」。
圍觀的群眾竊竊私語,瑪利亞長得很美,有一個男子躍躍欲試,他上前打量著這個女人,試探性的推了一下,毫無反應。男子的興趣被點燃了,他拿起桌子上的口紅,塗抹在瑪利亞的臉上。
二、
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後面的人都蠢蠢欲動,好幾個男子要麼用口紅,要麼用馬克筆,在瑪利亞身上進行塗鴉。
人性,在此刻,還是美好的。
一個大鬍子男人走了過來,他直接脫掉瑪利亞的外套,舉起水杯,對著瑪利亞的頭往下淋。雖然,這看上去只是個惡作劇。然而這個大鬍子男人,卻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實驗從這裡開始出現拐點,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
人性,像洋蔥一般,被層層剝離。
看到大鬍子男人的行徑,另一個男子立馬拿起桌上的剪刀,饒有興趣地走了過來。
他剪開瑪利亞衣服的時候,還不安地看了看一旁的助手,和圍觀的人們。助手無動於衷,而人們卻不懷好意地笑出了聲。
男子變得越發的膽大,沒有衣物蔽體的瑪利亞,此刻就像被剝了毛的白斬雞一般,呈現在人們面前。男子還不願收手,他拿著玫瑰花,用花刺割破了瑪利亞的肚子和胳膊。
他的大膽舉動,無疑刺激了人們的情緒。
隨後,參與者的舉動失去了控制,有的人用相機拍下瑪利亞的身體,將照片貼在她身上,眼神裡充滿了猥瑣;有的人對瑪利亞伸出了「鹹豬手」;有的人,將花刺插進她的身體。
此刻的瑪利亞,身體無法動彈,可人們所做的一切,她完全有感知。這個女人,心理終於崩潰,留下了淚水。
就在一個男人,拿起槍塞進瑪利亞嘴裡的時候,助手嚇得趕緊出面,終止了這場活動。
而此刻,持續了整整六個小時。
三、
當麻醉藥失去藥性,瑪利亞的身體逐漸恢復知覺,她克制著自己糟糕的情緒,向人群走去。
而那些剛才傷害她的人,肆無忌憚狂歡的人,一下作鳥獸散。或許,此刻的他們終於清醒,無法面對這個女人吧。
我們來看看,瑪利亞事後是如何評價的:
"這次經歷讓我發現,一旦你把決定權交給人們,他們就會殺了你。"「在這個過程中,人性的複雜性暴露無遺。」
我相信,她這一輩子都不會在嘗試第二次了吧。
在整個過程中,唯一讓人暖心的一幕,是一個女子,主動上前替瑪利亞擦拭了眼淚。
這次難忘的經歷,在2008年的時候,被她拍成了短片《人權故事》。
後記
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一開始我是根本不贊同這個理論,後面走的路長了,慢慢覺得這還真是個至理名言,我也嘗到了「真香」的感覺。
有人說,「人之初,性本善」,是因為剛出去的嬰兒如同白紙一般純潔,是後天教育的缺失,導致了善良的堙滅。
而我卻認為,嬰兒時期的人類,之所以沒有破壞力,是因為還弱小,不具備破壞事物的能力。
如果,一個嬰兒從小沒接受到任何「好與壞」的教育,就憑著本心去了解這個世界,那麼,肯定會是從「破壞」開始。
人類的每一次探索進步,無不都是從「破壞」開始。
人性雖本惡,卻能通過後天先賢書籍的教導,和具有高尚道德老師的引到,達到克制「本惡」的心。而要做到王陽明、曾國藩這種「聖人」化境,那就真是比登天還難。
人,真是很有趣,善良和邪惡的綜合體,善或惡,全在一念之間。
人性,就像洋蔥,層層剝開以後,你會發現,原來真的沒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