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曉明:十七歲的火車

2021-02-21 私人史

十七歲的火車

© 艾曉明/文

艾曉明


  火車,十七歲時候的火車,連同一句模糊的歌詞出現在腦子裡,縈繞不去。那歌詞是:火車快來……但卻接不了下句。火車快來,怎麼樣呢?不知道。我去翻磁帶,才發現那些磁帶早就被我扔了。一支歌,當時聽的時候也許浮想聯翩,只剩了殘缺如此,無頭無尾的半句,掉在半空雲裡。然後有一輛嶄新的火車,像國徽一樣的車頭,轟隆隆地從遠方開來。這火車就像新發行的郵票,又新又整齊,車廂的每一扇窗子都像郵票一樣方方整整。當然,火車是綠的,像郵箱一樣塗著油綠的新漆。火車從我的十七歲裡冒著白汽,揮動輪臂遠遠開來。
  火車,那年三線修鐵路,鐵路經過鄰縣穿過我們縣。這樣,在下鄉的第一年,我們就可以坐火車回家了。春節前夕,我們和另一個公社的朋友約好,一起在區裡匯集,再跋涉幾十裡山路,去坐火車。
  我們從小隊出發,翻五個山頭到區裡,所以大清早就起程。我們帶了一條扁擔,兩頭挑了過年帶回去的東西。計有四十斤新米,醃製的臘肉好幾斤,還有煮熟的雞蛋吧。我們到區裡已經是中午,天上開始飄雪。現在我們遇到了朋友,朋友中有聰明的顯顯。顯顯說挑擔子走得太慢了,肯定要到車站過夜。她出了個主意,把扁擔兩根放在地上,然後把大家的年貨放上去,再把我們的皮帶解下,七捆八捆,把扁擔和行李捆成了雪橇的模樣,大家用皮帶拉著走。馬路都凍了,雪橇在路上飛跑。跑得大家都不冷了,真是歡聲一片。
  半夜到達火車站,已沒有正經的車,只有便車,就是悶罐子車。那也坐,上了車,大門一關,什麼也看不見,地上有細碎的稻草和報紙。黑忽忽的,可是覺得好玩。五個女孩子席地而坐,合蓋上誰的軍大衣捂著腳。然後顯顯講故事。
  多年之後,我還記得顯顯的模樣。我們在鄉下長成鐵姑娘,在發育的年齡。顯顯不漂亮,我甚至還可以想起在寒風中那種繃得緊緊的臉上凍的細小的皺紋。而顯顯很能幹,她會自己納鞋底、做鞋。顯顯她們隊裡的大白菜種得特別結實,我們種的大白菜都不包心,可是她們的包。還有顯顯說,以前在家裡,她得給奶奶搖扇子,她就找了塊油毛氈掛到房上,再找根繩子在下面拉。油毛氈忽閃忽閃地扇風,風大還省力,顯顯就有這麼聰明。
  顯顯的巧手讓我還有的聯想就是,這是一種家傳嗎?我們都知道,顯顯招工一點門都沒有,因為無論哪個單位,絕不要殺關管子女,而她正是。她父親不知是正在服刑還是已經槍斃了,罪行是炸長江大橋。顯顯的媽媽是醫院的職員,她父親應該是工程師,他如何能炸得了那麼大座橋呢?他又哪裡弄到了炸彈呢?我們都不會問。誰敢說沒這回事?我們從小就從電影裡得知,各種階級敵人暗藏在我們周圍,其目的之一就是要炸掉著名的建築物。小時候,每次坐公共車過長江大橋,我都慶幸,啊,橋是好的,沒有斷掉,沒有爆炸。
  顯顯講梅花黨,梅花黨的故事是那時我聽到的一個十分動人和曲折的故事,並且和起義、李宗仁、地下黨連在一起,還有奇怪的手,血印等等。講到精彩處就有人說:啊!不講了,再下面嚇死人。又有人說:講,講,講完。有一隻斷手正在鋼琴上彈奏,又是驚叫,一道道光從車縫裡打在顯顯臉上,那是路過某個大站了。光的柵欄中,顯顯臉色平淡地說:不講算了。

  那些火車和車站,有八年時間,我總在那條線上奔走。那條鐵路是我的鐵路,是我參與修建的一條鐵路。想起鐵路,總會想起垃圾、擁擠的人、寒冷的小站、飄忽而過的旅客;可那條鐵路,在我的記憶裡卻像早晨的霧,又清新又乾淨,像我的十七歲對生活的夢想,樹上的新葉一樣充盈多汁。
  那年隊長說:你們兩個青年,一個去支前。當時一聽到前方,就像獵狗聞到了獵物的氣息,興奮得要命。我們在歌裡唱:走上這高高的興安嶺……啊,延安,你這莊嚴雄偉的古城,還有黃河滾滾向東方,河流萬裡長……雖然我們下鄉那地方的山沒有那麼高,也沒有經歷過任何戰火硝煙的洗禮;我們那兒的河是滑滑細流,連個名字都沒有。我們這個縣和古荊州挨著,但它不是古城。至於呼侖貝爾大草原,駿馬奔馳,還有珍寶風雪、邊境叢林,我們離那些戰鬥的傳奇都太遠了。冬天也是嚴寒,夏天也是酷熱,都無名分。用什麼點染詩意的青春?啊,支前去。
  我和小建,我們挑了被子和口糧,跟著連長走。連長背了他的糧食,半路還捎帶看了他的小舅子。然後我跟小建說:我們晚上到工地上睡吧。說完話覺得不對,誰跟誰睡。我們走得焦渴,那是六月,太陽曬得人暈暈忽忽。到了工地才知道,哪有地兒睡。一家農戶的屋子,一個偏廂房裡擠了全排的五六個女工。排,就是生產隊的意思。晚上擠著忽地一響,有人喊:睡不成了!原來床垮了。七七八八起來救床,拿磚頭墊的床角,上面兩根大柴,然後摟一抱柴枝平鋪上,枝枝椏椏互相架著。救起了床,接茬睡。
  後來房東給我一個小竹床,我就獨自在天井的屋簷下睡。枕頭邊是我的書包,裡面裝本語錄,《戰地新歌》,手絹包著口琴,還有日記本,鋼筆,就這樣到了一條鐵路的前線。17歲,正在長。半夜醒來看見天井上漫天星星,忽然清醒極了。夏天的夜空那麼深湛,像海一樣深不見底。而星星看久了就變成無數的螢火蟲,要飛下來。風起了,很清涼的風,暑氣一點點退去。我的父母都在遠方,我一點都不想他們。白天房東的老太太說:青年,造孽啊。她說的是家裡的爹媽不知多麼想呢。可是我不想,我的17歲,只想建功立業。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我走了遠不到萬裡地呢。
  連裡開動員會,說每一個人半天必須錘一立方米的石子,每個石子只能有一個雞蛋大。這是戰前,我們要迎接首長,迎接「七一」通車。我覺得自己已經睡夠了,悄悄起來,到河邊洗了臉,然後去工地。
  那些決戰的早上,我在工地上敲響每個黎明。在空寂無人的工地,我的小鐵錘聲音一聲一聲,很清脆的回音。那些日子我看見一生中最好的日出:身後鐵路像巨大的翅膀張開,鐵軌一節一節地變白;天色先是灰色的,然後是淡藍,天邊有隱藏的光線,好像電池不足時手電的光線;接著,魚鱗狀的雲一層層越來越紅,紅霞猶如復瓣桃花,重重疊疊竹林掩隱下的村莊,炊煙升起時,太陽一下跳出來。陽光像探照燈一樣刷地掃過樹林,照到鄉間小路。我是如此熱愛這樣的清晨,它說明我是在戰鬥的青春中。
  我的朋友也在努力地建功立業,她說和隊裡的人進山,下午暴雨如注,山水滿谷。社員們趕緊撤,過山谷的小河時,看不到原路,差點出事。我們為各自的緊張危險而自豪,生怕錯過了事故場合,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吧!
  還有遠方的火車,我盼望那火車。那是那樣的17歲,希望每個日子都和頭一天不同,希望有遠方的事物、有朋友到來。我希望看到更多和我一樣的知青,又聰明,又勇敢。我想念遠方的事物想念得發瘋,因為我們公社的知青太少了,全是同一個年級。其中更有些在學校就絕不往來的。我們因家庭的不同分成兩類,我們好比是非洲人,黑的,他們,好比印地安人,紅種。
  遠方的火車,我希望裡面坐滿了聰明的年輕人。他們從遠方到來,大家憑才華相聚,可以平等地辯論和交談。我希望他們坐第一列火車到來,帶來新的故事、新的歌和書本其中當然應該有我認識的人,有我可以稱之為朋友的人。朋友,這個詞多麼好,我每天張大眼睛,在鄰近的連排裡找和我一樣的人,從城市來的人。我是多麼想結交比我知道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書本、更多的歌的人。這個念頭充滿了我十七歲的每一天。
  我後來知道,好多人和我一樣。我的一個當兵的朋友說,十七歲他在內蒙,每天拉練,修鐵路。為了迎接首長,早日通車。一天半夜,全營開了汽車演習到某地迎接首長,兩輛車翻在路邊,人全都砸在地上。後面的車星夜兼程,絕不敢停。
  通車的日子逼近,工地要更多地搶工,加班,民工一天天地疲塌,營裡要豎典型。副營長就說:那個知青,那個每天早上錘石頭的知青怎麼樣?
  他們要讓我去當典型,我在挑石頭的路上聽到後戰戰兢兢。天,他們讓我去填表怎麼辦?我怎麼報我的出身?天,我想了又想,錘石頭是我願意,我喜歡那樣的早上,我睡不著。但我不能當典型,一旦被人們發現我的出身,那就正好應著爬得高,摔得慘。
  那些日子我失去了破曉時分的驚喜,失去了我的飛鳥一樣的鐵軌,鐵路工地變得陌生。我失去了對遠方火車和青年的遐想,一天到晚為一個念頭愁苦,那就是一定會被暴露出來,還不如自己先去承認。終於,在和副營長擦身而過的時候,我吞吞吐吐說:我不能當典型,因為出身。說完這句話,我有被自己出賣的感覺,自己變成了一個公開的罪犯。
  這個副營長悶悶地看了我,說了聲:哦。他也許還說了什麼出身不由己之類,然後他走了。他是公社中學的老師,並不是純粹的農民。他一步步走遠時,我忽然有點懷疑:這人是不是也隱瞞了出身,不然他的背為什麼老駝著呢?
  「七一」通車前兩天,排裡說這裡要減員,隊裡即將雙搶。我回到隊裡,投入新的戰鬥。小建還在鐵路上。幾年後小建進了鐵四局,可是他當列車員跑的地段儘是些山溝子,我們從未坐過他的便車。
  最後當了典型的同學是個特別英俊的男孩,他彈曼陀鈴,比我們彈得都好。幾年後他娶了縣委書記的女兒,真的扎了根。前些年他是縣裡的法警,以後縣改市,他做到法官。為追一個案子,追到海南,在那裡翻了車,人運回去後成了植物人。
  在我心裡,那條鐵路和我的十七歲一樣,是一棵切開就會流出汁液的小樹。這樹已經被許多俗務推到看不到的地方,只是偶爾會有汁液打溼記憶。再說,我已決定不再坐火車了,那是在乘火車參加追悼會的旅程上。永別了朋友,火車不再開回。

  本文選自《騎桶飛翔》,艾曉明/著,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

往期文章 點擊打開

守護民間記憶
Keep the Memories Alive

賜稿:chings@aliyun.com

相關焦點

  • 十七歲那年的雨季——《會痛的十七歲》
    十七歲距離你已經有多遠了,我先說一下我,我距離十七歲已經快十年了,好像很遙遠了吧,我感覺也是,我十七歲的時候還在高中,我現在都要有家庭了,時間過得飛快,比我想像的還要快,我還以為我自己剛二十幾歲,根本就沒有這麼大,轉眼之間我都要奔三了。
  • 他17歲出道即火18歲在香港紅館開演唱會,你十七八歲時在幹嘛
    你十七歲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呢?是什麼樣的心情,什麼樣的年紀? 近來網易雲推送了林志穎的這首《十七歲的雨季》,又掀起了一波回憶殺。說實話還真是不太敢聽這首歌,不想承認自己已經在慢慢變老,所有那些回不去的曾經都成了宿命。
  • 《我們十七歲》把幾個咖「虐」得很慘,這就對了
    《我們十七歲》海報近期扎堆的真人秀中,《我們十七歲》是唯一一檔我從頭追到尾的節目。追的理由很簡單:1、這檔節目從定藝人到拍攝再到成片,我都有意無意地看到了過程。初看時覺得不咋地,沒啥期待。等到播出後再看,超出預期。2、節目內容確實很搞笑,解壓。
  • 林志穎《十七歲的雨季》,回首明星們的十七歲,絕對想不到
    近日林志穎在綜藝節目《嗨唱轉起來》上獻唱《十七歲的雨季》。場面一度讓人驚嘆。真難想像林志穎已經是45歲了,歲月仿佛在他身上失了效。紛紛吐槽自己的歲數。聽到這首歌時,滿滿的都是自己的回憶,回想起當初的那個學生時代。
  • 【影城熱映】「我是證人」、「十七歲「、」山河故人「!
    導演: 周格泰編劇: 袁瓊瓊主演: 任賢齊 / 賈靜雯 / 石知田 / 程予希 / 楊淇類型: 愛情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語言: 漢語普通話上映日期: 2015-10-30(中國大陸) / 2015-05-01(臺灣)片長: 112分鐘(中國大陸)
  • 《我們十七歲》影評
    十七歲在我們人生之中是花一樣的年齡,這段時間我們充滿青春的朝氣,對未來充滿著遐想《我們十七歲》就是一檔喚起我們青春歲月的一部綜藝片,經歷過時間的洗禮,我們不再年輕,當我們暮然回首才發現17歲離我們已經很久了,這個時候回想起來可能更多的是回憶,可能也有少許的遺憾,青春就是在美好與遺憾中讓我們成長
  • 評《十七歲的單車》
    禁轉載;禁商用;未經允許禁一切懷念殘酷而現實的十七歲———淺析《十七歲的單車》藝術特色 特殊的歲月留給我們的記憶也許是反思或是感慨,每個人都曾擁有十七歲那段炙熱的青春,也許夾雜著殘酷與現實王小帥的力作《十七歲的單車》通過鄉下人小貴到大城市當郵遞員經歷的悲歡、辛酸、苦楚的講述,展現了一段殘酷而現實的十七歲青春物語,揭露城鄉之間的差距以及展現了導演對社會最底層最平凡的生命個體狀態進行的探索與反思。影片風格化的藝術特色已成為其一大亮點。
  • 電影/十七歲
    國家:臺灣導演:周格泰主演:程予希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我散步到左岸,去看《十七歲
  • 真實的穿越案例,當十七世紀的人看到火車時,嚇壞了!
    難道你從來沒有坐過火車?」,並想法讓害怕的人冷靜下來。 「我名叫比姆·特列依克,是馬車夫,從喬特列姆來......我現在在哪裡?我跌到什麼地方了?」 說著男子因恐懼而痛哭起來。 這時檢察官趕忙跑去叫乘務員。可當他們趕來時,卻發現馬車夫已經不見了,小護士則昏倒在地。
  • 我們十七歲第二季有哪些嘉賓 我們十七歲2在哪裡錄製
    ­  進入8月份,不少季播節目紛紛回歸,去年《我們十七歲》節目播出後,獲得了網友的關注和喜愛,2017年《我們十七歲》第二季什麼時候播?有哪些嘉賓?­  近期開播的新綜藝真人秀中均有引入素人陣容,據悉,《我們十七歲》在第二季中嘉賓陣容採取:6位男性+素人的6+X模式。­  《我們十七歲》有哪些嘉賓?
  • 電影賞析:《重返十七歲》十七歲的美好
    十七歲是一個被賦予了很多意義的年齡,沒有童年時代的那些天真爛漫,也不需要成年人的那些責任義務,然後還有叛逆,早戀(也許現在十七歲都算晚了…)等等一系列的名詞和它糾纏不清,誠然本朝的十七歲大抵是在書山題海中渡過,但也總有自習的時候會偷偷看兩眼一直惦記著的姑娘,打遊戲的時候騙自己說自己有一天能靠這個為國爭光之類現在想來傻兮兮但其實還是挺溫馨美好的回憶
  • 【新片熱映】《我是證人》《山河故人》《十七歲》
    濤送兒子去上海坐飛機出國,火車悠長,這是母子間最後的惜別。  2025年  濤的兒子(董子健 飾)長大成人,住在澳大利亞海邊的城市。他不喜歡講中文,只記得母親的名字叫:Tao,波浪的意思。類型: 愛情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語言: 漢語普通話上映日期: 2015-10-30(中國大陸) / 2015-05-01(臺灣)片長: 112分鐘(中國大陸) / 110分鐘(臺灣)劇情簡介:  1983年夏日,17歲的林克銘(石知田 飾)和王蕾(程予希 飾)因為一場英文演講比賽結識
  • 《十七歲的單車》十七歲的世界裡,什麼對你最重要
    《十七歲的單車》這部影片,講的是幾個人不同的十七歲故事。從鄉下來城市打工的阿貴、家裡貧苦卻內心驕傲的小堅、偽裝自己的紅琴和美麗的高中生瀟瀟。他們幾個都在自己的人生軌跡上行走,而因為一場單車的意外,阿貴和小堅的人生開始有了衝突。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聽小編給你講完這個故事。
  • 寂寞穿過了十七歲
    (全文約1900字,大約需要10分鐘閱讀)穿過了十七歲我相信很多人對白先勇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但若要細細問下去,卻又不能在頭腦裡找出一個準確的記憶來。白先勇是民國時期桂系軍閥白崇禧的兒子,四九年時隨父親一道移居臺灣,後來在臺灣和美國都求過學,是臺灣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曾經有人說,用白話文寫作的作家,語言最出彩的,除了張愛玲,就是白先勇。
  • 不老男神蘇志燮戀情曝光,女方比他小十七歲,是一名遊戲主播
    不老男神蘇志燮戀情曝光,女方比他小十七歲,是一名遊戲主播!說起蘇志燮,他的知名度十分的高,這麼多年來一直十分的火,看起來也是十分的年輕,但是要知道,他也已經出道二十歲年了,一九九五年就已經出道,今年已經四十二歲,出演過不少經典的作品,深受大家的喜愛。
  • 林志穎再唱十七歲的雨季
    你們以為現在的林志穎就是十七歲的樣子!但是!!!他的十七歲更絕!!!我就問問,這樣的顏!!!絕了。狀態很年輕,他參加我們十七歲的時候穿個白色的那種衛衣,雖然你看他的臉不是20幾歲,可是他整個人就看起來很年輕。哇我昨天剛剛提到這兩首歌還和朋友一起聽了 真的從放羊的星星開始 林志穎就沒變過 後來有了kimi 有了雙胞胎 他怎麼還是十七歲那年的雨季啊。
  • 歐美喜劇《重返十七歲》
    ◎譯  名 重返十七歲/重返17歲/回到十七歲/青春高校:回到17歲/十七歲/浪漫十七歲◎片  名 17 Again
  • 網易雲熱評:七歲那年和十七歲中間有十年,十七歲那年和二十七歲...
    七歲那年和十七歲中間有十年,十七歲那年和二十七歲中間…假如我們不曾相逢,也許心緒永遠不會沉重,如果真的失之交臂,那麼我們一生不得輕鬆,如果累了,就拉上窗簾關上手機關掉鬧鐘,深呼吸一口氣鑽進被窩放空去睡一覺,難熬的日子總需要更多精力。
  • 朱茵:這是我十七歲,趙雅芝:這是我十七歲,蔡少芬:麻煩都讓讓
    而十七歲的朱茵與成名後的朱茵,眉眼間沒有多大的區別,只是多了一份青澀,讓人忍不住想要保護她。朱茵,前幾年的時候大話西遊重新上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看,時隔這麼多年,朱茵還是長在人們的審美觀上,她的回眸一笑真的絕了,而這張朱茵十七歲時候的照片也是美到不行
  • TFBOYS—王源的MV《十七》挪威的森林裡,有我的十七歲
    近日,明星旅遊的短視頻節目——《慢遊全世界》第一季「王源慢遊挪威」開播了,TFBOYS—王源的《十七》以MV的形式呈現。17歲是每一個人全新的起點,王源在挪威的慢遊之旅,那是他與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對話。《十七》這一首歌在2017年10月25日發布,它是王源的第五首個人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