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裁縫》The Tailor of Panama
2001年03月19日12:32:55 網易報導 Diana
本文版權為網易(www.163.com)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
劇情: | |||||||||||
在1999年12月31日巴拿馬運河協定到期以前,巴拿馬運河的所有權屬於美國,長期以來,美國及其"盟友"英國藉助巴拿馬運河便利的運輸攫取了大量的財富。而一旦協定到期,運河的所有權就會由美國轉給巴拿馬政府,那時,英美兩國的經濟利益均將會遭受不小的損失。於是,在運河協定到期之前,英美兩國在明裡暗裡施展出渾身解數,千方百計想阻撓運河的交付。"巴拿馬裁縫"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背景之下。 故事的主角"巴拿馬裁縫"是個名叫哈裡·潘德(傑弗瑞·拉什)的英國人,他憑著一身出色的裁縫手藝和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混跡於巴拿馬顯貴要人們的圈子裡,為包括美國駐巴武官甚至巴拿馬總統等在內的客人縫製華貴高檔的服裝。除此之外,哈裡的生活和其他尋常百姓沒什麼區別:有一個在巴拿馬運河管理委員會工作的妻子(傑米·李·科蒂斯)和兩個淘氣的孩子,小日子過得平平穩穩、舒舒服服--不過,這一切只是哈裡用來掩蓋他那不光彩的過去的假象,很快,就有一個神秘的人物暗中揭穿了哈裡的面目抓住了他的小辮子。 這個自稱是英國大使館官員的神秘人物叫安德魯·奧斯納德(皮爾斯·布魯斯南),他的真實身份是英國情報處的間諜,任務是搜集有關巴拿馬運河的情報。在他的逼迫下,哈裡成了他安插在巴拿馬高層人士圈裡的眼線,一些諸如"哪些人是巴拿馬的政要"、"誰掌管著運河的交接"、"即將到來的運河交接有什麼新的動態"等等重要信息逐漸被奧斯納德搜集起來傳達到英國的最高情報機關。 但是殊不知,哈裡其實還是個編故事的好手,為了報復奧斯納德陰險的要挾並且榨取些錢財以還債,他謊報軍情說:一個由左翼份子組成的地下組織正在醞釀一場名為"寂靜的反抗"的武裝運動,目的是推翻現任總統的政權。為了增加消息的真實性,哈裡還有鼻子有眼地說這次武裝運動是由自己當年的遊擊隊戰友米基領導的。這個"有價值"的情報立刻被英方捕獲,以武力幫助暴亂份子反抗奪取運河所有權的計劃於是形成;而美國由於沒有任何可信的情報支持所謂"寂靜的反抗"的說法,所以仍持猶疑態度。但兩國奪取運河的野心使他們蠢蠢欲動,一場政治大亂如箭已上弦……這一切都是因為哈裡的一個假情報,他到底應該如何收場呢? | |||||||||||
幕後及評論: | |||||||||||
當聽說《巴拿馬裁縫》一片是由皮爾斯·布魯斯南出演的一部間諜片時,你八成會以為這又是一部007系列影片--那你可就大錯而特錯了。因為這部影片跟你想像中的"美女+跑車+高科技"式的娛樂型間諜片相差甚遠,儘管它是喜劇片,但它屬於內涵嚴肅、思想深刻的黑色喜劇,可以說《巴拿馬裁縫》是間諜片裡的"另類"。 本片是根據作家約翰·李·加裡1996年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而成的。該書因其對冷戰時期英美政治的諷刺和對複雜人性的刻畫而獲得讀者和評論界的高度讚譽。哥倫比亞公司能夠看中這樣一個"讓觀眾頗費腦筋"的劇本投資拍攝,真是讓包括導演約翰·伯爾曼在內的很多人都感到意外。 本片導演約翰·布爾曼曾因《希望與榮耀》一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並兩次捧得坎城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是一位名氣與實力具備的導演。看到《巴拿馬裁縫》的劇本後,布爾曼迫不及待地找來原著細細閱讀,隨後便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書中那緊張又不乏詼諧、痛苦與歡樂交織的情節和幾位個性複雜、鮮活動人的人物深深吸引了布爾曼,雖然後半部分的節奏稍顯拖沓,但在改編成劇本後,這個小毛病已經絲毫不能減低整個影片的迷人程度了。 對於影片中"哈裡·潘德"這個人物來說,傑弗瑞·拉什(《鵝毛筆》《閃亮的風採》)無疑是扮演他的最佳人選。曾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拉什很善於表現複雜的人性,他往往樂於出演那些倍受爭議的人物,每每以自己充滿張力的表演贏得評論家們的陣陣喝彩。據一些看過試映片的影評人說,這次傑弗瑞·拉什在《巴拿馬裁縫》中的表演非常出色,甚至有人預測:拉什將憑本片再一次獲得奧斯卡提名--相信這樣的評論會使很多影迷慕名前往影院觀看《巴》一片。 當然了,其實皮爾斯·布魯斯南也是本片最大的一個賣點。但正像本文開頭提到過的,如果單單是為了看看布魯斯南"擺酷"、或者是為了過一下"007式間諜片"的眼癮而看《巴拿馬裁縫》,那你100%會失望而歸。因為布魯斯南在片中非但不是主角,而且還是個壞透了的反面角色--不過,這才是真正的賣點:想看看風流倜儻的"正人君子"是如何"變"邪惡的嗎?那可千萬別錯過《巴拿馬裁縫》。順便提一句,傑米·李·科蒂斯這次又扮演了一個"特殊人物"的妻子(還記得《真實的謊言》嗎),據導演說,雖然戲份不多,但她的表演也很精彩,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
劇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