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請回答 | 如此粗糙,卻讓人如此懷念

2021-01-14 三聯生活周刊

其實給我個人感觸最深的兩期是《理想家庭:為什麼<我愛我家>》和《總有人正年輕:這個夏天的樂隊們》,因為其中的很多故事都發生在90年代中期,具體的說,是1994、95年。那時,中國剛剛接上了第一根64k的國際網線,自此,我們的生活也跟著變化起來。回想到那些瞬間,已經是四分之一個世紀之前的事了。

90年代中,電視仍被「供奉」在客廳的神壇位置,它是凝聚家庭的電器產品,也是很多人的精神供應窗。從《編輯部的故事》到《北京人在紐約》,從《我愛我家》,再到《三國演義》《水滸傳》,每一部電視劇似乎都像是一段時代的光陰故事,一個歷史的截點。

90年代是《理想家庭:為什麼<我愛我家>》的生產空間,也是它誕生的土壤。在「家迷」看來,這裡的故事雖不夠沉重,但也足夠真實,這個有寬度的「家」,或許真的可以成為一種精神家園。最後,我們並沒有如期看到那個觀眾們期待的「大團圓採訪名單」,它可能是幾代觀眾的夙願和遺憾。或許,所有的好故事結局,都是夾雜著歡笑或傷痛的。光陰的眼中你我只是一段插曲,當明天成為昨天,昨天成為記憶的片段,淚水與笑臉都不是永遠。

記得《我愛我家》剛剛上映的時候,很多人都被片中傲慢與輕佻的語言所吸引到了,無論接受與否,這種批判與調侃,都像是在釋放一種自由的時代信息。這部劇的文學師是梁左和王朔,梁左曾在《話說相聲》中寫道,總擔心諷刺揭露型的文藝作品會引起什麼大的麻煩,杞人憂天,提心弔膽,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從這困惑中掙脫呢?

《我愛我家》最初的主創,左起:王朔、英壯、英達、梁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幽默僅僅是在強化社會的共識,而不是去追求對已存秩序的批判,或者是表達我們要求所處環境改變的訴求。毫無疑問的是,笑成為了90年代最新潮的主題之一,但是如何笑,以及怎麼笑,卻是令當局和多數創作者難以拿捏的問題,儘管如此,笑聲夾雜著對生活現象的批判,變成了電視機銀幕上第一波「精神剛需」。
王朔說,到了九十年代,仿佛一夜之間中國就進入了消費時代,大眾文化已不是天外隱雷,而是化作無數顆豆大的雨點兒結結實實落到了我們頭上。的確,在90年代初期,一切都像剛復甦的樣子,商業、藝術,還有一輪接一輪的熱潮,像海浪一樣拍打著這片曾經禁錮的地帶。

1994年,還發生了一件事。12月17日晚竇唯、張楚、何勇以及唐朝樂隊在香港紅磡體育館上演了一場名為「搖滾中國樂勢力」 的演唱會,三個半小時的演出,傳達出很多這片土地上從未有過的情緒與思考,這場演出所留下的烙印以及對之後樂隊所產生的影響尚在。新褲子樂隊最初的成立,也正值那段時間。

在《樂隊的夏天》的舞臺上,似乎消沉了已久的搖滾樂隊風潮又一次浮上水面,45歲的彭磊高唱著「獻給打口的一代」的青春輓歌,即便是在漫長的鋪墊和低潮時期,他們依舊執著於音樂。新褲子樂隊最終成為這個舞臺上的冠軍,25年的光景似乎從未消磨掉新褲子火熱的創造力,他們不斷用音樂玩出新花樣,散發著樂隊獨特的魅力。

此前,新褲子成為了為數不多登上工體舞臺的樂隊,並第一次演唱了《最後的樂隊》,但這並不是他們的離別歌曲,或許彭磊想說的是,那些曾經的樂隊已經不再;或許他還想說的是,那些我們曾經固執的審美,也會隨著時代消失。《樂隊的夏天》像是一場關於成長的音樂拼盤,彭磊說,新褲子好像一直站在時代的腳下,用音符洞察著年輕人的生活。

樂隊在《樂隊的夏天》包裝和設計媒體的放大之下,或多或少地變了樣子。儘管如此,這款主打青春與懷舊的節目,仍能引發不少共鳴,它讓很多人重拾起舊日的情愫,也目睹著年輕一代的新姿態。在80後主宰的音樂舞臺上,樂隊的形態和它所處的生態都被重新定義,他們捍衛著理想主義的詩歌,也掙扎在生活的邊緣。對於音樂,他們有更為寬泛的認知,他們很清楚自己需要從中獲得什麼。在「雖然這音樂還在繼續,卻和你一樣焦慮」的歌聲裡,樂隊的漫長的青春期似乎也定格在了9012年的夏天。

整個90年代是中國文藝發展最為迅猛的一段時間,音樂、藝術和文化,都在那段時間裡找到了自己的發展空間,它也是被接納的一段時間,像所有文化形態一樣,它生根於那些氛圍之中,並且開始自在生長。

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分享著有限的事物,一些物品雖隨著時間而流失,卻在很多人的心中成為一種特殊的年代標籤,一種值得珍藏的記憶符號,或是思念。這就是為什麼90年代如此粗糙,卻讓我們如此懷念的原因。

△如今,帶飯被各種外賣和快餐取代了;曾經隱藏在零食包裝裡的玩具都不見了;小時候被珍視為個人最大財產的自行車,現在停在哪裡呢?

在今天看來,似乎沒有什麼會成為我們的日常必需品。我們隨著潮流購買衣服、鞋子,買各種數字智能產品,然後將他們一股腦地扔進垃圾桶,等待著快遞送來新的包裹,這種重複似乎早已成為了一種模式。細節和樂趣都不在了,多樣性和消費類型,剝奪了我們的體驗感。

某天夢見自己打了通電話,給90年代,結果沒有人接。

點擊圖片,一鍵下單

(贈送2020年故宮日曆,期期快遞)

▼ 點擊閱讀原文,一鍵訂閱【2020年三聯生活周刊】(52期)。

相關焦點

  • 請回答1988:懷念那個純真年代的韓國 懷念野菊花樂隊
    近來韓國爆出的韓國N號房事件醜聞,再一次刷新人們的認真,讓人痛心憤怒這些惡魔變態的所作所有。顛覆了對於韓國的認知。網友開玩笑說道:我向來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韓國人——魯迅。這個時候我們就特別懷念韓國的純真年代,懷念請回答1988裡的美好,懷念野菊花樂隊。
  • 除了90年代,就沒有別的青春值得紀念?
    剛播完的青春劇《如此可愛的我們》,再一次被貼上抄襲韓劇《請回答1988》的標籤。這已經是國產青春劇第N次被指抄襲。但無論是《如此可愛的我們》裡的家屬院五個孩子,還是《人不彪悍枉少年》裡的飛車五人組,這些青春劇的五人組合,怎麼看都像是《請回答1988》裡「雙門洞五人幫」。《如此可愛的我們》連小時候的視覺海報,都和《請回答1988》很像。
  • 90年代港星顏值驚豔就算了,發量也如此感人,盛世美顏大抵如此
    我們都知道,80年代、90年代那個時期,是香港電影行業最巔峰的時代,那個時候不光是出了很多經典的影視作品,更是讓很多女港星走進了觀眾的視野,王祖賢、張曼玉、林青霞、袁詠儀等等一個個高顏值的女明星,放眼現在已經不僅僅是人名,更是美豔絕倫的形容詞了。
  • 劇評:《如此可愛的我們》VS《請回答1988》,愛上青梅竹馬的你
    劇本創作――溫暖的基調這部劇的創作風格類似韓劇《請回答1988》,但是看起來又是非常本土化的,不會讓人覺得有copy的感覺,同樣的青梅竹馬,在情感表達和人物性格方面都是完全不同的。《請回答1988》中的德善一樣活潑可愛但也許是因為是家中第二個孩子的原因,感覺從小都很渴望被愛,所以她在愛情裡是非常被動的,當聽到或者意識到有人也許喜歡她時她也會不自覺的去關注那個人去「喜歡」他,也因此早期與善宇發生過誤會,雖然看似強大,但其實很容易受到傷害。
  • 網劇《如此可愛的我們》竟然如此好看!
    如果您覺得文章寫得還算可以的話,請您伸出您寶貴的雙手為作者點讚留言或轉發,您的鼓勵將是作者堅持寫下去的動力源泉!文:青春的縮影,時代的印記!網劇《如此可愛的我們》竟然如此好看!作者:娛樂小丑當一個人不再年少,他最懷念的定然會是那段少年輕狂的時光,用一生去懷念,也是青春存在的意義。
  • 90年代人的青春,《如此可愛的我們》,顏值就可以舔屏很久了
    如何評價電視劇《如此可愛的我們》?終於盼到一部電視劇講90初代人的青春!年紀沒怎麼算明白,不過道具還湊合,沒那麼真實但也不出戲,考慮這部劇是小成本,到這種程度很不錯了。預告第一眼就勾住了我,吸睛點是李明德,角色名字談宋,男主角。小編對他印象很是深刻,他就是《親愛的熱愛的》裡面追著喊大嫂的頭號助攻97!!!!!!你們有沒有看這部小甜劇啊,跟著小編來看一下吧!
  • [好劇安利]請回答,我的自由年代 簡評電視劇《我的自由年代》
    如果編劇的腦袋清醒一直保持他寫第一集的水準,那麼一部劇即便是沒有俊男美女也將成為一部讓人惦念的好劇。誠然,《我的自由年代》的男主女主的顏不遜色任何一個地區的任何劇。【筆者碎碎念:Lego最近要好好休息呀黑眼圈太嚴重了,皮膚沒以前水嫩了啊,帥的沒朋友更要好好休息呀!】再誠然,《我的自由年代》的編劇在大綱的時候,肯定是費了不少心血的。
  • 中國版《請回答1988》?只要真實不做作,就是如此可愛的我們
    近幾年,國內青春電視劇興起了一股「1988風」,但凡是描述少年懷舊群像的作品,免不了要被拿來與韓劇《請回答1988》比較一番。前段時間有一部小成本新劇悄悄上線,也面臨同樣比較——《如此可愛的我們》。本文有劇透。
  • 中國版《請回答1988》?只要真實不做作,就是如此可愛的我們
    近幾年,國內青春電視劇興起了一股「1988風」,但凡是描述少年懷舊群像的作品,免不了要被拿來與韓劇《請回答1988》比較一番。前段時間有一部小成本新劇悄悄上線,也面臨同樣比較——《如此可愛的我們》。整個大院裡,黃橙子「最討厭」的人就是自己的髮小——談宋。
  • 90年代畫風哪家強?炮姐與女王各具魅力,山治索隆十分帥氣
    當別人問到你關於追番的要求的時候,你會如何回答?有的人會說自己是因為聲優而追番;有的人會說自己是因為製作公司而追番;也有的人是因為獨特的畫風而追番。隨著時代不斷發展,我們難免懷舊,突然也發現,90年代的畫風,放在現在,依舊是如此好看!炮姐與女王各具魅力,山治索隆十分帥氣!
  • 《請回答1988》已三年了 韓國神劇請回答系列你看過幾部
    2015年的冬季,一部《請回答1988》風靡亞洲。《請回答1988》由申源浩執導,李有貞編劇,李惠利、樸寶劍、柳俊烈、高庚杓等主演 。該劇主要講述了1988年在首爾市道峰區雙門洞居住的五家人的故事,描繪溫暖的親情、鄰裡街坊小市民傳統的愛情與友情的故事。
  • 寶藏小甜劇《如此可愛的我們》中國版《請回答1988》不一樣的青春
    《如此可愛的我們》是由貓的樹執導,李明德、田曦薇、尤浩然、李盈盈、李明源、李星等主演的一部輕鬆搞笑的青春劇。《如此可愛的我們》劇照該劇講述了2007年夏天,樹德教職工家屬院五個90後孩子進入高中後,關於夢想成長以及曖昧情愫的點點滴滴的故事 。
  • 回憶90年代
    初至蕪湖一兩年,總是被我媽差遣著回鄉下辦點瑣碎雜事。坐小輪,長江裡漂一個白日,上岸,坐15公裡蹦蹦車,到達錢家祖。倘若適逢假期,同船的會有許多師大學生,一律安慶地區的,一起逆流而上。一次,我躺在二等艙床鋪上,將一本《詩歌報》讀完,行程尚未一半,就那樣眼神呆滯地放空自己。這時,一個物理系女生前來,討要幾本雜誌看。
  • 神劇《請回答1988》到底神在哪?為什麼如此受歡迎?(下)
    神劇《請回答1988》到底神在哪?為什麼如此受歡迎?(下)幾個孩子長大後,在假期回家的時候,不是上床睡覺,就是和朋友出去聚會,幾乎沒有時間和父母聊天,這不是我們回家過年時做的嗎?劇中還有一些超越現實生活的精彩情節:他們鄰居的感情和他們之間的友誼。
  • 請回答1988,請回答1989……請回答2020
    前幾天《請回答1988》幾個主要人物阿澤、善宇、德善、寶拉、娃娃魚東龍在現實生活的一次聚會突然就佔據了若干熱搜,沒有提前宣傳造勢,也沒有炒CP蹭熱度,僅僅是幾條普通的合影就有如此效果,《請回答1988》在影迷們心目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 請回答1994:尋找棒球少年——七封
    今天,我們帶大家來重溫一部經典韓劇——《請回答1994》(以下簡稱《1994》)。在現象級的「請回答」系列韓劇三部曲中,《1994》是第二部上映的。雖然關注度稍遜於其他兩部,但卻是很多觀眾心目中地位最高的一部。
  • 《請回答1998》|1998那一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請回答1998》1998年,認真想過這個數字麼?1998年,它已經過去20年了!即使是90後,小的也已經18歲,不再是那個什麼也不用擔心的少年。1998年為什麼是很多人一生無法忘記的人生坐標?就好像,今天的一切,都是從1998年開始的,你今天所遇到的,你今天在使用的,甚至你的記憶你的生活你的生命……嗯,1998年,是值得懷念的一年,也許那個時候你已經記事,也許你剛出生,也許你要下一年才來到這個世界,1998年,都在或多或少的影響著你的人生。
  • 溫情王牌《請回答1994》
    而女孩子們不一樣,已經到了情竇初開的年紀,也有自己確定的偶像,喜歡徐太志和他的孩子們,會注重打扮,也有喜歡的人,只不過時間太慢,熟悉的程度讓他們無從下手。(我不做過多劇透真的很棒的臺詞和情節)。雖然全劇較多篇幅描寫愛情,以「誰是我老公」開展,在最後一刻我們都無從知曉到底誰是娜靜的丈夫。相比一開頭就知曉結局的劇,這真是太討人喜了。二十幾歲的年紀,本就是愛情的年紀,本就是無數未知條件擺在面前的世界等著我們應對的年紀,我們也無法決定到底出哪張牌去贏得勝利,畢竟不想出老千矇混過關,這是自己的人生。
  • 《請回答1988》試鏡花絮,感動哭了!
    來源韓劇:xmhanju《請回答1988》
  • 身處21世紀,為何很多人懷念70、80年代的生活,因為「人情味」?
    01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懷舊」,開始想念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生活。在那個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中,有什麼值得人們珍視的東西呢?如今的人們又在懷念些什麼呢?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美妙的詩歌——「那時候,車馬都很慢,一生也只夠愛一個人……」快樂幸福的時光往往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不少人感慨到:「如今的愛情觀,早已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愛情觀相差甚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