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
動物紀錄片都是由人類攝影師掌鏡
不知你可曾想過
要是這個角色換成動物們「親自上陣」呢?
小嗨想
如果能從動物的角度來觀察它們的世界
想必會很奇妙吧~
依然由紀錄片一把好手BBC出品,《假如動物會攝影》通過給野生動物配上定製相機讓他們「變身」攝影師,帶領人類製作團隊無法涉足的地方,通過它們的眼睛讓觀眾更貼近動物的生活,讓我們對它們的生活方式有更深入的理解
▲《假如動物會攝影》精彩先導預告片
在這部系列紀錄片中,擔任「攝影師」的動物既有30釐米的狐猴,也有時速可達百公裡的獵豹;有自由潛水的海豹,也有在築巢的黑猩猩...
接下來,就讓小嗨帶你們跟隨這支獨樹一幟的「攝製團隊」,共同看看它們眼中的世界吧
在探索第一站南非,首先請到了一種小巧可愛的哺乳動物擔——狐獴擔任攝影師。我們見識到了其極其龐大的地下通道,還看到了狐獴洞穴內的溫馨場景——有「打掃能手好室友」金龜子,還有超萌可愛的狐獴寶寶!
科學家團隊通過這位狐獴攝影師「夏娃」發現,狐獴幼崽在到地面生活前的生活狀況:它們可以通過本能找到母乳,即使眼睛未能睜開,可是它們已經學會溝通了,這非常有助於緊密家族間的聯繫,還有日後在地面的生活。更讓他們驚訝的是,僅僅過了一天的時間,狐獴幼崽已經變得十分洪亮,身體也變得結實了。
(๑•ᴗ•๑)小嗨覺得狐獴攝影師呆萌呆萌的真的太可愛啦
黑猩猩是自然界最迷人的物種之一,在紀錄片中,我們跟隨黑猩猩攝影師「金巴」,看它如何分辨事物,如何應對危險,還有如何融入一個家族
這位「攝影師」十分可愛,在佩戴了特製堅固的攝影機之後,它首先自拍了一番,欣賞自己的美貌。令照顧它的工作人員十分欣慰的是,通過攝像機的拍攝,她看到金巴可以獨自分辨食物以及應對危險。
我們跟隨第三位攝影師——來自阿根廷的麥哲倫企鵝深入了解企鵝父母如何在海裡捕食
從企鵝的視角,我們看到了企鵝父母為了嗷嗷待哺的幼崽們,不惜勇敢穿行在大西洋的狂風海浪中,往返距離幾百公裡,歷時多天,給它們的孩子尋找食物。並且,研究人員通過企鵝所拍攝的畫面,了解到了企鵝寶寶在某些年份會大量死亡的原因,原來跟捕獲到的鯷魚數量有關。所以,通過鏡頭拍攝到的畫面,對企鵝的研究也是步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此外,這部紀錄片也請來了實力演員「波叔」吳秀波擔綱解說,低沉嗓音可真是迷人又讓人陶醉呢!據悉,這位處女座大叔十分敬業,一口氣錄三集,他堅持不吃飯錄到凌晨,就是為了達到最佳效果(小嗨為敬業的波叔點讚d(゚∀゚d))
這部紀錄片讓帶著相機的動物們為我們的自然世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雖然小嗨看了這部紀錄片之後,內心真的激動無比~它讓我們可以與世界上最迷人的動物一起吃飯、睡覺和生活,也愈發感覺這個世界也著實奇妙,換個角度的世界原來會有不一樣的體會,而我們也能看到,攝像機為未來科學研究開闢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新世界,這樣的意義是無可比擬的。啊,世界~多的是,我們不知道的事~
《假如動物會攝影》
現已由騰訊視頻獨家播出
讓我們跟隨動物攝影師們
共同探索它們的奇妙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