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嗡嗡嗡的蒼蠅圍著餐桌飛來飛去,是不是很讓你抓狂?更可氣的是,不管怎麼揮舞報紙、蒼蠅拍,卻很難打中蒼蠅。這是為什麼呢?他們有「神功」護體,還是他們天生比人類聰明?
在《黑客帝國》裡,基努·裡維斯能輕易避開不斷橫飛而來的子彈,在他的眼中,子彈的飛行速度極為緩慢。據外媒報導,最新研究顯示,蒼蠅也具有類似「特異功能」,它們感知的時間過得很慢,因此憑著眼睛對刺激動作的迅速反應,經常輕易避過遭拍打致死的厄運。
蒼蠅眼中的時間「更慢」
一份最新研究顯示:體形偏小的動物,時間感知的速度偏慢。也就是說,當我們舉起報紙朝蒼蠅拍去時,在我們看來動作就在一瞬間,但對蒼蠅來說,卻是慢動作。因為:人類的1秒,等於蒼蠅的7秒。這篇發表在《動物行為》雜誌上的文章還指出,感知時間的快慢與動物的爬行速度和代謝率有關。
當然也與環境的變化有關。當人們處於高壓狀態時,時間會「變慢」。如:情況危急下,司機為避免車禍,神經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大腦接受的信息增多,因此也覺得時間「變慢了」。
小動物對訊息更敏感
研究還顯示,昆蟲和小鳥一類的小型動物,它們在一秒鐘所看到的訊息,要比諸如大象等大動物看到的更多。
這項研究由來自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的傑克遜領銜。研究人員又收集其它研究小組的數據,那些研究小組利用「臨界閃光融合頻率」的技術,來測量不同動物的眼睛處理閃光速度的能力。研究人員發現軀體大小與眼睛對視覺訊息反應的速度之間,有非常緊密的關係。
傑克遜表示,部分動物可察覺到快速的閃光,其它動物則察覺到較慢速的閃光,而體積愈小的動物,看到的世界就愈「慢動作」。包括蒼蠅在內的好幾種昆蟲,眼睛對刺激動作的反應,比人類的眼睛快四倍以上,反應最慢的則是一些生活在深海的等足類動物。
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教授魯克斯頓表示,小動物眼睛向大腦傳遞信息的速度,遠超過人類肉眼。
烏龜眼中「光陰似箭」
實驗發現:人類只看到光束閃爍1次的時間裡,蒼蠅看到7次。「這是因為它們的視覺系統每秒鐘內接受的信息很多,所以,它們感覺那一秒時間很長。」該研究的成員之一愛丁堡大學的魯克·麥克納利博士說。「這些動物以一種非常不一樣的方式感知這個世界。」
這也能解釋,為何蒼蠅這麼難被打著,「人類的速度對蒼蠅來說顯然太慢了。就像現在電影裡常見的子彈時間(一種使用在電影、電視廣告或電腦遊戲中,用計算機輔助的攝影技術模擬變速特效)。」麥克納利說。
狗處理信息的速度是人類的兩倍。基於此理論,它們可能不喜歡看電視。因為在狗看來,電視畫面動作很慢,像是投影儀壞了。
另一方面,對於慢悠悠的烏龜來說,光陰真是「似箭」。因為人類時間1秒內,烏龜只接受1/3的信息。
安德魯·傑克遜博士說隨著年齡的增長,感知時間的速度也會不一樣。「有證據顯示,兒童比成年人感知時間的速度慢些。」
動物只能「專注現在」
為了研究動物如何感知時間,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威廉姆·羅伯茨教授和同事用實驗室老鼠作了一組實驗。他們設計了一個迷宮,這個迷宮以鼠籠為中心向四周伸出臂狀的路徑,就像一個放平的摩天輪。羅伯茨教授分別在不同的臂狀路徑上放置食物,一般可口的食物小球和老鼠非常喜愛的芝士。然後,實驗按照三個提示性的目的開始設置:時間、時間過去多久和兼其二者。
老鼠被分為三組。第一組老鼠總是會在特定的時間點上遇見食物小球或芝士;第二組,老鼠總是消耗了相同的時間後才遇見食物小球或芝士;第三組,時間點和時段都被設定,老鼠總是經過相同的時間,在某個特定的時候發現它們的食物。
最終老鼠被自由地放出去尋找食物。第二組和第三組老鼠同樣迅速地找到芝士,而第一組老鼠則表現得好像第一次進入這個迷宮中探索這些食物。
「這個實驗表明,它們記得某一件事佔用了多久的時間,但並不清楚在過去的某個具體的時間點,事件如何發生,它們依靠不同的行動過程來理解和記憶這段時間。」威廉姆·羅伯茨教授介紹說:「也就是說,老鼠能夠形成記憶,但是它不能夠在具體的時間中理解這個記憶。」
在進行這個實驗前,威廉姆·羅伯茨教授和他的同事們長期研究過西方叢鴉、蜂鳥、獼猴甚至猩猩的行為,他們最終得出結論:動物不像人類那樣有著時間性的記憶。
動物對時間的感覺
動物對時間的感覺與人類不同,圖表顯示動物相對於人類,感覺時間之快慢。數字代表相同時間內人類處理一單位信息時,不同動物可處理多少單位信息。
家蠅 6.8
獼猴 2.4
狗 2.0
貓 1.4
歐洲鰻 0.35
稜皮龜 0.37
黑吻真鯊 0.45
虎紋鈍口螈 0.75
人類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