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科幻小說裡有一種機器叫時空穿梭機。
只要人們登上它,便可以在瞬間回到他所希望前往的那個時代。
這無疑是關於未來的最令人激動的設想之一。
星際穿越劇照
然而,現在有人告訴你,不要等遙不可及的未來了,只要給我2個億,眼下就可以造出這樣的機器。
你會相信嗎?
近日,一份神奇的路演PPT在網上火了。
一家名為山西瑞泰技術開發科技的公司要融資2億元造時光穿梭機機。
最讓人目瞪口呆的是,山西瑞泰還稱已與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知名專家院士團隊達成初步合作協議,只要融資資金到位後,即可參與項目研發和建設。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融資2億元,能造時空機器?
近日,一篇名為《時空隧道生成》的商業路演PPT在微信朋友圈和聊天群流轉,因其內容過於驚世駭俗,引發廣泛關注。
按照PPT的說法,該公司計劃將時空隧道生成實驗裝置由理論化轉入實驗化,得到相應的科研成果後,再轉入工業生產,最終實現其實用性。
目前實驗裝置設計已完成,時空共振機制方面的研究已成熟。
所以,現在需要融資2個億,來建造真正的時光穿梭機。待到融資資金到位後,即可在7到12個月實驗成功。
PPT還顯示,「時空隧道生成」項目屬於一家名為山西瑞泰技術開發科技有限公司。
據天眼查數據,山西瑞泰技術開發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12月31日,註冊資本5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郭偉偉,持股比例40%。
你沒看錯,這個要造福全宇宙、打造史詩級項目的公司,竟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才成立。
更誇張的還在後頭。
據稱,該時光機器將能「廣泛用於時間旅行、星際遠航、壽命延長」,「給全宇宙帶來持續、廣泛且深遠的影響」。
對此,他們估計,這項技術將給交通運輸、醫療延壽、國防軍工、地外太空資源探索開發市場帶來共計10477.14億美元的商業應用價值,也就是說,不僅能星際遠航,還能延長壽命,按照0.8倍市銷率保守估計,項目技術估值將達到8381.71億美元(約5.4萬億元)。
發明者是啥來頭?
PPT裡稱,郭偉偉出生山西,從小喜歡物理研究。
他畢業於山西大同大學數學教育專業,後來除了在孝義市科技局工作。
2008-2019年期間還參與策劃了幾部電影和紀錄片,稱其中一部科幻劇本還和美國好萊塢環球影業達成合作意向。
最精彩的是,郭偉偉還自行研發創立了十萬餘字的《時間論》。
這個理論能夠「使時間弦扭曲、斷裂,直到形成時空蟲洞,即『時空隧道』」。
正是基於這個理論,所謂的「時空隧道生成」項目誕生了。
在接受採訪時,郭偉偉便稱,雖然「時空隧道生成」PPT是由己方委託浙江的一家融資信息服務平臺「投融界」幫忙製作,不過,其中有關「時空穿梭」的內容和技術理論均源於他的著作《時空論》,這本「十萬字著作」也構成了「時空隧道生成裝置」的理論基礎。
最為關鍵的是,這家公司還聲稱實驗裝置「得到了中國科學院高琨(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競、趙光恆院士以及美國科學院牛樹強院士的認可和好評」,並「與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知名專家院士組成的研發團隊達成初步合作協議」。
同時PPT裡還介紹了主要原理,以及實現平行宇宙的瞬間時間穿梭、同一時空的瞬間空間穿梭、扭曲時空,掌控時間進程的效果。
有背書有理論,乍一看,這還正是一項偉大且極具「錢景」的項目。
郭偉偉否認炒作:只想低調做項目
然而,問題也跟著來了:一個物理學研究員基於自創的理論著作真能做成嗎?
在接受商業人物採訪時,當記者問:你這個裝置可以把人傳送到火星?
郭偉偉是這麼回答的:這方面我的進展是很順利的。我不能給你透露,你要透露了,一些無腦網民就炒作說我金融詐騙。本來我計劃春節不回去,在上海操作這個項目,結果因為炒作,現在因為這個事情,當地有關部門讓我回去協助調查。很麻煩。我現在被網暴了。
記者又問:大家可能覺得,學術界科班出身的人,目前在時光機方面都沒有進展,你的東西為什麼就可信呢?
郭偉偉答:真理掌握少數人手裡。世界上只有一個愛因斯坦,一個斯蒂·芬霍金,一個尼古拉·特斯拉。沒有出現第二個。我不敢說我能超過他們,但我這方面有我的天賦,有我的命運奇遇,就是與眾不同。但是我現在不願意暴露,我希望低調點,當然是用事實說話。
對於為何能製造出時光機,郭偉偉的回答就更讓人摸不著頭腦了。「我搞了15年的研究,時間長了就有靈感。」
這也讓其遭到了眾多網友的嘲笑,有人調侃這將是「中概股(中國概念)第一股」,也有網友不客氣地質疑,這就是一張粗糙可笑的圈錢大餅。
對於這些爭議,郭偉偉對AI財經社記者表示,初創公司原本想進行低調融資做項目,等時光機器造出來,實驗成功以後再公布於世,沒想到被提前爆料了,這兩天自己也關注到了網上的評論,但認為這是有人在炒作,「目前我只想低調踏實做好這個項目,實現人生價值。」
中科院緊急發聲
郭偉偉是如此的自信,但中科院顯然不願意趟這趟「渾水」。
2月3日下午,中科院緊急發布聲明稱,近期,一份文件名為「時空穿梭路演PPT」在網絡朋友圈和微信群中流傳,這份商業計劃書中的「時空隧道生成實驗裝置」項目已經與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知名專家院士組成的研發團隊達成初步合作協議並不屬實。
中科院高能所強調,我所與文中提及的「山西瑞泰技術開發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人員沒有任何接觸與合作,因其不實宣傳帶來的任何損失,我所不承擔法律責任。
事實上,西安交通大學物理研究領域的一位博導也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蟲洞和時空穿梭僅是理論物理研究中提出的一種可能性,目前的科技發展水平遠不能達到實現蟲洞和時空穿梭所要求的條件。且PPT中關於理論的描述語焉不詳,從學術角度來說甚至無法證偽,「時空隧道模型」也沒有任何的尺寸、功率以及一些基礎的專利支撐。從科學研究角度來說,「連一個原型機都算不上」。
「相同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看到這裡,很多人應該嗅到了很熟悉的感覺。
它和當初要造水氫驅動汽車的青年汽車,走的不是同一個套路嗎?
幾個專業術語,再拉上官方背書,就可以包裝成高科技水平的科創公司並準備融資了。
當然,山西這家公司的包裝比較低劣,而且一開口就要兩個億,大概率不會有創投機構會砸錢做冤大頭。但如果公司早成立幾年,如果他們包裝得再走心一點,要的錢再少一點,如果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沒有公開發聲明,這家公司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青年汽車呢?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科創板出現了一波破發的小高潮。當初被資本熱捧的科創板上市企業中,有不少在上市後表現慘澹。他們中有一些是由經濟環境或管理因素造成的,但不排除有些可能是披著科學外衣渾水摸魚的「偽科創」。
科創項目的理論支撐是否充分?核心技術的先進性和迭代性如何?技術路線是否可行?產業化前景到底怎樣?這些問題需要經過科技領域專業人員的深入調研才能回答。然而,一直以來,投資圈的項目爭奪戰都十分激烈,不少創投機構為了爭奪項目,連盡調都來不及做就打款,更別說去嚴肅認真地向科學家請教了。
資本與科技聯姻,原本是為了推動科技創新,但科技有門檻,如果沒有科學家的指導,這種聯姻需要慎之又慎。科創就像一塊蛋糕,誰都想咬一口,崇尚「唯快不破「的科創投資機構還是擦亮眼睛、做好功課吧。
本文來源:21財聞匯、中國科學報、每日經濟新聞、商業人物、國際金融報、AI財經社等
聲明:本公眾號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請獨立判斷與決策。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如本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核實刪除!加群及業務討論,請添加微信號:E10921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