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南方報業旗下的天空城兒童創作社區舉辦了一場兒童詩歌大賽,其中一首獲獎作品《挑媽媽》很快就風靡了網絡,在微博中獲得過萬的轉發量,廣東省作協副主席楊克、詩人王小妮、央視主持人王凱、專欄作家沈宏非、女作家莊雅婷、網絡名人胡淑芬等眾多知名人物轉發了這首童詩。
大家紛紛讚揚作者——福州市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朱爾的奇特想像力和真實情感。然而據小作者自己回憶,他是在6歲的時候創作了這首詩歌,至於為什麼會寫下它,自己就完全不記得了。
天空城兒童創作社區的負責人歐亞與我是老鄉兼舊同事,所以個人也算是見識過媒體、網絡上對這首詩歌鋪天蓋地的讚譽。不僅多家媒體對小作者和詩歌進行了報導,後來還請了廣東流行音樂協會的作曲家為它專門作了曲。個人在這裡提出兩個疑問:為什麼小作者創作了它之後卻完全遺忘掉創作的初衷,並且現實中的他作文水平很一般?為什麼這麼一首文筆稚嫩的小詩,會在現實中引發那麼浩大的傳播力呢?個人覺得,它實際是觸動了人類塵封的記憶——胎內記憶。它涉及到一個深遠的主題,那就是投胎!
日本寶寶講述胎內記憶
日本橫濱市婦產科的池川明醫生是美國出生前心理學會的一位成員,他將自己的研究內容出版成兩本書池川明有一本新作《在雲彩上看到媽媽時》和《媽媽,我是為你而來的》。書裡面記錄了很多學齡前兒童對出生前的記憶的真實敘述。書中記載的故事,讀起來像神話故事,但卻是實實在在的醫學實例。
·天使帶著在天上排隊找媽媽
根據池川明醫生的統計數據,對年齡平均4歲的1,620名幼兒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33%(534人)幼兒有胎內記憶。另外有21%(335人)還保留著誕生過程的記憶。這部分孩子大多集中在兩三歲年齡段。
池川明醫生表示這些統計數字之外的孩子,並不是說他們沒有這方面的記憶,而是他們的父母沒有問過孩子這方面的問題。
如果每位媽媽都問問自己的孩子,也許都會從天真的孩子們那裡聽到令你暖心的話語。
池川明表示,很多孩子都說,他們出生之前在柔軟的雲彩上面,與天使和仙子們一起生活,並在全世界找尋他們認為無人能夠代替的最優女性作為人世間的媽媽,然後離開舒適的天上,飛到媽媽的肚子裡去。而且,孩子在媽媽肚子裡面就已經有了感情、感覺,還能做判斷,還能跟媽媽溝通,而胎兒所經歷的這一切,他們出生後都能夠記住。
池川明在書中記錄了一個孩子的回憶:很多仙女一起進入媽媽的肚子裡面,然後大約5個仙女回去天上,剩下的仙女就將他的身體做成人類的模樣,等鼻子、眼睛、耳朵都生成後,就可以出生了。
·記得在媽媽肚子裡的樣子
有個10歲的小女孩說,在雲彩上往下看的時候,看到媽媽很溫柔,就決定飛入媽媽的肚子裡。
有個3歲的孩子摸著自己的肚臍說:這是與媽媽連接的地方。
問一個2歲的小女孩,她在媽媽肚子裡看到什麼,她雙手抱著膝蓋蹲著說:好像坐在浴缸裡。
有一個小孩說:「我是為了跟媽媽說我最喜歡她,才生下來的。」
小男孩優也說出自己出生時的情景:優說在媽媽的肚子裡面雖然很黑,但很溫暖,還可以遊來遊去,好想早點出來看看媽媽。出生前,有人告訴他說,可以出去了。本來想第一時間看到媽媽,但卻被放入進玻璃盒子。
有個孩子說,在自己出生前已安排好將來弟弟的人選。他說,在雲彩上面,弟弟排在他後面。在天上,除了這個媽媽外,還有一、兩個媽媽作候補,但因那個候補媽媽已經有了孩子,所以在與弟弟商量後,就選擇了現在這個媽媽。
一個男孩叫作小勇,他甚至記得在媽媽子宮裡經歷的危險情形。
媽媽:小勇,謝謝你啊,來找媽媽。
小勇:嗯,因為天上的神說,快去到那些等待孩子的地方吧,所以我就來啦。
媽媽:還記得在媽媽肚子裡的情形嗎?
小勇:嗯,不過肚子裡面好像有個東西,那個東西越大我就不能再生存了。
媽媽:子宮瘤?
小勇:嗯,(子宮瘤)越大,被壓死了怎麼辦,非常可怕。媽媽,那樣早生出來是否很危險呢?
媽媽:嗯,但是最後還是很安全的出生,全靠大家的努力,健康的出生。
小勇:嗯,謝謝媽媽安全的把我生出來。
小勇的媽媽介紹說,懷孕初期就發現了子宮瘤,當時很擔心影響胎兒的健康,除了告訴了自己的丈夫之外,誰都沒有說過,所以聽到小勇的解密後,很是吃驚。
·記得前世的生活
日本福島大學副教授飯田史產寫過一本《我記得喲!在媽媽肚子裡的那段時間》,在書中記錄了一個5歲的男孩正弘能記得自己的前世生活,他大概講過自己的前世生活有5、6次之多,有時在用餐中也會不經意講出來。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正弘與母親的對話內容。
母:「正弘在來到媽媽肚子以前是住在哪裡呢?」
正弘:「住在雲上面呀!前方是大片草原。」
母:「是正弘自己選擇爸爸和媽媽的嗎?」
正弘:「嗯,不是的,是有一位像在店家裡的老爺爺為我決定的。」
母:「不只是小孩,雲上也住著大人嗎?」
正弘:「是的,有爺爺、奶奶,及像爸爸、媽媽等各種的人。因為都是雲和綿花交雜在一起,因此將之做成各種食品來吃,非常好吃!」
母:「有關弟弟正勝(當時2歲)的事情,你在出生之前就知道了嗎?」
正弘:「不太清楚。住在天空中時,弟弟是扮演大人,我是扮演小孩。」
母:「在雲上有老師嗎?」
正弘:「沒有老師,大家只是盡情玩樂。」
母:「雲上和現在這裡,哪邊快樂?」
正弘:「雲上,因為雲上較自由。我在雲上和一位很有朝氣的女孩一塊玩,那位女孩本來要投胎至不同的媽媽,後來因不喜歡,所以跟了我後面而來。」
母:「住在雲上之前,你是在哪裡?」
正弘:「在美國。」
母:「那個美國的家是怎樣的?」
正弘:「是很寬敞的磚房,有草坪的旗子。但是飛機飛來投射飛彈,正高(正弘前世的名字)因而死亡了。就在此時,雲飄過來,我想,啊!有救了,結果就到日本來了。」
母:「你在媽媽肚裡都在做什麼?」
正弘:「把手彎起來,把身子捲成圓形而睡。大口喝水,再尿尿」。
羊水是由這些尿尿形成的,然後腹中的嬰兒又喝這些羊水,
正弘君將他在腹中的情形告訴了媽媽。
正弘:「爸爸和媽媽在結婚典禮時,我看到了你們手牽手的樣子,也聽到很多拍手的聲音。聽說結婚時,正弘君已在媽媽肚裡,媽媽已懷孕7個月了。」
母:「在肚子裡看得見外面嗎?」
正弘:「嗯!從肚臍可以看得見,看到了像螞蟻之類。」
母:「那麼,現在媽媽腹中的嬰兒,也看得見外面嗎?」
正弘:「看得見喲!」
母:「正弘你(現在)看得見腹中的嬰兒嗎?」
正弘:「(現在)看不見,那是只有腹中嬰兒所擁有的特別能力。你不知道嗎?一旦生出來了,就不行了。」
正弘:「在媽媽腹中時,媽媽常常咳嗽,也認為會對胎兒不好,因此我在腹中就拼命為媽媽清掃。所以我現在仍很喜歡打掃。我是為了教媽媽打掃而出世的。」
其它小孩也講述中提到有關在媽媽腹中清掃之事。
孩子們所說的「清掃」是將造成媽媽心情不好、疲勞或者不好的食物,從媽媽體中徹底清除乾淨之意。
正弘的媽媽當時聽了正弘的話相當驚訝!因為懷孕的過程中,媽媽的確有一陣子咳嗽不停,當時也確實相當在意是否會影響了胎兒。媽媽從來沒有想到肚子裡的正弘還沒出生就已經有能力清掃掉損害媽媽的壞物質了。
媽媽好感動啊。
臺灣寶寶講述胎內記憶
*臺灣一位網友受池川明的啟發,詢問她那5歲的小侄子。下面是她和侄子的對話內容,網友的感受也寫在括號裡面。
我:你還記得你在媽媽肚子裡是什麼感覺嗎?
侄子:暖暖的。
我:那你那時候在肚子裡幹嘛呢?
侄子:玩兒啊。
我:玩什麼?
侄子:遊泳啊,還有睡覺。(問到這裡我驚呆了)
我繼續:那媽媽肚子裡是什麼顏色啊?
侄子:紅色的,還有血。
我:你能聽到外面說話嗎?
侄子:能啊,那時候爸爸還打我媽媽了
(OMG!我完全不能形容我的心情了,那時候哥哥的確打嫂嫂了,還鬧離婚了,我又想到了臍帶。) 我接著問:那時候媽媽肚子裡有根繩子嗎?
侄子:有啊。
我:那根繩子在哪?
侄子:連在我身上的。 我又問他知不知道他是怎麼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他形容得跟剖腹產一模一樣(嫂嫂的確是剖腹產的)。
我又問了他最後一個問題:你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時候看到什麼了?
侄子:很亮啊,頭頂上還有一個圓圓的好大的燈。
我想不到還有什麼要問了,只是覺得太神奇了!
*另一位臺灣網友說,她有2個兒子,她也問過兒子們這方面的問題。
她的大兒子回答說:在媽媽的夢裡偷看過媽媽。網友聽到後想起一次夢中,自己和丈夫正在看書,一個小男孩躲在門後面,探出頭來偷看他們。沒過幾天她就發現意外懷孕了,這個在夢中偷看她的男孩就是大兒子。 而她的小兒子就更神奇,每次問起這個話題,小兒子總是說本來已經到媽媽肚子裡,但又被踢出去了。可是他就是很想跟這位媽媽,於是等了好久,然後又跑進媽媽的肚子裡。小兒子每次說到這裡,都是突然說不下去,然後就會緊緊抱著媽媽,一邊親媽媽一邊說:「媽媽,我很愛你。」
小兒子的話讓這位媽媽突然想起一件事:她在第2次懷孕後,因為之前有長期服藥,醫生也不敢保證對胎兒是否有影響,於是和老公商量後,都不想讓孩子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出生,最後決定把胎兒拿掉了。而這件事情只有他們夫婦二人知道,從未對別人說起過。
小兒子大概就是那個被拿掉的孩子,然後等她第3次懷孕後又從新投胎來的。
觀察小兒子的平時表現,的確非常的黏媽媽,尤其是每一次爺爺奶奶嚇唬他說「你媽媽不要你啦」,小兒子都會緊張得大哭。可見出生前被中途害死過的陰影一直跟著到現在,從新找到媽媽後就說什麼都不肯輕易放手,連離開媽媽半步都不放心。可憐的孩子!
*另外,有個臺灣孩子無意中說自己曾經選擇小姑媽作媽媽,但小姑媽未婚,胎門緊閉,最後可能再不能等了,就下來了。
這個媽媽說,難怪生他時,陣痛了45小時,也許他很猶豫。而孩子出生時,整個背部像按了指印一樣,一塊塊青的,看起來好像被打了才下來的。而神奇的是,孩子出生後一直與小姑媽很親。
*一名12歲的男孩博正說:「天國有如撒滿粉紅櫻花瓣,像雲彩般軟綿綿的感覺,有很多如天使般的人讚嘆著,而花仙子則撒著美麗的花瓣。」
*5歲女孩愛佳回憶說:「在天上沿著階梯走下來,再揮動翅膀飛來住處,在母親的肚子周圍繞了一圈,發現有個入口,於是從那入口進入。只要一入睡就成為那一家的小孩,若不睡則可再飛出去。」
「我不喜歡青菜,但媽媽卻吃了一大堆蔬菜,像青椒之類的經常掉下來。」「我想成為一個女演員所以才選擇我媽媽的,媽媽很漂亮,她應該會答應讓我成為一位女演員的。」
中國寶寶講述的胎內記憶
*馨儀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媽媽經常因為休息不好,聽英語磁帶來給自己催眠。馨儀出生後和姥姥生活,只要馨儀鬧,姥姥就給她放英語動畫片,馨儀立刻就會投入到裡面,忘記哭鬧。媽媽當時是為了催眠聽英語,沒想到歪打正著讓馨儀愛上了它,現在經常給馨儀聽,可能是聽的多了,小傢伙偶爾會冒出一個連媽媽都不知道的單詞,好神奇呀!
*還有一個1歲6個月大的小女孩,有天在睡覺前,媽媽問了她出生時候的事,她回答媽媽說「當時又累又困,爸爸也在。」的確,媽媽分娩的時候爸爸有在旁邊陪產。
* 更神奇的是有個兩歲的女孩,還對媽媽表述了她剛出生時的情感,她說:「剛出生的時候,突然間周圍變得很亮,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很想哭。」
* 另一個4歲大的男孩還能清楚地記得他不想從媽媽肚子裡出來的感受:「媽媽肚子裡舒服極了,所以我都不願意出來。但是,肚子裡有點窄,我一直都要蜷著身子。」而這個寶寶過了預產期兩周才出生,聽了他的話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 3歲的萌萌還記得「在媽媽肚子裡很舒服,媽媽每次一叫萌萌,我就會舉起手來。」的確,妊娠期間萌萌的媽媽每天都會和肚裡的寶寶打招呼「萌萌,早上好!」「萌萌,去散步吧!」等等。而且萌萌的媽媽還記得,每次和萌萌說話的時候她都會動得很厲害,原來她是在舉手呀!
很多孩子只說過一次胎內記憶後就忘了(這也是《挑媽媽》作者朱爾不記得創作初衷的原因)。孩子把自己的胎內記憶說給媽媽聽,這樣可以確認自己的存在,之後也就沒有必要繼續讓這些事情留在記憶裡了。但偶爾也會有孩子能夠牢記很久。分析認為,有1%左右的成年人還記得自己在胎內時的事情。一組粗略的統計結果是,小學生中大約有10%左右,中學生2%-5%,成人也有1%左右的人保留有胎內記憶。而且成年人中還有人有非常詳細的胎內記憶,但是也有和別人說過自己的胎內記憶以後就慢慢忘記了的人。
科學家認為,人類的意識,來自於持續和疊加的記憶。當胎兒的意識發生之時,其意識也就開始萌芽並發生作用——即可以理解為胎寶貝對自我認知的初始開端。而此處的自我認知,並沒有想像的那麼抽象與複雜,胎寶貝吮吸手指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就是自我認知的一個過程。而歐洲一位心理治療師勒克·克尼佩爾斯則定義了「胚胎期文本(prenatal test )」這一術語,這個術語的意思是:母親在懷孕期間與她周圍的人所說的話,會被腹中的胎兒會接收並儲存起來,數年之後再聽到同樣的文本時,可能會誘發胎兒期的情緒。換言之:準媽媽在孕期,越是給予胎兒更多愛與關注,孩子在出生後的展示出的自信度越高,性格也越好;反之,得不到愛與關注的寶寶出生後則表現的更抑鬱和情緒不穩定。
在個人之前的公眾號文章《每個人大腦中都潛藏著神詣,可惜多數人都在懵懂中自我放棄》所提及的微觀心理學,實際上也是胎內記憶的延伸:
恰如同上次探討過的量子力學的奧秘,即我們所熟悉的世界,一旦進入到微觀世界裡,就會出現與我們常識完全不同的面貌。微觀心理學也是這般。比如說,我們都認為母親對於子女是有著天然的愛,母親無私奉獻地把自身的營養輸給了胎兒。可是微觀心理學卻打破了這種溫情脈脈,冷酷地指出,這是我們一廂情願的幻想,事實上,子宮內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母體是會將受精卵作為一個「侵入者」進行排斥,這也是前三個月孕婦會出現嘔吐等不適反應,以及容易流產的原因。至於營養,更是相互激烈爭奪。胎兒從某種意義上就是寄居在母體內的寄生蟲,齧咬著母體,從中吮血吸肉,這樣的情境下,母體對於胎兒是有著天然的敵視。只是這樣的敵視是不容於我們的社會道德觀,只能被壓抑了下去。這也造成了許多產後母親容易得抑鬱症的原因。有人將一張母親凝望著嬰兒的眼睛部分放大了,原先的濃濃愛意,就逐漸變成了冰冷仇恨。是的,在微觀心理學看來,母親憎恨子女,這才是本能;母親愛著子女,這是文明教化。這應該是完全顛覆了世人對於母愛的印象,可是呢,統計數字卻可以支持到這一點:新生嬰兒的死亡原因中,佔最大比率的就是父母的「謀殺」,這種「謀殺」包括直接下手殺害,也包括有意無意的疏忽,或者是製造出來的意外。微觀心理學裡還根據「子宮裡的戰爭」提到了兩種變態心理的根源,比如說有的病人會嗜尿。有一名法國心理學醫生記錄了他的病人的一個怪症:喜歡在公共廁所裡用麵包蘸著尿來吃。還有一種的就是嗜血,包括去舔舐女性的經血。聽起來都很噁心吧,可是微觀心理學卻指出,這其實是人的本能。因為在子宮中,胎兒會從母體中吸收血液,然後其吃喝拉撒都在羊水的環境中,也就是說,羊水中就浸染著胎兒自己排出的屎尿。只是出生的時候,這些記憶被我們壓抑進入到潛意識裡,只有極少數人在遭受人生挫折後,會讓潛意識中的內容飄了出來,佔據了意識,從而形成一些變態的行為。
看了這些真實的神奇故事,所有的媽媽包括已經懷了孕的準媽媽還有爸爸們是不是都很感動呢?生育一個小孩看似很平常,很容易,真沒想到會有那麼神奇的故事在裡面,更沒有人想到會還跟宇宙、跟天使、跟神佛有關。個人的意見是,既然孩子從千萬人中挑選了你,那麼我們在漫長的人生歲月中,是否應該對孩子多一份愛心與寬容,以答謝他當日裡的慧眼青睞呢?
《莽荒詭境》是本人的心血之作,歷經六年,查閱資料以億字計。主要講述了1948年國共戰爭最激烈的時候,國民黨的一支特遣隊伍,包含了特種戰士、大學教授、江湖術士等,根據千古奇人鬼谷子流傳下來的一幅藏寶圖和秘笈,深入北緯30°之神農架,進行尋寶探險。他們探尋的,不僅是一個傳說之中的寶藏,還有北緯30度這個神奇地帶中所隱藏的秘密,更有中華文明中的種種未解之謎。他們貌合心離,裡面夾雜有共產黨地下工作者、日本間諜、美國間諜、土匪耳目等,還涉及軍統與中統的內部紛爭,再加上叢林裡密布的各種殺機,如野人、奇禽異獸、古怪機關等,外加男主人公冷寒鐵擁有著雙重的人格,失落的記憶,於是各種爭鬥、各式矛盾交織在一起,註定了尋寶路上殺機重重,九死一生。書中涉及到金字塔、水晶頭骨、瑪雅文明、百慕達三角洲、《山海經》、《推背圖》、《周易》、巨人、野人、獨目人、帝宮蛛、帝姬花、蛟龍、巨黿、白狐、狐蝠、獅鷲等諸多神秘事物,並對詭秘的北緯30°、地球文明的來源、人類的起源等進行闡述,充滿了對「我們從何處來、往何處去」這個人類終極命題的深沉叩問。正是這一種哲學層面的探索與追思,讓《莽荒詭境》超越了一般探險尋寶小說的淺層閱讀樂趣,而將觸及閱讀者的靈魂,以全新的視角去重新打量我們身邊的世界,去反觀我們的歷史,去探索未知的空間。
《莽荒詭境》全書5冊,目前第一、二冊已經上市,各地書店、當當網、亞馬遜、京東、淘寶等均有銷售,搜索「荒莽詭境」或者「無意歸」即可。同時有聲版由《鬼吹燈》、《盜墓筆記》的播音者周建龍錄製並在酷聽網連載,歡迎收聽!
無意歸,本名楊林清,畢業於南開大學社會學系,曾擔任媒體記者、廣告總監等,現為廣州音悅匯藝術中心藝術總監。長於文字。已出版/在出版長篇小說五部共十冊。作品曾多次獲獎,包括首屆「全球寫作大展」五強,2014年度「南粵好故事」短篇小說獎,廣東省廣電局、教育廳、團委聯合舉辦的2014年微電影劇本優秀獎。人民日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羊城晚報等數十家媒體進行過作品推薦或報導。現為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網絡作家協會副秘書長,廣東網絡文學創作委員會委員。2013年作為廣東網絡作家代表在中國作協舉辦作品研討會。曾擔任全國最高文學殿堂——魯迅文學院作家班班長,首屆海峽兩岸文學創作網絡大賽複評評委,南方國際文學周的「文學之夜」嘉賓,廣東省委宣傳部、南方報業集團等主辦的「民間拍案」群眾論壇特邀嘉賓等。
本帳號將陸續發布大量有關神秘文化的原創文章,涵蓋史前文明、外星文明、宗教與人生、神鬼文化等,歡迎長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