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特權」二字,這兩天,國民黨中有兩位「資深先進」可謂深受其累。
(吳敦義、連戰,資料圖)
身為現任國民黨主席候選人、臺灣地區前副職領導人的吳敦義,近來全臺跑透透,到各地舉辦團結大會,拉抬選情。誰知,一個不小心,慘遭爆料——
有人稱他搭高鐵南下,卻疑似一個人坐了兩個人的位子,還「光明正大」拿報紙及物品「佔位」,引得吳敦義嚴正聲明:隔壁是其幕僚的位置,兩個座位他都有買票,而當時幕僚正好離開了座位而已。其辦公室還附帶痛批:這是選舉惡意抹黑。
另一位,則是臺灣地區前副職領導人連戰。臺立法機構今天三讀通過「黨職並公職條例」,將追討其溢領的退休金。
依照通過的條文,過去有黨職並公職溢領退休金的381人,包括連戰、前臺考試機構負責人關中與前臺中市長胡志強等,須將差額返還,並重新計算退離給與。報導稱,估計連戰、關中須返還金額分別約983萬及1011萬新臺幣。
踩著「轉型正義」的舞步,民進黨不斷上演「砍砍砍」的遊戲,而差別就在於,這被砍的,有時是銅像人頭,有時是「不法的退休收入」。反正,以「特權」為靶,絕對「高大上、偉光正」。
但是,真正充滿「高級感」的「耍特權」,卻正在「修法」的大袍掩護下暗度陳倉。此次的「特權」無關錢或利,卻攸關掌管眾人生殺予奪的「法度」。據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當局力推「司法改革」,而24日的「司改會議」分組會議決議,未來將臺灣地區終審法院及終審行政法院的法官,從現行94人縮減為21人,且由臺灣地區領導人任命。此項變革立即遭外界批評是「政治任命」,將政治黑手伸進「司法」。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單從人事任命流程來看,就頗有「隻手遮天」的味道——
以臺灣地區終審法院為例,由「司法院長」提出42名人選,交審檢辯代表、學者公正人士、民代組成的「遴選委員會」選出28人。再送交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辦公室,由蔡英文任命14人為所謂的「最高法院法官」,其中1人任「院長」,滿70歲須停止辦案、辦退休。
這或許意味著,未來掌管臺灣司法的法官們可能「綠」得極為雷同,只有深淺之別:因為「司法院長」提名的是自己人,經過遴選委員會篩選,剩下的還是「自己人」,最後由蔡英文決定的必然還是「自己人」!這還真是「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啊?
對此,中國國民黨文傳會及國民黨團今天相繼召開記者會指出,「司改會議」已完全被蔡英文一手掌控,應該解散,蔡英文上任後的「獨裁和極權」傾向,應向社會大眾講清楚、說明白。
蔡英文行政立法一把抓,「監察院」、「考試院」、「大法官」全面逐步綠化,現在手還要伸進司法,終審法官打算由蔡英文指派,權力更大。
民調顯示,目前島內民眾對司法信任度只有16%,若「最高法院」的法官再經由政治任命,人民將離司法更遠,同時宣告政治勢力可以介入司法審查;蔡英文還是法學博士,現在連最後一道防線都要推倒、放棄,「是何居心?」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李明賢:蔡當局此舉等於將司法一條鞭納入行政體系下,讓司法體系法官「順我者升官、逆我者下放」,蔡英文行政與司法大權獨攬。未來當蔡英文權限超越司法,誰來制約?如果這不是威權復闢,什麼才叫威權復闢?
有人說,臺監察機構成員候選人陳師孟此前不滿「辦綠不辦藍」的一番「司法除垢說」,如今似得到了極速兌現。而小編則想說,冥冥之中,蔡英文上任前的那一隻「武則天坐天」的廟籤,似乎更妥妥地得到了印證。在「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準政治任命」下,臺灣的司法上空,難道不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黑洞?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今晚22:10分播出的東南衛視《海峽新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