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心源性猝死的高發季節,每年都有不幸的消息傳來。路遇有人暈倒,你該如何救助?
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被譽為「救命神器」。
廣州地鐵集團將從今年12月18日起,在地鐵線網交通樞紐站、換乘站等100座車站,及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9座車站分兩批開展AED配置試點工作。
隨著AED在廣州公共場所上崗,普通市民該如何識別暈倒的人適合使用AED救助?如何使用AED,才能正確救助心源性猝死的人?
12月24日(周四)上午,廣州日報健康有約聯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急診科,面向公眾舉行AED使用技能和心肺復甦公益培訓,現招募20名市民參與現場實戰培訓。
屆時,由「廣州實力中青年醫生」、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餘濤副主任醫師領銜的導師團,將手把手教市民演練使用AED和心肺復甦。
完成培訓者,將獲得由廣州日報健康有約聯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頒發的培訓證明。
活動名稱:「有約•逸仙」護心行動之AED公益培訓
活動時間:12月24日(周四)9:30-11:00
培訓地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南院區(海珠區南洲北路60號,近地鐵2號線東曉南站)逸仙樓三樓會議室
參與人數:20人
活動內容:
1.如何快速識別心源性猝死?如何預防(20分鐘講座分享)
2.AED使用以及心肺復甦(醫院提供AED和訓練假人各6臺/具)實操以及考核(60分鐘)
3.完成實操以及考核者,可獲得由廣州日報健康有約與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聯合頒發的此次AED公益培訓活動紀念證書
報名方法:
掃碼關注公眾號——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ID:Gzrbjkgj )
在對話欄回復「AED」,按指引報名即可。
學會救人技能的人越多,
意味著自身發生意外時
獲救助的機會越高。
還等什麼,快來報名吧!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林偉吟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任珊珊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