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隱秘的角落》很火,「一起爬山嗎」又成為了新的梗,這部電視劇改編自作家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大家都在感慨朱朝陽的「壞」,但是實際上,現實世界往往比影視作品更殘酷。
朱朝陽的「壞」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尤其是受父親的影響而形成的,紫金陳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朱朝陽父親的形象來源於自己的父親,仔細想想是不是覺得有點恐怖,影視作品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改編自真實案例,比如這部電影《3096天》。
1998年,年僅10歲的奧地利女孩娜塔莎遭人綁架淪為女奴,自此被關押了8年,8年之後娜塔莎逃了出來,並且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了自傳《3096天》,2013年這本自傳被拍成電影,由雪瑞霍爾曼執導。
綁架娜塔莎的男人叫做沃爾夫岡·普裡克洛皮爾,是一個工程師,當他看中娜塔莎的時候,他專門在自己的家裡建造了一個地窖,作為密室,娜塔莎長時間被關在這個密室裡,因此電影裡有很多情節都是在這個密室裡拍攝的。
對於看慣了大場面的觀眾來說,初次看的話會覺得很悶,但是如果靜下心來看的話,會發現很多驚喜,尤其是電影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整部電影都在講女孩對綁匪的依賴和憎恨,一面不得不屈服於綁匪,一面又憎恨自己的懦弱,這樣的對比更加讓觀眾對她產生同情心。
電影《3096天》整體的拍攝比較克制,雖然有很多大尺度鏡頭,但是整體風格卻是懸疑的風格,故事敘述相對平淡很多,如果只是因為重口味而關注這部電影,那恐怕是要失望了,雖然這是一部寫實電影,但是真實事件往往比電影更加殘酷。
不僅僅是被綁架虐待,娜塔莎的原生家庭也極其糟糕,母親並不是慈母,父親也是酗酒成性,她出事的那天,正因為沒有和母親說「再見」而吵了一架,之後便發生了悲劇,但是等她逃出來之後,卻沒有人相信她說的話。
電影能夠複製這個女孩的經歷,但是卻不能複製這個女孩的感受,在情節上面稍不注意可能就會變得狗血。
那對當事人來說更是一種不尊重,還好這部電影很注重細節,在設計人物逃跑的時候,導演避免了刻意重複。
所以我們能在電影中見到了:女孩在購物的時候,想跑卻沒機會的無奈;
壞人帶她滑雪的時候,求助外國人卻語言不通的絕望;
自殺未遂時,她對綁匪說「那我們之間就得死一個人」時的倔強。
這些刻畫也少不了演員的表演。
飾演娜塔莎的是英國女演員安東尼婭·坎貝爾·休斯,為了能夠更好地詮釋角色,她極速減肥瘦成營養不良的樣子,導致拍攝結束後很長一段時間,她的體重都不達標,甚至在出席電影《科學怪狗》發布會的時候,還有很多媒體報導指責她的身材。
有很多人很好奇,為什麼綁匪會選擇娜塔莎,這也跟綁匪的原生家庭有關,綁匪沃爾夫岡生活在一個女人專制的家庭中,被媽媽和奶奶照顧成巨嬰,性格懦弱又暴力,之所以選擇娜塔莎,是因為娜塔莎對他微笑過。
極端的成長環境導致沃爾夫岡產生了反社會性人格,於是他選擇了娜塔莎這樣一個美好,但是又沒什麼反抗能力的人來讓自己的自尊心得到滿足。
這部電影和另一部電影《房間》有點像,也有不少人拿著兩部電影進行比較,甚至有人覺得《3096天》順應了道德化的無意識,依照了「我弱我有理」的敘事邏輯,不像《房間》的主角是追求自由的主動者。
其實這兩部電影只是題材相同,情節之間根本沒有可比性,因為《房間》僅僅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即使作者筆下的人物有著強大的靈魂也不足為奇,但是《3096天》卻是真實發生的事件,你很難要求一個只有十歲的孩子擁有戰勝一切的心靈。
不管是《隱秘的角落》還是《3096天》,他們所要表達的不僅僅是講述一個故事,而是解構故事背後的真實原因。不幸的家庭、被過度溺愛的成年人、性格的缺陷,這些搖擺在人性之間的情感,才是在觀影過程中值得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