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已於8月28日正式完結,姐姐們不舍舞臺,我們也不舍這群「小可愛」們!
說實話,初見這群姐姐們時,我的狗眼真的認不全她們[呆無辜][呆無辜][呆無辜]畢竟我是一個深耕影視圈的人,許多歌手我是真真的完全陌生,但是看完她們單人solo後,我承認,我愛了!!!
看她們solo的時候,我知道這是一個不到30+都沒資格參加的姐姐秀,與當代年輕偶像的趨勢別樣而行。看到這群姐姐的表演與她們閒談時透露的價值觀時,終於解救了我這個正在恐懼30歲的母胎solo:萬一30歲,我沒錢,沒房,沒車,沒工作,沒老公,怎麼辦!!!在此之前,我一直恐懼「30歲」給我帶來的恐怖想像。但看到這群姐姐們,我明白,30歲真的只是數字。只要保養好,伊能靜52歲了,照樣能成為小龍女,找到自己的楊過;只要夠自信,即使不會唱跳,寧靜依舊可以次次當隊長,獲得姐姐們心中最佳隊長的肯定;只要夠霸氣,張雨綺照樣可以通過人格魅力吸引李斯丹妮這種實力派選手為她保駕護航;只要……
不過節目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多優秀姐姐,我對其中一位姐姐最為青睞,且她讓我們明白,女性該成為什麼樣的女性!
沒錯,這個人就是阿朵!讓我們來看看阿朵告訴我,女性該成為什麼樣的女性!
初識:無感-驚豔
初見阿朵的時候,我是真的不認識這個人,且她極具民族特色,在看到阿朵個人發言之前,我跟杜華一樣眼瞎,對她無感[打臉][打臉][打臉]
不過在聽到她給杜華講述,女團可以是那種多樣化的表現形式時,不知道杜華有沒有被說服,反正我當時對這個姐姐是肅然起敬:我早就對杜華評判姐姐們女團的標準不認可,但是我卻沒有才華表達出我心目中的女團是什麼樣的。但是阿朵說出了我認可的女團形象!
女團不一定要青春偶像,也可以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怪味豆,可以是民族風味的女團,也可以是戲劇女團,可以包容個人特色又展現整體平衡的團隊。
到這裡,我已經記住了阿朵的名字,依然被驚豔。但是到這裡我只是覺得她是個有智慧的女性。
暫別:不舍-棄劇
再次驚豔到是袁詠琳成為隊長的時候,阿朵陪伴了不自信的袁詠琳。當袁詠琳向阿朵吐露自己沒信心當好隊長,沒能力負責團隊前途時,阿朵用最溫柔的語氣說出最堅定的話語:「這是你的功課!」,不僅瞬間讓袁詠琳淚目,也讓屏幕後的我淚目。是的,我也是袁詠琳的類型,沒有自信,自我懷疑,是個典型的悲觀的樂觀主義者。生活中我也會遇到擔責但卻又自我懷疑的瞬間。「這是你的功課!」一句,溫柔而又有力量得讓我明白:作為一個正常人,時輸時贏是人生再正常不過的事兒,珍惜眼前人才是最重要的。且功課不可避免,好好完成,即無愧自我!從小到大,功課還少嘛,未來也不會少,眼前這點算什麼!!!
此時我已經成為阿朵的死忠粉,發誓阿朵如果走了,我就拋棄其他的29位姐姐,絕不回頭!但是就像阿朵說的,輸贏是兵家常事,輸還是落到了阿朵的頭上,於是我也陪著阿朵離開了《乘風破浪的姐姐》。
回歸:重新回來講故事
看到阿朵獲得了復活名額,我也跟著她回來,再次加入到這乘風破浪的大船上。
在對比其他隊伍的實力,我也不僅為復活團的姐姐們捏了一把汗。其他姐姐們在這個舞臺經驗比較全,每天鍛鍊,不斷挑戰,實力已然與當初相比更進一步。且姐姐們朝夕相處,在團隊平衡上,也跟了解彼此,配合彼此,更加好展現團隊力量。而復活團姐姐,這幾日疏於練習,且大家彼此還比較陌生,怎麼看,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像我這種悲觀的樂觀主義者,可能在預知這一切的時候,就容易放棄了,最容易抱著「重在參與」的思想。但阿朵這時候又又又站出來了。
她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我們曾經都被拒絕過,被否定過,被淘汰過,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是次好的,只要能夠回來,我們就是最好的!
女性價值:找到自我
節目的最後,阿朵作為過來的姐姐,也告訴我們:女性的價值,不在於我們擁有多少的財富,多麼成功的事業,而在於我們知道我們自己是誰,知道自己的價值!
其實不管男生女生,作為普通人,正常人,人的價值也不過如此:明白我們是誰,以及我們想成為誰!
感謝《乘風破浪的姐姐》給我帶來了自信的姐姐們,也讓我認識到了原來世間有這麼充滿智慧與溫柔的女性,在30的門口,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也要砥礪前行,三十而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