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烈火紅色露肩長裙,劉敏濤邊唱《紅色高跟鞋》邊搖擺,陷入一種陶醉的、富於故事感的表演情境裡。
最近幾天,這段不到兩分鐘的視頻火了,48小時內觀看量超過3000萬,還有66萬多點讚、2萬多條評論。
人們沒想到一位44歲的中年女性能打破常規想像,散發出如此風情。
未播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也火了一把,這檔女團成長綜藝節目不同於青年偶像選秀節目,召集了30位1990年之前出生的姐姐輩女藝人,通過合宿生活與舞臺競演,最終選出5位成員「破齡成團」。
張雨綺、伊能靜、黃聖依、萬茜、張含韻、海陸、黃齡、鄭希怡……說實話,看到參演明星,至今不敢相信真的有這麼一檔節目。
不過,30歲+,40歲+,50歲+的女演員、女明星頻頻因為精湛演技、超正三觀上熱搜,在談中年色變、35歲門檻的社會基調下,她們無論是在人生掌控、在專業呈現都令人心生敬佩。
許知遠在聊到「中年」這個話題時,說了這樣一番話:
「我特別討厭年輕人青春崇拜,只有一個非常愚蠢的時代才會整天崇拜青春,因為沒有更豐富和複雜的去理解,所以把一切的標籤停留在語言上。智慧隨時間而來,這才是有魅力的。一個早衰的時代才會討論中年危機,我們社會是精神上早衰了,我只是不喜歡這個社會現象。」
我今年35歲,如果我讓我選擇可以回到25歲,我是拒絕的。
相比令人豔羨的年輕,那種迷茫無措、缺乏方向感的人生實在太可怕。
中國老話講「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10年職場錘鍊,讓我擁有了豐富的行業經驗,自然也更靠譜。我喜歡這種無論是人生還是職業上的積澱。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有了一定經濟基礎,我可以買太多年輕時看了又看卻沒錢買的窘迫狀態。
但,距離乘風破浪的狀態還差很遠。
如何成為一個乘風破浪的姐姐?我想至少有下面這幾件事,是要去努力實現的。
第一:擁有擅長的領域。
有人說「工作中的男人最迷人。」事實上,努力工作、沉浸其中的女人更有魅力,尤其是在一個領域有專長。
馬雲在不久前談到薇婭李佳琦時,任何行業做到頂級的,都是藝術家。
女性身在職場,自然也是職場人士,專業是一張亮麗名牌,是實力與能力的象徵。
我曾遇到一個所謂的職場女精英,當著我的面,對幾個男性哭訴:你們幾個男的這麼針對我一個女的,合適嗎?
我冷眼旁觀:人在職場混,原本就沒有必要強調男女,用自己的性別來強調弱勢,先自行矮了身段,太給女性丟臉!
最值得推崇的是在這次疫情期間,李蘭娟院士用她的專業在一眾專家中自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人有所長,不僅意味著你有賺錢的能力,還代表你有選擇不孤獨的能力。
被稱為養活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華語樂壇的日本殿堂級創作女歌手中島美雪,54歲時她出現在舊情人的演唱會上,白、瘦、美,還有洶湧不竭的創作力。
而她的創作力讓她實現了泰然自若的生活能力:雖然她有一個學醫的弟弟,但是她仍然可以獨立贍養母親。創作舞臺劇,她至今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創作人。她還在寫歌,寫詩,她還在渴望著靈感的來到。她私下裡開朗又「毒舌」,低調神秘,任性好玩,深夜喝酒,不顧眾人反對穿兔子衣出席公開活動。
所以,想乘風破浪,首先要做的是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並為之努力,以此保存自我,保持創造力,是實現任性生活的首要能力。
第二:見過世面。
賺錢是一種能力,消費更是一種能力。
能掙,會花考驗一個人,特別是一個女性的自我認同。太多女人能掙錢,但不會花錢。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會覺得這件衣服太貴了,其實我並不需要;這個包好看是真好看,但我這種階層的人還是買個便宜點的更適合。
總而言之,錢還是要花在刀刃上。
什麼是刀刃上?是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吃穿用度,是吃飽穿暖。
我們過於看重金錢,反而會被其束縛,看見一件東西不自覺拿金錢去衡量它的價值,在你問自己值不值的時候,它就失去了原本能帶給你的快樂。
你不得不承認:會給自己花大錢的人,會給自己買好東西的人,才稱得上是見過世面的。
首先她確定自己的個人價值,「我值得更好的」,所以不會被那些奢侈品名表名包所誘惑。
第三:時刻保持警惕心與危機感。
姐姐之所以稱之為姐姐,是因為看盡了「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的無常,明白變化才是人生最大的不變。
沒有歲月靜好,沒有安穩長久,無常是常態。
明白這些道理,才能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常居安思危,不將自己的幸福寄望於任何人,包括父母與愛人。
前段時間,「前浪」「後浪」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在我看來,不輕易給自己貼標籤、不隨意給自己設限,就是保持警惕心和危機感的必備動作。
第四,擁有一顆少女心。
女人之所以還被人叫做小姐姐,而不是阿姨、大媽,最重要的並不是出色的外表,而是一顆少女心。
所謂少女心,是看遍了人間百態後,依舊相信美好的東西;是在歷盡人間悲喜後,依然有活力與勇氣。
縱然人間不值得,但也要奮力活出精彩才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