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風俗「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你了解嗎?

2020-12-27 葉晏慈足球觀

農村風俗「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你了解嗎?

我父親退休後偶爾到城裡來住住,看看我們,其餘大部分時間都和母親住在農村。有一次剛到城裡來,二叔就給他打電話了,說是我們老家一個遠方的表爺爺去世了。第二天一早,父親就回鄉裡去了,他說村裡「老了人」(去世),必須要回去幫忙,這是大事。

還有一次,大伯的一個同學娶兒媳婦,別人給他說這個事情了,可是他的同學沒有親自給他說,加之那段時間他比較忙,所以直接就沒有去隨禮。過後他見了同學還說了一堆不是。伯父說同學娶兒媳婦,不親自請他去,那就是事主家失了禮素,會受到別人的埋怨。

通過上面的兩個例子我們發現,「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在農村地區確實是作為人情世故,人際關係處理中的準則,被大家所遵守和傳承。

自己家裡如果遇到喜事,事主家如果不上門請客或者正式邀請親朋好友,就會被看作是缺乏禮素,不懂得人情世故的表現,不請人家,別人可能真不知道也可以裝作不知道,不僅不給事主家隨禮,也有可能在事後埋怨主人家,落不到好。

遇到喪事,只要知道消息,即便主人家不親自請,親朋好友及鄉裡鄉親也需要親自去給幫忙、憑弔,也給主人家以寬慰。這是幫助別人其實也是幫助自己,當日後自己家裡有什麼事情的時候,才會有更多的人來給自己幫忙。

(酉水之子原創,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
    農村人為什麼紅事不請,白事不請自來,有什麼講究嗎,在過年期間可以說是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很多新人都趁著過年時間大家都有時間辦理喜酒,而農村人過年吃多了或者是冷到了都會導致過世,這也造成了過年期間紅白喜事都是比較多的,不過農村人說到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到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
  • 農村人為啥「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啥講究嗎?
    ,畢竟你不知道誰能來參加宴席,現實生活當中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很多人你想像不到他來了,很多人你以為他一定了,可他恰恰裝作了不知道。農村人為啥「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啥講究嗎?在農村卻是有這樣一個說法,如果孩子結婚,閨女出嫁或者是家裡生孩子滿月酒,如果擺宴席一般都是會電話通知對方,而如果是老人去世,或者是三年拜祭,那麼一般都是不通知人的,這在過去一直都是一個傳統,至於為什麼出現這樣一個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 農村風俗,「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有什麼講究嗎?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的風俗和禁忌。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有些風俗禁忌已經消失了,但仍然有一些風俗禁忌被保存了下來。特別是在農村,還保留著很多的傳統習俗風俗和習慣。比如說大年初一不能幹活,這一天都要盡情地玩耍。因為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在這天幹活代表著全年都是勞碌命。
  • 農村的紅白喜事講究多,不了解這些的人,小心你幫忙也會得罪人!
    農村是習俗和傳統文化氣息非常重的地方,特別是紅白喜事,歷來是人們生活中的頭等大事。而且在農村,紅白喜事有很多講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但一般都是大同小異,在家裡發生這種大事的時候,鄉親們能幫忙的都會伸手幫忙,這就是如今城裡看不到的鄉村情!
  • 為什麼農村有「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的說法
    這是農村的一個習俗,一個村就那麼大,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抬頭不見低頭見,就即使關係不好,家裡有白事他也必須去,因為你也有老的那一天,你不到別人也不會到。這就是農民的情意。如果你家有喜事就要挨家挨戶去叫人家,讓人家去喝你家喜酒,抽喜煙,當然你不叫別人也不會去。
  • 農村辦紅白喜事為啥不找人幫忙,而是花錢請服務隊?人情味沒了?
    導讀:農村辦紅白喜事為啥不找人幫忙,而是花錢請服務隊?人情味沒了?進入冬季之後,農村的紅白喜事明顯的增多起來。農村有句老話叫做紅事禮到人不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到扔出來,可見白事跟紅事還是具有很大差別的。
  • 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所以每年的冬季,都是農村紅白喜事最多的時候,有句農村俗語叫做:「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紅事等吃喝紅事也就是結婚,在農村結婚時,一般提前兩三天村裡人就會前來幫忙了,當然不是全村人都來,而是一個「門種」的人,也就是以姓氏為單位,一般一個村都不是一個姓氏,比如趙村,肯定是村裡姓趙的人比較多,但也有一些其它姓氏的人。
  • 為什麼在農村,紅事都不願意去,白事卻都願意去幫忙?原因竟是這個
    紅白喜事,對於農村來說都是大事,基本上一個村子的人都會知道,可是現在在農村,誰家結婚了,村上的鄰居很多都不願意去吃酒席,禮錢一給就走了。但是如果誰家有白事了,就是不說,大家也都願意去幫忙。原因主要有三個,聽聽老農怎麼說。
  • 【民俗漫談】紅事遇白事誰先行?
    所謂民間的紅事遇到白事,一般來說就是迎親的隊伍遇到送葬的隊伍怎麼辦的問題。按民間習俗,這種可能性在現在社會可能會出現,在舊時幾乎不可能出現,除非辦喜事的人家和主持婚禮的人都是糊塗蟲。紅事為民間喜慶之事,如收親(指男方婚禮)、嫁女,慶壽,喬遷等;白事為民間的喪事。紅事除收親、嫁女、喬遷在路上行走外,其他的事,如入學、赴任等之類的事根本不值一提,肯定是先讓送葬的隊伍先行。
  • 農村怪現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要趕回去,是有什麼講究麼?
    在農村鄰裡之間最講究互相幫助了,一般是一家有難,街坊四鄰都來幫忙,尤其是紅白事。而在農村裡有一個習俗,那就是紅喜事不主動去幫忙,而白喜事只要受到邀請,那就算是離家再遠也要趕回去幫忙,這是為什麼呢?首先,紅事不幫忙的主要原因是,大多家庭辦喜事都去飯店定桌了,沒有必要那麼多人幫忙了,況且,對於喜事,人不到禮到了就可以說的過去。但是白事是很突然之間發生的,在家人去世後人們還沒從悲痛中走出來就要忙著辦喪事,根本也沒有精力去想著找誰幫忙,並且,孝子要守靈,不能離開棺槨周圍,外邊的需要很多人幫忙。
  • 「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紅白喜事為什麼有這樣的規矩?
    人情往來是人與人之間聯繫感情的紐帶,是農村人禮尚往來的表達方式。以紅白喜事而言,這裡面也是非常講究禮數的,如果你對其中的門道不清楚,失禮了的話,就很容易被村民們說道,大家會覺得你「不懂事」。有這樣一種說法:「喪事不請自到,喜事不請不到」,有的地方也說是:「紅事叫,白事到」,都是說的一個意思。這就非常直白的說明了農村人在紅白喜事中的人情世故和應該遵守的規矩。
  • 農村隨禮「兩極分化」,紅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為啥區別對待?
    如今再提到隨禮,農民頗有點隨得不開心的意味,這倒不是因為農民掙到錢了,反而變得小氣了,而是因為農村現在隨禮已經泛濫了,隨便的一戶農民,可能每個月都要隨禮,有時候家裡添置件小物件都算來算去不捨得,但隨禮的時候還必須「通情達理」,給的恰到好處,這讓農民頗為頭疼。
  • 農村白事程序複雜,大部分在城裡上班,好多程序不會走怎麼辦?
    農村過白事比紅事複雜的多,人常說十裡風俗不同。各地有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生活在城裡的人往往對鄉村的白事程序不是很了解,害怕在前往弔唁的過程中發生違反鄉俗的事。其實這不用怕。前往弔唁相對是比較簡單的事。只要看著別人怎麼做就行了。一般不會發生大的問題。二是作為主家,自己家辦白事。
  • 豔俗的紅事,悽涼的白事
    可與喜慶紅事的對立面卻是白事,沒有人喜歡參加白事的,可是面對人情往來,不得不參加。雖然說人總有這一天,可是面對到處都是白花花的孝衣一片,哭聲一陣陣,內心實在是荒涼。我從小就不喜歡熱鬧的場合,尤其不喜歡參加白事,可是親人的離開,必須得參加。
  • 農村白事,請人敲鑼打鼓請人哭喪,這算擾民嗎?該怎麼辦
    在農村以前有這樣一種現象,那就是一對迎親的人,要是遇到了是送葬的隊伍,是必須優先給送葬的人讓路。農村人講究死者為大,哪怕是你人生三大喜,遇到了人家的白事,你也得認,要禮讓人家。那麼農村有人過世,事主的家人會很悲傷,要是搞得動靜大一些,影響了村裡其他人,特別是鄰居的休息,這時多數的人是會體諒事主的家人。
  • 農村人講究「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這是為啥?
    現在我國大多數農村的農活已經告一段落,農民也進入到了休養生息的農閒季節。隨著冬天的到來,農村的紅白事也多了起來,農民最講究「禮尚往來」,所以當別人家有紅白事的時候不僅會去幫忙,還要送上禮錢,在農村中關於紅白事的講究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紅事禮到人不怪,白事禮到人不收」,那麼這是為啥呢?
  • 關於紅事緩辦、白事簡辦的倡議書
    關於紅事緩辦、白事簡辦的倡議書 2021-01-10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農村白事,小孩和大人會去圍觀別人家出殯,這是為什麼呢
    在以前的農村要說最熱鬧的時候,除了過年就是紅白事了,可能很多小孩更喜歡紅事,因為可以收到喜糖,對於白事是心有畏懼的。不過在我小時候卻不是這樣,我們村有不少小孩,更喜歡別人家辦白事,看人家出嬪。除了小孩愛去看人家出嬪,一些大人也會去圍觀。
  • 在農村參加白事,這3件事很忌諱,一定不能做,免得惹主人不高興
    要說農民最在意的事情,那麼除了紅事應該就是白事了,紅事指的就是結婚一類的喜慶事,在農村這樣的事情講究的就是一個熱鬧。而白事指的就是喪事,這樣的事情就要特別的顯示其莊重性,在農村,辦理白事的時候有著非常多的規矩,也有很多的禁忌。
  • ...辦、鷹手營子礦區民政局關於疫情期間紅事緩辦、白事簡辦的倡議書
    鷹手營子礦區文明辦、鷹手營子礦區民政局關於疫情期間紅事緩辦、白事簡辦的倡議書 2021-01-09 1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