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評線」視評:傳承「張謇精神」 常懷赤子之心
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通博物苑參觀張謇生平展陳時指出,張謇在興辦實業的同時,積極興辦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造福鄉梓,幫助群眾,影響深遠,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鑑往事,知來者。傳承「張謇精神」,不僅要借鑑他的成功哲學,更應常懷赤子之心,時刻將國家裝在心中,將社會責任扛在肩上。企業家要有滿腔熱忱的愛國情懷。愛國、救國、報國,是張謇一生的追求,興辦實業,以商養學,一生所獲財富,皆為社會服務。新時代中國民營企業家當以張謇為範,把個人夢融入中國夢,把企業發展融入國家建設,把社會責任轉化為長久之功。
-
南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舉辦「懷赤子之心,聽張謇故事」 專場演講會
為推動學校師生從學校創始人的事跡中汲取精神力量,近日,南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舉辦「懷赤子之心,聽張謇故事」專場演講會,採取視頻直播的方式,全體師生在線收看。演講分為「從狀元辦廠到實業救國」「求國之強當先教育」「開民智、明公理」「從慈善到公益再到中國近代第一城」四個章節,擷取張謇人生歷程中投身實業、教育、文化、慈善等故事,展現了張謇不平凡的一生。演講會綜合運用聲、光、影像等藝術表現形式,以演講為主線,貫穿專家深入淺出的分享和感悟,使觀眾身臨其境,仿佛與張謇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
-
【地評線】視評:解決好種子問題 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
【地評線】視評:解決好種子問題 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並要求「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出品:揚子視評工作室 策劃:黃鳳 時力強 評論員:林昀 製作:王亞男 版權和免責聲明版權聲明:凡來源為"交匯點、新華日報及其子報
-
厲害了 | 燕山3所幼兒園在2018「張謇杯」全國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展評活動中獲一等獎!
2018「張謇杯」全國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展評活動
-
江蘇成立張謇企業家學院 弘揚新時代張謇精神
新華網南京1月8日電(記者陳聖煒)6日,張謇企業家學院在江蘇省南通市委黨校揭牌,為期三天的全省民營企業家學習弘揚張謇精神高級研修班同日開班。 張謇,祖籍江蘇南通,一生實踐其「實業救國、教育救國」夢想,創辦了100多家企業、設立了400多所學校,並開辦了醫院、養老院、育嬰堂等慈善事業,在中國早期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謇在實業救國、造福桑梓的實踐中所展現出的愛國情懷、開放胸襟、創新精神、誠信品格、民本意識,是江蘇民營企業發展前行的動力源泉和精神富礦。」
-
「時代新人話張謇精神」江海網絡文化研究會會員分享會舉行
中國江蘇網12月16日南通訊(記者 曹敏 通訊員 黃敏)為深入了解張謇精神,感受家國情懷與社會責任。12月15日,崇川區委網信辦舉辦「時代新人話張謇精神」江海網絡文化研究會會員分享會。活動特邀南通博物苑社會教育部講解組組長陸苒苒進行宣講。
-
以張謇為榜樣,揚「企業家精神」之帆
他,就是張謇。有網友直呼:「我願意稱他為偶像!」1894年考中狀元的張謇,為實現他「救貧」「塞漏」的抱負,在家鄉江蘇南通開始了「實業救國」的實踐,先後創辦大生紗廠等20多個企業和370多所學校。回顧張謇的一生,不僅是奮鬥旳一生,也是奉獻的一生。新時代下,我們要發揚和傳承好這種奮鬥進取、愛國奉獻的企業家精神。奮鬥,是強國富民的最亮底色,是弘揚企業家精神的最好詮釋。
-
在秉承張謇精神中展示政協擔當
人民政協網江蘇12月16日電(本報記者江迪 通訊員陳新華)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稱讚張謇是「愛國企業家的典範」,今年11月考察江蘇時,專門到南通博物苑,了解張謇興辦實業、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的情況,讚揚張謇是「我國民族企業家的楷模」。張謇誕生在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
-
張謇和他留下深深烙印的城市
但很多人常會把張謇與漢朝出使西域的張騫混為一談——「騫」和「謇」都是生僻字,且字形相近、讀音相似。南通市前不久在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辦張謇專題展,就有部分參觀者作恍然大悟狀,「哦,還以為是他出使西域呢。」 張騫出使西域之時,南通的很多陸地,還是一片汪洋。2000年後,一位叫張謇的清末狀元,幾乎憑一己之力,將南通這座落後閉塞的封建小城,打造成「中國近代第一城」。
-
倡導「張謇精神」,讓民營企業把「定心丸」真正吃好
「張謇精神的時代意義」2020年度論壇上,多位嘉賓如是說。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第一副院長潘嶽表示,張謇精神是中華商道的集中體現,是家國情懷與經濟理性的融合,是在義與利、公與私、家與國之間重塑的商業倫理,是深受中國傳統文化薰陶卻同時具有世界眼光的開放品格。張謇精神對於今天的中國企業家具有重要的時代啟迪,「中國企業家當與國家同進退、共榮辱,同呼吸、共命運」。
-
張謇:君憲成空向共和
6月7日,進京路上的張謇,在彰德下了專列,去拜訪28年未見面、隱居賦閒的「學生」袁世凱。1881-1882年,他們曾同為清軍首領吳長慶的幕僚,張謇在軍中教授過袁世凱詩文制藝,但後來袁世凱背主轉投李鴻章,張謇撰文怒罵並與之斷絕關係。多年後,老練的張謇因為與袁在立憲和新政上的一致立場,開始摒棄前嫌恢復了聯繫。這次會面從下午五時持續到深夜十二時,午夜時張謇笑容滿面地回到火車上。
-
張謇精神始終在人們心中生長-光明日報-光明網
這是我們向遊客介紹張謇事跡時常用的開場白。每每講到這裡,不少前來參觀的年輕朋友都會追問:是什麼促使張謇離開廟堂、投身實業? 1895年《馬關條約》籤訂,中國進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痛苦深淵,張謇認定「中國須振興實業,其責任須在士大夫」,於是投身於創辦實業的實踐中。初創之路充滿艱辛。為了籌建大生紗廠,張謇利用狀元身份,倡導股份制,向社會招股集資。
-
[評,不平]精神勝利法?臺灣NO.1啦!
【評,不平】44期 當我們看見武漢方艙醫院內,醫護人員帶領著新冠肺炎輕症患者一起跳廣場舞、練太極拳的場景時面對疫情依然保持樂觀的精神,多麼可愛的一群人~ 然而,「方艙舞」卻被部分對大陸帶有偏見的臺灣媒體和綠營政客惡意調侃…… 2月16日,在島內知名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中,從主持人到大多數嘉賓,七嘴八舌、添油加醋地對武漢方艙醫院進行調侃
-
紅豆集團周海江:學習張謇精神 多盡社會責任
中新網1月8日電 日前,江蘇省組織舉辦了全省民營企業家「弘揚張謇精神,履行社會責任」研修班。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周海江作為首期研修班學員,與其他學員一起參觀了南通博物苑。
-
張謇:從清末狀元到「愛國企業家的典範」
從清末民初的張謇,到抗戰時期的盧作孚、陳嘉庚,再到新中國成立後的榮毅仁、王光英,等等,都是愛國企業家的典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也湧現出一大批愛國企業家。」愛國企業家典範是我們國家、民族和歷史上的精神標杆、文化符號、道德楷模,他們身上所體現的優秀企業家精神在新時代值得進一步光大和發揚。
-
「地評線」大洋網評:涵養家國情懷的「山海」之約
今年活動開展到第二屆,11名廣州對口幫扶貴州畢節有關學校的學子乘高鐵千裡共赴「山海」之約,讓雲貴高原的大山與嶺南沿海之城熱情相遇,兩地同齡人共聚珠江畔,同評「城事國事天下事」,為今年4月開通運行的「畢節-廣州」直達列車從西往東畫上了「同心圓」的另一半。江風暖暖,吹動著少年的心。
-
「英子評詩」創刊一周年特輯||英子評詩微刊第159期
詞曲篇 臨江仙·「英子評詩」創刊一周年致賀宋彩霞 此輯蔚藍天上有,平臺未負耕耘。逢茲百鍊是精神。初心緣好夢,傳播在紅塵。 浣溪沙·「英子評詩」創刊一周年有作風清 點翠評紅墨色香。靈襟霞佩玉琳琅。吟風直入白雲鄉。 水樣光陰俱作釀,者般世味要親嘗。會心文字列成行。
-
市計量所支部參觀濠南別業陳列館,學習張謇企業家精神
市計量所支部參觀濠南別業陳列館,學習張謇企業家精神 來源: 南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發布時間:2020-12-16 字體:[ 大 中 小 ] 12月15日下午,市計量所全體黨員來到南通博物苑,開展「學習張謇企業家精神」主題實踐活動。
-
丁勇:與茅臺同根同源的醬香傳承
1981年,在懷酒廠表現突出,懷酒廠把僅有的一個「商業部大麯酒勾調·品評」培訓班名額給了他,從那時候起,他便開始了醬香酒勾調的漫漫人生路。之後不久,丁勇的釀酒的天賦被當時的白酒大師李興發看中,並收其為弟子,丁勇便成為了醬酒之父李興發的弟子。僅僅兩年,丁勇就成為懷酒廠副廠長,專門監管產品勾調、技術、質量等問題。
-
政研院|再說張謇:狀元公的父母之喻
宋馥李/文 每到年終歲尾,關於張謇精神的討論,都會在線上線下掀起一陣微瀾。11月,正在江蘇考察調研的國家領導人來到南通博物苑,參觀張謇生平展陳,了解張謇興辦實業救國、發展教育、從事社會公益事業情況。這次論壇,圍繞「新發展格局與張謇精神」這一主題,來自政界、學界、企業界的30多位人士,以各自的角度,講述著對張謇精神的理解。一天的論壇,營養豐富、內涵深沉,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大禮堂,一個又一個發言者,總是鈴聲響起卻意猶未盡……而這已經是「張謇精神的時代意義」的第四屆論壇了,人們對張謇精神的挖掘和討論,還在持續發酵、並不斷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