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半導體板塊回暖 科技主題基金能否強勢回歸?】12月21日,半導體板塊迎來久違大漲,其中半導體設備指數、半導體材料指數均上漲,國產晶片、中芯概念等科技板塊也有較強表現。短期來看,科技板塊可能存在博弈機會,板塊目前橫盤震蕩,並且有資金活躍跡象,如果受情緒提振板塊大漲也有可能,畢竟前期調整時間也足夠久,但是持續性難言,畢竟流動性預期收緊的情況下,繼續抬升估值的動力目前並不是很充足。
12月21日,半導體板塊迎來久違大漲,其中半導體設備指數、半導體材料指數均上漲,國產晶片、中芯概念等科技板塊也有較強表現。截至午間收盤,士蘭微、中晶科技漲停,北方華創漲8.25%,中微公司漲6.95%,滬矽產業等股跟漲。
部分機構認為,科技仍是2021年投資主線,看好新能源汽車、5G、新能源、半導體這四大領域。
短期來看,科技板塊可能存在博弈機會,板塊目前橫盤震蕩,並且有資金活躍跡象,如果受情緒提振板塊大漲也有可能,畢竟前期調整時間也足夠久,但是持續性難言,畢竟流動性預期收緊的情況下,繼續抬升估值的動力目前並不是很充足。可以選擇更為均衡的科技主題基金,或者全市場均衡型基金低位分批入場。
2021年投資「金花」或落「科技」
部分機構認為,科技仍是2021年投資主線。
根據券商已公布的2021年A股投資策略報告不完全統計發現,包括國泰君安、海通證券、方正證券、粵開證券、中信證券等19家券商看好2021年科技板塊的投資機會。從機構看好科技板塊的投資邏輯分析來看,主要有四方面的邏輯支撐:一是「雙循環」下的進口替代;二是「十四五」規劃等政策支持;三是經濟持續復甦以及國內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推進;四是業績佔優,成長為輔。從19家券商對於細分領域的看好數量來看,新能源汽車、5G、新能源、半導體等領域獲機構看好家數最多。
1、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既有消費的性質,又有科技的性質,記者通過梳理發現,新能源汽車板塊最被券商看好,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粵開證券、東興證券、申萬宏源證券、西南證券、東北證券、東莞證券、山西證券、國開證券、川財證券等11家券商機構均表示看好該板塊的配置機會。
近期,新能源汽車銷售持續上升,申萬宏源證券表示,11月份新能源車加速復甦,行業已經走出去年因補貼政策調整帶來的低谷,持續看好明年行業復甦盈利兌現的確定性,強調核心賽道龍頭企業的投資機會。
山西證券則表示,消費2021年有望持續復甦。汽車消費方面,政策對汽車的支持有望使汽車消費的強勢延續至明年上半年。建議關注科技強國主線:新發展格局下,科技創新的戰略地位得到進一步提升,這無疑是未來幾年我國經濟與資本市場發展的主線,建議持續關注新能源汽車等科技細分領域的主題投資機會。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從原先的經濟周期帶來的行業輪動、比較規律,逐步轉向對風格的研判,這一點至關重要。風險偏好位置仍是中低水平,科技風格中仍要選取有盈利的賽道。伴隨產業格局優化、技術革新加速,技術和產品均得到認可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景氣度仍將超出市場預期,推薦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賽道,包括新能車設備、電池、面板、車聯網等。
2、5G
隨著5G技術應用不斷推進,5G領域在2021年投資機會獲方正證券、中信證券、華西證券、太平洋證券、興業證券、西南證券、華龍證券、國開證券、國金證券等9家券商機構的看好。
山西證券表示,我國國內5G推進全球領先。截至2020年10月份中國開通5G基站近70萬個,5G連接數超過1.6億戶。預計物聯網、虛擬運營商、自動駕駛等領域5G應用將加快推進;5G終端連接數超過了1.6億戶,5G手機出貨滲透率全球領先,帶動半導體和消費電子全產業鏈景氣周期。在雲計算基礎設施的快速推進、疫情推動數位化加速的背景下,預期雲服務將在產業縱深上有更大突破。據中國信通院預測,預計到2025年我國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將帶動產業鏈上下遊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超過3.5萬億元,屆時中國5G用戶將達8.16億戶,成為全球最大的5G市場。建議可以圍繞產業鏈上下遊進行多元化的布局:中期可關注5G建設網絡所需的主設備、傳輸設備商(如中興通訊、烽火通信)。中長期,5G建設成熟後可重點關注下遊雲計算、物聯網、智慧城市等垂直應用領域。
國金證券也表示,5G、AI等初期成長行業長期來看具備較高的成長潛力,存在戴維斯雙擊機會。「十四五」規劃將5G、AI等「新基建」行業作為未來國家戰略中的重要發展目標,疊加海外技術封鎖帶來的技術替代需求,預期在中長期維持較高增速。建議關注相關龍頭股的配置機會。
3、半導體
興業證券、西南證券、東北證券、華龍證券、國開證券等6家券商均表示看好半導體領域的投資機會。
華龍證券認為,半導體在集成電路、消費電子、通信系統、光伏發電、照明、大功率電源轉換等領域都有應用,大部分的電子產品,如計算機、行動電話或是數字錄音機當中的核心單元都和半導體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半導體行業景氣度全面復甦,疊加2021年5G全面商用將推動5G換機潮,半導體行業迎來快速發展階段,相關公司收益良多。
興業證券認為,頂層設計+高質量發展需求驅動+降低融資難度,多因素推動科技成長進入長期向上通道。中長期關注國產替代,如半導體鏈條。當前半導體材料與設備國產化平均不足20%,作為國家科技發展的命脈,行業有望成為政策扶持的重要領域。
科技板塊被國泰君安證券稱為明年投資領域「金花」,也是機構普遍看好的將受益於「十四五」規劃發展的重點方向。(證券日報)
科技主題基金強勢回歸?
今年以來,在A股震蕩起伏的市場行情中,結構性機會凸顯,消費、醫藥、科技、先進位造等符合產業發展大趨勢的主題板塊各大熱點板塊輪番登場,其中科技賽道更是含金量十足。
值得注意的是,12月17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改委、工信部聯合發布《關於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進一步明確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企業和軟體企業的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按理說,此消費對於國產晶片是重大的利好,尤其是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稅收優惠具體政策出爐下,實質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當天晶片、國產軟體以及半導體概念的表現著實令人失望。
實際上,從預期的角度,這是對此前政策預期的落實,也算是預期之內,行業確實是利好,只不過沒有太多的超預期。而從市場炒作的行為看,也是預期兌現,沒有可炒的必要。更何況,經歷了此前大幅的上行之後,目前晶片等科技股的整體估值相對較高,資金集中度也相對減弱了,所以沒有大幅表現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這並不表示,晶片等科技板塊接下來就沒有行情表現的可能。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數據寶的統計,截至三季度末,社保基金、QFII、券商、保險、基金等五大機構合計持倉上述集成電路公司市值達到1236億元。三安光電、兆易創新、紫光國微、聖邦股份是機構最扎堆的公司,持倉市值均超過百億元。12月以來,按照成交均價計算,北上資金累計增持超億元的有韋爾股份、士蘭微、兆易創新、北方華創、揚傑科技、通富微電、卓勝微等7家公司。而很多龍頭標的,12月以來整體反彈情況良好,多標的自高點回撤以來已有約30%的幅度,短期調整相對充分,在市場總體風險偏好回升之際,還可逢低對優質股進行重新關注。
持有科技基金的投資者不難發現,上半年基金一路上漲,收益頗豐,但是到了下半年開始跌跌不休。特別是單一押注晶片半導體的基金,波動非常大。
那麼,面對科技主題此前快速上漲帶來的估值壓力和美好的成長前景,被譽為黃金賽道的科技主題如今成色如何?回調是上車機會嗎?
嘉實基金張丹華認為,科技行業是典型的「長坡厚雪」行業。張丹華表示,近兩年科技行業表現非常亮眼背後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整個科技創新周期帶動;第二是由於內外環境帶來的產業再平衡,總結來說就是線上化、線上信息化、智能化和國產化這「四化」加速了科技行業發展。科技投資也可以是價值投資,科技是一個真正把蛋糕做大的過程,科技世界的加速發展來自工業革命之後。投資的本質就是價值創造,能夠創造價值的行業,投資的成功率一定更高。
短期來看,板塊可能存在博弈機會,板塊目前橫盤震蕩,並且有資金活躍跡象,如果受情緒提振板塊大漲也有可能,畢竟前期調整時間也足夠久,但是持續性難言,畢竟流動性預期收緊的情況下,繼續抬升估值的動力目前並不是很充足。
但依然提醒投資者,如果風險承受能力不高,對高波動忍耐度較小,可以不持有純粹的半導體基金,可以選擇更為均衡的科技主題基金,或者全市場均衡型基金。或者把均衡類基金作為主力,再搭配一些醫藥、科技基金作為進攻性配置。選擇基金最主要的還是看自己的投資需求和承受能力,選擇應當是因人而異的,而不是隨波逐流的。
而對於科技主題的基金,要不要越跌越補,還是及時止損,關鍵還是要看自己的成本允不允許。如果買入基金的成本是可控的,在安全邊際以內是不用止損的。如果買入的基金成本在安全邊際以外,那麼當趨勢反轉,建議還是需要止損的。
2020年底的這段時間裡,成長股加速回調,順周期站上風口。宏觀經濟逐步企穩復甦,但是貨幣政策逐步在收緊。
總的來說,與其盲目預測市場行情累心又虧錢,不如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把寶貴的時間省下來享受人生,可比每天坐過山車好多了,我們何樂而不為呢?(財富號)
不懼擇時,讓基金經理為你打工,7X24小時快捷安全,點此立即開戶>>>
(責任編輯:DF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