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裡五嶽並派是個很大的命題,關於這個命題是好是壞,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來看,會得出不同的答案,還有就是並派之後由誰來當這個掌門,也可能會讓別人得出不同的答案。
比如,除了華山派和嵩山派之外,其他三派都反對並派,但是嵩山派的左冷禪推行並派是直接了當地實現其一統江湖的野心,華山派的嶽不群可能也有這種野心但直接說出來的卻是消除隔閡和矛盾,而且嶽不群當上五嶽派掌門之後也是讓各派歸各派,並沒有什麼創新的動作。
比如,少林和武當反對五嶽並派其實也並不是真的對五嶽並派有什麼意見,說到底他們是反對左冷禪當五嶽派的掌門。因為左冷禪這個人野心太大,作風又霸道,所以少林和武當反對五嶽並派實際上是反對五嶽並派後左冷禪當上五嶽派掌門,實力大漲然後威脅到少林和武當江湖老大的地位。也正因為如此,方證大師和衝虛道長還力主令狐衝去搶五嶽派掌門來噹噹!
但實際上,這五嶽劍派真的有必要並派嗎?在嵩山派的並派大會上,雖然莫大受左冷禪的威脅令衡山不反對並派,天門道人有勇無謀被左冷禪算計以致喪命令泰山不反對並派,令狐衝雖然反對但是被嶽不群擺了一道算是裹挾著贊成並派。可是,我們仔細去算一算那筆帳,是不是有必要並派呢?
這就不然了,桃谷六仙在嵩山並派大會上搗亂說的那些話,令狐衝這種熟悉他們性格的人一聽就知道他們是受人指使,但是仔細想想桃谷六仙的很多話其實蠻有道理的!
比如,桃花仙說:「這個……嗯,是了,定靜師太說道:『五派雖然並而為一,但泰山、衡山、華山、恆山、嵩山這東南西北中五嶽,卻是並不到一塊的。左冷禪又不是玉皇大帝,難道他還能將五座大山搬在一起嗎?請桃谷六仙中的五兄弟分駐五山,剩下一個做總掌門也就是了。』」
這一段話雖然是搗亂,其實是切中要害,五嶽是五座山,並派之後如果各派仍然在各山頭,那麼這並派其實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又何必來並派這樣多此一舉呢?如果並派之後,五嶽各派全都齊集嵩山,那也是很尷尬的一件事情,既然都在嵩山,還叫什麼五嶽派,直接叫嵩山派不就得了,那就沒有其他幾嶽的事情了,這只能大漲嵩山派的實力,對其他幾派而言顯然是不公平的。
所以,這五嶽是否並派又有什麼實際意義呢?嶽不群奪得五嶽派掌門之後,這五嶽派弟子還不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恆山仍然回恆山、泰山仍然回泰山,既然這樣,各派千裡迢迢跑到嵩山來商議個什麼大計呢?不過就是一場鬧劇而已。
其實在俠客君看來,金庸先生在這部小說裡寫下這樣的故事,就是在諷刺那些野心家們!《笑傲江湖》深層次的意義早就為各方家熟知了。
諸君以為何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