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風作浪」玩科技!這群初中生要去評選「省級小院士」了

2020-11-18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這周,南京第九初級中學的張家妮、王玥瓏參加第八屆江蘇省少年科學院院士的評聘活動,他們的項目為「關於初中網課的調查與建議」。全省各中小學共有58個項目入圍,分為環境保護、人工智慧、社會科學、生活創意四類。瞧,00後開始「興風作浪」玩科技了!

  「科研,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裝備,為了認識客觀事物的內在本質和運動規律而進行的調查研究,實驗等活動。聽上去是不是很生澀難懂呢?」南京第九初級中學初一(5)班的張家妮告訴記者:「當我走進科學社團的那一刻,新的畫卷向我緩緩展開。在老師們通俗易懂的教導和開放性的引導下,我開始學習關於模塊,邏輯,電路等相關知識,了解創新方法。這是一個嶄新的世界,但可以從數學,物理,語言甚至是音樂美術上得到啟示,逐漸領略到科研的風採和其中蘊含的思考。」

  在一學期課程後,張家妮跟隨初二學長們參加「科技模型大賽」。

  在觀摩組裝小車,改造優化,設置程序後,她也得到了莫大的成長。「科研,好像並非離我們那麼遠,沒有人天生就會科研,在科研的路上,我們可以更完整地理解到學習的核心、學科的貫通、生命的詮釋和自己探索的理論。」張家妮頗有感悟地說。

  五一小長假期間,張家妮和同學參加了科學小論文的比賽。在和老師的交流下,他們選定了最近的熱門話題「疫情中的網課」來進行研究。「我們各出了一份面向教師和同學們的問卷調查,並在網絡上傳播問卷,得到了寶貴的數據,並結合學生心理和網絡教學優點針對性地提出建議。設計問卷,查找資料,整合數據,深入分析,完整地經歷這個流程考察了我諸多方面的能力,也讓我體會到了較為獨立地進行科研的驕傲。」張家妮自豪地介紹道,「我們獲得了一等獎,入圍『省級小院士』評選,下周就要去鎮江答辯了!」

  這群00後表示:「我們之所以前赴後繼地仰望真理,孜孜不倦地佇立,是因為一個根本性的原因——進行『科研』是我們每個人刻在基因裡的智慧和追求,只要輕輕一推,便可成城——為什麼不試試呢?」

  據了解,南京第九初級中學現為南京市科技創新實驗學校、玄武區星光基地學校,科技教育是學校辦學的一大特色,學校目前正在積極申報市星光基地學校。學校現已開設機器人課程、意賦科創課程、3D列印等科技課程、木工坊手工創意製作課程,為更多的學生科技愛好者提供更加多維的發展平臺。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王堯 通訊員/韓燕 編輯/趙夢琰)

相關焦點

  • 百利科技(603959.SH)子公司獲批建立省級院士工作站
    百利科技(603959.SH)子公司獲批建立省級院士工作站 2020-08-24 17:47:02 來源:格隆匯
  • 屠呦呦評不上院士,顏寧也不夠格,院士評選標準是不是該改改了?
    近日,屠呦呦再次落選中科院院士,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院士是我國學術領域的最高榮譽。大眾比較疑惑的地方在於,屠呦呦憑藉創製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為發展中醫藥事業、造福人類健康作出了巨大貢獻。
  • 茅臺院士和諾貝爾獎對陣大獲全勝
    想想「白酒院士」,再想想四次申請院士都被拒的李愛珍,覺得侮辱性極強。對我國科技進步有巨大貢獻的李愛珍四次申請院士都被拒,而致力於研究「釀酒」技術的研究人員入圍了。這不得不讓人對社會科研方向和院士推薦、評選標準提出質疑。院士是我國科技界最高榮譽稱號。被推薦者都是對推動國家和社會科技進步有建樹的科技工作者。
  • 關注:茅臺集團總工程師王莉入圍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
    評選材料審核組審核的材料包含重要科技獎項、發明專利、論文著作、工程設計等方面的重要成果。經審核後擬推選包括王莉在內的4人進入候選人名單。需要指出的是,進入候選人名單並不意味著入選。2019年3月,以其名命名的「王莉技能大師工作室」還在茅臺集團總部揭牌,這是貴州省迄今為止、唯一一家白酒品評勾調方面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很顯然,在貴州、在茅臺行業,王莉已經是釀酒大師,是品酒專家,但是當一個搞酒專家被推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時,人們還是感到莫名驚詫。人們不禁要問:搞發酵研究當選科學院士有這個必要嗎?造酒的候選院士突破了人們的慣常思維。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不認可顏寧和屠呦呦:說明院士評選制度真「病了」
    中國科學院作為國內科學領域的頂級殿堂,曾有無數人獲得「中科院院士」稱號,他也成為無數追夢人的夢想。然而,屠呦呦女士和顏寧女士未能入選中科院,成為所有人詫異的焦點,人們在好奇:中科院院士評選標準,是不是真的病了?顏寧2019年4月30日,顏寧成功入選國家科學院院士名單。消息傳回國內,所有人為之一震。
  • 顏寧是美國科學院院士,卻在中國院士評選中落選,終於知道原因了
    為何這麼多頂級科學家輕易地就能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在中國評選院士卻如此困難呢?這和兩國院士的評選方式和地位有關。l 兩國的院士地位完全不同雖然院士的身份是一種巨大的榮譽,這在中美兩國並無任何區別。但兩國院士的身份卻並不相同。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屬於國立科研機構,與教育部平級,直接由國務院管轄。屬於官方機構。
  • 第九屆「君山引鳳」科技人才周開幕式暨「富春院士村」開村儀式舉行
    昨日下午,第九屆「君山引鳳」科技人才周開幕式暨「富春院士村」開村儀式在科技孵化園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原校長顧秉林,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澤致辭,副市長柯吉欣宣布開幕,縣委書記方毅致辭。顧秉林、張澤、李述湯、祝世寧、南策文、丁文江、方岱寧、高德利、成會明、姚先國、鄒志剛、陳純、俞大鵬、陳雲敏、汪衛華、朱利中、郭烈錦、楊德仁、段文暉、劉昌勝、葉志鎮、張躍等院士共同開啟「富春院士村」,方毅、齊力向大家頒發院士村「村民證」。
  • 為何顏寧會三次落選院士?我國科學院院士到底是如何評選的?
    顏寧在去年成為了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引起轟動,有網友扒了她的歷史發現這位清華才女曾三次落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一下便在網絡上引起多番討論,其討論內容無非是顏寧是否夠格,或者是科學院院士的評判標準是否存在漏洞。那麼為何顏寧會三次落選院士呢?看看我國科學院院士是如何評選的或許就能得到答案了!
  • 女總工入圍院士候選人為何持續發酵?
    2021年2月9日,貴州市科技技術協會在官網公示《關於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省候選人擬推薦對象的公示》中顯示,經專家評審,貴州省推選院士候選人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共擬推選4人為202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省候選人,茅臺集團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王莉位列其中。消息傳出後,立刻引發廣泛關注和不小爭議,有人調侃這是「白酒院士」。
  • 科學院工程院評選2019中國十大科技進展,南大物理學院參與項目入選
    導語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中國工程院辦公廳、中國科學報社承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1月11日在京揭曉。此項年度評選活動至今已舉辦了26次。
  • 清華才女顏寧落選國內院士,去美國2年就當選院士,原因主要有3點
    一時間大家議論紛紛,有人猜測她是工作不順利,也有人說是因為評院士落選,所以負氣出走,但更傳奇的是, 去美國兩年之後她就被評為了美國院士,這是為什麼呢? 巧合的是那一年她參與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的評選,而且恰巧落選,所以網友們紛紛猜測她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才選擇出走美國,要知道如果當年她評上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那麼她就會是中國最年輕的院士,但顏寧對此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她說很感謝清華提供給她的一切,她也並非落敗而逃,而是想換一個環境,踏出舒適圈,讓自己進一步成長。
  • 「興風作浪」的姐姐終於來了,這群女人是瘋了嗎?
    (節目組應該也是敢怒不敢言吧)這檔節目可能是專門做出來調教導演的。導演:靜姐,做個自我介紹;寧靜:還要介紹我是誰?那我這幾十年白幹了?果然是一群「興風作浪的姑奶奶」。不過姐姐們的舞臺還是非常值得看的。在毫無彩排的情況下,姐姐們的表演依然很穩。
  • 森山健康小鎮院士之家院士館開館
    開館儀式上,省科協與義烏市政府籤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協議就圍繞義烏建設「兩個樣板」、高質量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總體目標,雙方將通過「浙江院士之家」、產業創新服務中心、海智項目等載體,開展科技人才對接和國際民間科技合作等服務,建立健全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全面加強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合作,力促科技創新要素在義烏產業領域生根開花結果。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友雒建斌院士榮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1985級校友、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雒建斌院士榮獲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新聞發布會現場 圖片來源 中科院雒建斌院士榮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的技術科學獎,獲獎項目為《摩擦中微粒作用機制及超滑機理》。
  • 射洪2所學校自製玩教具獲省級大獎 快來為你喜歡的作品投票吧!
    近日,四川省第七屆幼兒園優秀自製玩教具展評活動評選揭曉,全市選送的20件作品參展並斬獲獎項。
  • 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首次參加考核即獲評「優秀」
    11月10日,浙江省科協發文 「關於公布2019年度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績效評價結果的通知」——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獲得考核「優秀」。這也是公司省級院士工作站自2017年獲批以來首次參加考核曬出的成績單。據悉,在本次222家院士工作站績效考核中,僅有10家院士工作站獲得考核優秀。
  • 西安培華學院:科技改變生活 智能創就未來
    今天,走進西安培華學院智能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看看那些傳說能「上天入海」,神秘又充滿魅力的師資,一覽科技的力量。」、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陝西省民辦高校首個海外院士工作室……這是西安培華學院靚麗的名片。
  • 從上猶紫陽店背村走出的中科院院士——黃路生
    在這則短短十幾秒的新聞中,51名新晉中科院院士圍席而座,黃路生就坐在左側前排第二位。隨後,黃源淵打電話給兒子,確認了其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消息。每次去南昌上學,黃路生都要走10多公裡的山路,到南康市坪市鄉去搭車。而在黃源淵的印象中,他從未聽兒子言過苦。      在當時,黃源淵的家庭條件非常艱苦。早先,黃源淵是一名裁縫師傅,後來就只能和老伴耕種幾畝地維持生計。然而,再苦再累,他和老伴都決心要供子女上學。在當地傳為佳話的是,黃源淵的6個子女中,有四位大學畢業,其中兩位是雙博士。
  • 手繪院士海報華麗亮相 科技追星潮起廣州
    9月1日起,由廣州院士活動中心與新快報社聯合出品的首批院士手繪海報,正式登陸廣州地鐵公園前站和紀念堂站,在全城掀起一波科技追星潮。此次展出將持續1個月,後續的院士海報還將現身廣州大學城多個公車站,包括中大站、環城東路站(高高新天地)、華工生活區站、廣大生活區站,最大範圍展現院士風彩,傳播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 外灘教育論壇科創專場上,汪品先院士寄語青少年:沒了好奇心也就沒...
    圖說:外灘教育論壇組委會向嘉賓頒發證書「小院士」提問大院士有意思的是,此次科創專場論壇「一大一小」的特徵十分鮮明。請來的主講人是84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院教授汪品先,講的是中國科技從弱到強不斷壯大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