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患上高血壓後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來控制血壓,其實在很多醫生的眼裡,藥物治療並不是排在高血壓治療的首位,排在首位的是生活方式的管理。對於部分患者來說,不吃藥有機會可以降低血壓。
當然了,必要時候的藥物治療是不可忽視的,如果血壓已經到達藥物治療的程度,患者不要隨便放棄藥物治療,這個時候完全不靠藥物治療來降血壓恐怕很難。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裡提出,「生活方式幹預在任何時候對任何高血壓患者(包括正常高值者和需要藥物治療的高血壓患者)都是合理的、有效的治療」「生活方式幹預應該連續貫穿高血壓治療的全過程,必要時候聯合藥物」,由此可見,生活方式的幹預在高血壓治療當中的重要作用,養成好習慣比吃藥還重要,可能一點都不誇張。
1、飲食低鹽,減少鈉鹽的攝入,建議每日鈉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g。
2、合理膳食,可適當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低脂奶製品、富含食用纖維的全穀物、少攝入飽和脂肪已經膽固醇。
3、控制體重,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高血壓的患者應該將BMI控制在正常肥肉範圍(18.5~23.9kg/m)。
4、戒菸限酒,長期堅持低鹽飲食,可以降低血壓5~10mmHg,如果患者堅持長期不吸菸,那麼血壓可以相應的下降2~3mmHg。
5、如果長期堅持適度有氧運動,對降低血壓也有益處。
6、勞逸結合,減少精神壓力,精神緊張可以促使交感神經興奮引起血壓升高,對血壓控制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