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個吹了三千年的謊言,裕仁天皇在戰敗後親口揭穿

2021-02-23 軍武次位面

日本天皇不是神,日本人到了1946年才明白


日本投降後的第二年,1946年1月1日,也就是日本的新年,裕仁天皇突然發表了一個震驚全國的皇室詔書,鄭重宣布:朕不是神,而是人。

▲裕仁發表的《人間宣言》

這不廢話嗎?但是,對日本人來說,還真不是廢話。

日本史上有個最大的謊言,延續了三千年(從神話傳說的神武天皇開始)深入人心:天皇是神,日本是神國。

▲日本神武天皇繪像

世界歷史範圍內,沒有哪個國家像日本那樣,天皇永遠是一脈相傳,沒有改朝換代之說。所以日本人很自豪,稱為萬世一系。所有日本人堅信,天皇既是君主,也是「現人神」(現代人世間的神),一尊活神。

▲裕仁就是全體日本人的真神

二戰中,日本人的精神世界裡天皇就是高高在上的神祗,國民要對天皇效忠,士兵要為天皇戰死。侵華戰爭裡日軍攻佔城池後,太平洋戰爭的自殺衝鋒時,士兵們都是高呼著「天鬧黑卡板載」(天皇萬歲)而渾然不知其它。

但是,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天皇終於跌落了人間:一片廢墟的人間。

▲日本戰敗後麥克阿瑟雙手叉腰

與裕仁天皇合影,哪還有神的樣子?

1946年1月1日,裕仁發表皇室詔書祝賀新年,號召日本國民在困境中崛起,詔書裡最觸目驚心的是這一段:「朕和諸等國民之間的紐帶,是依靠互相信賴互相敬愛所形成,並非是單靠神話傳說而生出。而說朕是神,日本民族有比其他民族更優越的素質,擁有能擴張統治世界的命運,這種架空事實的觀念,也是無根據的。」

▲裕仁開始走親和道路

兩層意義:1、我不是神;2、日本民族不比其他民族更優越。

裕仁說這話的時候,日本戰敗投降不久,挨過兩顆原子彈和無數炸彈,遍地廢墟,產業停頓,糧食不足,大量失業——多麼痛的領悟!

▲裕仁走下神壇後進行了全國巡遊

▲裕仁走下神壇後進行了全國巡遊

這篇出自盟國佔領軍司令部的授意,被稱為「人間宣言」的詔書,對日本民眾的衝擊力,不亞於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不難想像,看到報章上天皇自稱自己也是人時,日本國民的茫然、失望、沮喪、醒悟交織的複雜心態。這就意味著:此前的傳說和宣傳都是假的,天皇再也不是那個必須為之而死的真神,普通人也可以直視他,褒貶他。

▲裕仁晚年照

其實,早在4個月前的1945年8月15日,天皇「神」的形象已經臨近崩潰了。

那一天,裕仁在「玉音放送」裡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一次親耳聽到了「神」的聲音後,日本舉國上下如喪考妣。

▲天皇宣布投降那一刻,日本人的表情

後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大江健三郎回憶道:「最令國民困惑和失望的是,天皇居然用人的聲音說話……那個令人畏懼無所不在的可怕力量突然變成了一個普通人,怎能令人相信呢?」

參考資料:《日本通史》、《天皇與日本國命》

-作者簡介-

快哉風,軍武特約作者,作家,學者。探究真實歷史,關注中日關係,寫有態度有趣的文字。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觀看軍武精選視頻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購買軍武優選商品

明日軍武日曆:實力只在需要的時候展示

限時秒殺,點擊「閱讀原文」立即參與!

相關焦點

  • 日本戰敗後,為什麼裕仁天皇最終沒有退位?
    兩天後,麥克阿瑟為日益臨近的審判設立了國際檢察局(IPS)。依照日本歷,這一天正是珍珠港襲擊4周年。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左)與日本天皇裕仁(右)1946年1月19日,盟軍最高司令官(SCAP)宣布,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正式成立。至於哪些被告將首先被帶上法庭接受審判,直到3月11日才宣布。審判開始於5月3日。
  • 日本戰敗,麥克阿瑟問裕仁天皇:你為何不自殺呢?天皇說了4個字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太皇通過廣播向全世界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這對於被其侵略了14年的中國人民而言,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 日本戰敗投降後,為何裕仁天皇還是沒有退位?其實原因沒那麼複雜
    當然在二戰之後,也有很長一段時間在處理相關的遺留問題,尤其是在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的退位問題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那麼為何他在本國投降之後還是沒有退位呢,其實真正的原因沒有那麼複雜。自從1945年開始,便逐步成立了對日本領導人的戰爭罪行審判機構,相關的起訴和逮捕也在逐步形成。因此,很多日本相關領導人都因為這一次的戰爭行為而受到了懲罰。
  • 日本投降後,發動戰爭的裕仁天皇為何不謝罪自殺?他如此狡猾回應
    從近代上看,鬼子的存在給中國史添上了重彩濃墨的一頁,最為可恨的是,戰後的日本卻始終沒有正視他們犯下的錯誤,一度造謠自己是為了幫助中國事業發展更上一層樓。戰敗後,日軍很多將領選擇自殺,但遲遲不見天皇自殺,後來,有人問裕仁天皇為何不自殺謝罪,他卻說了一句相當無恥的話,讓國人十分憤怒。
  • 日本戰敗後,美軍司令問天皇為什麼不切腹?天皇冷笑回了4個字
    戰爭是任何人都不願意看到的場面,自古有戰爭則必有犧牲,在人類歷史上場面最大,犧牲最多的一次戰爭,應該就要算第二次世界大戰了。戰爭的範圍幾乎涵蓋了整個世界,從1939年9月1日起始到1945年9月2日結束,先後有61個國家捲入到戰爭中,共傷亡9000萬於人。
  • 裕仁天皇靠四大謊言逃脫審判,臨終前六個字,無恥至極國人銘記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裕仁老賊為了躲避國際法庭的審判所編造的的那些謊言,至今還有很多人信以為真,受其蒙蔽:一:「我事實上是一名囚徒,毫無權利」這句話是裕仁在二戰結束之後對國際法庭所說的,眾所周知,日本雖然當時雖是君主立憲制國家,但是,幕府還政於天皇之後,天皇有著極高的權利,在對國際法庭的自我陳述中,他將自己描述成了一個毫無權利的傀儡,這簡直是無稽之談!
  • 日本裕仁天皇的《終戰詔書》隻字未提投降
    【編者按】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親自宣讀並錄音《終戰詔書》,15日開始在全日本播放,詔書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裕仁這一舉動被視為日本投降的預兆,至今已69周年。裕仁的《終戰詔書》,有天皇及其內閣要員的籤名本文作者步平,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所長。
  • 日本投降後,日本天皇被問:為何不剖腹自盡?天皇無恥回復4字
    並且他也是日本在位最久的天皇,他總共領導日本了62年。在他在位期間,也是沒有消停過,無論是侵華戰爭前前後後各項事宜還是太平洋戰爭偷襲珍珠港都和他有關係。 也許我們要疑惑了,1945年的時候日本對中國無條件投降,那麼作為戰敗國以及罪大惡極的裕仁天皇為何沒有得到懲罰呢?反而讓他能夠依舊逍遙法外,其實理由很簡單,無非就是美國在背後作祟,因為他們認為裕仁天皇可以成為美國要挾日本的一個傀儡,讓裕仁天皇活著,就可以讓美國對日本發號施令。
  • 指望百天消滅中國,四年後,日本天皇裕仁承認:中國強大超出想像
    提起裕仁,一般印象是他在1945年宣布日本投降,然後就是近代出訪各國,一個小老頭的形象,彎著腰,特別隨和親民的感覺。其實啊,這位天皇可不是什麼軟弱之輩。尤其是二戰時代,是當時少見的權謀大師。傳統意義上,日本天皇是不掌實權的,但在裕仁一生下來時,日本皇室就開始培養裕仁成為一個強力的接班人。
  • 真假天皇事件:56歲雜貨店老闆,稱自己才是真正的天皇,裕仁該退位
    照片中是一個看似平平無奇的男子,他身穿一件有16條菊花紋章的和服,站在一幅同樣有大型菊花紋章的幕布前,神色老態龍鍾,聲稱自己才是日本真正"合法的皇帝"。  他叫做熊澤寬道,那年剛剛56歲,在此之前,這位"日本真正的天皇"只是名古屋一家雜貨店的老闆。"我是日本國唯一的合法繼承人,"熊澤寬道在報紙上宣稱。"北朝的裕仁天皇應該退位,我應該繼承王位。"
  • 1989年裕仁天皇離世,數萬民眾前來弔唁,不少老年人相繼自殺
    日本裕和天皇作為日本爭議最大的一位天皇,曾犯下種種罪行。是權力最大的一位天皇昭和天皇不單單是日本在位時間最長、最長壽的天皇,還是自平清盛和鎌倉幕府以來權力最大的一位天皇。1901年4月29日明治34年,裕仁出生。
  • 裕仁天皇去世時,極力邀請中國前去弔唁,中國人回應4個字
    他就是日本即位最久的一位天皇----裕仁天皇。這個人主導了侵略戰爭的全部事宜,但是在最後審判的時候卻無罪釋放,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請聽小編仔細道來。 二戰結束後,日本很多發動戰爭或者是直接參與侵華戰爭的戰犯都接受國際的審判,像那些罪名昭著的戰犯都能被判處了死刑,向眾多被殘殺的人民謝罪。但是,奇怪的是當時的日天皇裕仁天皇卻沒有受到懲罰。
  • 罪惡昭彰的裕仁天皇為何要自詡為和平主義者?
    可以這麼說,日本昭和天皇裕仁是一個壞人,一個惡人。尤其,他對中國而言更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大壞人和大惡人,不僅肆意發動了侵華戰爭,更在戰敗後逃脫了審判和懲罰。但是,這樣的人竟然長達六十三年統治日本,成為號稱「萬世一系」的天皇中當政時間最久的一位。
  • 蕭西之水:裕仁天皇如何逃脫戰爭責任?
    但有趣的是,歷史上的後水尾天皇與德川家康是同時代人,德川家康通過軍事力量開創的江戶幕府徹底將皇權架空;而時過300多年,駐日盟軍總司令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也以軍事力量進駐日本,裕仁也面臨著後水尾天皇的境況。 在這個關鍵時候回顧這段歷史,裕仁恐怕也是對自己能不能繼續維持天皇地位心有戚戚。
  • 裕仁天皇與戰爭責任真相
    本報記者 劉華 發自北京 9月上旬,日本宮內廳宣布《和天皇實錄》歷經24餘年時間編纂完成並開放供公眾閱覽。昭和天皇裕仁1925年即位,1989年去世。他在位期間,日本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戰後從戰敗國到經濟復興的過程。
  • 此人是裕仁天皇的親弟弟,和裕仁天皇爭著參加侵華戰爭,最後卻悲劇了
    其實不只是古代,近代的皇室同樣也是爭鬥不斷,比如日本皇室這兄弟倆——裕仁天皇和秩父宮雍仁親王。 秩父宮雍仁,是裕仁天皇的親弟弟,堪稱日本皇室的二把手,特別是早年的裕仁天皇一直沒有子嗣,秩父宮雍仁還一度被視為皇位的繼承人。當然,這一說法隨著裕仁天皇的孩子的出生,也就煙消雲散了。 雖然繼承皇位的可能性沒了,但是秩父宮雍仁卻一直都是皇位的有力競爭者。為什麼呢?
  • 戰後脫罪:裕仁天皇的免責之路
    有一個數據很有趣。從 1945 年 9 月美軍開始進駐日本,到 1946 年 1月《人間宣言》發布之前,駐日盟軍總司令部共收到 1488 封信件,其中有 337 封信件與天皇有關,且大多數要求保留天皇制。這些信件大多冗長不堪,充斥著「你們敢動陛下一根手指頭我就要刺殺麥克阿瑟」「我們再也忍受不了美國的統治了」等等威脅性話語。
  • 人格分裂——率艦出遊中的裕仁天皇的「表」與「裡」
    這個人便是英國國王喬治五世,此時的裕仁正作為貴賓,訪問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憲制國家——英國。這是日本皇太子第一次訪問歐洲,他的目的是什麼?又打算向世界展示一個什麼樣的日本國家形象呢?世世代代的天皇,一直在自己統治的土地上,除了侵略朝鮮外,幾乎沒有離開過日本。裕仁,作為日本的皇位繼承人,代表日本皇族第一次到了西方。
  • 日本投降後,美國將軍問天皇:為什麼不切腹謝罪?
    這種自殺死法在日本人看來是效忠天皇的行為,但讓人納悶的是為什麼日本的天皇在戰敗之後沒有切腹,當然一般人是不會問的,不一樣的麥克阿瑟就問出了這個問題,裕仁只是淡定了回答了幾個字。 裕仁出生在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4月29日,他的父親是明治的皇太子後來的大正天皇。明仁十分喜歡這個孩子,立馬就給皇孫取了名跟號。似乎因為日本近親通婚的緣故,裕仁的父親大正從小就多病,裕仁小時候也遺傳了很多毛病。 裕仁是個已經定下的皇儲,當時的日本已經充滿了軍國主義的思想。在這種情況下,裕仁被培養成了尚武的性格。
  • 日本裕仁天皇去世,向中國發出邀請,我方回復4個字讓日本皇室慚愧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對中國造成的傷害令人難以忘記,當時是日本天皇親自發布了戰爭命令。戰爭帶來了無數傷亡,老百姓流離失所。日本人還製造了令人震驚的事件。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天皇裕仁如此無恥,他把所有的罪行都歸咎於戰犯,只承認自己是被脅迫和無助的。日本天皇裕仁去世,並向中國發出邀請。我們用4個字來回應日本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