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敗後,美軍司令問天皇為什麼不切腹?天皇冷笑回了4個字

2020-12-23 騰訊網

戰爭是任何人都不願意看到的場面,自古有戰爭則必有犧牲,在人類歷史上場面最大,犧牲最多的一次戰爭,應該就要算第二次世界大戰了。戰爭的範圍幾乎涵蓋了整個世界,從1939年9月1日起始到1945年9月2日結束,先後有61個國家捲入到戰爭中,共傷亡9000萬於人。

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便是以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為首的法西斯軸心國。日本明治維新之後,一直圖謀擴張。不斷在各國挑起侵略戰。而這一切的緣由和日本的天皇脫不開關係,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的最高領袖便是裕仁天皇了,他是第124代天皇,當了整整62年的天皇,也是日本掌握權力最久的一個天皇。

日本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的戰犯國,自然是被許多國家聯名討伐,經過了六年的艱苦戰爭,在全世界人民的努力下,二戰終於進入了尾聲。以德意志與日本和義大利為代表的法西斯軸心國落敗。

當時日本還冥頑抵抗,不願接受中英美三個國家聯合發表的《波茨坦公告》的內容,為了早點結束戰爭,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有了這一震懾之後,日本天皇很快發布停戰詔書,無條件投降了。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十分崇尚武士道精神的國家,武士道精神提倡,提倡忠孝仁義,特別是對於天皇,在但是日本很多軍士在天皇宣布投降後,覺得無法忍受信念的坍塌,同時愧對天皇,竟然都切腹自盡了,這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當時美國的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接到命令主要負責處理日本的戰後問題,在得知這一消息後在與日本裕仁天皇進行談話的時候,便問出了一個很犀利的問題:日本戰敗,士兵自裁,你作為天皇,為什麼不切腹謝罪呢?

大家知道,作為戰犯國的士兵自裁無可厚非,可是天皇和首相才是最高領袖,而當時的日本首相東條英機也因為多條戰爭罪名被執行了絞刑,日本天皇卻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而如今面對這個帶有戲謔性的問題。日本天皇只是冷冷一笑,回答了四個字:無能為力。

日本天皇將所有的過錯都推到了其他軍官的身上,說這一切都是他們的注意。他自己本身也不贊同這件事,可是他們卻苦苦相逼,不停勸導堅持要開戰,自己也無能無力。

從這其中便能夠看出。裕仁真的是一個很有心機的人,不然又如何能夠當62年的天皇呢?但是卻說這一切不是他自己的本意,但是誰都知道,在日本,天皇才是一國的最高統領。想到那些深受武士道精神侵染而自裁謝罪的日本武士,卻效忠的是一個連自己罪行都不敢承認的天皇,真是可悲又可嘆

相關焦點

  • 日本投降後,有人問天皇:為何不切腹謝罪?天皇冷笑一聲回了4字
    我們都知道,日本軍人都信奉武士道精神,殺人時毫不眨眼,結束自己生命時也毫不猶豫。這種思潮最早流行於日本的武士階層,之後在帝國主義思想的薰陶之下,這種理念蔓延到了日本全國。很多日本軍人,在犯了錯誤後,通常不會被法律懲罰,而是自己切腹自盡,向天皇謝罪。但是當日本投降後,曾經有人問天皇:身為天皇,你為何不切腹謝罪?
  • 日本戰敗後,美國將軍問天皇:為何不切腹自盡?天皇冷笑回了4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世界遞交了投降書,自此之後,籠罩在世界人民頭上的最後一層戰爭恐慌終於消失,同盟國內,到處都是人們在慶祝這一場偉大勝利的歡悅景象。不過,與這一景象格格不入的,則是那些尚未撤走的日本軍人,在中國內,便是有大量的日本軍人在得知戰敗事實後,選擇了切腹自盡。
  • 日本投降後,美國將軍問天皇:為什麼不切腹謝罪?
    說通俗一點,學習歷史可以使你智慧,可以使你變得更聰明 日本最為著名的一種精神支柱就是武士道精神,而說到武士道精神就不得不提切腹自盡。切腹自儘是一種很痛苦的行為,但在日本人看來是光榮的。我們經常能看到,日本人在打仗的時候輸了軍官就會說剖腹來彌補自己的過失,同時他們中的部分為了戰敗不被抓也會選擇剖腹。
  • 日本投降後,日本天皇被問:為何不剖腹自盡?天皇無恥回復4字
    在那14年裡,日本人對中國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用殘忍的三光政策對待手無縛雞之力的中國百姓。不過好在,在中國人的英勇抗爭之下,我們就是用自己頑強不屈的精神,即便是拿著小米加步槍,也可以戰敗日本人的洋槍洋炮。今天的中國依舊可以走在世界的領先地位。
  • 日本投降後,有人問天皇:你怎麼不剖腹?天皇僅僅回答了4個字!
    這就是日本人對武士道精神洗腦的證明,而武士道精神有特別重要的一點就是誓死完成任務,如果完不成就要剖腹自盡,這也是我們常常在電視劇中看到日本軍人失敗後的最後一幕:空曠的房間裡只有軍官自己一個人,然後手握武士道切腹自殺。既然武士道精神這麼深入人心那麼作為日本最好統治者日本天皇應該是非常信奉的吧,可是事實總是出人意料的。日本投降後,有人問天皇:你怎麼不剖腹?只是回答了4個字!這是怎麼回事呢?
  • 日本投降後,麥克阿瑟問天皇:你為何不剖腹自盡?天皇只說了4字
    眾所周知,在二戰剛開始的時候,日本與德國分別在亞洲與歐洲開闢了戰場,在那時,他們兩國的確佔據了許多領土,但隨著戰爭愈演愈烈,那些被侵略的國家一個個都甦醒了,他們開始相互幫助,來抵禦他們兩國不對的攻勢
  • 日本戰敗,麥克阿瑟問裕仁天皇:你為何不自殺呢?天皇說了4個字
    自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藉口中國軍隊炸毀南滿鐵路,發動"九一八事變" ,張學良奉行不抵抗政策,拱手相讓東北三省為肇始,14年間從東北、華北、華南及至幾乎全國範圍,日本侵略者無惡不作,所犯罪行更是累累,可謂罄竹難書。但對於侵略者而言,對於深受軍國主義、武士道影響下的日本人而言,裕仁天皇的這則消息無異于晴天霹靂。
  • 日本戰敗後,為什麼裕仁天皇最終沒有退位?
    兩天後,麥克阿瑟為日益臨近的審判設立了國際檢察局(IPS)。依照日本歷,這一天正是珍珠港襲擊4周年。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左)與日本天皇裕仁(右)1946年1月19日,盟軍最高司令官(SCAP)宣布,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正式成立。至於哪些被告將首先被帶上法庭接受審判,直到3月11日才宣布。審判開始於5月3日。
  • 日本有個吹了三千年的謊言,裕仁天皇在戰敗後親口揭穿
    日本史上有個最大的謊言,延續了三千年(從神話傳說的神武天皇開始)深入人心:天皇是神,日本是神國。侵華戰爭裡日軍攻佔城池後,太平洋戰爭的自殺衝鋒時,士兵們都是高呼著「天鬧黑卡板載」(天皇萬歲)而渾然不知其它。但是,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天皇終於跌落了人間:一片廢墟的人間。
  • 真假天皇事件:56歲雜貨店老闆,稱自己才是真正的天皇,裕仁該退位
    這一事件被日本報紙報導後,日本輿論一片譁然,日本皇室極度緊張,人們紛紛猜測美軍是否會用熊澤來取代當時的天皇裕仁。在日本除了熊澤部門"皇帝",像彈簧一樣,十多個"皇帝",愛知縣,如皇帝的"外村"和"三浦皇帝","長皇帝"新澙縣"茶道皇帝","皇帝"交叉倉庫高知縣……他們都聲稱自己是合法的皇帝,把這齣戲推向了高潮,這就是當時非常有名的天皇混戰事件。  疑雲真相  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麼多魚龍混雜的天皇呢?其中到底是否有人濫竽充數,渾水摸魚?
  • 東京黑洞:廢除天皇,功敗垂成
    >現在我們聽來難以理解,領袖講話有什麼好哭的但你們看看朝鮮,朝鮮領導人一出現,周圍人民還不是一個個哭的稀裡譁啦的你不知道他具體為什麼哭,但光「偉人之聲」出現,就足夠讓人哭的了這是第一輪的哭聽著天皇的「鶴音」大家哭了半天,才有人開始小聲問,天皇到底講了啥此時旁邊一個老師說「天皇要擴大戰爭了
  • 日本人為什麼切腹?
    相關新聞評論區經常能看到網友要求相關負責人切腹以謝國民的調侃。2014年仁川亞運會時,一名日本運動員偷竊韓國記者相機被曝光後,也曾引起網友的口誅筆伐,要求其切腹以挽回名譽。較為知名的切腹事件發生在1970年,作家三島由紀夫在自衛隊駐地鼓動軍事政變失敗後切腹自殺。切腹是日本特有的自殺文化,也被認為是種榮譽的死法。不過細想起來,切腹或是最低效、笨拙的自殺手段。
  • 日本投降後,發動戰爭的裕仁天皇為何不謝罪自殺?他如此狡猾回應
    從近代上看,鬼子的存在給中國史添上了重彩濃墨的一頁,最為可恨的是,戰後的日本卻始終沒有正視他們犯下的錯誤,一度造謠自己是為了幫助中國事業發展更上一層樓。戰敗後,日軍很多將領選擇自殺,但遲遲不見天皇自殺,後來,有人問裕仁天皇為何不自殺謝罪,他卻說了一句相當無恥的話,讓國人十分憤怒。
  • 二戰後美國修理日本人手段狠,一張照片便讓天皇顏面掃地!
    即便如此,日本軍部一些高級將官還是想要和美國拼命,其在1945年8月強徵硬拉出了一支700萬人的武裝力量,雖說武器都不一定配齊,但是也讓美國人很不爽,就是10個日本兵換1個美國兵那代價也承受不起。
  • 手握80萬大軍的岡村寧次,聽到天皇投降是何反應?只寫了4個字
    導語:手握80萬大軍的岡村寧次,聽到天皇投降是何反應?只寫了4個字二戰末期,隨著納粹德軍的投降,太平洋戰爭的失利,日本敗局已定,但在中國戰場上的日軍依然企圖頑抗到底。畢竟在軍國主義思想的影響下,日本發動的「玉碎」威力巨大,日本又怎麼會被輕易打敗呢?日本天皇不死心,但最後還是被美國兩顆原子彈嚇住了,不得不投降。但深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的日軍又怎麼可能乖乖接受投降呢?
  • 平成天皇退位 | 為什麼日本天皇都來自同一個家族?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問題:為什麼日本天皇全部都來自於同一個家族,始終「萬世一系」?對於我們的鄰國日本來說,今天是一個大日子——在位30年的平成天皇舉行退位儀式,日本即將迎來一位新的天皇。說起日本天皇,你可能會想到一個詞——萬世一系,即從上古時代開始,日本天皇都是同個家族的人,從未發生變化。
  • 以包庇天皇為代價,美軍殖民統治日本6年8個月、日本效忠美國75年
    即便是在美軍對日本本土發動大空襲之前,雖然工人還不需要疏散到周邊的鄉村,但是日本各大城市工廠的缺勤率已經達到20%。而在1944年大空襲開始後,缺勤率常常為50%以上,各種因為工資及工作環境而引發的糾紛層出不窮。
  • 日本天皇為什麼沒有姓?
    那為什麼只有日本是個例外呢?思考點恐怕在這裡。原本是有姓的,但後來隱蔽了起來。問題是當時的日本是個後進國,朝鮮和中國是先進國。從先進國來的氏族稱霸日本,日本人為什麼一定要隱名埋姓呢?對這個問題日本的歷史學家都無解。當然硬要解讀這個問題的話,以下的若干點恐怕也是一種較為合理的思路。 首先,這裡的「姓」讀音為「kabane」。原意為在朝廷裡表示一種職種和功績。
  • 日本戰敗投降後,為何裕仁天皇還是沒有退位?其實原因沒那麼複雜
    當然在二戰之後,也有很長一段時間在處理相關的遺留問題,尤其是在日本戰敗後,裕仁天皇的退位問題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那麼為何他在本國投降之後還是沒有退位呢,其實真正的原因沒有那麼複雜。自從1945年開始,便逐步成立了對日本領導人的戰爭罪行審判機構,相關的起訴和逮捕也在逐步形成。因此,很多日本相關領導人都因為這一次的戰爭行為而受到了懲罰。
  • 日本人為什麼離不開天皇
    元首不被認可。只是象徵。孤獨的象徵。空洞的象徵。這個時代的天皇,必須是一個空洞的存在嗎?一個虛無的存在嗎?作為權威的天皇,過去也是在權力之上的一個空洞。但是像這樣深刻的空洞,是任何時代所沒有的。但是再怎樣論述天皇制,一個常套的問題依舊難以消失:也就是說,天皇制為什麼是日本人一個無法逃脫的宿命?不能說日本沒有不同的聲音。不能說日本人就沒有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