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包庇天皇為代價,美軍殖民統治日本6年8個月、日本效忠美國75年

2020-12-25 騰訊網

日本皇室的一個助理曾在1943年12月遇到這樣一件令他驚心動魄的事,在電車裡一個喝醉酒的男人,喃喃自語般哼著小調:

戰爭肯定要輸

仍死口說必勝、必勝

大混蛋!悄悄,我們哪裡會贏

失敗的歐洲變紅

亞洲亦早晚成為共產世界

當這時刻來臨

正是俺之出頭天

戰爭已經進入到了尾聲,此時的日本社會行將崩潰。即便是在美軍對日本本土發動大空襲之前,雖然工人還不需要疏散到周邊的鄉村,但是日本各大城市工廠的缺勤率已經達到20%。而在1944年大空襲開始後,缺勤率常常為50%以上,各種因為工資及工作環境而引發的糾紛層出不窮。

日本國民經濟早已崩潰

在日軍全面侵華之前,日本國內的通貨膨脹率已達到6%,而在1937年日軍對我中華發動全面侵略戰爭之後,通貨膨脹率驟增至兩位數。不但如此,隨著通貨膨脹率的上升日本政府更是大幅提高各種稅額。中日全面戰爭爆發一年之後,軍事開支已超過日本政府預算的75%,佔到了全國GDP的30%。

而這個情況隨著戰爭的進行不斷惡化,到了四十年代初,日本實質上已經沒有消費經濟,國內已經沒有什麼物資可以用來消費。到了1944年大空襲開始之後,日本各大城市不斷遭受燃燒彈襲擊,國內物資陷入極為匱乏的狀態,政府不得不通過管制來維持人民生存。

但是即便到了這樣的時候,日本軍隊依然不肯停止他們發起的侵略戰爭。

當國內資源耗盡並且海上運輸被封鎖之後,日本依然是喪心病狂的想要造軍火。

開始各種強拆,拆毀各種公共設施來收集金屬,如橋梁的欄杆、路燈甚至神社的鐵門都被拆解。

橋梁的欄杆被拆除

路邊的金屬路燈都被拆除

挨家挨戶動員交出金屬製品,到了戰爭後期,每家甚至只能保留一口鐵鍋,連暖氣片都被拆走去冶鍊金屬製造子彈。

挨家挨戶動員捐獻金屬製品

日本婦女在兵工廠造子彈

甚至聲稱100棵松樹根就可以讓戰機飛一小時,以此來激勵人民挖松樹根。

海上的運輸被美軍切斷之後,即便是日本掌控著東南亞油田,但是卻一滴石油也無法運到日本。而沒有石油,日本的飛機、坦克不過是一堆破銅爛鐵。

此時日本的科學家聲稱如果將松樹根蒸餾後得到的松油與酒精混合之後,勉強可以讓飛機坦克發動,然後日本軍方就大力發動全國人民挖松樹根。

日本軍方原本的要求是收集1.2萬桶,而日本民眾硬生生收集了7萬桶,雖然他們是受日本政府所謂"聖戰"的蠱惑,但他們卻是不折不扣的戰爭幫兇。

至於這些所謂的"松根汽油",當然是一堆垃圾。美軍佔領日本後,在日軍的軍火庫中發現了大量的"松根汽油",嘗試使用之後,別說發動,嚴重的可能直接就報廢了。

日本人相應政府號召,瘋狂挖松根

為什麼還不投降?

戰爭末期,勝負的趨勢早已十分明確,日本人不可能贏得這場侵略戰爭,日本皇室、企業乃至是軍方的部分將領,早就在考慮徹底投降,所謂的"一億玉碎"不過是喊喊口號,用來欺騙平民罷了。

此時的日本,關於投降日本的主要爭論在於向誰投降?

日本和蘇聯在1941年4月13日為了保證二戰期間互相維持中立而籤訂了一份中立條約,直到此時蘇聯方面依然未對日本發起進攻。

以前首相近衛文麿為首的近衛派支持向蘇聯投降,而軍隊方面以陸軍派為首,則極為反感美國,陸軍派甚至主張將天皇交給蘇聯庇護,然後他們在日本本島與美軍決一死戰。

關於向誰投降,除了戰爭中的仇恨之外,還有就是雙方對待天皇的態度。

1945年2月,近衛向天皇上奏了一份文件:"近衛上奏文",建議向美國投降,即便是無條件投降也在所不惜,但是並未成功。

而陸軍派的首相小磯國昭一方面向民眾擺出一份要繼續戰爭甚至必勝的姿態,另一方面卻與蘇聯頻繁聯繫,希望可以得到蘇聯協助,但他的計劃不久就失敗了。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分別在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而蘇聯也於8月8日向日本宣戰,並且在8月9日出兵我國東三省向日本關東軍發起進攻。

「小男孩」原子彈爆發場景

即便到了這種必須投降的時候,陸軍派還在妄想與同盟國談條件,甚至要求同盟國不能審判戰犯。而日本天皇最終接受近衛派的主張,以保留天皇制度為唯一的條件。

所以投降的關鍵點,其實是天皇自身的安危,這個向全國人民洗腦並發起所謂"聖戰"的君主,到了最後所想的還是自己。

美國人的小算盤

當日本天皇去試探美國關於保留天皇制度的態度時,美國方面並未給出具體的回答。

但實際上,華盛頓早已決定保持天皇制度,以便能夠更順利的佔領日本。

對於天皇的重要性,其實美國政府早就明白,不管是對日本發起的大空襲還是之後投放原子彈,美軍總是避開了東京的皇宮主體。

而在華盛頓做出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度這個決定的過程中,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是最大的推手,麥克阿瑟一邊與日本天皇頻繁接觸,一邊向國內高層訴說天皇對於日本是如何如何重要,保留天皇制度是美軍佔領日本的必要行為。

而從此後的一些事情來看,當時麥克阿瑟與日本天皇一定是達成了某些共識或者是條件,這個從之後的一些事情上可以發現。

8月14日,日本決定向美國投降,8月15日,日本天皇通過廣播向全國人民宣布這一消息。

一:美國政府徹底包庇日本天皇的罪行

投降儀式中,日本天皇乃至皇室都無需出席

1945年9月2日,代表日本政府在"密蘇裡號"上簽署投降文件的日本官員,僅僅是代表軍方的梅津美治郎以及瘸了一條腿的外務大臣重光葵,不但是皇室甚至是宮內省都未派人參加。

1945年「密蘇裡號」上的日本投降儀式

而在此前美國前駐日大使約瑟夫 格魯甚至還假裝天皇將會親自來籤署投降文件,日本方面也在配合美國的演出表示,至少派一位皇室代表前來。

同盟國的讓步,讓戰敗國的觀察員們無比驚奇,恐怕只有美日雙方的高層才知道雙方的交易。

但是,在9月2日這樣重要的投降儀式中,將日本天皇完全免除在外,完全是在暗示同盟國將為日本天皇開脫戰爭責任!

而實際上,他們的確是那麼做的,甚至有過之而不及。

免除天皇戰爭責任,甚至公開稱讚日本天皇

面對日本國內有人要求昭和天皇退位的事,麥克阿瑟不但私下勸阻發起人更是在公開場合讚揚天皇是新民主的領導者!

更為過分的是,麥克阿瑟竟然決定免除天皇所有的戰爭責任,甚至在這場以天皇名義發起的侵略戰爭中的道義責任都無需天皇承擔!即便是在美軍佔領日本前,日本的軍政界早已開始銷毀各種戰爭的公文檔案,但是關於侵略戰爭是以天皇的名義發起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自從1926年昭和天皇繼位以來,處理日本外交和軍政長達二十年,連這樣的人都不需要為發動和領導這場侵略戰爭負起應有的責任的話,日本的普通老百姓怎麼可能會去思考自己在這場侵略戰中的責任?

二:日本政府犧牲國民來維護自己的統治

大量興建慰安所為美軍服務

當8月15日天皇通過廣播宣布投降後,日本國內除了在大量毀壞與侵略戰爭有關的文件檔案、軍人大肆搶奪軍用物資之外,還有一件事情在迅速的進行。

那就是,興建"慰安所"

8月18日日本政府開始策劃戰後的"慰安所",而口號則是"保衛及維繫我大和民族的純粹性"。

到了1945年底,"慰安所"已經遍布日本各大城市,數以千計的日本婦女出賣肉體為美軍服務,而她們中的大多數從未從事過此類工作。即便是為國家做貢獻,這些婦女卻面臨雙重歧視,不僅是美國人,就連她們的國人也看不起她們。

日本「慰安婦」在為駐日美軍服務

完全支持美軍的"垂簾聽政"

佔領者來到日本之後,因為語言及文化上的差別,他們只能選擇通過控制日本政府來實現"間接統治",而在這個過程中,日本政府表現出了完全服從的態度。

當麥克阿瑟和他的司令部來到日本之後,絲毫沒有受到土著們的挑戰,整個日本社會在他們原有的等級制度之外,同時遵循著美國人的規則。

從1945年8月到1952年4月期間,日本完全沒有國家主權,所有的政治及經濟上的政策全部由佔領者決定;佔領期期間,日本人被禁止出國。

日本,在他們的美國領主的嚴密封鎖之下,與世隔絕了六年八個月。

實際上即便是在1952年4月美軍撤離日本之後,美國對於日本的控制依然沒有停止,日本就像是美國的新式殖民地,戰爭過去了75年,而日本也做了美國75的追隨者。

結語

美國為了一己私利而選擇免除侵略頭號戰犯日本天皇的戰爭責任,這件事永遠無法被原諒,當今日本社會中的大多數人依然不承認當年的罪行,與美國有直接關係。

相關焦點

  • 50年的殖民統治,日本在臺灣幹了什麼?
    1895年侵略臺灣的日本軍艦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也是臺灣擺脫日本殖民統治回歸祖國60周年。50年的殖民統治,使臺灣人民遭受了比祖國內地更深重的苦難,臺灣人民的抗日鬥爭在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了解了這段歷史的真相,那些鼓吹日本殖民統治優越的論調也就不攻自破了。
  • 1945年日本天皇幾句話,不但強行洗白自己更洗腦1.27億日本人75年
    1945年8月15日,全村人圍繞在那臺唯一的收音機前,恭敬地收聽天皇的"玉音放送",但是收音機裡滿是噼啪的雜音,而天皇的講話中又使用了很多古語,相原悠一時不明白天皇想要表達什麼意思。
  • 臺灣被日本的殖民統治禍害得有多慘(4)自願的慰安婦們?……
    >
  • 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給臺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上)
    如今的臺灣社會皇民當道,以效忠日本、歧視中華血統、打壓中華文化為政治正確,經濟萎靡,薪資連續16年下滑,綠色文革,社會怪像叢生。很多人會疑惑:雖然臺灣被日本殖民50年,但是後來兩蔣帶著一大批知識分子在臺灣執政40年,戒嚴統治下撥亂反正,即使不奢求今天台灣社會遵循三民主義、彰顯華夏文化,也不至於搞得如今臺灣皇民遍地吧?
  • 日本「奇葩」師團:愛好和平,不效忠天皇,戰場上最愛跑路
    1937年2月,大阪師團奉命駐紮在滿洲。不久,「盧溝橋事變」爆發,大阪師團轉戰華北和滿蒙。1940年7月,該部隊被派往華中地區,參加了漢水作戰,豫南會戰等戰役,結果都不是很理想。次年9月,大阪師團參加了第一次長沙作戰後不久,太平洋戰爭爆發,部隊從中國離開,去了菲律賓等地區作戰。
  • 二戰後美國修理日本人手段狠,一張照片便讓天皇顏面掃地!
    二戰中日本與美國的交戰可謂是慘到了極致,僅僅3年多的戰爭便死亡了150萬以上的軍人,曾經橫行太平洋的聯合艦隊像樣點的軍艦幾乎全毀,自山本五十六以下300多將帥死於非命。1945年8月及之前,日本還遭受了美國原子彈攻擊、轟炸機洗地、甚至艦炮轟擊本土。
  • 日本對臺灣的殖民統治,給臺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下)
    田健治朗於1923年卸任,後面的幾任文官總督依次為:內田嘉吉:1923年9月6日 – 1924年9月伊澤多喜男:1924年9月1日 – 1926年7月上山滿之進:1926年7月16日 – 1928年6月川村竹治:1928年6月15日 – 1929年7月石冢英藏:1929年7月30日 – 1931年1月太田政弘
  • 日本有多惦記臺灣?天皇親自出馬,但恐怕連琉球也保不住了
    報導指出,考慮到天皇將於2019年4月30日退位,此行將是天皇在位時最後一次前往衝繩。對日本人來說,臺灣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從甲午戰爭臺灣被割讓,到1945年臺灣回歸中國,50年的殖民統治讓很多日本人對臺灣有著複雜的情感。2016年12月12日,日本一家右翼媒體發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關於「你對亞洲哪個國家(地區)最感親切」,59.1%的受訪者選擇「臺灣」,高居榜首。
  •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四十三期】12月8日二戰的關島戰役爆發1941年:1個日本兵在關島埋伏了28年(歷史系列第460講)
    關島是在二戰中第一塊淪陷的國土。關島是西太平洋的一個島嶼,面積只有500多平方公裡,1898年才歸屬美國控制。關島是一個重要的中轉站,位於中途島和菲律賓之間。珍珠港事變的第二天12月8日就開始攻打關島,空軍開始投彈。到12月10日,日軍以4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2艘炮艇、8艘掃雷艦的龐大艦隊,運載陸軍第55師團4886名士兵開始攻打關島。關島美軍不具備抵抗的實力,他們僅有547人,其中271名是不能作戰的文職人員。
  • 廣島核爆70年:為什麼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是必要的
    迄今為止,日本正告訴世人這段歷史是怎樣的,因為至今,他們一直都在寫歷史。每年的8月6日與8月9日,日本的領導階層都會將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到廣島和長崎那值得人們同情的一幕。他們讓我們傾聽那些倖存者與生還者對死去家人的黯然悲傷與深深泣訴;他們讓我們看到明仁天皇富有象徵性和同情心地去拜訪為死去同胞所建的紀念碑。
  • 有人想在臺灣陽明山給日本天皇立碑?
    臺灣光復75周年在即,島內有親日團體想在陽明山設置天皇紀念碑,結果遭臺北市有關部門拒絕。有人想在陽明山給天皇立碑據臺灣《中國時報》19日報導,今年年初,「陽明山公園管理處」(簡稱「陽管處」)把已故日本昭和天皇1923年來臺時在陽明山種下的緋寒櫻花分株,由「內政部營建署」代表送回日本栽種,以此祝賀日本天皇德仁登基。
  • 臺灣被日本的殖民統治禍害得有多慘(3)從黑幫到皇軍……
    臺灣被日本的殖民統治禍害得有多慘(2)血統改造:《賽德克·巴萊》的前傳。日本殖民臺灣後,黑龍會也在臺灣設立分會,臺灣皇民踴躍參加。(由於黑幫與天皇軍部的關係,黑幫在日本一直是合法的,那麼在臺灣殖民地自然也是合法的),黑龍會在臺灣成為日本統治的重要經濟實體,讓很多臺灣不良少年成為皇民。那個時代的臺灣,男兒加入黑龍會可是很酷的哦!不比參加皇軍差多少。日後很多臺灣青年就是在黑龍會的組織內 投身滿洲國建設的。
  • 日本有個吹了三千年的謊言,裕仁天皇在戰敗後親口揭穿
    日本投降後的第二年,1946年1月1日,也就是日本的新年,裕仁天皇突然發表了一個震驚全國的皇室詔書,鄭重宣布:朕不是神,而是人。但是,對日本人來說,還真不是廢話。日本史上有個最大的謊言,延續了三千年(從神話傳說的神武天皇開始)深入人心:天皇是神,日本是神國。
  • 日本戰敗後,美軍司令問天皇為什麼不切腹?天皇冷笑回了4個字
    戰爭的範圍幾乎涵蓋了整個世界,從1939年9月1日起始到1945年9月2日結束,先後有61個國家捲入到戰爭中,共傷亡9000萬於人。 而這一切的緣由和日本的天皇脫不開關係,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的最高領袖便是裕仁天皇了,他是第124代天皇,當了整整62年的天皇,也是日本掌握權力最久的一個天皇。
  • 【8.30】明明是刻骨銘心的仇恨,但日本戰後為什麼會感激美國人?
    月30日麥克阿瑟抵達日本11945年8月30日,下午2點05分。到1950年,日本大概有3000萬畝的土地被國家收購,475萬餘戶的農民獲得了自己的土地(佔全國農民總數的75%),日本農村的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解放。
  • 1945年日本的投降儀式,被美國人精心打造成了日本天皇的脫罪儀式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向他的子民們宣讀了那一份經過仔細打磨的《終戰詔書》。在這樣一份投降宣言中,全篇卻沒有出現一個「投降」或者是「戰敗」的字眼。甚至裕仁天皇還專門向那些「為東亞的解放而與日本合作的國家」表達了深深的歉意,不得不說裕仁天皇理解中的「合作」與現實意義上的合作差別還蠻大的。
  • 日本天皇是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壇的?
    1946 年 11 月,新憲法頒布後,昭和天皇和皇后在皇宮的臺階上向民眾致意《國家人文歷史》2013年6月上獨家稿件,原標題《從「神」變回「人」的天皇》,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歡迎廣大讀者分享到朋友圈。明治天皇在統治日本的第二十二年(即1889年),頒布了《日本帝國憲法》(又稱《明治憲法》),規定「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之天皇統治之」、且「天皇為國家元首,總攬統治權」,議會和內閣事實上只是輔佐天皇的臣僚。更為重要的是「天皇統率陸海軍」,有軍事權。明治天皇在位期間,推行一系列改革,發動了對中國和俄國的戰爭,使日本躋身世界強國之列。
  • 日本殖民統治韓國35年,韓國為什麼沒有被同化?因為有這項國策
    韓國在1895年以後,實際上已經變成日本的勢力範圍了。1910年日本通過《日韓合併條約》正式吞併大韓帝國,是為日本殖民統治的正式開始。(《日韓合併條約》)從1910年至1945年,這35年的殖民時間,日本在朝鮮半島實施了一系列的同化政策。當然這35年的時間裡,日本的殖民統治呈現出階段性特徵。
  • 日本天皇家族何以延續千年
    既然創造了日本列島,為什麼不再生一個天下之主呢?他還仿照唐代官制,任命阿倍內麻呂為左大臣,蘇我石川麻呂為右大臣,中臣鐮足為內大臣,又任命從唐朝留學回國的僧旻、高向玄理為國博士,組成了改革的智囊班底。645年6月19日,孝德天皇宣布年號為大化,取自中國的《尚書》「施教化,大治天下」之意,這是日本第一次效仿中國使用年號。
  • 廣島長崎被毀後,如果日本繼續頑抗美國是否會繼續使用原子彈?
    當然會繼續扔,會扔到日本人徹底投降為止!1945年8月6日早上,三架美軍B29轟炸機飛臨日本港口城市廣島上空,尖銳的防空警報聲隨即響起。8月9日,這樣的悲劇在日本城市長崎重演,另一枚叫做「胖子」的原子彈將長崎摧毀。六天後,即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向同盟國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美國人為何要用原子彈結束戰爭?「沒落行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逐漸攻入日本本土。